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晨报留学专家
打造最IN留学方案的N个决定性因素
庄晓英
每年高考结束后都会迎来一波留学的浪潮,今年也不例外。如今的高考成绩都还没出来,前来咨询出国留学的学生就一天天多起来。大多数打算出国的学生把出国留学看成高考后的另一出路。虽然同以往相比,现在的家长和学生在选择留学时越来越理性。然而,众多家长和学生仍然不知道该如何在留学前做好科学的留学规划。
●学校选择,关键看4个标尺
晨报留学专家:IDP留学首席顾问 陈鸿翔
Q:许多留学专家都说,选择留学院校不能仅看排名,可是面对美国上千所的院校,究竟怎样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学校呢?
随着出国热潮的日益升温,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把孩子送出国门,其中又以美国作为最热门的国家位居榜首。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关系着整个家庭的未来生活,家长慎之又慎的态度是必然的。为了选择好学校,上网查信息、寻访中介、咨询亲朋好友,家长为了孩子心甘情愿地包揽了所有前期的查询确认工作,排查出满意的学校。然而当搜罗了铺天盖地的信息后,家长却发现自己反而是一头雾水了,太多信息,各有说辞,无奈最后还是绕回了排名上,用这个相对让自己心安的标准来为自己的孩子选择学校。名校是大家都趋之如骛的,但一定就适合自己的孩子吗?很多家长心里明白,名校未必是孩子最适合的选择。怎么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量:
标尺1:GPA、托福等语言成绩
学习能力可表现在学术成绩,即平时的在校成绩(GPA),美国院校申请所需提供的语言成绩诸如IBT、IELTS、SSAT、SAT、GRE、GMAT等。虽然目前国内学生的应试能力很强,但这些学术英语考试还是以能力为主的考试,和国内的英语考试类型有很大不同。特别是新托福(IBT)考试,它是机考形式的,听说读写都在电脑上操作,考试时间全程需要4个多小时,习惯了传统纸笔考试的学生是很难适应的。很多家长会用孩子在国内的英语考试成绩来寻求一个对比标准,希望能够预测孩子对应的IBT成绩。其实这很难做到,因为这两者的考试体系完全不同。如之前有个中考英语成绩142分的学生利用暑假去考IBT,希望申请美国的私立高中,但第一次IBT的成绩只有50分,她所在学校是以英语特色为主的学校,学生本身的英语听说能力也很出色。但她告诉陈鸿翔,面对机考的模式,对着电脑屏幕,她很难发挥出平时与人交流的英语水平。
标尺2:面试时的沟通能力
在申请美国中学的时候,除了语言成绩以及相关文书材料,面试是一个对录取起到关键作用的重要环节。学校招生老师会在面试过程中体察学生的沟通能力,判定学生是否能在新的环境中良好成长,是否适应自己的学校文化和理念。成绩和文书材料可以在短期内通过培训和包装达到理想的状态,但是沟通能力有时还和学生的性格相关,并不是短期内能一蹴而就的。
标尺3: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承压能力
国内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从小都在父母的羽翼下长大。有些孩子从小到大没做过一顿饭;有些孩子一旦面临困难,第一反应就是逃避,给家长去处理,这样的学生是很难适应在美国学习生活的。美国的大学本科教育虽说是基础教育,以能力应用为主,但课业还是很难的,特别是名校的课业更难,淘汰率相当高。
之前有个来自全国重点中学的北京学生从美国打来电话做转学,她就读伊利诺伊香槟分校大二,当初以IBT100,SAT1950考入这所自己梦想的学校就读电子工程专业,但是由于自己选课不慎,最终导致了GPA下降,面临被学校要求强制退学的境地。她满心以为自己即使转学,本身学校是前50的排名,转去前100名没有问题。殊不知以她的GPA,前100名已无可能,甚至连签证续签都会存在问题。最后建议她扩大学校选择范围,同时在新的学校提升GPA之后再回国,否则续签遭拒的话,再想赴美深造就会困难重重了。
标尺4:未来的职业规划
美国在中学阶段就会指导学生规划自己的未来的职业发展,但国内没有这样的课程设置,致使很多学生并不清楚自己未来要做什么,以及对行业实际就业和工作内容并不了解。美国的本科课程设置以基础课程为主,硕博课程才是深入研究阶段。以商科为例,很多研究生院课程招生时更偏重于理工科的学生,如金融工程专业会更偏向于本科是应用数学、电子工程、计算机工程的学生,而非商科的学生。这和国内的普遍实行的专业对口并不一样,所以,学生要谨慎选择自己的专业,避免浪费时间,走了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