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父母是要花时间的,你不能长期跟孩子共进晚餐,怎么做到家庭式教育?出问题了把孩子叫到跟前教育一下?这是学校式教育。区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不是教育者的身份,而是方式。学校教育就是流水线大批量生产统一标准的有知识的孩子,也就是机器打造;而家庭教学是每个孩子与父母的一对一、亲密地情感与价值观的分享,也就是手工打造。
过去我基本做到了每天回家跟孩子吃晚餐,一起饭桌聊天。我知道在中国有些父母应酬太多,你得学会成功地处理事业和家庭的时间分配,否则你是一个失败者,哪怕做到亿万富翁国家主席。别说你做不到,盖茨能做到,奥巴马能做到。孩子特别需要父亲的言传身教,教育不只是母亲的责任。
如果跟孩子日常沟通有困难,你至少可以做到两点:让孩子感受到你爱她,你对她有期待。今年女儿在奶奶家吃年饭,奶奶说,你得好努力,要一代超过一代。其实我也没有超过父亲,我父亲50年代参加过全国劳动模范群英会,文革前在几万人的大企业做总工程师。但是,我在自己的条件下走出了一条不同的道路。女儿超过我就更难了,因为我还在努力,标杆还在上升,老爸我没有涨停板。终生奋斗的父母对成年孩子是很大的感召。我相信榜样的力量。所以,父母们一定要朝气向上,孩子能够被激励。总不能给孩子说一套,父母做出是另一套。父母的不好,孩子可能照单全收。
记住:什么时侯开始学习做父母都不算晚。
有一次跟女儿争吵,是批评她成绩有下降。后来我告诉她,有些话你也许当面不能讲得很有条理,写封信给爸爸妈妈吧,谈谈你对我们的教育方法的期待。下面是我编译节选的她的英文信,跟高三家长博客圈的父母们分享:
“众所周知,父母在孩子的成长与教育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同样,父母的教育方法也非常重要。在中美两个国家中,父母的教育方法非常不同。
中国一直被认为在产生聪明和能干的孩子。我的美国同学已经习惯把身边的每个中国孩子标榜为“天才”,无论是否属实。部分原因是中国孩子学习动机强烈。在我看来,父母对教育的重视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你们把孩子送去学音乐、学中文等,刺激了孩子的智力发育。中国父母总是把教育放在孩子生活的第一位,你们期待并指导孩子努力学习和积极对待学习。让孩子进最好的学校是中国父母努力的目标。为了送我的表妹进最好而不是较好的中学,我在中国的姨妈借了很多钱去交给学校。
我有个朋友哈尔是小天才(在美国),才13岁就进了大学的天才班,哈尔的父母就随着他的上学地点换工作、搬家。为了接送他上下课,他妈妈放弃了继续上学和工作的机会。我愿意把这种行为歌颂为“爱的牺牲”。相信大多数的你们会做出同样的牺牲。我赞扬你们为了培养孩子如此地奉献,你们的奉献在孩子成长的每一步都会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