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秋日罕见的温煦阳光透过高高的窗户,洒在深红色的地毯上。透明的高脚杯映出不同发色肤色的青年人的脸庞,轻轻碰撞发出彬彬有礼的叮当。铜盘里整齐排放的三明治被切成形状规则的小块,走近看时会发现馅料略有不同,有如耳畔微微带着不同口音的英语,在一片和谐的气氛中飘荡。
这是系里的大一学生午餐会,也是我一周以来最重要的活动之一。我所就读的伦敦政经学院国际关系系,今年本科新生不过五十余人,却代表了二三十个国家和地区。来自瑞典的Anna,有着斯堪的纳维亚冰川湖泊般纯净的大眼;来自俄罗斯的Will,有着西伯利亚雪原般苍白的皮肤;来自法国的Emma,脸上洋溢着勃艮第红酒般醉人的妩媚微笑。再看看黑发黄肤的亚洲人,也是各有不同。
日本的Yuko,齐眉的刘海和齐膝的短裙,犹如日本动漫中走下来的美少女;泰国的Lua像极了《爱在暹罗》里的女主角;印度的Sanya则有着最独特的浓眉大眼。教授们也都是极其可亲的人。我的德国AcademicAdvisor兴致盎然地教我如何准确地将他的名字读出来;马德里来的讲师的翩翩风度坚定了我学习西班牙语的决心;从工程师转行当经济学家的英格兰教授则有着英国绅士特有的幽默…走动在这群人中,听他们说着自己的来历,我觉得自己仿佛快速地辗转于世界的各个角落,瞥见了各种文化的缩影。
回到宿舍,我和室友一起做起晚饭来。室友是个韩国美眉,却在马来西亚过了半辈子;我是个十足十的中国人,也曾在新加坡留学。这样一来,我们一起做出的,居然是一桌东南亚的美食,有咖喱土豆、椰浆鸡饭和冬炎虾汤。
饭后,我信步走到处于伦敦市中心的唐人街上。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川菜粤菜四处飘香,而街道上走着的,除了各种华人亚裔,也有得是金发碧眼的白人和高高大大的黑人饕餮客。他们娴熟地报出中国菜的名字,用筷子或许还有些吃力,但是一点也影响不到他们大开的食欲。夜幕下,我望着浓浓传统中华背景里各色人物的剪影,不禁微微晃神—我究竟是在哪一国,哪一乡?
这就是伦敦,她的多元化让初来乍到的留学生不会有强烈的陌生和排斥感。看来,到伦敦见识全球人才并不用等到2012年奥运会开始。每一日在伦敦,眼里仿佛都能看到大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