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专业实习报告范文

  实习,对于每一个养尊处优的大学生来说,都是一段不小的磨难。实习报告在很多人看来都很难写,为此出国留学网实习报告范文栏目为大家精心提供《环境专业实习报告范文》作为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概述(实习任务、目的、地点的简介)

  1,实习任务与目的

  本次实习是毕业实习,主要锻炼动手能力,提高实践能力。在实习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独立工作和协作提高工作能力。在了解基本工艺流程的基础上能够结合所学的知识对工艺进行核算和评价,并与目前较流行的先进工艺进行对比,找出其优缺点。与此同时,可以了解一下工作人员的具体职能,便于以后就业和努力方向。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加强自己的综合能力,比如社交能力等。

  2,高碑店污水处理厂简介

  北京排水集团高碑店污水处理厂是北京市拟建的14座城市污水处理厂中规模最大的,也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承担着市中心区及东部工业区总计9661公顷流域范围内的污水收集与治理任务,服务人口240万,厂区总占地 68公顷,总处理规模为每日100万立方米,约占北京市目前污水总量40%。

  高碑店污水处理厂是北京市建设的第一座大型污水处理厂,其设计规模为100万m3/d,按远景规划,其最终规模为250万m3/d。该厂位于东郊高碑店村南,距旧城广渠门约8km。虽然厂址地处市区边缘,但水、电、交通等条件均甚便利。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污水量迅速增长,使城区护城河严重污染,环境恶化。为了保护环境,治理水污染,50年代中期,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了分流制排水原则,同时,开始修建污水截流管。这些截流管事实上也是分流制污水管系统的干管。1960年,本地区污水管网系统已基本形成,并在高碑店厂址建成一座为农田灌溉服务的、临时性的初级污水处理厂。25万m3/d污水经格栅、沉砂、沉淀后送到农田。这些措施暂时减轻了城区的污染问题。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城市污水量迅速增加,据统计,全系统下水道总长已达530km,污水量达80万m3/d,占全市总排水量的40%,超出了现有排水设施的能力,迫切需要建设新的二级污水处理厂并完善截流管网。经过长期的调查研究,并进行了小型和中型试验,为新的高碑店污水二级处理厂的设计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依据。本工程分两期建设,第一期50万m3/d于1993年完成投产,第二期50万m3/d已于1999年完成。

  二,我的实习内容

  1 综述

  当我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我便感受到了一股不平凡的气息:蓝蓝的天空、洁净的地面、蔓延的暖绿、清新的空气… …这里与前次去的鞍钢生产协力中心大不同!工艺设计合理,出水水质好,自动化程度高,管理严格,不愧是典范。

  高碑店污水处理厂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二级处理工艺:一级处理包括格栅、泵房、曝气沉砂池和矩形平流式沉淀池;二级处理采用空气曝气活性污泥法,经处理后的水排至通惠河,对还清通惠河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污泥处理采用中温两级消化工艺,消化后经脱水的泥饼外运作为农业和绿化的肥源。消化过程中产生的沼气,用于发电可解决厂内20%用电量。厂内还有1 万立方米/日的中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的水用于厂内生产及绿化浇灌。

  设计数据

  1. 进水水质

  BOD5=200mg/L;SS=250 mg/L;TN=40 mg/L;NH4+-N=30mg/L;pH=6~9

  2. 处理程度

  由于处理后出水排放至通惠河和通惠渠,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应执行二级标准。同时考虑到将作为工业冷却水使用,故增加NH4+-N指标,则处理后出水水质为:BOD5≤20mg/L;SS≤30 mg/L;NH4+-N≤3mg/L。

  3. 处理水回用

  (1) 厂内回用水 建设一座1万m3/d规模的中水处理设施,作为厂内设施清洗、冲洗车 辆、绿化和清扫杂用水。

  (2) 工业冷却水 二期工程可提供20万m3/d作为工业冷却水使用。

  (3) 河湖景观用水 处理后出水补给河道及公园河湖,美化城市环境。

  (4) 农业灌溉用水 处理后出水用于农业灌溉。

  4. 安全溢流

  因流域内管网系统和处理厂建设规模尚不完全配套,同时考虑工业废水事故排放对水处理厂的威胁,保留并改造191号井及溢流道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将污水溢流入通惠河,保护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

  2 工艺流程

  1. 一期污水工艺选择

  针对出水要求,通过试验研究,一期选用前置缺氧段推流式活性污泥法,延长曝气时间,使出水完全硝化。污泥处理采用两级中温消化工艺。沼气用以发电。以补充能源。发电机的冷却水、尾气余热、供消化池加热。提高热能回收率。回用水的深度处理考虑在二级处理基础上,增加混凝、沉淀和砂虑两种简单工艺,使出水水质进一步提高。

  北京市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图

  1——污水泵房 2——曝气沉砂池 3——初次沉淀池 4——曝气池

  5——二次沉淀池 6——接触池 7——污泥浓缩池 8——污泥消化池

  9——脱水机房 10——气柜 11——沼气发电机

  2. 二期污水处理工艺选择

  污水处理工艺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二级处理工艺,分为两个系列,每个系列为25万m3/d。其中一个系列采用前置缺氧段活性污泥法工艺,即在推流式曝气池前设缺氧段(占生物处理池总容积的1/12)其目的是改善污泥性质,防止污泥膨胀。另一个系列采用缺氧好氧脱氮活性污泥法工艺,即在曝气池进口段设置1/6池长作为脱氮池,后续1/6池长作为可变段,并采用内回流泵进行曝气池混合液内循环,内回流比为200%。本系列出水自成系统NH4+-N≤3mg/L,可直接作为工业冷却水使用。

  二期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3. 一期(二期)污泥处理工艺选择

  污泥处理工艺采用重力浓缩、中温两级消化后机械脱水工艺。消化过程产生的沼气用于发电。

  二期消化池由原沼气搅拌改为一级消化池搅拌以生熟污泥混合为主,二级消化池搅拌以破浮渣为主;污泥加热由原蒸汽间歇直接加热改为热交换器连续加热;消化池上清夜用泵回送作为污泥管反冲洗用水,以防污泥管堵塞;沼气发电机改为低气压进气方式,取消沼气压缩机层和球层中压贮气罐。改进后的二期污泥消化工程更加完善,操作简单,管理方便,安全可靠。

  3 厂区平面布置

  高碑店污水处理厂是一座拥有30年历史的老厂,由于原有构筑物按临时性设计,现已残破不堪。除保留原有进水泵房及试验场外,均被拆除,重新布置。全厂分为五个区:水处理区、泥处理区、中水处理区、试验场及管理区。各区之间用较宽的绿带分隔以美化环境。厂区管网繁多,为节约用地并便利维修,设置了环状通行式管廊。

  4 污水处理工艺过程(二期工程为例)

  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了解整体的工艺流程,并作以细致研究,包括产生的环境问题等。通过对工艺本身及其运行效果提出问题及发表自己的建议和看法。下面就逐一叙述。

  Ø 一级处理系统

  1. 格栅间

  1.1概述

  格栅的作用:用以截留较大的悬浮物或漂浮物,以便减轻后续处理构筑物的处理负荷。高碑店污水处理厂格栅分为粗格栅和细格栅。粗格栅栅距为100mm,细格栅栅距为20mm。

  1.2格栅工艺控制参数

  1.2.1过栅流速

  污水在栅前渠道内的流速一般控制在0.4—0.8m/s,经过格栅的流速一般控制在0.6—1.0m/s原因:过栅流速太大,将把本应拦截下来的软性栅渣冲走,降低格栅的工作效率;过栅流速太小,污水中粒径较大的砂粒将有可能在栅前渠道内沉积。

  过栅流速的控制

  栅前流速:v=Q/(B*H1) 过栅流速:v=Q/(δ(n+1)*H2)

  B——栅前渠道的宽度 δ——格栅的栅距

  n——格栅栅条数量 Q——入流污水流量

  H1——栅前渠道的水深 H2——格栅的工作水深

  1.2.2水头损失

  污水过栅水头损失与过栅流速有关,一般在0.2—0.5m之间,

  1. 如果过栅水头损失即格栅前后水位差增大,说明污水过栅流量增大。原因:有可能是过栅水量增加或格栅局部被堵死。

  2. 如果过栅水头损失减小,说明过栅流速降低;原因:注意可能砂在栅前渠道内的沉积

  2. 进水泵房

  进水泵的作用:将上游来水提升至后续处理单元所要求的高度,使其实现重力自流。泵房的运行:泵房的抽升量应同来水水量及后续构筑物的处理相对应,并按照日水量变化,同水量变化进行调整,当抽升水量发生变化时,应同后续构筑物及设备协同调整。

  设计规模100万m3/d设置6台立式污水混流泵,一期4台,二期2台,水泵性能如下:

  水泵流量m3/s水泵扬程m水泵转速r/min水泵效率%水泵输出功率kw

  31549280600

  3. 曝气沉砂池

  3.1概述

  3.1.1原理

  高碑店污水处理厂二期采用曝气沉砂池工艺,其主要功能是去除大颗粒的砂粒和无机物,避免砂粒沉积和堵塞管道,减少机械设备的磨损。为了使分离出来的砂粒和无机物比较干净,不带走有机物,以提高进水BOD浓度,高污二期采用曝气沉砂池,它的原理是通过曝气使污水产生竖向紊流,使水与大颗粒无机物产生摩擦,将黏附于砂粒表面的有机物洗下,砂粒沉降于池底的集砂槽,通过潜污泵将砂子吸走,在螺旋砂水分离器中将砂水分离,砂子运走,分离出的污水进入厂区污水管线。

  3.1.2设计参数

  高污二期共设两座曝气沉砂池,每座曝气沉砂池长为21米,宽6米,有效水深4.25米,当停止曝气时,池中过流断面上旋转流速控制在0.3~0.4米,水平流速最大流量为0.092米/秒,最小流量为0.054米/秒,在最大流量50米/秒时,污水在池中停留时间为6分钟。

  3.2运行操作及工艺控制

  3.2.1工艺控制

  直接决定砂粒沉降的工艺参数是污水在沉砂池内的漩流速度和旋转圈数,旋转圈数越多,沉砂效率越高;水平流速越大,旋转圈数越少,沉砂效率越低。

  当进入沉砂池的污水量增大时,水平流速将增大,此时应增加曝气速度,保证足够的旋转圈数,不使沉砂数量降低。

  通过调整曝气强度,可以使曝气沉砂池适应入流污水量的变化及来水中砂粒粒径的变化,保证稳定的沉砂效果,操作人员应根据入流污水中的砂粒的粒径情况,在实践中摸索出曝气强度与水平流速的关系,以利于日常运行调度。目前根据运行情况,调整气水比应在1:5~1:7之间较为适宜。曝气沉砂池的水平流速可用下式估算:

  Q——入流污水量m3/s B——池宽m H——有效水深m n——投运池数

  同时可根据上式确定不同水量时的投运池数,即确定最优曝气沉砂池控制方案。具体数据如下:

  每日处理污水量(万m3/d)0-12.512.5—2525—37.537.5—50

  沉砂池投入运行池数1234

  3.2.2排砂操作

  排砂操作重点要根据沉砂量的多少及变化规律,合理地安排排砂,保证及时排砂。排砂效果是由气水比及来水水质决定地。高污二期采用的是行车连续吸砂,使沉积在砂槽内的砂及时的排走,从而保证沉砂池的正常运行,运行人员应巡视到位,发现吸砂泵不出水后,应及时清除堵塞物,使砂泵恢复正常,防止砂泵烧毁或大量砂子积累而损坏吸砂设施。观察砂水分离器出砂情况,发现异常应查找原因及时排除。

  3.3巡视与监测

  运行人员在岗时,应及时巡视和监测,保证设备、设施正常运转,发现故障应及时排除,沉砂池各设备及设施每两小时巡视一次,沉砂池主要巡视和监测的内容包括:

  (1) 沉砂池末端出水渠浮渣应及时清除,否则会产生恶臭及有毒有害气体;

  (2) 沉砂池配水是否均匀,不均匀调整之;

  (3) 观察吸砂泵、砂水分离器、行车电机等设备有无堵塞、异响等不良现象,发现异常及时排除

  (4) 随水量水质的变化及时调整气量,使出砂效果最佳;

  (5) 砂车装满后及时运走,防止污染工作环境。

  3.4记录

  (1) 连续测量和记录每天的除砂量;

  (2) 定期测量初沉池排泥中的含砂量,以干污泥中的百分含量表示,这是衡量沉砂池除砂效果的重要因素;

  (3) 应定期测定砂粒的粒径;

  (4) 每天记录吸砂泵、行车、砂水分离器的运转和设备情况;

  3.5维护

  (1) 经常给吸砂机、吸砂泵、行车电机轴承部位加油,防止疲劳磨损;

  (2) 曝气沉砂池末端出水渠及砂水分离器上部的浮渣应及时清除,防止出现配水不均匀及出砂效果不好;

  (3) 调整2#配水井上的4×Ф1400进水闸门,使各池之间配水均匀;

  (4) 经常查看吸砂泵的流量及出砂情况,避免大量砂子积于池底,积砂严重会损坏吸砂泵及吸砂机。

  3.6异常问题的分析与排除

  异常问题解决措施

  吸砂泵不出水a.将吸砂泵提出水面,清除堵塞物

  b.点动空转,运转正常后放入水中

  吸砂机报警停车a.应立即检查池底是否积砂过多,若因积砂过多,应立即泄空清砂

  b.若不是上述原因,应检查控制柜找出报警原因后恢复运行,故障排除前,严禁复位,强制运转

  吸砂量锐减a.检查气水比是否过高

  b.检查吸砂泵是否堵塞

  c.检查砂水分离器的运转情况

  d.检查来水水质及水量

  4. 初次沉淀池

  小编精心推荐阅读

  实习报告范文 | 实习报告格式 | 实习报告怎么写 | 实习报告总结 | 实习周记 | 实习日记

  3.1概述

  北京市高碑店污水处理厂二期采用的是平流式沉淀池,分三、四两个系列,每系列六座初沉池,共12座,每座沉淀池的长为75米,宽14米,池末端有效水深为2.5米,池底纵向坡度为0.005,每座沉淀池表面积A=1050m2;当处理水量为50万m3/d时,其表面负荷为0.826m3/m2·h,初沉池水力停留时间为1.5小时。

  初沉池上采用行车桥式刮泥机,配水渠道上防止污泥沉淀安装有飞力搅拌器,初沉池管廊装有六组螺杆泵组,每组螺杆泵组由一台破碎机和两台螺杆泵组成,负责两组初沉池的排泥,每组螺杆泵的运行是间歇的,其运行周期可在运行中根据污泥浓度来控制。

  初沉池的主要作用是a、去除50%~60%的SS;b、使污水BOD5降低25%~35%;c、去除漂浮物;d、均和水质。

  初沉池的工艺原理是将污水在池内进行初次沉淀,去除污水中部分SS和BOD,沉降于池底的污泥通过刮泥机的往复运行,将刮至泥斗中,再经螺杆泵组将污泥排至浓缩池,完成对污水的一级处理。

  4.2运行操作和工艺控制

  4.2.1工艺控制

  初沉池工艺主要通过水力表面负荷及水力停留时间和出水堰板溢流负荷来控制,只要控制好这三项指标,初沉池的运行基本可以顺利进行。

  平流沉淀池的水力表面负荷一般控制在1.3~1.7 m3/m2·h,可用下式来计算:

  Q——初沉池入流水量m3/h A——初沉池表面积m2

  B——初沉池宽度m L——初沉池长m

  初沉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一般控制在1.5~2小时,平流式沉淀池的水力停留时间可用下式计算:

  Q——入流污水量m3/h B、L、H——分别是初沉池的宽度、长度和有效水深m

  初沉池的出水堰板的溢流负荷是指单位堰板长度在单位时间内所能溢流的污水水量,初沉池一般控制堰板溢流负荷小于10 m3/m2·h,堰板溢流负荷可用下式计算:

  Q——入流污水量m3/ h L——出水堰板总长度m

  在日常的工艺运行中,我们可以通过控制以上三项参数中的某项来达到控制初沉池的目的,通常用于工艺控制的参数是水力表面负荷和水力停留时间:当水量发生变化时,投入运营的初沉池数量相应发生变化,以达到工艺的优化调控和节能增效。高污二期当水量在0~50万m3/d变化时,投入运营的初沉池对应情况如下:

  日处理水量(万m3/d)0~8.38.3~16.616.6~2525~33.233.2~41.641.5~50

  投入运营初沉池数24681012

  4.2.2运行操作

  初沉池的运行操作包括刮泥、排泥和排浮渣三项

  a. 刮泥与排泥操作

  刮泥操作是通过行车刮泥机来完成,行车式刮泥机为间歇式刮泥,二分厂刮泥机采用的是行车式刮板刮泥机,刮泥机的刮泥周期2小时,刮泥机的行程为先抬耙行走至初沉池末端后,落耙从池末端行走至初沉池首端将泥刮至泥斗,同时浮渣刮板将浮渣刮至浮渣槽内,启动冲洗水泵将浮渣冲至浮渣井内。

  排泥操作比较难于控制,要想达到初沉池既不浮泥又要尽量提高排泥含固量是一个矛盾的过程,因为初沉池污泥含固量越高,污泥沉淀停留时间越长,在温度较高的夏季会造成初沉池浮泥,影响正常的初沉池运行,所以在运行中应逐渐摸索,二分厂共设六组初沉池螺杆排泥泵组,每两组初沉池设一排泥泵组,每排泥泵组包括一台破碎机和两台螺杆泵。

  在初沉池运行正常、泥量稳定的情况下,初沉池螺杆泵组投入自动,一个排泥周期为2.5小时,每组螺杆泵区域内的四个电磁阀先后开启各0.5小时,一个排泥周期后螺杆泵组停止运行0.5小时,然后进行下一个排泥周期,这种自动运行方式有利于初沉池均匀排泥,且可避免管路阻塞问题。

  在初沉池运行异常、泥量较大的情况下,初沉池螺杆泵组投入自动后,连续运行,一个排泥为2小时,螺杆泵组在排泥一个周期后,不停泵继续运行下一个排泥周期,以保证初沉池污泥尽快排出去。

  无论是连续排泥还是间歇排泥,螺杆泵应每两小时倒换一次,以防止螺杆泵过度磨损。

  4.3巡视监测

  初沉池除正常运行工艺控制,定时排泥除渣外,运行人员还应定时巡检一下内容:

  (1) 出水三角板是否有浮渣堵塞,如有应及时清除,保持出水均匀

  (2) 巡视初沉池池面有无大量浮泥,特别是夏季,如发现池面有大量浮泥且有大量气泡产生,说明污泥腐败严重,应及时排泥。

  (3) 巡视刮泥机各部位包括行走轮、行车电机、刮泥耙、控制柜、冲洗水泵、浮渣刮板等是是否有异常或故障,出现问题及时检修,保证刮泥机正常运行。

  (4) 巡视管廊内螺杆泵、破碎机、电磁阀等设备,检查有无异常或故障,出现问题及时检修,保证初沉池正常排泥。

  (5) 经常巡视初沉池出水水质,若出水水质变黑或恶化,应及时调整,防止影响后续工序。

  4.4记录

  (1) 每天测定一次初沉池进水BOD、COD、SS、PH值,并做好记录;

  (2) 每天测定一次初沉池出水BOD、COD、SS、PH值,并做好记录;

  (3) 记录各沉淀池的运行情况;

  (4) 每两个小时记录一次管廊内螺杆泵、破碎机、电磁阀的工作状况以及排泥次数及排泥时间;

  (5) 每两小时记录一次刮泥机的运转的运转状况;

  (6) 每两个小时记录一次初沉配水渠搅拌器的工作状况;

  (7) 每班记录一次排浮渣两;

  4.5维护

  (1) 初沉池应定期泄空(半年),检查池底混凝土抹面是否脱落、积泥斗是否堵塞、刮泥板是否磨损严重与池底是否密合等;

  (2) 经常检查维护刮泥机的液压站,定期为刮泥机加油;

  (3) 定期拆开检查螺杆泵轴和破碎机,清除挠性轴上的缠绕物(如棉丝)等,同时为其及时加油;

  (4) 定期检修初沉池配水渠内的搅拌器,提出水面检查泵体的腐蚀情况,有无松动及工作状况等。

  (5) 初沉池伸缩缝、出水堰、栏杆等设施损坏后及时维护,保证各设施正常使用。

  4.6故障的分析与排除

  异常问题解决措施

  初沉池池面大量浮泥a.污泥停留时间过长,导致污泥腐败严重,应加快排泥

  b.排泥系统堵塞,及时疏通

  c.进水水质突变,及时调整工艺,化验进水水质

  初沉池出水浑浊,SS骤增a.螺杆泵排泥不及时,导致污泥大量积于池内,调整排泥时间,加快排泥

  b.水力负荷太大,停留时间过短,污泥未及时沉降,应减少水力负荷

  池面长时间大量浮渣a.浮渣刮板与浮渣槽不符合

  b.浮渣刮板磨损

  c.浮渣刮板淹没深度不够

  排泥浓度下降a.排泥时间太长,缩短排泥时间

  b.各池排泥不均匀

  c.泥斗或管路堵塞

  Ø 二级处理系统

  1. 曝气池

  1.1概述

  曝气池每个廊道的设计尺寸为长96.2米,宽9.28米,有效水深6米,超高1.1米,当运行水量50万m3/d时,水力停留时间为9.25小时,其中三个廊道组成一组曝气池,每组曝气池的第一廊道的前1/2段为厌氧段,为防止污泥沉降,装有2台水下搅拌器(三系列为FlygtSR4430),厌氧段水下搅拌器共24台:在回流渠内为防止污泥沉降装有Flygt SR4650 水下搅拌器12台。

  根据曝气池一、二、三廊道的供气量不同,分别定出第一、二、三廊道对应曝气头布置形式一、二、三,因此12组曝气池的曝气头的分布如下:a.每池有三组形式一,每组有七条布气管,每条布气管有47个曝气头,每池型式一有987个曝气头,12组曝气头型式一布置曝气头共11844个;b.每池有四组型式二,每组有七条布气管,每条布气管有46个曝气头,每池型式二有1288个曝气头,12组曝气池有型式二布置曝气头15456个,c.每池有四组型式三,每组有七条布气管,每条布气管有26个曝气头,每池型式三有728个曝气头,12组曝气池型式三布置的曝气头共8736个。

  1.2工艺控制和运行调度

  鼓风曝气系统的控制参数是曝气池污泥混合液的溶解氧值,控制变量是鼓入曝气池的空气量Qa。Qa越大即曝气量越多,混合液DO值也越高。传统活性污泥法的DO值一般控制在2mg/L左右。同时DO值的大小与混合液污泥浓度MLVSS和F/M有关,当MLVSS较高时,即微生物量较多时,应适当提高DO值,以补充微生物降解有机物所需的氧量。当F/M较高时,即入流污水BOD5值较高时,也应相应提高DO值,即加大Qa值,在实际运行中曝气量可用下式来计算:

  BODf——曝气池入流污水的BOD5 BODe——二沉池出水BOD5 mg/L

  Q——入流污水量m3/d fo——好氧系数,指单位BOD被去除所消耗的氧量,取1.0 Ea——曝气效率,微孔曝气系统取7~15%

  生物脱氮生物工艺参数控制:

  a. F/M和SRT

  A—O生物脱氮工艺应采用低负荷,即F/M≤0.15kgBOD5/kgMLSS.d,有时为使出水含氮量降低,甚至采用0.05kgBOD5/kgMLSS.d的超低负荷,采用较高的泥龄SRT,为达到较好的硝化和反硝化效果,一般采用SRT≥8天。

  b. 内回流比

  内回流比系指混合液内回流量与入流污水量之比,本厂采用内回流比r=200~400%

  c. 回流比

  由于入流污水中氮绝大部分已被去除,二沉池中NO3—N浓度不高,因此二沉池中由于反硝化而导致污泥上浮的危险性较小,同时降低R,可延长污水在曝气池中的停留时间,回流比应控制在R≤70%。

  d. 硝化及硝化速率

  硝化速率系指单位重量的活性污泥每天转化的氨氮量,一般用NR表示,本厂采用的硝化速率NR=0.02kgNO3—N/kgMLSS.d。

  e. 溶解氧DO

  生物硝化反应主要在好氧段进行,因此好氧段DO≥2mg/L,生物反硝化反应主要在厌氧段进行,因此厌氧段DO≤0.5mg/L,在运行中,根据工艺需要随时调整DO值。

  f. BOD5和TKN

  为使缺氧段的污水中必须有充足的有机物,以满足反硝化细菌在分解有机物的过程中反

  化脱氮,在厌氧段应使BOD5/TKN应控制在2~3。

  g. PH值和碱度

  PH应控制在6.5~8.0范围内,利于硝化及反硝化高效进行,高污厂来水水质一般常可维持在6.5~8.0范围内。

  h. 脱氮效率EDN

  R——外回流比 r——内回流比

  i. 剩余污泥排放量

  剩余污泥系统排泥量可用下式计算:

  Qw——剩余污泥排放量 MLSS——曝气池污泥浓度mg/L

  RSS——回流污泥浓度mg/L Va——曝气池体积m3

  SRT——污泥龄d SSe——出水SS浓度mg/L

  Qa——入流污水量m3/d

  2. 二次沉淀池

  2.1概述

  高污二期共设12座二沉池,二沉池为圆形,直径50米,有效水深为4米,池底坡度为2%,二沉池表面积为1963平方米,运行水量为为50万m3/d时,二沉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4.52小时。

  二沉池设计为中心进水,周边出水幅流式二沉池。二沉池排泥采用静压式并辅助真空提升方式,提升污泥送至配水井,再经配水井送至回流污泥泵房。

  二沉池浮渣排除通过设在池面的浮渣浮渣漏斗排至池外浮渣井进行去除。

  每三座二沉池设一座配水井,三、四系列共四座配水井,每座配水井分四层具备四种功能:a.作为总进水井,来自曝气池的出水经2000mm管直接进入中心总进水井。b.作为二沉池配水井,每座配水井将来水分配给本系列的三个二沉池。c.作为二沉池排泥井,二沉池的污泥排至配水井,再经回流污泥管排至回流污泥泵房。d.作为二沉池出水井,二沉池出水排至配水井。再经中水闸和退水闸分别流至中水管和退水管。

  3. 回流污泥系统和剩余污泥系统

  3.1概述

  高污二期设三、四系列回流泵房各一座,每座回流泵房集泥并内有Flygt PL7081/705、Q=1m3/s,回流泵四台及Flygt CP3127.180MT、Q=0.05m3/s,剩余污泥泵3台。

  回流泵的作用是将二沉池中的活性污泥打回到曝气池中去,以补充曝气池中的污泥,防止污泥流失。

  剩余污泥系统的作用是通过剩余污泥泵将剩余污泥排至初沉池配水渠,防止泥龄过高及污泥浓度过高,而使污泥活性降低。

  3.2工艺控制和运行调度

  3.2.1回流系统工艺控制

  回流系统的控制有三种方式:保持回流量Qr恒定,保持回流比R恒定,定期或随时调节回流量Qr及回流比R,使系统状态处于最佳,每种方式适合于不同的情况。

  回流量及回流比的控制调节有以下几种方法:

  a. 按照二沉池的泥位调节回流比

  首先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一个合适的泥位Ls,亦即选择一个合适的污泥层厚度Hs,泥层厚度一般应控制在0.3~0.9之间,一般情况下,增大回流量Qr,可降低泥位,减少泥层厚度;反之,降低回流量Qr,可增大泥层厚度。

  b. 按照沉降比调节回流比和回流量

  回流比与沉降比的关系如下:

  SV10——曝气池混合液30分钟沉降比

  c. 按照回流污泥混合液的浓度调节回流比

  回流污泥浓度RSS与曝气池混合液污泥浓度MLSS关系如下:

  三种回流比调节方法的比较

  这三种方法调节回流比,各有有缺点,根据泥位调节回流比,不易造成由于泥位升高而使污泥流失,出水SS较稳定,但回流污泥浓度RSS不稳定。按SV10调节回流比,操作非常方便,但当污泥沉降性能不佳时,不易得到高浓度的RSS,使回流比R比实际需要值偏大。按RSS和MLSS调节回流比,由于要分RSS和MLSS比较麻烦,一般可作为回流比的一种较核方法。

  小编精心推荐阅读

  实习报告范文 | 实习报告格式 | 实习报告怎么写 | 实习报告总结 | 实习周记 | 实习日记

  3.2.2剩余污泥系统控制

  活性污泥系统每天都要排放一部分活性污泥,使系统内的污泥量增多,要使总的污泥量基本平衡,就必须定期排放一部分剩余污泥,通过排泥量的调节,可以改变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种类和增长速度,可以改变需氧量,可以改善污泥的沉降性能,因此排泥是活性污泥法中的一项重要操作,排泥方法有以下几种:

  a. 用MLSS控制排泥

  用MLSS控制排泥指在维持曝气池混合液污泥浓度恒定的情况下,确定排泥量,排泥量计算公式如下:

  MLSS——曝气池混合液污泥浓度mg/L MLSS——曝气池混合液要维持的污泥浓度mg/L

  Va——曝气池容积m3 RSS——回流污泥浓度mg/L

  b. 用F/M控制排泥

  F/M即是污泥负荷,一般活性污泥法中的F/M控制在0.2~0.5kgBOD5/kgMLSS.d,根据F/M保持恒定,来调整系统内的污泥浓度,其公式如下:

  MLSS——曝气池污泥浓度mg/L Va——曝气池容积m3

  BODi——入流污水中的BOD5mg/L Q——入流污水量m3

  F/M——污泥负荷kgBOD5/kgMLSS.d RSS——回流污泥浓度mg/L

  Vm——剩余污泥排放量m3

  c. 用SRT控制排泥

  用SRT控制排泥,被认为是一种最可靠最准确的排泥方法,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正确选择泥龄SRT和准确计算系统内的污泥总量,用SRT控制排泥量公式如下:

  Qw——每天排放的污泥体积流量m3 MLSS——曝气池内混合液污泥浓度mg/L

  Va——曝气池容积m3 SRT——泥龄d,一般活性污泥法泥龄为4~8天

  SSe——二沉池出水SS浓度mg/L RSS——回流污泥浓度mg/L

  Q——入流污水量m3

  以上三种控制排泥方式各有利弊,在工艺调整中应加以综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调度,从而使整个系统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4. 内回流系统

  4.1 概述

  高污二期四系列增加了内回流系统,即在每组曝气池末端各安装一台Flygt pp4680、Q=1.17m3/s的内回流泵,内回流泵将曝气池混合液由第三廊道末端抽升回第一廊道首端,延长污水在曝气池中的停留时间,其目的是通过微生物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增加脱氮功能,进一步提高出水水质。

  4.2工艺控制和运行调度

  高污二期工程四系列曝气池采用的是A—O生物脱氮工艺,其目的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氮,提高脱氮效率,进而达到提高出水水质的目的,四系列各组曝气池末端各装一台内回流泵Q=1.17m3/s,功率为2.5KW,变频范围0~50HZ。

  生物脱氮工艺是利用化能微生物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反应式如下:

  在生物硝化的基础上,采用生物反硝化工艺,即在缺氧条件下,污水中的硝酸盐被还原为N2,反应式如下:

  因为污水中的氮几乎全部以有机氮和氨氮形式存在,首先微生物硝化作用将其转化为硝酸盐,然后通过生物反硝化作用将其转化为N2,逸出污水,以达到脱氮的目的。生物脱氮工艺是生物硝化和生物反硝化的结合,高碑店二期生物脱氮工艺流程如下:

  5. 二级生物处理系统的调度

  在运行管理中,经常要进行运行调度,对一定水质水量的污水,确定投运几条曝气池、二沉池、几台鼓风机、回流量、回流比及剩余污泥排放量等,运行调度方案可按以下程序编制:

  a. 确定水量和水质

  及时准确测定污水流量Q,入流污水的BOD5及有机污染物的大体组成。

  b. 确定有机负荷F/M

  结合本厂的实际情况,确定最佳的F/M,传统活性污泥法一般F/M控制在0.2~0.5kgBOD5/kgMLSS.d。

  c. 确定混合液污泥浓度MLSS

  MLSS的高低取决于污水厂的供氧能力及泥水分离能力,活性污泥法MLSS一般控制在1500~3000 mg/L,高污二期MLSS一般控制在1500 mg/L左右。

  d. 确定曝气池运行数量

  曝气池投运组数可用下式计算:

  n——曝气池投运组数 BODi——入流污水BOD5 mg/L

  Q——入流水量m3/d F/M——污泥负荷kgBOD5/kgMLSS.d

  MLSS——曝气池污泥浓度mg/L Va——曝气池体积

  e. 较核曝气时间即停留时间

  Va——曝气池容积m3 n——投运组数

  Q——如流水量m3/d

  f. 确定鼓风机投运台数

  f0——好氧系数,取1.0 Q——入流污水量m3/d

  BODi——入流污水BOD5mg/L Ea——曝气效率

  Qa——曝气量m3

  g. 确定二沉池水力表面负荷qh

  qh越小,泥水分离效果越好,一般qh≤1.5m3/(m2.h)

  h. 确定二沉池投运数量

  Q——入流污水量m3/d qh——二沉池水力表面负荷m3/(m2.h)

  Ac——每座二沉池表面积m2

  i. 核算二沉池的固体表面负荷q

  R——回流比 Q——入流水量m3/h

  MLSS——曝气池污泥浓度 mg/L n——投运二沉池数量

  Ac——单座二沉池表面积m2

  j. 核算二沉池出水堰板溢流负荷qw

  Q——入流水量m3/d Lw——每座二沉池出水堰板总长度m

  n——投入运行的二沉池数量

  根据以上步骤及各项控制参数,高污厂二期的最佳优化调控及运行调度方案如下:

  运行水量(万m3/d)0~8.38.3~16.616.6~24.924.9~33.233.2~41.241.2~50

  投入运行曝气池数量(座)24681012

  投入运行二沉池数量(座)24681012

  因此在运行中应根据水量及水质的变化,对工艺进行适时调整,从而达到节电耗的最佳控制状态。

  6. 巡视和监测

  为了使二级处理系统能正常的运行,必须对其定期巡视和监测二级系统的巡视和监测包括:

  ① 经常巡视曝气池配水是否均匀,各池污泥浓度是否均匀。

  ② 检查各曝气池的曝气量是否均匀。

  ③ 巡视和监测曝气池厌氧段搅拌器,内回流泵、回流渠搅拌器、回流泵、剩余污泥泵运转是否稳定。

  ④ 每日做微生物镜检,检测曝气池微生物种类及活性。

  ⑤ 巡视和监测二沉池各池配水是否均匀,出水堰是否有漂浮。

  ⑥ 二沉池出水状况及有无浮泥及大量絮体。

  ⑦ 夏季二沉池有无大量滋生藻类及线虫挂在池壁。

  ⑧ 刮泥机运转情况及真空泵工作状况。

  ⑨ 配水井中的回流污泥井、出水井、配水井是否工作正常,有无浮泥或滋生藻类。

  ⑩ 退水闸及中水闸的启闭情况。

  7. 记录

  二级处理系统每日观察测量与记录的数量较多,包括:

  ① 流量:包括进水量、出水量、剩余污泥量、回流污泥量、供气量。

  ② 常规化验指标:BOD5、COD、SS,每日一次。

  ③ DO值的测定,每组曝气池测6点,即每廊道的1/2段各测一点,每日测定一次,它是控制曝气池的重要参数。

  ④ PH:包括进、出水PH值,每天一次。

  ⑤ 温度:每日一次。

  ⑥ 生物相:三、四系列每日各一次。

  ⑦ SV与SVI:通过SV计算SVI值,每日各一次。

  ⑧ MLSS、RSS、:每日一次。

  ⑨ 各潜水泵、搅拌器、吸泥机电流、电压、耗电量,每两小时一次。

  ⑩ 大鼓风机的电流、电压、电耗,每两小时一次。

  8. 维护

  ① 曝气池的日常维护

  a. 要经常检查与调整曝气池配水系统和回流污泥的分配系统,取保进入各系列或各池的污水和污泥混合均匀。

  b. 曝气池的边角处一般仍会漂浮部分浮渣,应及时清除。

  c. 定期观测曝气池的泡沫发生情况以及扩散器堵塞情况,以便及时处理。

  d. 曝气池一般地下水位较深,如果地下水位较高,当池子放空时,应注意先降水再放空,以免飘池。

  e. 泡沫多时,刮风会使污泥沾到栏杆上,应经常擦试和维护。

  f. 四系列内回流泵运转时,应经常提出水面检查、维护和保养,防止设备损坏后掉入池内破坏曝气头。

  ② 二沉池的日常维护

  a. 应经常检查与调整二沉池的配水系统,使进入各池的混合液均匀。

  b. 应经常检查和调整出水堰板平整度,并保证出水堰板与池壁密合不漏水。

  c. 应经常调整吸泥机上的污泥回流筒的高度,使各池之间以及每池的各回流筒之间污泥回流均匀。

  d. 经常人工或机械清除生长于池壁和出水堰上的藻类及浮渣、浮泥等,防止配水不均匀。

  e. 经常维护刮泥机上的真空泵、行走电机等设备,保持运转良好。

  f. 二沉池应每年放空一次,检查二沉池结构水下情况是否良好,混凝土抹面是否脱落,管线是否堵塞,池底有无杂物,刮泥机水下部分是否锈蚀及损坏等。

  9. 维护故障分析与排除

  由于传统活性污泥二级处理系统的异常问题较多,现只对运行中常见的异常现象进行分析:

  (1) 镜检发现钟虫不活跃,有大量轮虫、变形虫等,污泥活性差,处理措施:

  a. 首先化验进水水质是否异常,若进水水质异常,应及时调整,杜绝恶劣水质进入厂内。

  b. 测定曝气池的DO情况,是否符合工艺要求,一般曝气DO应控制在1~3mg/L范围内,若不合适,调整之。

  c. 较核污泥龄SRT,传统活性污泥法泥龄应在4~8天左右,若因泥龄长而造成泥龄老化,应加快排泥,缩短泥龄。

  (2) 二沉池发生污泥膨胀,产生云浪状污泥上浮。沉降试验发现污泥沉速极慢,不密实,镜检发现,很少有丝状菌,测试发现SVI值突增,处理措施:

  a. 测活性污泥的耗氧速率sour

  如果发现sour值比平时降低很多,说明污泥中毒所至,应化验来水水质,禁止超标污水排入污水厂。

  b. 检查MLSS是否降低,SRT是否缩短,入流BOD是否增加,DO是否降低。

  (3) 二沉池污泥膨胀,产生云浪状污泥上浮,并陆续蔓延全池。沉降试验发现,沉速很慢基本不下沉,上清夜很浅,但非常清澈,镜检发现大量丝状菌。这是明显丝状菌过度生长引起的污泥膨胀,处理措施如下:

  a. 检查进水中是否缺乏氮磷等营养物质,正常情况下碳氮磷的比例应为BOD:TN:TP=100:5:1

  b. 检查混合液中的DO是否太低,曝气池混合液DO值一般控制在1~3mg/L,若太低调整之。

  c. 检查曝气池混合液出流的PH是否降低。

  d. 检查入流污水是否已腐化,H2S浓度是否大于2mg/L。

  e. 检查泥区的回流液中是否有丝状菌存在。

  f. 检查曝气池内有机负荷F/M是否突然降低。

  (4) 二沉池中产生散碎的污泥上浮,上浮污泥为白色,且带有大量气泡。镜检发现污泥活性良好,微生物种类较多。沉降试验发现,污泥沉速较快,1小时后,大量上浮并携带大量气泡,处理措施:

  该现象是明显污泥反硝化现象,由于二沉池中的污泥停留时间过长,污泥中的DO不足,导致发生反硝化,产生大量N2,携带污泥上浮,处理措施:

  a. 测定曝气池末端DO值偏低,应适当提高DO值。

  b. 调整回流比R,适当提高流量Qr,使污泥在二沉池中的停留时间缩短。

  (5) 曝气池中产生大量的泡沫,处理措施:

  a. 若在活性污泥培养过程中出现大量白色泡沫,是因为污泥浓度过低,属正常现象,随着污泥浓度的提高,泡沫会自然消失。

  b. 如果个别曝气池中有泡沫而其它池子没有,应检查各曝气池之间配水,配泥是否均匀,如果进入某曝气池的污水量较多,而分配进去的回流污泥量较少,则该池易产生泡沫,应及时调整。

  c. 检查污泥的耗氧速率SOUR,如果SOUR降低了,说明污泥中毒,应分析中毒原因并采取适当措施。

  d. 泡沫颜色为暗褐色,应检查系统负荷是否太低,泥龄是否太长,排泥是否不足,应适时调整排泥量,缩短泥龄。

  10. 污泥浓缩池

  10.1概述

  污泥处理费用与其体积成正比,因此,污泥必须浓缩,减小体积以降低处理费用。二次沉淀池排出的剩余活性污泥,含水率高,体积庞大,难以浓缩。设计将活性污泥送到初次沉淀池的进水中,使其与生活污泥合并沉淀,然后将混合污泥(含水率预计97%)送入污泥浓缩池。参照英国水资源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结合高碑店现场研究,选用新型升流式污泥重力浓缩池。试验成果表明,经此种浓缩池出来的污泥体积减小了50%即含水率从97%降到94%。

  重力污泥浓缩是将污泥颗粒中的一部分水从污泥中分理出来,污泥浓缩本质上是一种沉淀工艺,属压缩沉淀。浓缩前,由于污泥浓度很高,颗粒之间彼此支撑。浓缩开始以后,在上层颗粒的重力作用下,下层颗粒间隙中的水被积压出界面,颗粒之间相互积压的更加紧密。通过这种拥挤和压缩过程,污泥浓度进一步提高,从而实现污泥浓缩。

  10.2设计参数

  混合污泥重量W1(干重)=151.25t/d浓缩池尺寸

  W2(干重)=132.5t/d直径D=20m

  V1(97%含水率)=4416.7m3/d池深H1=5.5m

  V2(94%含水率)=2208.3m3/d泥层高H2=3m

  固体表面负荷G=70kg/(m2.d)上清夜层高H3=2m

  水力停留时间T=51h超高h=0.5m

  排泥方式机械排泥数量m=6座

  10.3重力浓缩效果的评价指标

  浓缩比f:浓缩池排泥浓度与入流污泥浓度之比

  分离率F:浓缩池上清液量占入流污泥量的百分比

  固体回收率η:浓缩到排泥中的固体占入流总固体的百分比

  浓缩初沉污泥:f > 2.0; η> 90%

  浓缩混合污泥:f > 2.0; η> 85%

  10.4浓缩池的运行控制

  10.4.1停留时间 T=V/Q

  V——为浓缩池的有效容积(立方米)

  Q——为浓缩池的每日进泥量(立方米/日)

  注意:浓缩池的停留时间一般控制在12~30小时范围内。温度较低时,停留时间可以稍长一些;夏季,应严格控制停留 时间,以防污泥上浮!

  10.4.2核算固体表面负荷(固体通量)

  qs=(Q×C)/A

  Q——进泥流量m3/d C——进泥浓度mg/L

  A——浓缩池表面积m2

  10.4.3干物质进出平衡

  进泥量×进泥含固率=排泥量×排泥含固率+上清液排放量×上清液的含固率

  10.5浓缩池的运行方式

  运行方式适用范围排泥方式

  连续运行大、中型污水处理厂连续进泥、连续排泥

  间歇运行小型污水处理厂间歇进泥、间歇排泥

  10.6浓缩池的日常管理维护

  (1) 经常核算浓缩池的进、排泥量,保证浓缩池的浓缩效果。控制好泥层和清液层高度。

  (2) 定期检查溢流堰的平整度,防止短流发生。

  (3) 定期检查浮渣斗,防止堵塞。定期抽取浮渣

  (4) 定期检查浓缩机和液位计

  (5) 定期对浓缩池进行排砂,防止堵塞泄空管道磨损设备。

  (6) 冬季不要泄空池子。尽量不停浓缩机。

  10.7异常情况及处理

  10.7.1污泥上浮,有气泡逸出:

  1、集泥不及时。适当提高浓缩机的转速,加大污泥收集速度。

  2、排泥不及时,造成污泥堆积。加大排泥量。

  3、进泥量小,造成停留时间加长。增加进泥或减少运行池数。

  4、初沉排泥不及时,造成厌氧。加大初沉排泥。

  10.7.2排泥浓度低:

  1、进泥量过大,使表面负荷增大,超过浓缩池的浓缩能力。降低进泥量。

  2、排泥量过大,造成排泥速率大于浓缩速率。降低排泥量。

  3、池内发生短流。溢流堰不平整,导流筒脱漏等。

  小编精心推荐阅读

  实习报告范文 | 实习报告格式 | 实习报告怎么写 | 实习报告总结 | 实习周记 | 实习日记

  11. 污泥消化池

  11.1概述

  采用两级中温消化工艺,两级消化,是指污泥经一级消化池后进到二级消化池,其中,一级消化池既加热又搅拌,二级消化池不加热不搅拌,污泥消化的反应主要在一级消化池进行,二级消化池主要作为后浓缩池使用,二级消化池主要的作用是通过排上清液,降低消化污泥的含水率,以利后继处理工艺污泥脱水的进行。

  甲烷菌是一类细菌的总称,其中根据产气温度的特性,主要分为两大类:嗜温菌和嗜热菌。中温消化主要是控制温度范围在33~36℃,高温消化主要控制在50~55 ℃的温度范围。国内的污泥消化主要以中温消化为主。因为维持高温消化的能耗比较多。高碑店污水处理厂采用中温消化,但2002~2003年度,曾进行高温消化的一些尝试。 此外还有常温消化: 15~25 ℃之间。但消化时间较长。

  11.2设计参数

  进泥体积V1(94%含水率)=2208.3m3/d消化池尺寸

  出泥体积V2(95%含水率)=1852.4m3/d直径D=20m

  停留时间T1(一级消化)=21.3d总高H1=28.8m

  T2 (二级消化)=6.8d有效水深H2=25m

  污泥消化总时间28.1d池数一级消化池6座

  污泥总投配率3.6%二级消化池2座

  沼气产量q1(一级消化池)=10m3气/m3泥搅拌方式机械连续搅拌

  q2(二级消化池)=2m3气/m3泥排泥方式溢流排泥

  加热方式热交换器加热

  11.2.1厌氧消化的工艺参数控制

  进泥:停留时间、最大有机负荷、投配率

  排泥:要先排泥再进泥。排泥量与排清液量之和要等于进泥量

  上清液:上清液的排放量不能超过进泥量的1/4

  PH值:自动维持在6.5~7.5之间

  VFA挥发性脂肪酸:50~500mg/L

  ALK碱度:1000~5000mg/L

  VFA/ALK:一般情况下<0.3 

  消化池压力:200~400mmH2O

  11.3消化池的维护

  1. 定期进行泄空,对池体及池内管道进行防腐处理

  2. 对采用溢流排泥的消化池,定期开泄空阀门进行排沙,防止管道堵塞

  11.4搅拌系统的维护

  1) 对于搅拌设备,如压缩机、搅拌器、循环泵等,要经常进行维保

  2) 对于沼气搅拌的管道密封要经常检查

  3) 对于气体搅拌要对消化池配备足够的气量

  11.5加热系统的维护

  1) 对采用交换器加热的,要经常对交换器进行清掏,防止堵塞

  2) 对交换器经常磨损的地方要定期检查,及时更换受损部位

  3) 对池内加热,要配合搅拌系统来使用

  4) 对于池外加热,如果长时间不使用,要将管道及交换器冲洗干净。

  11.5上清液的运行

  1) 定时定量地排放上清液,保证上清液的排放量

  2) 定期对池面进行破渣,防止浮渣堵塞上清液管道

  3) 对堵塞的上清液管道进行反冲

  11.6异常情况

  11.6.1VFA /ALK升高

  1) 进泥量过大,造成停留时间缩短,由于甲烷菌世代时间长,因此被冲刷掉。

  2) 有机物投配超负荷。有机物进入量增加造成VFA升高。

  3) 搅拌效果不好,造成局部VFA积累。

  4) 温度变化过大,造成甲烷菌活性降低,对脂肪酸的分解率下降。

  11.6.2产气量降低

  1) 有机物投配负荷过低,或投配的污泥中有机份含量低。

  2) 甲烷菌活性降低。

  Ø 中水区

  1. 概述

  高碑店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设计了中水区,其日处理能力为10000m3/d,目的是将二沉池出水进一步处理,去除部分BOD、COD、SS,使出水水质进一步提高,达到更高的要求,处理后的中水用于绿化、生产用水及景观用水等,同时中水区也是城市污水深度处理的试验厂,为中水回用提供经验。

  中水区从工艺流程上看,主要包括中水泵房、加药间、反映沉淀池、滤池、清水池五部分。中水区的工艺流程如下:

  中水处理采用的是传统水处理工艺,混凝—沉淀—过滤;二沉池出水经提升泵提升至反应沉淀池,在加药间通过泵将药抽入静态混合器,使原水与药充分混合,在反应池中原水与药进一步混合,并形成大的絮体,到达沉淀池后,通过斜板使泥水分离,沉淀下来的污泥通过定时排泥排入厂区下水道,上清夜进入滤池过滤,进一步去除水中的SS;滤后水进入清水池,并经输水泵送至各用水点。

  中水区于2000年11月中旬已完全投入自动化控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 运行操作和工艺控制

  ① 中水泵房

  中水泵房是中水区的动力源,它包括3台提升泵(Q=173m3/h,H=15m,P=11KW)和3台输水泵(Q=360m3/h,H=45—55m,P=75KW),它的主要功能是用提升泵将二沉池出水提升至反应沉淀池,并用输水泵将处理完的中水输送至各用水点。

  ② 加药间

  加药间是混凝剂(中水区用的是聚铝)投加的场所,包括两个药箱,尺寸为1.5×1.5×2.4m,和2台柱塞式可调加药泵,将配好的混凝剂用加药泵通过静压混合器加入到原水中去,使原水与混凝剂充分混合,加药间下部为贮泥池及排泥泵间,贮泥池内安装两台潜水泵(Q=83.5m3/h,H=2—22m,P=3KW),一用一备,泵的开停由液位控制。

  ③ 反应沉淀池

  反应沉淀池是污水深度处理的两个过程,反应是在反应池中进行,混凝剂与原水充分混合,形成较大可沉絮体,沉淀是在沉淀池中进行,较大的可沉絮体在沉淀池中通过波板的作用沉淀下来,并通过定时排泥将泥排走。

  反应池采用的是大波板高效反应器,分3个串连的反应室,反应器总长为22.75m,总面积为4.2m2。

  沉淀池采用斜板沉淀池,分为2组,布置在反应池两侧,每组尺寸5.4m×5.4m,总高度5米。

  反应池设计流速为0.05—0.2m/s,总停留时间约为5分钟,沉淀池表面负荷为8m3/m2.h,斜板区平均停留时间为37.5分钟。

  反应沉淀池的运行方式

  二级处理后的来水在进入反应池前的管道上加入聚铝,经过静态反应器最后进入反应池进行反应,反应池底部设8个斗,每斗的排泥管上设一排泥阀。

  水经加药泵后进入沉淀池进行沉淀,每组沉淀池分三个长条型排泥斗采用水力螺旋排泥器进行排泥,每台水力螺旋排泥器装一水力快开冲洗阀,均由程序控制器按程序定时开启阀门。每组沉淀池的三个泥斗按顺序先后排泥,每泥斗的排泥时间为2分钟,排泥周期为两小时。

  ④ 滤池

  a. 工艺参数

  滤池形式为单层均质滤料,恒水位,等滤速过滤,气水反冲及表面扫洗的“V”型滤池。

  滤池分两组,每组表面尺寸为8×3m,面积:48m2.

  滤池主要设计参数如下:

  设计滤速:8 m3/m2.h 强制滤速:16 m3/m2.h(单池运行)

  过滤水头:1.2m 空气冲洗强度:15L/s.m2

  水反冲洗强度:4 L/s.m2 表面扫洗强度:1.4—2.5 L/s.m2

  冲洗周期:24小时

  b. 布置形式

  滤池工作时,水分别进入两组滤池的进水渠,再由配水孔进入滤池滤池中间部分为砂虑层,沿池壁设V型槽,槽底部沿池长度方向开有配水孔。

  每组池设一条冲洗排水槽,排水槽底部为配水渠,在集配水渠一侧墙的底部开有布水孔,作为空气冲洗的通道。

  反冲洗水下水道,滤后水进入清水池。

  滤池北端设有反冲洗设备间,内设两台反冲刺水泵(Q=63—97m3/h,H=8.4—5.2m,P=10KW),两台反冲洗用鼓风机(Q=2m3/min,H=5m,P=30KW),一台潜水泵(Q=6m3/h,H=6m,P=3KW)

  c. 滤床的布置

  滤床由石英砂滤料和硕石承脱层组成,采用单层均匀石英砂滤料,设计有效粒径0.95mm,不均匀系数1.3—1.4,滤料厚度为1000mm,比重为2.65。滤料中大于或小于设计粒径的不应大于5%。

  采用砾石托层,设计粒径4—8mm,设计厚度200mm,比重2.65,砾石承托层中,大于或小于设计粒径的不应大于5%。

  d. 配水、配气系统

  采用混凝土滤板及长柄滤头小阻力配水、配气系统,滤板平面尺寸为:1.114×0.94m,厚度为0.1m。两组池共42块滤板,板间缝隙为0.02m,滤池为QS—1型长柄气水反冲洗滤头,每块滤板设滤头56个,共2352个滤头,每平方米过滤面积滤头数约51个。

  滤板底部集配水(气)空间高度为0.7m。

  排水渠底部设集、配水(气)渠,渠宽0.5m,在滤池一侧设Ф40mm布气孔,间距0.5m,200×100布水孔,间距0.5m。

  e. 滤池的运行和控制

  i. 滤池的运行控制为自动化控制程序;

  ii. 滤池冲洗的控制条件有两个;

  ü 按时间控制:运行24小时,进行反冲洗;

  ü 按过滤水头控制:过滤水头超过1.2m,进行反冲洗;

  iii. 反冲洗时两组滤池交替进行;

  iv. 滤池的运行程序如下:

  运行开始时,打开进水阀、出水阀,关闭排水阀,进气阀及冲洗进水阀,这时冲洗水泵和鼓风机处于停运状态。

  在达到反冲洗控制条件之一时,滤池进行反冲洗(两组池交替反冲洗)。反冲洗程序:先关闭进水阀,依次打开排水阀,关闭出水阀,开动冲洗水泵和鼓风机,开启进气阀,冲洗水进水阀和部分开启进水阀。反冲洗过程开始,即气水联合反冲。在10分钟后,停鼓风机,关闭进气阀门,这时只是用滤后水进行漂洗,同时也用原水连续不断地进行表面扫洗。在冲洗水泵开启20分钟后,关闭冲洗进水阀,排水阀和冲洗水泵,打开出水阀,全部打开进水阀,新的过滤过程开始。

  滤池的运行控制可用下图表示:

  1——进水阀 2——冲洗排水阀 3——排气阀

  4——反冲洗进水阀 5——进气阀

  过滤时:开启1、3;关闭2、4、5 冲洗水泵及鼓风机停止运转

  反冲洗时:关闭1、3;开启:2、4、5 冲洗水泵及鼓风机开始运转

  ⑤ 清水池

  为贮存中水,设两座2000m3清水池,对称布置。每座平面尺寸为28.4×18.4m,水深3.8m。

  清水出水进入输水泵房集水井,用输水泵送至各用水点。

  3. 巡视与监测

  ① 经常巡视输水泵及提升泵的运转情况、轴温、电流及噪音等;

  ② 巡视和监测沉淀池出水情况,有无浮泥现象;

  ③ 巡视反应池絮体形成情况,反应池末端泡沫情况;

  ④ 经常监测沉淀池中的DO值及藻类等生长情况;

  ⑤ 反应池内的两台药泵应经常巡视,出现故障及时维修;

  ⑥ 巡视滤池过滤及反冲洗的效果;

  4. 记录

  ① 记录每日处理水量、输水量;

  ② 记录每日用药量;

  ③ 记录提升泵、输水泵、药泵、鼓风机、反冲洗水泵的耗电量、电流、电压;

  ④ 记录反应池、沉淀池、滤池、清水池等设施的工作状况;

  ⑤ 记录各电动阀门及电气设施和工作状况;

  5. 维护

  ① 定期做好提升泵、输水泵、药泵、冲洗水泵、鼓风机等设备的保养;

  ② 反应沉淀池应半年泄空一次,检查池底及斜板的状况,损坏时及时维修;

  ③ 反应沉淀池应定期清理生长于池壁的藻类等杂物,保持出水清澈;

  ④ 各手动闸、阀门应定期加油,防止锈蚀;

  ⑤ 滤池控制闸门内在夏季会生长大量的蚊虫,应定期做好灭蚊工作;

  6. 故障的分析与排除

  异常情况处理措施

  反应池内絮体较小,比较散碎a.检查药泵是否出药,如堵塞及时清理

  b.加药管线有无堵塞,若有应及时疏通

  c.检查泥药配比是否合适

  沉淀池内有漂泥现象a.检查排泥周期及排泥时间,若由于排泥周期过长或排泥时间太短,应及时调整,防止污泥厌氧上浮

  b.检查池底是否有死区,排泥不畅

  反冲洗时,砂子无法吹起,造成冲洗效果不理想c.检查排泥管线是否堵塞

  a.检查反冲洗水泵出水阀是否完全打开

  b.检查鼓风机出气阀是否完全打开

  三,存在的问题及自己的建议

  可以说任何一套工艺本身都不是完美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这就需要在设计和运行时加以考虑。更重要的是如何在运行过程中通过调试与实践不断提高工艺的处理能力,这方面需要付出的精力和财力是一般不为人所接受的,这就造成工艺运行中产生的种种问题。同时,一个企业的管理又是保证质量的有力武器,所以管理同样重要。

  发现的问题

  1,就工艺本身而言,A/O法与A2O法是目前处理生活污水常用的方法,一般用于处理进水量较大的污水处理厂。但该法运行管理不便,难以实现自动化。另外这两种方法的抗冲击负荷不甚理想,一旦出现事故之类的问题,如此大的水量将何去何从,应该是个问题。

  2,就运行效果而言,目前其处理效果很理想。但也存在个别设备的运行不合理,还有出现一些问题。这都需要认真研究。例如污泥浓缩池的运行效果就不甚理想。目前我国的污泥处理仍存在很大的技术问题,污泥的最终处置是个很棘手的问题。可以说,北京高碑店的污泥处置也处于技术研究阶段。

  3,就产生的环境污染而言,此工艺还需要改善。如在污泥工艺段,气味很难闻,主要是氨气和硫化氢等。而且存在危险。

  建议

  1) 我认为,作为如此大型的污水处理厂,是否应该考虑工艺的后续改造问题呢。随着城市和社会的发展,难免会出现水质的变化,甚至异常,那么这就要涉及到的工艺改造问题。由现有工艺改造到先进工艺,这是设计之前需要考虑的问题,也符合现代的理念。

  2) 应严格控制预处理的进水水质。可考虑增加事故调节池。事故调节池在稳定系统运行的作用不可忽视,应在设计与运行管理中予以重视;同时应加强各排水工序协调工作,尽可能减少系统水质的波动。

  3) 废水的处理中,运行管理很重要。应该加强对操作工的管理,这对工艺的正常运行很重要。从现有工艺入手,向管理要效益。

  4) 重视预处理,降低污水中各污染物浓度,以免对生化曝气池产生冲击,确保生化处理正常运行。

  5) 大力挖潜,降低出水各项指标,减少浪费和成本消耗。

  6) 改善污泥回流系统,实现定流量回流,增加污泥的活性。

  四,我的体会

  人生在历练中成长,经历一次胜过千万次的彷徨。在这短暂的实习过程中,我收获了许多,许多… …

  知识是需要经过实践检验的。如果你整日守在闭塞的环境中,你就不会感觉到自己的无知;你也许会满足于自己的所学,而并不知道当你跳出这狭小的圈子时,自己所掌握得都很苍白无力。初看整套工艺,原理似乎很简单,而真正面对的时候,不妨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这时你就会发现自己的知识体系不够系统,知识基础不够扎实。这给我的教训是学知识一定要融会贯通,达到知识体系系统化。同时要提高实践能力,加强专业技能。在实习过程中,我会发现自己每次都会有陌生感,观察不够仔细,容易浮于表面。我感到做任何事都要有一个严谨的态度,这是对于一个环保工作者最起码的要求。

  有人说沟通是一门艺术,在我看来,这是一门很深奥的艺术!当你面对一个陌生的人时,如何让其注意你并有兴趣回答你不厌其烦提出的问题,这需要掌握时机和运用技巧,同时还有运气的成分。在这段期间里,我从开始的青涩到现在的成熟,都是与自己的努力息息相关的。一个人的能力有限,但协作所散发出的能量无限。通过协作,我学到了别人的长处,如思考问题的角度,做事的态度等都给我很大的帮助。在团体合作的过程中,我看到效率的体现。

  另外,就像我在日记中写到的,判断一个问题或一个人时,不能只靠经验和耳入的资料,没有真正接触就没有发言权。这次的经历让我深刻的认识到这一点。

  人总是进步的,关键在于你每天有多大的跨越,我相信,经过这些天的实习,我所跨越的是成长的两端!

  小编精心推荐阅读

  实习报告范文 | 实习报告格式 | 实习报告怎么写 | 实习报告总结 | 实习周记 | 实习日记

  小编精心推荐阅读

  实习报告范文 | 实习报告格式 | 实习报告怎么写 | 实习报告总结 | 实习周记 | 实习日记

分享

热门关注

2021最新个人实习总结报告

关于个人实习总结报告

大专生毕业实习报告1000字范文

毕业实习报告1000

汽车维修实习报告2021

关于汽车维修实习报告

文员岗位顶岗实习报告

文员顶岗报告

物流专业的实训报告范文

关于物流专业实训报告

护理专业医院实习报告范文

护理医院实习报告

幼师专业实习报告范文

幼师实习报告

设计专业实习报告范文2020

专业实习报告

2020物流专业实习报告范文

物流实习报告

路桥专业实习报告范文2020

路桥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