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心得:申请国外名校远比高考艰辛

2011-04-17 12:32:11 admin 名校国外美国
《留学心得:申请国外名校远比高考艰辛》由04月17日报道。

上外附中高三学生姜砺砺这几天正被甜蜜的“烦恼”围绕着:上月末她收到了哈佛大学的录取通知书,3个月前她被耶鲁大学提前录取,现在必须在两所世界顶尖名校间作出取舍,一向很有主见的姜砺砺竟也一时举棋不定。

在上外附中,有着姜砺砺同样“烦恼”的学生不在少数,截至目前,该校已有近70名高三学生陆续收到国外名校的录取通知书,不少学生手握多张名校“入场券”。

以往中国家庭选择让孩子出国,有不少是为了逃避国内高考残酷的竞争,而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优秀高中生将眼光瞄准世界顶尖名校。“能被世界顶尖高校看中,足以说明这些学生已经能与国外优秀高中生同台竞技。”上外附中高三年级组副组长朱江这样分析,但她同时也指出,我们的学生愿意“冒险”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也反映出国内高校对优秀高中生的吸引力正在下降。

高分、高分,还是高分

“很多人羡慕我们不用参加高考,其实他们不知道,申请国外名校的过程远比国内高考艰辛。”和姜砺砺同时收到哈佛录取通知书的尹禺然说,“每年哈佛本科申请人数都在三四万,而实际录取率不到7%,今年更是创历史新低,仅为6.2%。没有过硬的成绩、突出的才能,很难在众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

被世界名校录取,考试成绩并不是最终的决定因素,但没有高分又是万万不可的,在申请美国常春藤盟校的学生中,SAT1考试拿满分的都是“一抓一把”。SAT是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推出的学术能力评估考试,也被称为“美国高考”。

不像参加国内高考的学生,复习有老师全程指导,准备SAT考试完全靠学生自己摸着石头过河。除了TOEFL、SAT,近几年国外一些顶尖高校还要求申请者提供AP考试成绩。AP即大学预修课程,提供美国高校一年级的20门课,考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水平选择。这对中学生来说无疑是有相当难度的。被牛津大学录取的袁幼林是个“AP高手”,牛津要求三门AP成绩,而他却选了五门。对付微积分BC级和数理统计,他找来国内高校教材恶补,而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人文地理,他索性直接拿着美国高校教材自学。差不多花了两个多月时间就进了考场,结果五门课都拿到了“5分”的满分。

最“痛苦”的是认识自己

国外高校的选拔,不光看考试成绩,还要多方面考察申请者的综合能力和个性特点,因此学生递交的申请书则成了展示出众才能的最重要载体,对录取与否影响重大。“申请书上的自我介绍,一定要让对方记住你。”在尹禺然看来,申请的过程就是自我审视的过程,“这相当痛苦”。

“我们从小到大只知道上课、考试,对自己将来要做什么,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几乎没有想法,也似乎没有必要去想。但现在我们不得不静下心来思考这些并不遥远的问题。”尹禺然在电脑桌面上足足存了127个文档“剖析”自己,“感觉这是我人生最富哲理的一段时间。”

杨韵雯已收到美国鲍登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她也有过同样的“痛苦”经历。“我差不多准备了几个月时间,上课、放学,甚至吃饭、睡觉都在想这个申请书怎么写。”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追逐世界名校的竞争激烈程度超乎学生们的想象。“国内高考,再顶尖的名校都有一条看得见摸得着的分数线,但申请美国名校却心里没底。”姜砺砺2010年参加美国高中生精英夏令营时结识了一个“超人”,他在数学和计算机方面有专长,同时还是国家管弦乐团的大提琴手和国家篮球队队员。“与这些国外同龄人竞争,压力可想而知。”

对这样的“痛苦”,袁幼林很愿意承受。“申请国外高校,不断审视自己,完全是自己的选择,再辛苦我也愿意接受。”

国外名校的吸引力在哪里

按朱江的说法,这些被国外名校录取的学生不少人已经获得国内名校的预录取资格,但他们选择了一条更艰辛、更不确定的道路,这是为什么?采访中,记者发现,上外附中的这些学生都曾走出国门,与国外高中生交流,近距离体验过传说中的西方教育模式。

姜砺砺提到的那个“超人”朋友,在选择高校时竟然放弃麻省理工学院,而选择排名相对落后的印第安纳州立大学,原因很简单,他特别喜欢大提琴,印第安纳州立大学有他心仪的乐队。

“感觉国外高中生和我们追求的东西有很大不同,他们的视野更加开阔,而我们的学生想法单一,选择高校很少从自己的兴趣出发,都是根据成绩高低决定的。”

尹禺然通过网络看过不少国外高校的开放课程,像哈佛的“幸福课”,年轻的讲师深入浅出地教学生如何更快乐、更充实、更幸福;森特学院“行走的哲学”,导师带着学生穿越自然保护区、墓地、战场,在漫步中感悟康德哲学;康奈尔大学甚至还开设了一门“爬树课”,教学生如何安全地爬上任何一棵树,并在上面自由移动,甚至在树木之间灵活穿梭。“这样的课堂太神奇了!”

已被宾夕法尼亚大学录取的王贝妮,高一时参加哈佛高中生暑期班,7个星期的课程让她有机会深入了解当地教育,也最终促使她决定选择国外高校。

“这个暑期班百分之七八十是美国的优秀高中生。哈佛的教授亲自为我们上课,那感觉就像上大学一样,整天忙着调查、研究、写论文。”王贝妮选的是“国际关系课程”,最大的感受是:“哈佛教授不是跟着教材上课的,他鼓励学生与他互动,发表观点。知识并不是硬塞给学生的。”(记者:王柏玲)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留学心得:申请国外名校远比高考艰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新加坡留学申请成绩 去新加坡留学要考雅思吗

新加坡留学申请

高考成绩可以申请日本哪些院校留学

日本留学要求

加拿大留学研究生专业选择有什么技巧

加拿大留学读研

没考雅思可以去英国留学吗

英国留学雅思

日本理工科专业留学的专业方向有什么

日本理工科专业

国外留学哪个国家便宜性价比高

出国留学国家推荐

英国留学补录申请指南 怎样申请英国名校

英国留学补录

国外留学哪个国家便宜

出国留学国家

美国留学申请辟谣 申请美国名校要避开哪些误区

美国留学申请

奥地利留学申请规划表 怎样准备奥地利名校申请

奥地利留学新闻

热门问答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留学心得:申请国外名校远比高考艰辛》由04月17日报道。

上外附中高三学生姜砺砺这几天正被甜蜜的“烦恼”围绕着:上月末她收到了哈佛大学的录取通知书,3个月前她被耶鲁大学提前录取,现在必须在两所世界顶尖名校间作出取舍,一向很有主见的姜砺砺竟也一时举棋不定。

在上外附中,有着姜砺砺同样“烦恼”的学生不在少数,截至目前,该校已有近70名高三学生陆续收到国外名校的录取通知书,不少学生手握多张名校“入场券”。

以往中国家庭选择让孩子出国,有不少是为了逃避国内高考残酷的竞争,而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优秀高中生将眼光瞄准世界顶尖名校。“能被世界顶尖高校看中,足以说明这些学生已经能与国外优秀高中生同台竞技。”上外附中高三年级组副组长朱江这样分析,但她同时也指出,我们的学生愿意“冒险”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也反映出国内高校对优秀高中生的吸引力正在下降。

高分、高分,还是高分

“很多人羡慕我们不用参加高考,其实他们不知道,申请国外名校的过程远比国内高考艰辛。”和姜砺砺同时收到哈佛录取通知书的尹禺然说,“每年哈佛本科申请人数都在三四万,而实际录取率不到7%,今年更是创历史新低,仅为6.2%。没有过硬的成绩、突出的才能,很难在众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

被世界名校录取,考试成绩并不是最终的决定因素,但没有高分又是万万不可的,在申请美国常春藤盟校的学生中,SAT1考试拿满分的都是“一抓一把”。SAT是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推出的学术能力评估考试,也被称为“美国高考”。

不像参加国内高考的学生,复习有老师全程指导,准备SAT考试完全靠学生自己摸着石头过河。除了TOEFL、SAT,近几年国外一些顶尖高校还要求申请者提供AP考试成绩。AP即大学预修课程,提供美国高校一年级的20门课,考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水平选择。这对中学生来说无疑是有相当难度的。被牛津大学录取的袁幼林是个“AP高手”,牛津要求三门AP成绩,而他却选了五门。对付微积分BC级和数理统计,他找来国内高校教材恶补,而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人文地理,他索性直接拿着美国高校教材自学。差不多花了两个多月时间就进了考场,结果五门课都拿到了“5分”的满分。

最“痛苦”的是认识自己

国外高校的选拔,不光看考试成绩,还要多方面考察申请者的综合能力和个性特点,因此学生递交的申请书则成了展示出众才能的最重要载体,对录取与否影响重大。“申请书上的自我介绍,一定要让对方记住你。”在尹禺然看来,申请的过程就是自我审视的过程,“这相当痛苦”。

“我们从小到大只知道上课、考试,对自己将来要做什么,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几乎没有想法,也似乎没有必要去想。但现在我们不得不静下心来思考这些并不遥远的问题。”尹禺然在电脑桌面上足足存了127个文档“剖析”自己,“感觉这是我人生最富哲理的一段时间。”

杨韵雯已收到美国鲍登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她也有过同样的“痛苦”经历。“我差不多准备了几个月时间,上课、放学,甚至吃饭、睡觉都在想这个申请书怎么写。”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追逐世界名校的竞争激烈程度超乎学生们的想象。“国内高考,再顶尖的名校都有一条看得见摸得着的分数线,但申请美国名校却心里没底。”姜砺砺2010年参加美国高中生精英夏令营时结识了一个“超人”,他在数学和计算机方面有专长,同时还是国家管弦乐团的大提琴手和国家篮球队队员。“与这些国外同龄人竞争,压力可想而知。”

对这样的“痛苦”,袁幼林很愿意承受。“申请国外高校,不断审视自己,完全是自己的选择,再辛苦我也愿意接受。”

国外名校的吸引力在哪里

按朱江的说法,这些被国外名校录取的学生不少人已经获得国内名校的预录取资格,但他们选择了一条更艰辛、更不确定的道路,这是为什么?采访中,记者发现,上外附中的这些学生都曾走出国门,与国外高中生交流,近距离体验过传说中的西方教育模式。

姜砺砺提到的那个“超人”朋友,在选择高校时竟然放弃麻省理工学院,而选择排名相对落后的印第安纳州立大学,原因很简单,他特别喜欢大提琴,印第安纳州立大学有他心仪的乐队。

“感觉国外高中生和我们追求的东西有很大不同,他们的视野更加开阔,而我们的学生想法单一,选择高校很少从自己的兴趣出发,都是根据成绩高低决定的。”

尹禺然通过网络看过不少国外高校的开放课程,像哈佛的“幸福课”,年轻的讲师深入浅出地教学生如何更快乐、更充实、更幸福;森特学院“行走的哲学”,导师带着学生穿越自然保护区、墓地、战场,在漫步中感悟康德哲学;康奈尔大学甚至还开设了一门“爬树课”,教学生如何安全地爬上任何一棵树,并在上面自由移动,甚至在树木之间灵活穿梭。“这样的课堂太神奇了!”

已被宾夕法尼亚大学录取的王贝妮,高一时参加哈佛高中生暑期班,7个星期的课程让她有机会深入了解当地教育,也最终促使她决定选择国外高校。

“这个暑期班百分之七八十是美国的优秀高中生。哈佛的教授亲自为我们上课,那感觉就像上大学一样,整天忙着调查、研究、写论文。”王贝妮选的是“国际关系课程”,最大的感受是:“哈佛教授不是跟着教材上课的,他鼓励学生与他互动,发表观点。知识并不是硬塞给学生的。”(记者:王柏玲)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