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虎妈”看美国教育的另一面:害怕被赶超

2011-03-04 09:30:35 admin 美国学校学生
《从“虎妈”看美国教育的另一面:害怕被赶超》由中国教育报03月04日报道。

家庭教育

中产阶级教育较好 社会经济地位低家庭问题多

美国的家庭教育问题主要集中在社会与经济地位相对较低的人群中,辍学和逃学的学生主要来自这些家庭。

在美国的家庭教育中,较少受到指责的是白人中产阶级的家庭。他们的孩子教育虽然可以归于权威型的,但更具西方的“民主”特色,更注重孩子的权利,加上这些孩子在美国所受的教育和所在的社区都较好,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支持,使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发展上起码与亚裔孩子不相上下(阅读比亚裔强,其她学科基本不相上下),而且,他们在美国主流社会中的发展前景更好。

这些白人家庭教育的投入有时让我们也许无法理解。一位曾获得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博士学位的白人女士告诉笔者,自毕业后她一直没工作,就是在家照顾两个孩子。现在孩子大了,读大学了,所以她也很快会出来找工作了。笔者特别惊奇,一个博士居然读完了不工作而在家照顾孩子,而且到了50岁左右才找工作。笔者问她:“你觉得你受的教育是不是浪费了?”她回答说:“没有,在家带孩子、教孩子,现在孩子很成功,无论从经济上和教育上都是值得的。”

就笔者看来,美国孩子的家庭教育问题主要还是出现在社会与经济地位相对较低的黑人、拉丁裔和墨西哥人那里。美国的辍学和逃学学生主要来自这些家庭。这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社会经济地位的原因,而美国社会在教育平等方面还在不遗余力地努力。所以,不能简单地把这些种族在教育上的落后归结于他们没有一个“中国妈妈”。

文化和社会人类学家马赛尔曾在哈佛主持一个与移民相关的研究项目,他们从1997年开始跟踪研究了从加勒比、中国、中美洲和墨西哥来的400名移民。研究结果表明,那些取得好成绩的移民学生,不是因为他们有一个中国妈妈,而是因为他们来自有高“人力资本”的家庭,比如家长受过较高水平的教育,知道怎样在新的土地上一步步向上努力走向成功。这就意味着他们知道英语对他们的发展至关重要,如果他们的英语不好,就会努力地学英语。而且,这些取得好成绩的移民学生通常来自稳定的家庭,家里至少有两个成年人(不一定必须是父母)。

当然,在家庭教育的具体方式上,中西方在一些问题上可以相互借鉴。比如,蔡美儿在文章中说,中国父母不像美国家长那样将孩子想得无比脆弱。中国妈妈可以对女儿说,“胖妹,减减肥吧”;相反,西方父母只能躲躲藏藏地谈这个话题,从来不提“胖”字,而他们的孩子到头来还是因为饮食失调和自卑而接受治疗。

其实,美国孩子不像他们父母想象得那么脆弱,中国孩子也没有蔡美儿想象的那么坚强,关键是要掌握“度”。中国妈妈和西方妈妈都应该向对方那边靠一靠,那样或许家庭教育的效果会更好。在全球化的情况下,这种融合在家庭教育中已经在出现并将进一步增多。有一天,中国妈妈口里没有了你是“垃圾”,西方妈妈嘴里也不再什么都是“太棒了”。

分享

热门关注

新加坡留学申请成绩 去新加坡留学要考雅思吗

新加坡留学申请

高考成绩可以申请日本哪些院校留学

日本留学要求

加拿大留学研究生专业选择有什么技巧

加拿大留学读研

没考雅思可以去英国留学吗

英国留学雅思

日本理工科专业留学的专业方向有什么

日本理工科专业

美国留学申请的条件 去美国留学为何被拒

留学美国申请

美国社区学院如何改变以适应Z一代的教育需求

美国社区学院

美国主要教育机构类型及教育特点介绍

留学美国

马来西亚留学的文凭在国内是否被认可

马来西亚大学文凭

美国比较好申请的大学一览表

美国留学大学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