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龙海一中漳州实验中学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

  出国留学网高考频道为您提供最及时的资讯,下面的2015龙海一中漳州实验中学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15届龙海一中---漳州实验中学高三上期末考
语 文 试 题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_________________,靡有朝矣。(《诗经•氓》)
(2)屈心而抑志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3)           ,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
(4)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5)渺渺兮予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6)元嘉草草,           ,赢得仓皇北顾。(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西施山书舍记
[明]徐  渭
西施山去县东可五里,《越绝》若《吴越春秋》并称土城,后人始易以今名,然亦曰“土城山”。盖勾践作宫其间,以教西施、郑旦而用以献吴。又曰:“恐女朴鄙,故令近大道。”则当其时,此地固要津耶?更数千年,主者不可问矣。商伯子用值若干而有之。
山高不过数仞,而丛灌疏篁,亦鲜澄可悦。上有台,台东有亭;西有书舍数础,舍后有池以荷。东外折,断水以菱。而亭之前则仍其旧,曰“脂粉塘”,无所改。出东南,西而山者,耸秀不可悉,悉名山也。绕其舍而亩者、水者,不可以目尽;以田以渔以桑者,尽亩与水无不然。余少时盖觞于此而乐之。兹伯子使余记,余虽以病阻其觞,然尚能忆之也,率如此。
  嗟夫!土城,一山耳,始以粉黛歌舞之宫,当倾都之孔道①,而今变而且迁之。一旦寥寥然为墟落,田夫野老耕钓徘徊于其间,或拾其堕钗于锄掘。迨于阴晦,又往往诧野火转燐②于夜归牧唱之儿童。宜无不感而嘘,资野人③之聚而谈者矣。至其易冶以朴,易优伎④以农桑,本业专而谣俗⑤厚,则有识者又未尝不忘其悲而为之一笑也。
  伯子聪敏擅文誉,达事变,试从读书暇,一登兹山而望之,或触于景而有如吾前所言者,姑取而咀之,傥亦一解颐耶?
  【注】①孔道:大路,通道。②野火转燐:野外荒坟中飘转的燐火,俗称“鬼火”。③野人:乡野之人,农夫。④优伎:泛指歌舞表演。⑤谣俗:风俗。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恐女朴鄙        鄙:浅陋        B. 耸秀不可悉      悉:熟悉
  C. 迨于阴晦        迨:遇到        D. 试从读书暇      暇:空闲
3. 以下句子中,全部表明西施山景色宜人的一组是(3分)
  ①当其时,此地固要津耶    ②丛灌疏篁,亦鲜澄可悦    ③上有台,台东有亭
  ④舍后有池以荷            ⑤东外折,断水以菱        ⑥西而山者,耸秀不可悉
  A. ①②④        B. ③⑤⑥        C. ②④⑤        D. ①③⑥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西施山原为越国调教、训练美女西施、郑旦之所,经千百年变迁,成为私人之地。
B.文中描述了西施山书舍的布局及周围环境,也说明了写作此记是应商伯子的请求。
C.本文笔调平易朴实,淡淡几笔便描摹出一副赏心悦目、和平宁静的水光山色图。
D.作者对今古变迁的议论,流露出悼古伤今的忧愤,交织着对时事易变的深刻思考。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商伯子用值若干而有之。(3分)
  译:                                                          
  (2)余虽以病阻其觞,然尚能忆之也,率如此。(3分)
译: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商调】梧叶儿•春日     
张可久
长空雁,老树鸦,离思满烟沙。墨淡淡王维画,柳疏疏陶令家,春脉脉武陵花。何处游人驻马?
(1)“墨淡淡王维画,柳疏疏陶令家,春脉脉武陵花”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3分)

(2)这首元曲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举一例并简要分析。(3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宝玉因紫鹃说黛玉明年就要回苏州林家而病倒,林之孝家的来看望他,宝玉以为是林家的人来接黛
玉了,大闹着要轰出去,并说除了黛玉,别人不许姓林。(《红楼梦》)
 B.刚被吴荪甫委以重任的屠维岳面对工人的罢工,一方面使用强硬的手段,派警察镇压,另一方面暗
中收买了姚金凤,瓦解了工潮。谁知,原来一个被收买的女工醋意大发,她向其他女工告密,破坏了屠维岳
的计策,工潮复起。(《子夜》)
C.弗比斯在危急时刻救下了爱斯梅拉达,爱斯梅拉达十分感激并爱上了他。一个偶然的机会,弗比斯
请爱斯梅拉达到姑妈家去表演,知道了她心中的秘密。(《巴黎圣母院》)
D.曹操病,华佗欲为其手术,曹操疑华佗为关羽报仇,下华佗于狱中而死,最后曹操也不治身亡。
(《三国演义》)
E.查理给葛朗台带来了自己父亲给伯父葛朗台的一封遗书,信的内容是:查理的父亲因病过世。临死
前打发查理来投奔伯父,让葛朗台照顾查理的前程。((《欧也妮•葛朗台》)
  8.下列各项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聂赫留道夫到监狱探望玛丝洛娃,向她问起他们的孩子,她开始很惊奇,但又不愿触动创伤,只简单对答几句,把他当作可利用的男人,向他要十卢布烟酒钱以麻醉自己。(《复活》)
B.贾赦看上了鸳鸯,要讨他做妾。鸳鸯拒绝了这个做主子奶奶的机会,而且在贾母、邢夫人、王熙凤面前铰发明志立誓终身不嫁,服侍贾母。(《红楼梦》)
C.孔明十分赏识姜维的将才,就巧用反间计,派人扮作姜维攻打魏军,让魏军认为姜维已降蜀。姜维无路可走,只好投降了诸葛亮。(《三国演义》)
D.在高老太爷的生日宴会上,冯乐山把自己的侄孙女许配给觉民,高家接受了这门亲事。觉民知道
此事后,坚决不同意,甚至不惜顶撞高老太爷而离家出走。最后,临终前的高老太爷答应取消婚约,觉民
逃婚胜利。(《家》)
E.居第尔把女儿藏在屋子的一角,用各种理由骗过了典狱长和军警,使他们相信吉普赛少女已经逃走。
但弗比斯恰好经过此地,发现了艾丝美拉达,导致她被抓走了。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①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论语•述而篇》)
②孟施舍之所以养勇也,曰:“视不胜犹胜也;量敌而后进,虑胜而后会,是畏三军者也。舍岂能为必胜哉?能无惧而已矣。”(《孟子•公孙丑上》)
(1)结合上面选段,分析孟施舍培养勇气的关键是什么。(2分)

(2)结合上面选段,分析孔子和孟子对“勇”的认识的异同点。(4分)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大数据要有大智慧
姜奇平
大数据时代到来,认同这一判断的人越来越多。
   大数据意味着什么?它到底会改变什么?仅仅从技术角度回答,已不足以解惑。大数据只是宾语,离开了人这个主语,它再大也没有意义。
  有人夸张地说:我读过的书可以把你们火化了。翻译成大数据的术语,相当于在说数据有多大。现在许多人定义大数据,只强调大,那意思跟这没什么两样:大数据有多大?大到可以把你们都活埋了。
  大数据好还是不好,判断标准要看意义的有无:有意义的数据是智慧的,没有意义的数据只是垃圾。仅从大数据的“大”望文生义,很容易演化为又一场圈钱、圈地运动。像云计算、物联网那样,一哄而起,盲目建设。最后只是让那些推销设备的赚大钱。
  当代中国做的最大的事里边,属于价值有余但意义不足的,要算GDP上去了,但环境更加污染和社会更加紧张一事。表现为有钱但不快乐——有钱(有价值)的部分上去了,但不快乐(意义缺失)的问题总难以解决。智慧不智慧,针对的就是有意义没意义。大数据就是通过意义识别,将GDP中无意义的部分(如污染和腐败)剔除出去,只留下既有价值,又有意义的部分。
  智慧地球,不是说让地球上的沙子变智慧了,而是说利用大数据,把仅仅能增加GDP但对人没有意义的资源耗费(污染和浪费)节省下来,只让GDP中有意义的部分得以精准保留。
  智慧政府,不是说让政府办公大楼上的砖头变智慧了,而是说利用大数据,以办实事的方式为人民群众服务,同时让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这种意义信号,通过官员博客之类碎片化的渠道,进行无孔不入的官民交互。不是1年双方才呼吸一次,而是7(天)乘24(小时)地呼吸。这是没有政治体制改革形式但更实质的创新。
  从时代的角度讲,人类正在通过大数据,从一个以温饱和小康决定生存的时代,进入一个以意义决定生存的时代。从大块头的时代,进入大智慧的时代。在世界民族之林,丛林竞争的法则,将进入用大智慧灭大块头的时代。一个GDP上的大块头,哪怕它达到清朝1820年的水平(GDP世界第一),但如果没有大智慧,不用20年,就会输得比清王朝还惨。
  大数据时代的国家竞争,将变成意义控制权之争。未来,如果美国要亡中国,日本要亡中国,没别的路,仅此一条通路,就是让中国吃成个大块头,但意义的话语权完全掌握在别人手中,因此显得傻傻的。而中国要图存,必须抓住大数据这个最后机遇,夺回意义的主导权,做到大块头有大智慧。大数据不扣这个题就是帮闲,扣这个题才是帮忙。
  光围着圈钱、圈地来建设大数据就瞎了,中国要围绕大智慧来建设大数据。未来十年,决定中国是不是有大智慧的核心意义标准,就是国民幸福。一体现在民生上,通过大数据让有意义的事变得澄明,看我们在人与人关系上,做得是否比以前更有意义;二体现在生态上,通过大数据让有意义的事变得澄明,看我们在天与人关系上,做得是否比以前更有意义。  
(节选自《大数据的时代变革力量》,有删改)
10.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作者说大数据是宾语,人是主语,这是一个比喻的说法,说明大数据从属于人,只有在人的支配下,大数据才能显示出它的意义。
B、 重视大数据的“大”,只能演化为一场场的圈钱运动和圈地运动,造成一哄而起、盲目建设的局面,结果只是让一些人赚钱发财。
C、 如果只重视GDP的发展,忽视意义决定生存,可能会使国家发展成为经济强国,但因为没有大智慧,最终还是会输得很惨。
D、 未来,其他国家要打击中国,只能通过剥夺中国意义的话语权来实现,而中国要图存,就要夺回意义的主导权,做到大块头有大智慧。
11.文中画线句子“不是1年双方才呼吸一次,而是7(天)乘24(小时)地呼吸”是什么意思?请简要说明。(3分)

12.请结合文本,谈谈在大数据时代人们应采取的态度。(3分)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题目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自行车后座上的婚礼
邱长海
三叔从老家来省城帮儿子筹备国庆节举行的婚礼,看着儿子为找不到加长林肯或凯迪拉克作婚车而唉声叹气,他一次次欲言又止。这一晚,皓月当空,父子对饮。
  1981年,鲁南山区,大豆高梁在田野里飘香。三叔的爹,我的爷爷忙着张罗第三个儿子的婚事。那时候,爷爷当了村主任,最后一个儿子的婚礼当然要办得风风光光。这天一擦黑儿,爷爷就提着两瓶兰陵大曲,揣着两盒孔府烟跑了十多里的山路,摸到前进村村主任何大把式家里。前进村原来叫水洼洼庄,改革开放后靠养鱼致了富,改名前进村,去年买了台手扶拖拉机,更是闻名方圆几十里。爷爷刚开口,就被对方堵了回来。国庆节日子旺,拖拉机早被乡长的公子结婚定下了。“要不,你把它推走?”何大把式指着墙根的一辆独轮车说,“咱也就配这档次。”爷爷脸一红,二话没说,拎起桌上的两瓶酒抬腿就走。
  爷爷到家时,两瓶酒只剩下半瓶。老人家把三儿子招呼过来父子对饮,那晚,皓月当空。
  1953年秋天,爷爷娶奶奶的时候,换了身干净衣服空着手就进了岳母家的门,回来时,他手里就多了新媳妇的一只手。三十多里山路,奶奶的小脚实在走不动了,爷爷就向路边收庄稼的老乡借了辆独轮车,一边是黄澄澄的玉米,一边是腮上红扑扑的奶奶。车子“吱呀吱呀”唱了一路,像是最浪漫的婚礼进行曲,引着他们踏上了幸福生活之旅。
  爷爷说这些时,一脸的甜蜜,听得三叔眼里潮潮的。
  第二天的正午时分,爷爷满身大汗进了家门。院子里多了一辆崭新的大金鹿自行车。那时候,大金鹿还是个稀罕东西,不亚于今天谁家买了辆小轿车。全村人都羡慕得不行,就连母亲、二婶也看得眼睛放光,据说回家后闹了好几天。
  眼看婚期将近,三叔抓紧时间练车。于是,早晨下地前或者傍晚回家后,村里人就看见三叔在村西的麦场里卖力地演练——对他来说,将要驮回的岂止是新媳妇,更是自己一辈子的幸福啊!
  有了这辆自行车,就好像一桌酒席上有了鲍鱼,一家人顿时多了底气;有了这辆自行车,就好似一场演出来了名角儿,全村的人们都盼着好戏开演。
  万众瞩目的日子终于来了。大金鹿前把上的大红花与三叔年轻的笑脸相映生辉。
  三叔潇洒地跨上自行车,昂首挺胸上了路。身后是一支吹吹打打的迎亲队伍。三叔第一次看到属于自己的新媳妇——他们是媒妁之言,这之前,两人只在邻村的露天电影场见过一面,却从来没有说过话。
  三婶在村里小姐妹们羡慕的目光中坐上三叔的自行车后座,一时间,唢呐叫得欢。在我们鲁南老家,新郎接新娘有很多规矩,其中一条就是:新娘不说话,新郎不回头。人逢喜事精神爽,秋风得意车轮急,三叔脚底生风,很快就把送亲的队伍甩在后边,三婶也不能说话。
  三婶娘家到三叔家的路上有一段上坡路,三婶心疼累得满头大汗的三叔,就跳下了自行车,帮忙推了一把。上了坡,三叔不能回头看,根本不知道三婶下了车,也不知道她还没坐上来,就骑着空车走了。直到进了村,才发现坏了,在众人的哄笑声中掉头回去找新媳妇。
  新媳妇根本没有回娘家——她哪里丢得起这个人哪!大家找来找去,终于在那段上坡路边还没收割的玉米地里找到了正生闷气的三婶。
  当然,婚礼照常举行,乡亲们喜酒照喝,只不过留下了一段有趣的佳话。
  三叔说这些时,一脸的幸福,听得儿子心里酸酸的。
    三叔的儿子把父母的故事说给未婚妻听,她听得泪光闪烁,一脸的神往。恰好他们看到报纸上登着一家婚庆公司推出了自行车婚礼的消息。两人眼前一亮,手牵手走进那家婚庆公司,就像父辈一样,他们打算在这座城市里,举行一个万众瞩目的自行车后座上的婚礼。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里,独轮车、自行车上的婚礼带给我们的幸福感,是林肯、凯迪拉克带不来的。
(有删节)
13.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 小说题目“自行车后座上的婚礼”指的是两场婚礼,含蓄地概括了小说的主要事件,又暗示这两场不同的婚礼同样万众瞩目。
B. “听得三叔眼里潮潮的”和“听得儿子心里酸酸的”前后照应,前者写出“三叔”的感动,后者暗示了“儿子”心理的变化。
C. 末段的议论不仅呼应了首段的议论,使小说结构显得紧凑自然,而且包含了小说主旨,既含启发性的生活哲理,又引人深思。
D. 在“三叔”的叙述中巧妙插入“我的爷爷”的故事,使小说的情节新颖独特,不仅增强了小说的感染力,而且强化了主旨。
E. 这篇小说的语言朴实而生动,极具鲁南山区的地方生活色彩,让读者备感自然和亲切,并使读者如身临其境般产生情感共鸣。
14.小说两次写到“皓月当空”,分别有什么作用?请简要概括。(4分)


15.小说讲述了三代人的三个婚礼的故事,每个故事都与当时的物质生活条件有关。你认为物质生活条件和“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请结合小说,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6分)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我的记忆之城——北岛访谈
    北岛(诗人、作家)
    林思浩(出版人,任职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林思浩:在新书《城门开》的开篇中,你引了一首童谣——城门城门几丈高,城门城门开不开……你的北京记忆是从哪里开始的?
    北岛:让我们先看看这首童谣:“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上的什么锁?/金刚大铁锁!/城门城门开不开?/不开不开!/大刀砍?也不开!/大斧砍?也不开!/好,看我一手打得城门开/哗!开了锁,开了门/大摇大摆进了城。”开篇我只引用了童谣的前一半。在我看来,开不开,从外开还是从里开,完全是两码事。序言以“我的北京”为题,也就是说记忆才是这城市的主人,而记忆恰好是从内部打开城门的。
    林思浩:你的文章是回忆,其中有没有用文字“修复”一座“被毁掉”城市的心意?
    北岛:与其说是用文字“修复”,不如说是“哀悼”。我希望读者不要误解,以为我在美化我童年青少年时代的北京,其实那是一个缓慢的毁灭过程,只不过远没有到后来这二十年的疯狂程度。或者可以说,我是即将消失的北京的最后见证人之一。我猜想,一个1990年代出生的孩子,大概认为北京就是现在这样,天经地义,一个古城只是谣传而已。其实根本不止是北京如此。前几年也去过我的祖籍湖州和绍兴,以及上海、苏州,我相信这种毁灭是全国性的。特别是绍兴,那是我头一次回老家,失望之极。哪儿还有鲁迅笔下的那种韵味儿?就连鲁迅故居都像是仿造的。我认为,不仅我这样的异乡人在自己故乡迷失了,所有不聋不傻的中国人全都在自己故乡迷失了。
    林思浩:中国文化史上也有一些用回忆来复原文化名城的例子,一代文物的倾毁反而成就了文学的不朽,文学又反过来令文物增添了传奇的吸引力。你怎样看待这种政治与文学的关系?
    北岛:我既没有文学不朽的野心,也没有考古热情,何况北京作为城市算不上什么文物,人们至今还住在其中。我只是希望我们从紧迫的节奏中停下来,哪怕片刻也好,反观我们的生活,看看在所谓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到底失去了什么。写此书的另一个目的,是借助文字追溯我的童年和青少年,我生命的开始,很多事都是在那时形成或被注定的。这与政治无关。从某种意义来说,政治是抽象的,我写的却非常具体。对于一个用中文写作的人,只能相信中国文化与文学起死回生的能力。这是作家的信仰。
    林思浩:你在写作《城门开》时是否想过在北京这座城市和您的生活间做一区分?哪一部分更令您着迷?
    北岛:就我的成长经验而言,城市与人事是不可分割的,有某种镜像关系。在这个意义上,我并没有刻意写城市,而所有大小事件都折射出城市的变迁。至于说哪一部分最让我着迷?细节。正是个人的可感性细节,如同砖瓦,让我在纸上重建一座城市。
    林思浩:光和影,味道和声音,你一开始三篇写的这些显然都是难以言传的细微之物,这些能说是悠长岁月仍留在你身上的感受吗?这种类似于化学作用的感受对你接下来写到的人物和情节发挥的作用大吗?
    北岛: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细节的时代。我在大学教散文写作,让学生写写他们的童年,发现几乎没人会写细节。这是非常可怕的。意识形态化、商业化和娱乐化正从人们的生活中删除细节,没有细节就没有记忆,而细节是非常个人化的,是与人的感官紧密相连的。正是属于个人的可感性细节,才会构成我们所说的历史的质感。如果说写作是唤醒记忆的过程,那么首先要唤醒的是人的各种感官。这也就是你提到的化学反应,与诗歌中的“通感”近似。以这三篇开头,是为了让感官充满开放,甚至强化放大,这是我的记忆之城的基础。
    林思浩:在《城门开》中你不止一次写到少年时常出门远足,用脚丈量北京。你的北京地图一直都存在吗?你的北京地理地图是怎么样的?这地图和你的生命疆域又是怎么样的互相推进关系?
    北岛:小时候没钱,主要靠双脚走天下,走十里二十里是常事。一个行走的城市和骑车乘车甚至开车的城市是完全不同的,充满了可感性细节。在故乡,人是有方向感的,不会迷路。再说北京是个方方正正的城市,也不容易迷路。可我前些年回去,在自己的故乡完全迷失了,连家门都找不着。说到我的北京地图,是完全属于我个人的,带有某种私密性质。在这张地图中,首先是我家,然后是我的小学、初中和高中,我父母所在的单位,还有我和同伴行走的路线。这是我生命旅途的开始。我曾在《旅行记》中写道:“一个人行走的范围就是他的世界。”8岁那年我跟母亲去上海看外公,那是我头一次离开北京。这次旅行对我来说很重要,距离感让我对故乡有了新的认识,而我的北京地图也发生了变化,可大可小,小到只不过是一张更大地图上的圆圈而已。从那一刻起,我时常梦想着离开北京,走得越远越好。这愿望实现了,以致到了回不去或根本不想回的地步。
    林思浩:回忆尤其是文学家的记忆,常被理所当然地读成作家的自传。你好像并不认为《城门开》是文学自传。当然你写的空间、瞬间、人物都不像传记文学般有顺序有较为完整的生活流动过程。但能不能说,你写的都是记忆的真实?
    北岛:按体例讲,这是一本关于童年和青少年的回忆录,但又不完全是。比如它没有一般回忆录中的编年史性质。其实这本书有两个主角,一个是我,一个是北京,或者说,这两个主角中,我是显性的,北京是隐性的,关于我的部分,有明显的自传性,关于北京,则带有外传或传说色彩。至于记忆的真实性,这不应在文学的讨论范围内。
13.下列对作品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北岛写作《城门开》的目的是用文字“哀悼”一座“被毁掉”城市,是借助文字追溯他的童年和青少年。
    B.《城门开》的前三篇写的是光和影,味道和声音这些难以言传的细微之物,因为这是北岛的记忆之城的基础。
    C.北岛认为“一代文物的倾毁反而成就了文学的不朽,文学又反过来令文物增添了传奇的吸引”,只是作家的信仰,在现实中是根本无法实现的。
    D.文学家的记忆,因为不像传记文学般有序记录较为完整的生活流程,所以不具备真实性。
    E.北岛说:《城门开》 中的两个主角我和北京,我是显性的,北京是隐性的。因为城市与人事是不可分割的,所以虽没有刻意写城市,而所有大小事件都折射出城市的变迁。
14.在这篇访谈开头,记者林思浩从北岛新书《城门开》中的一首童谣开始发问有何作用?( 4 分)


15.北岛说“不仅我这样的异乡人在自己故乡迷失了,所有不聋不傻的中国人全都在自己故乡迷失了。”请结合文本,探究北岛这样说的原因及这句话的意蕴。(6 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6.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以下题目。(3分)
 ①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月4日发布《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管理规定》,网民将其称为“账号十条”。②“账号十条”指出,网络用户账号必须遵循“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原则,_______(kè)守“七条底线”。 ③把“七条底线”当作不可触碰的“高压线”,是确保互联网成为一个充满真实、互信、包容、健康的平台的有效保证。
(1)根据括号内的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1分)
    答:________
(2)划线的句子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2分)
                                                                                      
17.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克里斯托弗•诺兰是同时代的许多导演不可望其项背的优秀电影人。从《记忆碎片》到《盗梦空间》,诺兰的电脑视觉技术已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而《黑暗骑士》则跨时代地重新定义了“非典型超级英雄”,带动同类型题材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随后的一部大家翘首以待的《骑士归来》在观众中的口碑极佳,部分同行却指责它“商业片过度文艺”。一向不受诺兰待见的部分影评家闻过则喜,纷纷撰文支持这一负面评价。正因为如此,赢得了票房的诺兰却不受奥斯卡的青睐。
A.望其项背       B.炉火纯青      C.闻过则喜       D.青睐
18.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下表所包含的主要信息,填在横线中。表述中不得出现具体数字。(3分)
网络语言发展前景调查表
发展前景 人数 百分比
部分网络语言会进入汉语词典 336 26.7
网络语言会代替传统语言 84  6.7
网络语言经过规范,会进入日常生活 818 64.9
网络语言最终会消亡 22 1.7
       (摘自《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9》) 
从上表可以看出,除极少数人认为网络语言最终会走向消亡外,(1分)                                                                                                                       
(不超过30个字),不少人认为部分网络语言会进入汉语词典,甚至还有小部分人认为个性化的网络语言会逐渐取代传统的语言。 
综上所述,被调查者对网络语言的态度:(2分)
                                                                               (不超过30个字)
19.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5分)
2月2日,一份自称客观公正的《中国大学录取分数排行榜(2014年版)》在网络上流传开来,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份榜单数据是基于中国各高校2005~2013年间在各省本科第一批录取分数数据制作完成。该榜单负责人、华东师范大学社会调查中心主任说,这份排行榜的出炉,正是为了向社会反馈一下,关于“录取行情”的客观参考,并不反映学校综合实力的强弱。他还特别申明,“我们的榜单不收钱,只是想做一个客观的反映。”
根据录取分数对高校进行排行,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

五、写作(7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
一块冰在撒哈拉沙漠被太阳融化得只剩小小一块。    
冰感叹道:“沙漠是冰的北极,北极才是冰的天堂。”    
沙对冰块说:“冰在沙漠里才最珍贵,冰在北极是最不值钱的东西。”
    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①必须符合文体要求;②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③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④不得抄袭,不要套作。

 

 

 

 

 


2015届龙海一中---漳州实验中学高三上期末考
语文试题答题卡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1)                                         (2)                                      
(3)                                         (4)                                      
(5)                                         (6)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2.(3分)(    )    3.(3分)(    )    4.(3分)(    )
5.(1)(3分)译:                                                                               
(2)(3分)译: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1)(3分)                                                                                   
                                                                                                 
                                                                                                 
(2)(3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 (10分)
 7.(5分)(     )       8.(5分)(     )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1)(2分)                                                                                    
(2)(4分)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10.(3分)(     )
11.(3分)                                                                                      
                                                                                                
12.(3分)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选(     )类文本                                【甲】     【乙】
13.(5分)(     )
14.(4分)                                                                                       
                                                                                                 
15.(6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6.(3分)(1)(1分)                
(2)(2分)                                                                                      
17.(2分)(     )
18.(3分)(1)(1分)                                                                              
(2)(2分)                                                                                       
19.(5分)                                                                                       
                                                                                                  
                                                                                                  
                                                                                                  
                                                                                                  
                                                                                                   

2015届龙海一中---漳州实验中学高三上期末考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1.(1)夙兴夜寐(2)忍尤而攘诟(3)暧暧远人村(4)万里悲秋常作客(5)望美人兮天一方(6)封狼居胥
2.【小题1】B(详尽叙述)
3.【小题2】C(①写的是地理位置,⑥写的是其他名山)
4.【小题3】D(没有伤今的忧愤)
5.(1)商伯子花了一些钱而拥有了这座山。(“用值”,1分;“有之”,1分;语言通顺,1分。)
(2)我虽然因病戒了酒,但还能回忆起以前所见的情景,大抵就是这些了。( “阻其觞”,1分;“率”, 1分;语言通顺,1分。)
【参考译文】西施山离绍兴城东约五里,《越绝》与《吴越春秋》都称为土城,后人才改名为现在的西施山,不过也有叫它土城山的。大概当初越王勾践在山间修建宫舍,用来调教西施、郑旦二人,然后把她们献给吴王夫差。还说:“担心这两个女人拙朴、浅陋,因而让宫舍临近通衢大道。”如此看来,当时此地原本处于水陆交通要道吧!数千年后,已不知归谁所有了。商伯子花了一些钱而拥有了这座山。
西施山高不过数丈,却灌木丛生,幽竹错落,景色也十分明丽,惹人喜爱。山上有台,台东有亭;西面有书房数间,房后有座荷花池。池水向东流去,水面种上菱角与外部隔开。亭子前面则依然如旧,叫“脂粉塘”,没有改变。出了东南面,西面有山,高耸秀丽不可详尽叙述,尽是名山。书房四周,都是田园、水塘,一眼看不到边;其间种田、打渔、采桑的,随处可见,田园、水塘无不一样。我年青时曾来此地饮酒游乐。现在,伯子叫我写篇记,我虽然因病戒了酒,但还能回忆起以前所见的情景,大抵就是这些了。
唉!土城,不过一座小山而已,当初曾是储养美女的歌宫舞馆,地处都市的通衢大道,而今时过境迁。一朝寥落,沦为村庄,农夫野老在山中耕种、钓鱼和行走,有时还能在耕作时拾到古代遗落的首饰。遇到阴雨天气,唱着牧歌晚归的放牛娃往往被野外荒坟中飘转的燐火弄得心神不安。所有这些,无不使人感慨叹息,以至成了农夫平日里聚集闲谈的话题。至于它一改过去的妖冶为古朴,改歌舞为农桑,专心本业而风俗淳厚,则使得有识之士未尝不抛去悼古的忧伤,而换之以欣然的微笑了。
伯子聪明过人,以善文辞著称,通达事理,如果能于读书的空闲,登上西施山放眼远望,也许会触景生情,而有像我前面所说的感慨,到那时,姑且取出此文来咀嚼一番,或许也会开颜欢笑吧!
6.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1)答:描绘了一幅万物披绿、柳条依依摇摆、百花盛开的春意盎然的画面。(2分)主要由柳条、桃花构成。(1分)  
(2)答:反衬(以乐景写哀情),通过描写春天繁花似锦、盎然生机来反衬主人公愁思满怀(思乡之情)。或用典,“陶令家”“武陵花”分别运用了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及《桃花源记》的典故来描写春天美好的景色,反衬主人公愁思满怀(思乡之情)。(手法1分,分析2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7. (5分) B E(B.没有派警察镇压;E.查理的父亲因无钱偿还债务,破产了,准备自杀。)
8. (5分) B E(B.是在贾母和王夫人面前 E.“但弗比斯恰好经过此地,发现了艾丝美拉达,导致她被抓走了。”应为“艾丝美拉达听到弗比斯走过,大叫起来,引得别人发现了她。”)
9. (1)孟施舍培养勇气的关键是不求一定做到必胜,只要力争做到无所畏惧。(2分)
(2)相同点:孔子和孟子都反对匹夫之勇,都强调真正的“勇”是要有谋略。(2分)不同点:孔子认为,“勇”一定是面临任务便恐惧谨慎,善于谋略而能成事。(1分)孟子认为,“勇”是把不能取胜看作能够取胜;估量了势力相当才前进,考虑到能够取胜再交战,力争做到无所畏惧。(1分)
【参考译文】:(1)孔子说:“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不用船只去渡河,这样一介武夫,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是不和他共事的。我所共事的是那种面临任务便恐惧谨慎,善于谋略而又能完成任务的人。” (2)孟施舍培养勇气的方法,他说:“把不能取胜看作能够取胜;估量了势力相当才前进,考虑到能够取胜再交战,这是畏惧强大的敌人。我哪能做到必胜呢?能无所畏惧罢了。”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10. B  (B项,“只能演化为”表述过于绝对化,原文说“很容易演化为”。)
11.政府和人民群众要加强沟通,实现官民交互联系,(1分)不能每年一次交互联系,(1分)而是每日每时都能交互联系。(1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的能力。作答本题,要明确“1年双方才呼吸一次”是指每年一次的人民代表大会上的政府和民众的互动,而“7(天)乘24(小时)”是强调时时刻刻。)
12.参考答案: 在大数据时代,不能只迷信数据的增大,(1分)而要学会取舍之道,做有意义的事情,这样才是智慧的。(2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要了解作者的态度,关注第四段提到了“有意义的数据是智慧,说明作者侧重“意义”,而非单纯迷信数据之大。)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甲)
13.(1)(5分)【参考答案】D(3分)B (2分)A(1分)。
【解析】A. 小说中“万众瞩目”有夸张意,而选项中的表意属于写实;题目还有吸引读者的作用。C. 首段是叙事而非议论。E.“极具鲁南山区的地方色彩”的是小说中写到的鲁南生活习俗,“使读者如身临其境般”的说法言过其实。
14.(4分)【参考答案】①前一次表现月色明亮的环境特点,推动对饮谈话的情节;②后一次渲染轻松的气氛,暗示事情出现转机。(每答对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15.(6分)【参考答案】观点一: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能够给人带来幸福感。观点二: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不能给人带来幸福感。观点三: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有时会破坏幸福感。观点四:幸福感与物质生活条件的优越与否没有必然联系。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一种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4分)
(乙)
13. ( 5 分)CD ( C“在现实中是根本无法实现的”有误。D曲解原意,原文探究的是作品中是否写的记忆的真实。)
l4. ( 1)借此引入访谈的主要内容:北岛的记忆之城。(2)营造了轻松愉悦的谈话气氛,吸引对方的谈话兴趣。(4 分,每点 2 分)
15. ( 1)北岛认为,自己的故乡绍兴已失去韵味,连鲁迅故居都像是仿造的,而且这样的毁灭是全国性的,这让他和所有的不聋不哑的中国人在自己的故乡中迷失。
( 2)北岛认为,“一个人行走的范围就是他的世界”,他梦想离开故乡,而“走得越远越好”的愿望实现了,他却回不去或根本不想回故乡。
( 3)北岛认为,个人的可感性细节让他在纸上重建一座城市。而“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细节的时代”,没有个人化的细节就没有记忆。(6 分,每点 2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6.(1)恪  (2)“确保”删去或者改为“使、让”。
17.答案:C  (A.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形式。B.炉火纯青:用来比喻学问、技术等达到纯熟完美的地步。C.闻过则喜:过:过失;则:就。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表示欢迎和高兴。指虚心接受意见。 D.青睐:对人喜爱或重视。)
18. (1)大部分(或“半数以上的”)人认为,网络语言会经过规范,进入日常生活。(1分)
(2)是比较宽容的(或“接受”“认可”),同时期待对网络语言做进一步规范。(2分)
19.示例一:根据录取分数进行高校排行并不合理。首先,这样的排名客观却不科学,迎合的是当前以高考分数作为学校重要录取依据的功利价值导向;其次,以录取分数高低来论生源质量优劣,这与建立多元评价体系的高考改革诉求相反;最后,排行榜制作机构应对大学的办学进行符合教育规律的评价,而不是一味迎合功利的诉求,拿一些功利的概念进行炒作。
示例二:根据录取分数进行高校排行有其合理性。首先,该排行榜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的录取情况,有助于考生进行综合考量,考虑志愿填报;其次,这样的排名对学校招生有一定影响,高校为了吸引优秀学生,自然要严抓学风,多方展示自身实力,所以,对高校有一定促进作用。
五、写作(70分)
20.(参见2014年福建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写作导引:写作这道材料作文,立意构思,要从冰与沙的对话中去寻找触发点。一、同一种事物,在不同境遇中,其价值往往有天壤之别。换一个角度看,地狱或许才是天堂,这样的道理,在人类社会现实生活中并不缺少例证。构思时应采用由此及彼的类比联想,由材料中的自然物的对话引申到人类社会的人与事,从而阐发具体感悟与思考。“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环境对事物、人的价值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甚至是决定性意义;二、但同时,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这对于事物的价值发挥、环境的改变亦有反作用力。三、天堂还是地狱,珍贵还是无用,判定的尺度绝非不可改变。是以一成不变的静止的眼光看待,还是以发展变化的思维衡量,才是决定人、事、物价值高低与环境影响大小的关键。
 


  出国留学网高考频道为您整理史上高考复习资料大全!让您的高考成绩稳步上升!


 高考语文考点  高考数学考点  高考英语考点  高考理综考点  高考文综考点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  高考英语模拟试题  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高考文综模拟试题
 高考语文历年真题  高考数学历年真题  高考英语历年真题  高考理综历年真题  高考文综历年真题
 高考备考辅导高考食谱大全高考前必须做的事

高考语文真题 高考数学真题 高考英语真题 高考文综真题 高考理综真题
高考语文答案 高考数学答案 高考英语答案 高考文综答案 高考理综答案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 高考英语模拟试题 高考文综模拟试题 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分享

热门关注

2019江苏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高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