介绍英国留学的三开支

2013-12-20 18:50:25 ly 行前准备

  目前英国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大备受中国学生关注的留学炙热选择地。小A要去的正是高举“精英教育”旗帜的英国。

  英国语言学费之“贵”显而易见,但是,贵的学费并没有给学子带来至少两倍以上的学习效果。在英国本土学习语言,有诸多吸引学子的优势。轻松的教学氛围,多样的教学方式,很高的师生比例(小教室授课,一个老师通常负责5-8个学生),纯粹的英语环境,但这些是否就能让我们快速提高语言能力呢?小A发现,很多习惯于哑巴英语的中国学生,在这个天然的英语圈中明显“混”得很不爽,不自觉地往中国人圈子中扎堆,英语口语的提高程度可想而知。既然如此,昂贵的语言学费究竟为谁、为什么支付呢?现在国内一些知名留学培训机构,都提供出国前的语言培训,而且收效也不错。况且,在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中,想营造一个具有英语氛围的小环境,也是轻而易举的事。

  英国不同地区、不同大学的语言课程,学费相差很多,这些都直接和教学质量相关。在伦敦某些地区,有些语言学校采取“挂羊头卖狗肉”的做法,以低廉的学费吸引海外学生报名就读。对某些学生来讲,报名挂靠在这种语言学校,实际上是为日后提出延签准备一条看似合理的理由。海外学生在稳定了自己的“落户”问题之后,便伺机到处冒风险打黑工(往往是低级的纯体力劳动),想以最快的速度回笼付出的学费。难道对于人生最大一笔投资的第一步,就是换来简单劳动力的付出么?这样的付出又能为留学生带来什么?生活上并没有太大的起色,学业还在荒废,压力随着年龄的爬升也在逐步增大……

  第一张汇票:语言学费。不管雅思成绩的好和坏,海外学生在国外遭遇的第一个“杀手”就是语言。对于聪明勤奋,有足够应试技巧的中国学生来说,能否拿到英国高校的学位,最大的障碍还是语言。因此,很多即使在国内取得雅思高分的留学生,也愿意选择不同课时的语言课程,为自己能够出色地完成紧凑的一年硕士课程而增加砝码。小A在国内凭借雅思6分申请到英国一个中等的大学,但为了在再次择校中,选到更为理想的大学,同时在英国生活得更自如些,小A毅然选择了大学语言中心为期8周的强化课程,为此,她付出了第一张汇票——1200英镑。这包含小A8周语言课程的学费和必要的资料费之外,还有期间的旅游费和活动组织费。一般英国本土的语言课程,除了安排学生一周五天的正式授课之外,周末都会组织学生出门郊游一天。在活动中,通过相互交谈,潜移默化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有人提问,申请留学,学语言真的要如此花费才见效么?

  相比到北美和澳洲留学,英国的学费不仅因为汇率高而显得昂贵,更是“赤裸”得昂贵!在加拿大留学,学费在1万-2万加币之间不等,很多报考研究生的海外学生因为能够帮教授干点活,通常可以获得半额奖学金。在英国,本科及一年制的硕士课程通常都没有奖学金,有些相当出色的留学生通过学术组织,经层层选拔申请到部分资助,结果对于其本人来说,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上的被肯定。

  刻苦的小A挺过语言关之后,终于跨进了理想的大学。开学在即,小A全面调研系里的教学资源和强势,最终为自己规划了一份满意的学习科目,同时也自觉地一次性缴了一年的学费——8700英镑的第二张汇票——学位学费。此时,已亲密相处了2个多月的好友小B,好心为小A算了一笔流水账,强烈建议小A以分期付款方式支付学费。受到启发的小A和校方签定了一份四期还款支付学费的合同。这样,小A按照约定的时间,每次只需支付2000多英镑学费,剩余的学费则存入银行以获取几十镑的利息。经历了这件事之后,一直埋头于书本的小A对“钱”的敏感性更强了。

  随着和周围国际同学交流的增多,小A发现,自己缴纳的学费是朝夕相处的欧盟和英国当地同学的7、8倍。纳闷的小A不禁质疑,为何亚洲的海外学生要支付高额学费。经多方打听和咨询,小A得到的一致答复是:像小A这样来自英国和欧盟以外的学生都属于海外学生,学校为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在英国的学习,设立了一个国际学生办公室,专门帮助他们处理生活和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因此,海外学生的学费才会如此高。但是,小A的实际感受却是,从国际学生办公室获得的帮助,对解决自己的困难是杯水车薪;相反,从中国同学和学长那里却受益匪浅。因此,有什么理由向海外学生收取高额学费呢?

  小A通过英国官方资料Edu-cation Guardian进一步发现,从1999年开始的英国教育产业化政策,已经为英国财政贡献了不菲的收入。1997-1998年,英国只有2800名中国留学生,而到了2003-2004年,中国留学生数量陡然增到47700名,增长了整整16倍。据保守估计,在英国学习的每个中国学生,平均每年花费1.5万英镑,2002-2003年,英国教育输出为自己的国民收入贡献了102亿英镑。教育产业化为英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生的血液。而愿意以一切代价培养孩子的中国家长,则成了这部“造血机”的主要引擎。英国一家名校也曾坦言:大学培养一个本国毕业生,需要的费用超过1万英镑,而从政府拿到的每个学生补贴不到3000英镑,中间大约8000英镑的空缺需要大学自己填补。财政压力逼迫大学只能压缩本国生源,把更多的机会让给海外学生。即使是英国历史名校——剑桥大学也逃脱不了如此厄运。2005年,申请剑桥的海外学生比重是24.6%,比2004年高了2.4%,但最后接受的海外学生比例比2004年高了3%,从而直接把剑桥的财政赤字由2004年的830万英镑缩小到2005年的50万英镑!

  昂贵的学费,让小A感觉自己每天上的课都是用钱堆出来的,但高成本并不能保障海外学生都能拿到“金”文凭。英国教育素以“严谨”著称,每年各个学校各个专业都会有个别学生因为达不到要求而拿不到学位。况且,取得硕士学位的时间被压缩到1年,时间的压缩即意味着压力的膨胀,小A时时担心自己会顶不住压力而掉队。

  第三张汇票:生活费

  英国规定,在校学生一周有20个小时可以打工,假期不受限制。跃跃欲试的小A也想通过打工,来贴补自己一个月400英镑的生活费,尽可能减少来自父母的资助。几番努力后,小A感觉,找第一份零工似乎比当初申请英国硕士课程的难度更大,“人才”竞争在零工申请中很激烈。但是,如果有工作经验,或者有劳工保障号,那么,在申请中会占有优势。很多留学生能够申请到的零工,大部分都是以出卖体力为主的,例如清洁工,每小时薪金通常是英国规定的底线零工工资4.25英镑;在这之上的,对口语和形象有一定的要求,例如西餐厅侍应生、超市收银员,薪金在4.5-5英镑之间不等;而所谓的“白领”零工,薪金在7镑以上的,例如导游、机构的网络维护人员,则是凤毛麟角。几经波折的小A终于在学长的鼎力推荐下,去了一家面包店当售货员,4.5英镑/小时的待遇,一个月下来,除去缴税(最后可以以留学生的身份退回来),可以有300多镑节余,贴补8成的生活费绰绰有余。

  逐渐打开局面的小A和她的同学们,接触的零工越来越广,开始如鱼得水,跳槽也频繁起来了。理性的小A尽管也想多赚点钱,多了解英国以增加阅历,可是,拿学位还是摆在第一位的大事,何况,一周20小时的零工已经让她感觉体力不支。所以,无论好友小B如何分析相劝,小A都暂时忍下了,大部分时间都埋头读书。而立志赚回学费和生活费的小B打工打红了眼,兼职三份,不分白天黑夜地干活,最后却收到了教授的一张“判决书”——结业退学。小B依靠自己打工赚回了一半的学费,却缴了同样多的税给英国政府。事实上,如果仅仅依靠打零工,在英国政策允许范围内,至少需要两年时间,才可能收回自己先前付出的金钱投资。身心疲惫的小B希望用自己打工的钱预交下一届的前期学费,因为她无法回国面对为了资助她出国留学而被“釜底抽薪”的父母。在电话那头,小B心虚地对父母称:自己还想考虑在英国进一步深造……心中当初充满激情的“异国寻梦”已黯然失色。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介绍英国留学的三开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日本留学需要带哪些行李

日本留学行李物品

法国留学行李准备指南 留学法国需要哪些东西

留学法国衣食住行

去爱尔兰留学要准备哪些行李

爱尔兰留学准备

瑞士留学行李清单 留学瑞士必备行李有哪些

瑞士留学行李

美术生留学意大利要做好哪些准备

美术生留学准备

英国留学的行李准备清单

英国留学

英国留学行前准备有什么 去英国留学要准备的物品

英国留学准备

留学英国开学前的注意事项

留学英国须知

英国留学的准备步骤是什么样的?

英国留学

留学英国行前准备 英国留学行李携带准备

英国留学准备留学行前准备

热门问答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目前英国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大备受中国学生关注的留学炙热选择地。小A要去的正是高举“精英教育”旗帜的英国。

  英国语言学费之“贵”显而易见,但是,贵的学费并没有给学子带来至少两倍以上的学习效果。在英国本土学习语言,有诸多吸引学子的优势。轻松的教学氛围,多样的教学方式,很高的师生比例(小教室授课,一个老师通常负责5-8个学生),纯粹的英语环境,但这些是否就能让我们快速提高语言能力呢?小A发现,很多习惯于哑巴英语的中国学生,在这个天然的英语圈中明显“混”得很不爽,不自觉地往中国人圈子中扎堆,英语口语的提高程度可想而知。既然如此,昂贵的语言学费究竟为谁、为什么支付呢?现在国内一些知名留学培训机构,都提供出国前的语言培训,而且收效也不错。况且,在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中,想营造一个具有英语氛围的小环境,也是轻而易举的事。

  英国不同地区、不同大学的语言课程,学费相差很多,这些都直接和教学质量相关。在伦敦某些地区,有些语言学校采取“挂羊头卖狗肉”的做法,以低廉的学费吸引海外学生报名就读。对某些学生来讲,报名挂靠在这种语言学校,实际上是为日后提出延签准备一条看似合理的理由。海外学生在稳定了自己的“落户”问题之后,便伺机到处冒风险打黑工(往往是低级的纯体力劳动),想以最快的速度回笼付出的学费。难道对于人生最大一笔投资的第一步,就是换来简单劳动力的付出么?这样的付出又能为留学生带来什么?生活上并没有太大的起色,学业还在荒废,压力随着年龄的爬升也在逐步增大……

  第一张汇票:语言学费。不管雅思成绩的好和坏,海外学生在国外遭遇的第一个“杀手”就是语言。对于聪明勤奋,有足够应试技巧的中国学生来说,能否拿到英国高校的学位,最大的障碍还是语言。因此,很多即使在国内取得雅思高分的留学生,也愿意选择不同课时的语言课程,为自己能够出色地完成紧凑的一年硕士课程而增加砝码。小A在国内凭借雅思6分申请到英国一个中等的大学,但为了在再次择校中,选到更为理想的大学,同时在英国生活得更自如些,小A毅然选择了大学语言中心为期8周的强化课程,为此,她付出了第一张汇票——1200英镑。这包含小A8周语言课程的学费和必要的资料费之外,还有期间的旅游费和活动组织费。一般英国本土的语言课程,除了安排学生一周五天的正式授课之外,周末都会组织学生出门郊游一天。在活动中,通过相互交谈,潜移默化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有人提问,申请留学,学语言真的要如此花费才见效么?

  相比到北美和澳洲留学,英国的学费不仅因为汇率高而显得昂贵,更是“赤裸”得昂贵!在加拿大留学,学费在1万-2万加币之间不等,很多报考研究生的海外学生因为能够帮教授干点活,通常可以获得半额奖学金。在英国,本科及一年制的硕士课程通常都没有奖学金,有些相当出色的留学生通过学术组织,经层层选拔申请到部分资助,结果对于其本人来说,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上的被肯定。

  刻苦的小A挺过语言关之后,终于跨进了理想的大学。开学在即,小A全面调研系里的教学资源和强势,最终为自己规划了一份满意的学习科目,同时也自觉地一次性缴了一年的学费——8700英镑的第二张汇票——学位学费。此时,已亲密相处了2个多月的好友小B,好心为小A算了一笔流水账,强烈建议小A以分期付款方式支付学费。受到启发的小A和校方签定了一份四期还款支付学费的合同。这样,小A按照约定的时间,每次只需支付2000多英镑学费,剩余的学费则存入银行以获取几十镑的利息。经历了这件事之后,一直埋头于书本的小A对“钱”的敏感性更强了。

  随着和周围国际同学交流的增多,小A发现,自己缴纳的学费是朝夕相处的欧盟和英国当地同学的7、8倍。纳闷的小A不禁质疑,为何亚洲的海外学生要支付高额学费。经多方打听和咨询,小A得到的一致答复是:像小A这样来自英国和欧盟以外的学生都属于海外学生,学校为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在英国的学习,设立了一个国际学生办公室,专门帮助他们处理生活和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因此,海外学生的学费才会如此高。但是,小A的实际感受却是,从国际学生办公室获得的帮助,对解决自己的困难是杯水车薪;相反,从中国同学和学长那里却受益匪浅。因此,有什么理由向海外学生收取高额学费呢?

  小A通过英国官方资料Edu-cation Guardian进一步发现,从1999年开始的英国教育产业化政策,已经为英国财政贡献了不菲的收入。1997-1998年,英国只有2800名中国留学生,而到了2003-2004年,中国留学生数量陡然增到47700名,增长了整整16倍。据保守估计,在英国学习的每个中国学生,平均每年花费1.5万英镑,2002-2003年,英国教育输出为自己的国民收入贡献了102亿英镑。教育产业化为英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生的血液。而愿意以一切代价培养孩子的中国家长,则成了这部“造血机”的主要引擎。英国一家名校也曾坦言:大学培养一个本国毕业生,需要的费用超过1万英镑,而从政府拿到的每个学生补贴不到3000英镑,中间大约8000英镑的空缺需要大学自己填补。财政压力逼迫大学只能压缩本国生源,把更多的机会让给海外学生。即使是英国历史名校——剑桥大学也逃脱不了如此厄运。2005年,申请剑桥的海外学生比重是24.6%,比2004年高了2.4%,但最后接受的海外学生比例比2004年高了3%,从而直接把剑桥的财政赤字由2004年的830万英镑缩小到2005年的50万英镑!

  昂贵的学费,让小A感觉自己每天上的课都是用钱堆出来的,但高成本并不能保障海外学生都能拿到“金”文凭。英国教育素以“严谨”著称,每年各个学校各个专业都会有个别学生因为达不到要求而拿不到学位。况且,取得硕士学位的时间被压缩到1年,时间的压缩即意味着压力的膨胀,小A时时担心自己会顶不住压力而掉队。

  第三张汇票:生活费

  英国规定,在校学生一周有20个小时可以打工,假期不受限制。跃跃欲试的小A也想通过打工,来贴补自己一个月400英镑的生活费,尽可能减少来自父母的资助。几番努力后,小A感觉,找第一份零工似乎比当初申请英国硕士课程的难度更大,“人才”竞争在零工申请中很激烈。但是,如果有工作经验,或者有劳工保障号,那么,在申请中会占有优势。很多留学生能够申请到的零工,大部分都是以出卖体力为主的,例如清洁工,每小时薪金通常是英国规定的底线零工工资4.25英镑;在这之上的,对口语和形象有一定的要求,例如西餐厅侍应生、超市收银员,薪金在4.5-5英镑之间不等;而所谓的“白领”零工,薪金在7镑以上的,例如导游、机构的网络维护人员,则是凤毛麟角。几经波折的小A终于在学长的鼎力推荐下,去了一家面包店当售货员,4.5英镑/小时的待遇,一个月下来,除去缴税(最后可以以留学生的身份退回来),可以有300多镑节余,贴补8成的生活费绰绰有余。

  逐渐打开局面的小A和她的同学们,接触的零工越来越广,开始如鱼得水,跳槽也频繁起来了。理性的小A尽管也想多赚点钱,多了解英国以增加阅历,可是,拿学位还是摆在第一位的大事,何况,一周20小时的零工已经让她感觉体力不支。所以,无论好友小B如何分析相劝,小A都暂时忍下了,大部分时间都埋头读书。而立志赚回学费和生活费的小B打工打红了眼,兼职三份,不分白天黑夜地干活,最后却收到了教授的一张“判决书”——结业退学。小B依靠自己打工赚回了一半的学费,却缴了同样多的税给英国政府。事实上,如果仅仅依靠打零工,在英国政策允许范围内,至少需要两年时间,才可能收回自己先前付出的金钱投资。身心疲惫的小B希望用自己打工的钱预交下一届的前期学费,因为她无法回国面对为了资助她出国留学而被“釜底抽薪”的父母。在电话那头,小B心虚地对父母称:自己还想考虑在英国进一步深造……心中当初充满激情的“异国寻梦”已黯然失色。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