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教育,他们往往不认可
检察官讲述“弑亲惨案”背后的隐情
本报记者 栾吟之
最近发生的“留学生弑母案”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但在检察官看来这已非个案。昨天,记者采访了本市检察机关几名资深检察官,听他们讲述近年来发生在沪上的数起亲情案件及案件背后的隐情。
不久前,在徐汇区检察院办案7年的女检察官李永蘅受理了一起弑母案件。“80后”小张本科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像样的工作,经常在家上上网、炒炒股,为此没少挨父母责备。去年下半年,小张炒股赚了一笔钱,本打算放进自己银行账户继续“滚雪球”,但母亲却不同意他这么做,母子俩为此激烈争吵。他失控地举起厨房里的尖刀,向母亲连刺十几刀。李永蘅提审小张的时候,明显感觉到他很自私。接受审讯时,他依然觉得自己没有必要毕业后马上找工作,而母亲的唠叨和管束让他无法承受。
因为自私,不少“弑亲惨案”的犯罪嫌疑人常常把悲剧的原因归结到他人身上。案发时29岁的吕某,一度把杀死未婚妻全家的原因归结为 “我太爱她”。吕某和女友谈婚论嫁时,他的父母和女友的父母几乎把所有的积蓄交给他用于买房,但他却把钱全部投入股市几乎全盘亏损,这种情况下,他依然装作有钱,还伪造一张246万元的存折,直到再也无法圆谎,便举刀杀死未婚妻和她的父母。检察官介绍,这些年纪轻轻的犯罪嫌疑人,总是把各种不如意归咎于身边的人,他们对亲人下毒手时往往怀着满腔怨恨,唯独没有想过自我反省。
“家庭教育的缺失,也是导致一些犯罪嫌疑人存在人格缺陷的重要原因。”长宁区检察院副检察长姚建龙正在进行一项有关 “弑亲惨案”的调研,在全国范围内收集案例后,他开始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他告诉记者,社会环境导致越来越多家长“望子成龙”,对孩子期望值过高、缺少宽容度,但父母之间的不和睦和家庭关系的紧张,却使子女越来越不认可父母的教育方式。子女在外难以适应社会、在家难以适应父母,他们无法抵抗社会,转而把矛头指向了父母。正如一名弑母高中生所说:“我父母生活得很不幸福,他们整天为赚钱奔波、还互相看不惯,自己都过不好,怎能为我设计一条正确的道路?所以我恨他们……”
不少惨痛的案例证明,子女对父母的逆反,总会通过一个“出口”向外释放。28岁的小顾平时言语不多,并不常顶撞父母。一次,他上网赌球输了10万元,母亲得知此事后没有教育开导他,而是在他睡着时掀开他的被子又打又骂。小张一下子暴怒,把母亲推倒在地活活掐死。检察官介绍,不少杀害父母的子女有个共同特点,平时并不常顶撞父母,但一旦发出“抗议”往往后果严重。
为改变部分家庭的“亲子危机”,本市检察机关已在部分地区试点“蒲公英家长学校”,会同团组织、街道和青少年事务所等机构,邀请家庭关系存在问题的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活动,通过“破冰”游戏、家长论坛、集体观摩案件庭审等方式,使家庭潜在矛盾得到化解。一些家庭教育专家也指出,好的关系胜过好的教育,父母对孩子的爱要从尊重权利开始,尝试先做伙伴后做“军师”,一家人共同在沟通和学习中得到心灵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