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报名人数连续下降

  2014年高考报名人数连续下降,虽然今年有所反弹,但是诸多地方生源出现违纪,招生计划也难以完成,出国留学网高考频道为您分析了具体情况。

  生源危机

  北京等地报名人数八连降,多省招生计划难完成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的统计,2014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939万人,较2013年增加27万人,增幅3%,这是全国高考人数连续五年下降后首次回升。全国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人数在2008年达到历史最高峰1050万后快速下降,2009年和2010年部分省市曾出现20%的大幅度下降。近年下降幅度趋缓,2013年比2012年下降3万人。

  分省来看,以北京为例,北京2014年高考共有70500余人报名,比2013年减少了2000余人。这已是北京高考报名人数连续第八年下降。从北京市的适龄人口变化趋势来看,未来几年北京高考报名人数下降的趋势不会改变;上海高考报名人数比北京下降更早,2014年上海高考报名人数仅为5.2 万人,较2006年的11.38万人,规模缩减超过50%;河南的情况也是如此,2013年河南高考报考总人数为75.8万人,较2012年减少近5万人,与2008年的98.8万人相比,下降1/3,这也是河南省考生数量连续第五年下降。

  为了应对生源减少带来的危机,各地都采取了调减招生计划的举措。根据该报告的分析,2008年前后,上海如果不及时调减招生计划,将不可避免地面临“0分上大学”的尴尬,2011年,北京也曾面临同样的尴尬。

  更为严峻的是,从2012年开始,很多省市出现了招生计划无法完成的现象。从各地公布的高招数据来看,很多省市招生计划均没有完成,生源危机已经蔓延至全国。

  被誉为中国高考竞争最激烈地区之一的河南,2013年就有7.06万个招生计划没完成,占整个计划的11.63%;教育大省山东2013年有6.3万个招生计划没有完成,占整个计划的12%;新疆有0.46万个招生计划没有完成,占整个计划的3.53%;贵州有0.24万个招生计划没有完成,占整个计划的1.13%。

  对于高校来说,近年来,录取后不报到现象也越来越严峻。很多高职的不报到率超过30%,一些地方本科不报到率超过10%。“综合多项统计,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生源危机持续发酵已为高校生存带来严峻挑战。”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说。

  中国教育在线分析,近几年来,全国高考生源大幅减少,其重要原因是适龄学生人口的持续下降,而这一趋势将一直延续到2020年前后。

  不过,报告同时指出,虽然近几年的招生形势不容乐观,但从趋势看,高考规模未来几年将逐渐稳定。根据近年小学入学新生人数统计,从2011年开始,小学入学新生人数基本稳定在1700万左右,同时由于中等职业教育分流量的减少以及普通本科与职业教育立交桥的贯通,都将为高校提供相对稳定的生源,最后参加高考人数,将取决于中等职业教育最后的分流量。

  质量危机

  大学门槛降低、忽视内涵建设,生源、教学质量齐下降

  为了招到足够生源,不少学校采取了降低录取分数线的举措,“看起来,这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校的生源需求,但也某种程度上产生了因降分幅度过大导致生源质量下降的问题。”有专家指出。

  与此同时,由于大学门槛降低,学生拥有了选择权,不同学校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显现。一些教学质量本来不错,但地处偏远地区的211高校,特别是一些农林院校频频遭遇无人报考的尴尬,不得不再三征集志愿,才能勉强完成招生计划。“考生从被动转为主动选择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有专家强调。

  “招生难的问题已经摆在了很多学校的面前,特别是一些专科院校及民办高校,这就给学校的发展带来严重的挑战。”宾夕法尼亚大学教育学博士后刘继安分析,“根据一些地方院校的收入结构,学生学费收入占到30%—40%,学校的生存对生源依赖很强,一旦招不到足够学生,或者学生不报到,将直接影响学校的经费,从而对学校的稳定运行带来挑战,危及学校生存。”

  更加需要引起警惕的是,由于对生源的过度关注却忽视内涵建设。近年来,一些高校的教育质量并不高,这就使得高校从招生到人才培养到毕业生就业出现了一个恶性循环。由于学校的质量差强人意,导致一些大学生毕业即失业。

  相关调查显示,地方本科院校,尤其是新增本科,包括独立学院、民办院校,是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最难的群体。教育部201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排名显示,2012年就业率排名第一的是985高校,第二位是高职院校,第三位是211大学,第四位是独立学院,第五位是科研院所,第六位是地方普通高校。

  针对这种形势,不少考生做出了考取大学但放弃报到,甚至直接放弃高考直接就业的无奈选择。

  “这对高校的影响将是巨大的。如果不未雨绸缪,及时作出调整,未来,高校的发展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有专家认为。

  未来对策

  寻找定位、突出特色,引导一批高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变

  虽然生源暂时得到缓解,但生存危机愈发严峻。“这实际是一件好事情。”陈志文认为,当学生与家长掌握了主动权,有了选择权,高校“卖文凭”的状况就得到遏制,在巨大的生存压力面前,高校不得不思考并迅速调整自己的定位,在激烈的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这比行政部门多少文件与要求都更有效!”

  记者了解到,在高考人数持续下降的大环境下,许多高校开始采取措施应对生源危机。

  一方面,部分高校减少招生数量以确保生源质量。从985高校公布的招生计划人数可以看出,近十年绝大部分的985高校本科招生计划都有小幅度下降。同时,不仅是本科高校,个别优秀的专科院校也在适时地减少招生计划。以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13年全国计划招生4700人,比2012年减少了200人。

  另一方面,提升自身办学特色,打破千校一面的格局,寻求自身办学特色也成为不少高校转型发展的主要抓手。

  可以看到,在招生压力不断增加,甚至211院校也面临不能完成招生计划的尴尬境地下,一些优秀的职业技术学院和专科学校,因为自身定位优势使得学校就业状况良好,吸引了许多学生就读。这启发不少高校开始从自身找原因,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出路。

  与此同时,教育主管部门也在从更宏观的层面积极寻找解决措施,提出引导一批高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的要求。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成为改革的方向,全国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将向应用技术型、向职业教育型转型。据介绍,现在已有150多所地方院校报名参加教育部的转型改革,改革的方向主要是淡化学科、强化专业,按照企业的需要,按照岗位对接。

  “生源危机倒逼高校转型发展,寻找定位、突出特色,改变千校一面的固有格局,必将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中国高校改革发展的主旋律。期待中国高校能够‘变危为机’,提升内涵,加快向一流大学迈进的步伐。”中国教育在线相关负责人介绍。


高考报名时间 高考报名系统 高考招生 异地高考 高考政策
高中学习方法 高考复习方法 高考状元学习方法 高考饮食攻略 高考励志名言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高考报名人数连续下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男生大学学什么专业比较好发展

男生大学什么专业好发展

男生读大专有什么专业好就业

男生大专好就业的专业

男生大学有哪些专业就业前景好

男生大学就业前景好的专业

男生大专学什么专业就业前景好

男生大专什么专业就业前景好

高中毕业考不上大学能不能复读

高中考不上大学复读

2020辽宁沈阳高考报名人数44127人 中考报名人数57482人

辽宁高考报名人数

2020年济源市高考报名人数:8900

济源高考报名人数

2021年多少人参加高考 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公布

全国高考报名人数

2020重庆市高考报名人数28.3万人

重庆市高考报名人数

2020年山东潍坊市高考报名人数60028人 共设2019个考场

山东高考报名人数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2014年高考报名人数连续下降,虽然今年有所反弹,但是诸多地方生源出现违纪,招生计划也难以完成,出国留学网高考频道为您分析了具体情况。

  生源危机

  北京等地报名人数八连降,多省招生计划难完成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的统计,2014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939万人,较2013年增加27万人,增幅3%,这是全国高考人数连续五年下降后首次回升。全国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人数在2008年达到历史最高峰1050万后快速下降,2009年和2010年部分省市曾出现20%的大幅度下降。近年下降幅度趋缓,2013年比2012年下降3万人。

  分省来看,以北京为例,北京2014年高考共有70500余人报名,比2013年减少了2000余人。这已是北京高考报名人数连续第八年下降。从北京市的适龄人口变化趋势来看,未来几年北京高考报名人数下降的趋势不会改变;上海高考报名人数比北京下降更早,2014年上海高考报名人数仅为5.2 万人,较2006年的11.38万人,规模缩减超过50%;河南的情况也是如此,2013年河南高考报考总人数为75.8万人,较2012年减少近5万人,与2008年的98.8万人相比,下降1/3,这也是河南省考生数量连续第五年下降。

  为了应对生源减少带来的危机,各地都采取了调减招生计划的举措。根据该报告的分析,2008年前后,上海如果不及时调减招生计划,将不可避免地面临“0分上大学”的尴尬,2011年,北京也曾面临同样的尴尬。

  更为严峻的是,从2012年开始,很多省市出现了招生计划无法完成的现象。从各地公布的高招数据来看,很多省市招生计划均没有完成,生源危机已经蔓延至全国。

  被誉为中国高考竞争最激烈地区之一的河南,2013年就有7.06万个招生计划没完成,占整个计划的11.63%;教育大省山东2013年有6.3万个招生计划没有完成,占整个计划的12%;新疆有0.46万个招生计划没有完成,占整个计划的3.53%;贵州有0.24万个招生计划没有完成,占整个计划的1.13%。

  对于高校来说,近年来,录取后不报到现象也越来越严峻。很多高职的不报到率超过30%,一些地方本科不报到率超过10%。“综合多项统计,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生源危机持续发酵已为高校生存带来严峻挑战。”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说。

  中国教育在线分析,近几年来,全国高考生源大幅减少,其重要原因是适龄学生人口的持续下降,而这一趋势将一直延续到2020年前后。

  不过,报告同时指出,虽然近几年的招生形势不容乐观,但从趋势看,高考规模未来几年将逐渐稳定。根据近年小学入学新生人数统计,从2011年开始,小学入学新生人数基本稳定在1700万左右,同时由于中等职业教育分流量的减少以及普通本科与职业教育立交桥的贯通,都将为高校提供相对稳定的生源,最后参加高考人数,将取决于中等职业教育最后的分流量。

  质量危机

  大学门槛降低、忽视内涵建设,生源、教学质量齐下降

  为了招到足够生源,不少学校采取了降低录取分数线的举措,“看起来,这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校的生源需求,但也某种程度上产生了因降分幅度过大导致生源质量下降的问题。”有专家指出。

  与此同时,由于大学门槛降低,学生拥有了选择权,不同学校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显现。一些教学质量本来不错,但地处偏远地区的211高校,特别是一些农林院校频频遭遇无人报考的尴尬,不得不再三征集志愿,才能勉强完成招生计划。“考生从被动转为主动选择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有专家强调。

  “招生难的问题已经摆在了很多学校的面前,特别是一些专科院校及民办高校,这就给学校的发展带来严重的挑战。”宾夕法尼亚大学教育学博士后刘继安分析,“根据一些地方院校的收入结构,学生学费收入占到30%—40%,学校的生存对生源依赖很强,一旦招不到足够学生,或者学生不报到,将直接影响学校的经费,从而对学校的稳定运行带来挑战,危及学校生存。”

  更加需要引起警惕的是,由于对生源的过度关注却忽视内涵建设。近年来,一些高校的教育质量并不高,这就使得高校从招生到人才培养到毕业生就业出现了一个恶性循环。由于学校的质量差强人意,导致一些大学生毕业即失业。

  相关调查显示,地方本科院校,尤其是新增本科,包括独立学院、民办院校,是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最难的群体。教育部201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排名显示,2012年就业率排名第一的是985高校,第二位是高职院校,第三位是211大学,第四位是独立学院,第五位是科研院所,第六位是地方普通高校。

  针对这种形势,不少考生做出了考取大学但放弃报到,甚至直接放弃高考直接就业的无奈选择。

  “这对高校的影响将是巨大的。如果不未雨绸缪,及时作出调整,未来,高校的发展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有专家认为。

  未来对策

  寻找定位、突出特色,引导一批高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变

  虽然生源暂时得到缓解,但生存危机愈发严峻。“这实际是一件好事情。”陈志文认为,当学生与家长掌握了主动权,有了选择权,高校“卖文凭”的状况就得到遏制,在巨大的生存压力面前,高校不得不思考并迅速调整自己的定位,在激烈的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这比行政部门多少文件与要求都更有效!”

  记者了解到,在高考人数持续下降的大环境下,许多高校开始采取措施应对生源危机。

  一方面,部分高校减少招生数量以确保生源质量。从985高校公布的招生计划人数可以看出,近十年绝大部分的985高校本科招生计划都有小幅度下降。同时,不仅是本科高校,个别优秀的专科院校也在适时地减少招生计划。以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13年全国计划招生4700人,比2012年减少了200人。

  另一方面,提升自身办学特色,打破千校一面的格局,寻求自身办学特色也成为不少高校转型发展的主要抓手。

  可以看到,在招生压力不断增加,甚至211院校也面临不能完成招生计划的尴尬境地下,一些优秀的职业技术学院和专科学校,因为自身定位优势使得学校就业状况良好,吸引了许多学生就读。这启发不少高校开始从自身找原因,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出路。

  与此同时,教育主管部门也在从更宏观的层面积极寻找解决措施,提出引导一批高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的要求。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成为改革的方向,全国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将向应用技术型、向职业教育型转型。据介绍,现在已有150多所地方院校报名参加教育部的转型改革,改革的方向主要是淡化学科、强化专业,按照企业的需要,按照岗位对接。

  “生源危机倒逼高校转型发展,寻找定位、突出特色,改变千校一面的固有格局,必将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中国高校改革发展的主旋律。期待中国高校能够‘变危为机’,提升内涵,加快向一流大学迈进的步伐。”中国教育在线相关负责人介绍。


高考报名时间 高考报名系统 高考招生 异地高考 高考政策
高中学习方法 高考复习方法 高考状元学习方法 高考饮食攻略 高考励志名言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