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不是谁都能收获“鲜花和掌声”
专家称:要不要出国、什么时候出国,要因人而异
□策划 科教文卫部 执行记者 吴战朝
阅读提示
“如果我没有出国,那我一定在出国的路上!”
撂下这句“狠话”的,是一名年仅21岁的女生,她叫杨琼宁。杨琼宁经历了国内千军万马挤过独木桥的高考,甚至还在一所二本院校度过了一年多时光;但最终,不甘平庸的她又回到高中,自学考取了美国顶尖私立大学:乔治·华盛顿大学,并成功申请到每年1.5万美金的奖学金。
类似案例还有不少。为什么这些学生一门心思要出国?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出国热”?
案例
在国内读二本,到国外读名校
杨琼宁高中在郑州中学读书,用她自己的话说,她“性格高调”,对“除学习以外的活动也算热衷”。
当年高考,杨琼宁的成绩并不好,填写高考志愿也不像别人深思熟虑:“选校的时候,随便一翻那本大书(有关报考志愿指导类图书),看到了山东工商学院有金融专业而且在海边,就决定了。我爸妈也没管我。”
“我在国内的大学生活很无聊,经常逃课。而且,就算逃课也还是无所事事。”杨琼宁回忆说。时间久了,她陷入了沉思:“如果我一直读下去,将来怎么办?找个一个月几千元的工作?攒钱几十年买个几十平方米的房子结婚生娃?这太可怕了!”
大二那年寒假,杨琼宁毅然回到郑州中学,起早贪黑准备赴美留学。最终,她如愿以偿,顺利被乔治·华盛顿大学录取,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她还成功申请到每年1.5万美金的奖学金。
现在,杨琼宁的生活非常充实:“在这里,我们天天熬夜学习,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周末还要参加聚会,节奏快,生活充实。而且,老师很可能就是诺贝尔奖得主,或者是大公司顾问之类的。在他们的熏陶下,才算是真正学会做学术、写论文,学会怎么研究分析,这些在国内的本科很难学到。”
对于未来,杨琼宁充满憧憬:“我努力学习、实习,将来,可以申请高盛、摩根斯坦利、UBS之类世界顶尖投行的实习生,然后继续努力打拼——起码,我看到了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