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留学 申请赴瑞的中国留学生现状分析

2014-01-05 10:09:44 836478124 留学动态
   改革开放以来,共有近5000名留瑞学生在瑞典使馆教育处登记注册,考虑到部分未登记的自费留学人员及部分在学配偶,估计在瑞中国学生累计约6000人左右。在过去数年中,公派生与自费生比例各占一半,近年来自费生逐渐成为留学生的主要来源。由于瑞典教育体制的特殊性和大学本科对瑞典语要求较高的限制,过去在瑞典读本科的中国学生很少,大多数中国学生在这里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


  因此留瑞学人的总体特点是,人数虽少,但队伍素质较高。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广大留瑞学生和学者的爱国热情空前高涨,纷纷回国或以各种形式积极参加为国服务活动。2000年以来,连续五年出现当年回国留学人员人数多于来瑞人数的可喜现象。在为国家西部地区服务和支援祖国“抗非典”工作中,留瑞学者也均有突出表现。

  改革开放以来,来瑞留学生以攻读博士学位者为主,专业主要涉及生物医学和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领域。除继续有中国学生经不同渠道申请来瑞攻读博士学位外,还出现了以下两种留学形式:

  1.通过参加“国际硕士班”攻读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为了顺应教育国际化趋势,目前有20多所瑞典高校,在近百个专业中开办了利用英语授课的“国际硕士班”。学生可通过1-2年的学习获得硕士学位。上述专业均为市场需求量大、生源充足的热门学科。如文科类的经济贸易、工商管理、金融财政和理工科类的生物、电子、计算机、环境、能源等,还有一些如基因信息、城市规划、生物多样性等交叉学科项目,很受市场欢迎,录取竞争也十分激烈。近年来,每年来瑞典高校各类“国际硕士班”就读的中国学生约有300人左右,大多为国内高校的应届毕业生或有一定工作经历的人。其来瑞途径一般是通过互联网查询并申请获得录取资格。这类学生学习目标明确,自理能力强,表现比较稳定,回国率较高。

  2.由瑞典教育部所属的国家留学基金委(CSC)与瑞典高校签约联合培养公派硕士、博士和博士后项目。随着中瑞两国间教育交流和国内公派留学政策改革的日益深入,出现了国家公派与瑞典高校资助相结合的合作培养模式。如瑞典皇家工学院与CSC将从2006年8月开始,双方共同出资,每年为中国培养博士和博士后各30名;硕士和访问学者各5名。招生方式由瑞方高校和CSC分别进行。又如乌普萨拉大学于2005年与CSC合作招收国内公派硕士生20余名,专业主要涉及生命科学及社会科学等领域。今年可能还有若干瑞典高校采用此种合作形式招生。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瑞典留学 申请赴瑞的中国留学生现状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韩国留学回来就业前景好吗 留学韩国热门专业

韩国留学就业方向

留学日本需不需要考托福

日本托福成绩要求

英国留学院校选择可从哪方面入手

英国留学事项

英国留学哪些事项需要提前准备好

留学英国准备

高考成绩差怎样申请澳洲留学

澳洲预科申请

日本当前留学就业现状分析

日本留学就业现状

瑞典近年的留学趋势如何?

瑞典留学

赴日留学在申请时要注意的重点

日本留学申请

瑞典留学申请录取原则有哪些新变化

瑞典留学申请

瑞典留学的常见问题答疑

留学常见问题

热门问答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改革开放以来,共有近5000名留瑞学生在瑞典使馆教育处登记注册,考虑到部分未登记的自费留学人员及部分在学配偶,估计在瑞中国学生累计约6000人左右。在过去数年中,公派生与自费生比例各占一半,近年来自费生逐渐成为留学生的主要来源。由于瑞典教育体制的特殊性和大学本科对瑞典语要求较高的限制,过去在瑞典读本科的中国学生很少,大多数中国学生在这里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


  因此留瑞学人的总体特点是,人数虽少,但队伍素质较高。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广大留瑞学生和学者的爱国热情空前高涨,纷纷回国或以各种形式积极参加为国服务活动。2000年以来,连续五年出现当年回国留学人员人数多于来瑞人数的可喜现象。在为国家西部地区服务和支援祖国“抗非典”工作中,留瑞学者也均有突出表现。

  改革开放以来,来瑞留学生以攻读博士学位者为主,专业主要涉及生物医学和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领域。除继续有中国学生经不同渠道申请来瑞攻读博士学位外,还出现了以下两种留学形式:

  1.通过参加“国际硕士班”攻读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为了顺应教育国际化趋势,目前有20多所瑞典高校,在近百个专业中开办了利用英语授课的“国际硕士班”。学生可通过1-2年的学习获得硕士学位。上述专业均为市场需求量大、生源充足的热门学科。如文科类的经济贸易、工商管理、金融财政和理工科类的生物、电子、计算机、环境、能源等,还有一些如基因信息、城市规划、生物多样性等交叉学科项目,很受市场欢迎,录取竞争也十分激烈。近年来,每年来瑞典高校各类“国际硕士班”就读的中国学生约有300人左右,大多为国内高校的应届毕业生或有一定工作经历的人。其来瑞途径一般是通过互联网查询并申请获得录取资格。这类学生学习目标明确,自理能力强,表现比较稳定,回国率较高。

  2.由瑞典教育部所属的国家留学基金委(CSC)与瑞典高校签约联合培养公派硕士、博士和博士后项目。随着中瑞两国间教育交流和国内公派留学政策改革的日益深入,出现了国家公派与瑞典高校资助相结合的合作培养模式。如瑞典皇家工学院与CSC将从2006年8月开始,双方共同出资,每年为中国培养博士和博士后各30名;硕士和访问学者各5名。招生方式由瑞方高校和CSC分别进行。又如乌普萨拉大学于2005年与CSC合作招收国内公派硕士生20余名,专业主要涉及生命科学及社会科学等领域。今年可能还有若干瑞典高校采用此种合作形式招生。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