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琴1845年3月27日出生在德国尼普镇,3岁时全家迁居荷兰并入荷兰籍,1865年 迁居瑞士苏黎世。伦琴曾就读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在苏黎世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并担任了物理学教授孔脱的助手。
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
苏黎世大学
2 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德国细菌学家、免疫学家,因血清疗法防治白喉、破伤风或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奖。曾于1854年3月15日生于德国汉斯道夫,1917年3月31日卒于马尔堡。1874年入柏林腓特烈-威廉学院,1878年获医学博士学位。柏林腓特烈-威廉学院现为柏林洪堡大学。
柏林洪堡大学
3 赫尔曼-埃米尔-费歇尔,德国有机化学家。他合成了苯肼,引入肼类作为研究糖类结构的有力手段,并合成了多种糖类,在理论上搞清了葡萄糖的结构,总结阐述了糖类普遍具有的立体异构现象,用费歇尔投影式描述之。他确定了咖啡因、茶碱、尿酸等物质都是嘌呤的衍生物,合成了嘌呤。他开拓了对蛋白质的研究,确定了氨基酸通过肽键形成多肽,并成功合成了多肽。1902年他费歇尔因对嘌呤和糖类的合成研究被授予第二届诺贝尔化学奖。费雪曾就读于德国波恩大学。
波恩大学
4 克里斯蒂安-马蒂亚斯-特奥多尔-蒙森,德国古典学者、法学家、历史学家、记者、政治家、考古学家、作家,190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蒙森早年在基尔大学攻读法律和语言学,一八四二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基尔大学
5 菲利普·爱德华-安东-冯-伦纳德,因在阴极射线研究中所作出的开创性工作,被授予了1905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他先后在维也纳大学、柏林洪堡大学和海德堡大学学习物理学。
维也纳大学
柏林洪堡大学
海德堡大学
6 阿道夫-拜耳,德国化学家。1858年在柏林洪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05年他因研究有机染料和氢化芳香族化合物的贡献而获诺贝尔化学奖。
柏林洪堡大学
7 海因里希-赫尔曼-罗伯特-科赫,德国医师兼微生物学家,因发现炭疽杆菌、结核杆菌和霍乱弧菌而出名,发展出一套用以判断疾病病原体的依据——科赫氏法则。对于结核病的研究使科赫于190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视为细菌学之父。曾就读与德国哥廷根大学。
哥廷根大学
8 爱德华-比希纳,德国化学家,由于发现无细胞发酵1907年获诺贝尔化学奖,曾就读于慕尼黑大学获博士学位。
慕尼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