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南安新营中学高三语文试卷

  出国留学网高考频道在考试后及时公布各科高考试题答案和高考作文及试卷专家点评,请广大考生家长关注。时光飞逝,不管情愿与否,无论准备与否,我们已走进高三,走近我们的梦!祝愿决战2014高考的新高三学员能倍加努力,在2014年高考中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一、古代诗文阅读(27 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 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羽扇纶巾,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想当年,金戈铁马,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4) ,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

  (5)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6)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二)文言文阅读(l5 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 题。(参加6月份高考的考生要做的)

  自予初识贞甫,时贞甫年甚少,读书马鞍山浮屠之偏。及予娶王氏,与贞甫之妻为兄弟,时时过内家相从也。予尝入邓尉山中,贞甫来共居,日游虎山、西崦上下诸山,观太湖七十二峰之胜。嘉靖二十年,予卜居安亭。安亭在吴淞江上,界昆山、嘉定之壤,沈氏世居于此。贞甫是以益亲善,以文字往来无虚日。以予之穷于世,贞甫独相信,虽一字之疑,必过予考订,而卒以予之言为然。

  盖予屏居江海之滨,二十年间,死丧忧患,颠倒狼狈,世人之所嗤笑,贞甫了不以人之说而有动于心,以与之上下。至于一时富贵翕吓,众所观骇,而贞甫不予易也。嗟夫!士当不遇时,得人一言之善,不能忘于心,予何以得此于贞甫耶?此贞甫之没,不能不为之恸也。

  贞甫之为人伉厉,喜自修饰。介介自持,非其人未尝假以词色。遇事激昂,僵仆无所避。尤好观古书,必之名山及浮屠、老子之宫。所至扫地焚香,图书充几。闻人有书,多方求之,手自抄写,至数百卷。今世有科举速化之学,皆以通经学古为迂,贞甫独于书知好之如此,盖方进于古而未已也。不幸而病,病已数年,而为书益勤。予甚畏其志,而忧其力之不继,而竟以病死,悲夫!

  初,予在安亭,无事,每过其精庐,啜茗论文,或至竟日。及贞甫没而予复往,又经兵燹之后,独徘徊无所之,益使人有荒江寂寞之叹矣。

  其卒以嘉靖三十四年七月日,年四十有二。可悲也已!

  铭曰:天乎命乎不可知,其志之勤而止于斯!(归有光《沈贞甫墓志铭》)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以予之穷于世 穷:困厄

  B.贞甫了不以人之说而有动于心 了:全然

  C.而贞甫不予易也 易:改变

  D.而竟以病死 竟:竟然

  3.下列句子,都直接表现沈贞甫勤学进取的一组是( )(3分)

  ①介介自持,非其人未尝假以词色 ②病已数年,而为书益勤

  ③尤好观古书,必之名山及浮屠、老子之宫 ④虽一字之疑,必过予考订

  ⑤手自抄写,至数百卷 ⑥每过其精庐,啜茗论文,或至竟日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②④⑥

  4.下列对本文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在数十年间经历了诸多坎坷,后来突然富贵显赫,沈贞甫却不因周遭评论而改变对他的态度,充分表现出相知之深。

  B.沈贞甫为人耿介,注重个人道德修养。不是同道中人就不会对他和颜悦色。遇到事情慷慨激昂,即使受到挫折也不回避。

  C.沈贞甫去世后,作者再独往二人曾品茗论文的精庐,时逢战乱之后,知音又逝去,不禁生出孤独之感。

  D.沈贞甫是作者好友,又是连襟,两人过从甚密。沈贞甫不幸早死,作者为他写了这篇墓志铭。简要记叙两人从初识到交厚的过程,重点介绍贞甫的身世以及他的为人和为学。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 虽一字之疑,必过予考订,而卒以予之言为然。

  译文: ② 士当不遇时,得人一言之善,不能忘于心,予何以得此于贞甫耶?

  译文: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 题。(参加1月份高考的考生要做的)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学不可以已 已:停止。

  B.假舆马者 假:借助。

  C.虽有槁暴 槁暴:晒干

  D.臂非加长也 加:增加。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①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①吾尝终日而思矣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

  C.①故木受绳则直 ②醉则更相枕以卧

  D.①蛟龙生焉 ②犹且从师而问焉

  4.下面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先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为喻,来说明任何人通过发愤学习都能进步,今日之我可以胜过昨日之我,学生也可以超过老师。

  B. 荀子发展了儒家的“劝学”传统,认为礼义道德和系统知识,只有靠后天学习才能获得,把学习的重要性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C.文中阐述的要重视学习以及学习必须“善假于物”、逐渐积累、持之以恒等见解,对今天的我们来说,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

  D. 随着作者举例的连续和手法的变换,文章形成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句式,产生铿锵起伏的节奏,表现出荀子谆谆劝学的激情。

  5.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文: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译文:

  (三)古代诗歌鉴赏(6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郑板桥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秦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注】本诗作于郑板桥六十岁时,是年潍县遭逢饥荒,为赈灾民,作者未得上司准许开仓放粮,引起上司的不满,被迫解职。

  (1)本诗是一首题画诗,最突出的艺术手法是什么?请简要赏析。(2分)

  答:

  (2)诗歌表现出作者怎样的形象与人生追求?(4分)

  答: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 分)

  ※ (一)文学名著阅读(10 分)(参加6月份高考的考生要做的)

  7.下列是对有关名著情节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葛朗台虽已积累了巨大的财富,但过日子却一直和庄稼人差不多,喝的老是坏酒,吃的老是烂果子,面包是自己家烤的,肉食蔬菜靠佃户供应。(《欧也妮· 葛朗台》)

  B.法院给玛丝洛娃定完罪后,便匆忙结案,宣判玛丝洛娃流放西伯利亚。聂赫留朵夫认为法庭的判决不公平。他去找律师上诉,还去找检察官.检察官认为理由充分,同意他的申诉。(《复活》)

  C.收到玛丝洛娃减刑的信,聂赫留朵夫高兴地告诉玛丝洛娃这个消息,虽然感激聂赫留朵夫,但是玛丝洛娃坚持要和西蒙松一起走。(《复活》)

  D.克洛德· 孚罗洛当上了副主教以后,难以抵挡世俗权力的诱惑。为了占有金钱,躲在密室里苦心研究炼金术,幻想“假如我炼成一些金子,那么法兰西国王就会是孚罗洛而不是路易了”,极大地攀露了他的政治野心。(《巴黎圣母院》)

  E.在广场上,加西莫多接受鞭刑后,群众又向他扔石子,他惊恐地发现克洛德穿过人群,但那神父并没有留意到正在受刑的加西莫多。加西莫多为没有牵连到神父而感到高兴。(《巴黎圣母院》)

  8.名著简答题(任选一题作答,100字左右)。(5分)

  (1) 阅读下面《复活》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你想利用我来拯救你自己,”玛丝洛娃继续说,迫不及待地把一肚子怨气都发泄出来。“你今世利用我作乐,来世还想利用我来拯救你自己!我讨厌你,讨厌你那副眼镜,讨厌你这个又肥又丑的嘴脸。走,你给我走!”她霍地站起来,嚷道。 (《复活》第四十八章)

  什么事使得玛丝洛娃如此气愤?下一次与聂赫留朵夫见面时,玛丝洛娃有何改变?(2)根据《欧也妮· 葛朗台》 的故事情节,回答问题。(5 分)

  每到新年,葛朗台都有一个习惯。这习惯是什么?一八二0年的新年,葛朗台为何大发雷霆,把女儿锁在房里,只给她面包和冷水?后来,葛朗台又因何故把女儿放了?

  选( )题

  答:

  ◎(一)文学名著阅读(10 分)(参加1月份高考的考生要做的)

  7.下列对《三国演义》《红楼梦》情节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操欲观武官比试共建,乃使近侍将西川红锦战袍一领,挂于垂杨枝上,下设一箭垛,以百步为界。分武官为两队:曹氏宗族俱穿红,其余将士俱穿绿,各带雕弓长箭,跨鞍勒马,听候指挥。赤壁败后不久,铜雀台造成,曹操就大会文武于邺郡,设宴庆贺,同时召集曹氏

  宗族武官与其余将士比试弓箭。最终,比赛难分高下,曹操便令诸将都上台,各赐蜀锦一匹。

  B.佗日:“某有一法:先饮麻肺汤,然后用利斧砍开脑袋,取出风涎,方可除根。” 操大怒曰:“汝要杀孤耶!”

  曹操的头疼病复发,华佗提出了要想根治就要打开头颅的治病方案。曹操担心他是要谋害自己而不同意,华佗以关羽刮骨疗毒为例劝说曹操,曹操觉得华佗讥笑他胆小,就将他下大枷关进牢狱,长期监禁折磨他。

  C.刘备讨伐东吴,兵败白帝城,忧伤成疾,临终他把诸葛亮召来,对他说:你的才能十倍于曹丕,儿子刘禅若可辅佐就辅佐他,如其不才,可取代之。诸葛亮泣拜表示要“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刘备又嘱赵云“早晚看觑吾子,勿负联言”,遗命刘禅与丞相从事,应“事之如父”。

  D.黛玉只作不闻回手又把那诗稿拿起来瞧了瞧又撂下了。紫鹃怕他也要烧,连忙将身倚住黛玉,腾出手来拿时,黛玉又早拾起,撂在火上。

  《红楼梦》第九十七回:林黛玉焚稿断痴情。黛玉命紫鹃找出旧日题诗的绢子,撕扯不动,就撂在火盆上烧了。紫鹃悲愤交加,却见不到贾母、宝玉等人的踪影。

  E. 听了宝玉这番话,心中虽然有万句言语,只是不能说得,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

  宝玉挨打,被抬回怡红院。宝玉恍惚听到悲泣之声,看是宝钗,又埋怨她暑天跑来看他。而宝钗万般言语无从说出,只一句“你从此可都改了罢”,表达了无限感情。

  ◎ 8.名著简答题(任选一题作答,100字左右)。(5分)

  (1)“瞒消息凤姐设奇谋”,简述贾宝玉婚礼上调包计的故事情节。

  (2)《三国演义》中哪个场面最能让人发出“出师末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天襟!”的感叹?请简要概括。

  选( )题

  答:

  (二)文化经典阅读(6 分)

  9.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货,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孟子· 梁惠王下》)

  ②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论语· 卫灵公》)

  ③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论语·子路》)

  (l)选段①主要体现了孟子什么思想?( 2 分)

  答:

  (2)结合上面选段,请概括两位先哲对人的优劣的评判标准的异同。(4 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24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 题。

  警惕文化的“过度商业化”

  文化的“过度商业化”,是指当前文化领城内一种一味追求商业价值,而不考虑文化产品的精神属性,唯利是图攫取文化市场超额利润的做法。

  改革开放之初,许多文人下海经商,其中有人因此被冠以“儒商”的雅号。文人与商人之间,似乎不像从前那么泾渭分明了。再接下来,许多地方为发展经济,提出“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虽然文化本身不能赚钱,可是,当地的名人、名胜等文化资源,却能够大大提高当地的知名度,为招商引资、旅游开发等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文化与商业的结合更紧密了。再后来,文化本身也成了一种产业,许多文化产品都名正言顺地有了它的商业属性。应当说,这种情况的出现,也不是一件坏事。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这是改革开放给文化领域带来的勃勃生机,是思想解放和市场经济使文化领域呈现出的繁荣景象。

  如果文化与商业结合有度,这将是一种双赢的局面。可惜,好景不长。本世纪以来,随着文化由“现代”向“后现代”的转变,文化产品的精神属性越来越被忽视,“过度商业化”却愈演愈烈。与价值失范、信仰崩解、金钱崇拜与娱乐至上的风潮相伴,许多人精神空虚,偏爱感官刺激。“过度商业化”就是迎合了人性中的这些欲望,把古今中外各种文化的糟粕汇于一笼,打着“怎么都行”的旗号,颠覆一切权威,否定一切传统,主张玩世不恭,恶搞一切。各种文化垃圾由此催生,低俗、恶俗充斥文化生活。

  以文学论。阿·托尔斯泰说:“文学应该预见未来,用自己那最鼓舞人心的成果跑在人民的前面,就像它是在拖着生活向前迈进似的。”然而,在“过度商业化”的潮流中,文学逐渐迷失方向,主动弃置精神属性。一些写作者为迎合低级趣味,不断制造各种刺激感官的垃圾文字作品。

  窃以为,互联网极度发达的今天,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发生变化是必然的。但是,把假恶丑的东西搬出来放大,视作自然,当作时尚,无视是非,是怎么也说不过去的。它可能引发的社会道德水平的大滑坡,恐怕是我们谁都不愿意看到的。

  大众文化领域如此,学术教育领域也不容乐观。“过度商业化”催生出学术产品低水平重复,甚至剽窃抄袭。本应属于文化发展高端、起引领作用的学术教育文化领域被如此侵蚀,后果令人担忧。“过度商业化”,正使“象牙塔”充满铜臭味,使耐得住寂寞、潜心守护学问的真学者愈加艰难,而使急功近利甚至品行低下者耀武扬威。

  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文化产品的精神属性和教育使命。真善美是人类判断是非的底线。巴尔扎克说他写作的最高使命是:用笔深刻把握时代的脉搏和民众的呼声,反映大众的疾苦和不幸,替他们呐喊;揭示社会的美与丑,唤醒正义感和良知。我想,这应该是每个文化工作者都时刻牢记的。

  珍惜文化的羽毛,勿使其因“过度商业化”而被织成一团垃圾,空耗了精神,也容易消磨观者对文化的信心。 (选自(人民日报)2011 年11 月5 日)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改革开放之初,许多文人下海经商,虽然文人与商人之间,似乎不像从前那么径渭分明了,但还未走向文化的“过度商业化”。

  B.文化本身成了一种产业,许多文化产品有了商业属性,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是思想解放和市场经济使文化领城呈现出的繁荣景象。

  C.文学应该追求“精神属性”,“用自己那最鼓舞人心的成果,跑在人民的前面”,而不是去迎合低级趣味。

  D.把假恶丑的东西搬出来放大,视作自然,当作时尚,无视是非,必然引发社会道德水平的大滑坡。

  11.根据文中信息.请概括文化的“过度商业化”的成因。(3分)

  答:

  12.作者为什么要提出“珍惜文化的羽毛”? ( 3 分)

  答:

2013年部分省市高考试题汇总
2013江苏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3新疆理综试题答案 2013内蒙古理科试卷答案
2013宁夏理综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3西藏理科试卷及答案 2013江苏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3江苏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3江苏真题及答案(政治) 2013安徽数学真题(理科)
2013江苏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3广东数学真题(理科)试卷 2013广东数学真题(文科)试卷

出国留学网高考频道为您搜集整理


福建高考语文试题 福建高考数学试题 福建高考英语试题 福建高考理综试题 福建高考文综试题
福建高考语文答案 福建高考数学答案 福建高考英语答案 福建高考理综答案 福建高考文综答案
分享

热门关注

高考有哪些语文复习方法

语文复习方法

高二语文重点古诗词有哪些

高二语文重点古诗词

高三语文有哪些必考古诗词

高三语文

高考语文有哪些复习方法

语文复习方法

高三语文必考古诗词有哪些

高三语文必考古诗词

高三语文知识点整理

高三语文知识

高三语文成绩怎么提高

高三语文

高三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

高三语文

高三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语文阅读解题技巧

高三语文选择题窍门

语文选择题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