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湖北高考“弃考生”去哪儿了

 观察:湖北高考“弃考生”去哪儿了

  “前几年湖北每年大概有1万人弃考,相关统计表明去年弃考人数超4万。”

  6月6日,湖北高考招生专家、长江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张才生向长江商报记者介绍。

  长江商报记者6月7日从湖北省教育考试院获悉,2015年湖北高考报名总人数为36.8万人,其中普通高考报名人数为33.4万人(往届毕业生占3万以上)。武昌实验中学一负责人表示,除开“异地高考”等因素外,预计今年湖北高考“弃考一族”人数在5万人左右。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透露,近些年来我国弃考的人数占总考生的10%左右,且呈上升趋势。

  他们为什么弃考?弃考会为自己带来什么?长江商报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弃考三大原因

  6月7日,武汉大雨。在武昌实验中学考点,学生小邓正在为同学们加油,因为已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提前录取,他放弃高考,一心为同学们助威。

  小邓在武汉一知名高中就读,成绩优秀。他介绍:“我参加了美国高考,这只是有别于中国高考的另一种高考,主要是为了增加人生阅历,而不是逃避高考。”从高一开始,小邓就决定要出国留学,当时因年纪太小,未能得到父母允许,但在他一再坚持下,终于得到父母的同意。

  昨日,像小邓这样放弃高考的学生还不少。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透露,近些年来我国弃考的人数占总考生的10%左右。湖北省今年普通高考报名人数为33.4万人,其中包括3万以上的往届毕业生。武昌实验中学一负责人表示,除开“异地高考”等因素外,预计今年湖北高考“弃考一族”人数约5万人。

  综合统计数据发现,湖北省高考报考人数在2005年至2008年逐年增加,2008年最高达到52.4万人。此后报考人数连续7年逐年下降,今年为36.8万人。湖北高考招生专家、长江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张才生分析,高考报名人数减少主要受人口出生率下降、学生选择出国放弃国内高考等因素影响。

  “前几年湖北每年约有1万人弃考,相关统计表明去年弃考人数超4万。”张才生说,湖北近年高考弃考人数持续增加。他分析,高考弃考大概有三方面原因:一是选择“洋高考”,也就是出国留学;二是因成绩不好而主动放弃;三是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一些学生认为无法考上理想大学(主要是一本院校),而选择直接工作。

  家长“名校情结"

  “虽然目前高考升学率超过80%,但高考焦虑依旧,因为大家只盯着少数重点高校。”教育专家叶显发表示,家长及学生都有一种“名校情结”,总将目光集中在少数优秀的学校上,如果不能在国内考取二本以上,就转而投入“洋高考”,争取能在国外较优秀的学校学习。

  小戴就是因为偏科而转投“洋高考”的一员。2013年上半年,高中二年级课程进入下半学期,开学一个月后,小戴觉得自己离目标大学之间的路程似乎还很远。“因为偏科严重,英语和政治基本是全班第一的水平,语文也能进前十,但数学却只能考到30多名。”

  小戴对长江商报记者说,因为数学拖后腿,这样的成绩想上北大、清华、复旦等优秀大学几乎不可能。但是,如果去国外就不一样了,完全可以在国外申请更好的大学,而不需要考虑数学成绩。家人听取她的想法后给予了支持,表示愿意出资,供她海外求学。于是,小戴毅然决然选择了退学,全力准备国外求学。

  “我自己写了申请文书,请一个清华的学长帮我修改,交给中介后,拿到了澳洲墨尔本大学的有条件录取通知书。”小戴说,最后又准备了一个月的雅思,取得了6.5分的成绩,满足了所有条件。“出国留学,不参加高考,目前看来是最适合我的选择。”

  武昌实验中学副校长艾建红说,近年来出国留学的高中生确实越来越多,湖北省每年有1万人左右,“武汉一些重点高中国际部的人数越来越多,这就是例证”。

  但这条路并不适合每个人。

  弃考生的经济账

  18岁的张雯(化名)是黄石市阳新县一所普高的高三学生,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今年春节后,自感升学无望的她不顾老师的挽留,执意弃考。现在在一家品牌服装店当店员,已经工作4个月了。“反正是考不上好大学,不如先就业,给家里减轻负担。”

  张雯所在学校高三年级组负责人介绍,张雯只是该校应届生中流失学生之一。该校从高一开始陆续流失学生,去向有二:一是去中职学技术,二是就业。“如果正常发挥,她考上高职高专还是可以的!就此弃考,挺可惜的。”

  其实,这一笔经济账张雯仔细算过。如果考上一所高职高专,每年学费最低5000元,超过了她家一个月的总收入。这还不包括其他费用,“每月生活费按500元算,一年就得5000多元,还有住宿费、教材费、交通费……太贵了。”

  现在,张雯月收入3000元左右,由于店员收入是与业务提成挂钩,能说会道的她甚至超过了同店工作的其他大学毕业生。在她看来,现在大学生找工作挺难的,一个大专文凭能否给她带来更加丰厚的回报,也不得而知。“能力比文凭重要,我可以从最低的岗位做起,积累实力,将来自己开店创业,或者有兴趣了再去上学。”

  与张雯不同,肖江涛已经大学毕业,他算了笔“教育账”:培养一名大学生,一般要14年,义务教育阶段以外的教育投入至少5万元。现在大学生就业难,起薪按照2000元计算,除去生活费,每月存款500元,至少8年才能将教育投入“挣回”,即使年收入在5万元左右,收回成本也要5年。

  “如果是三本、专科以下,每年仅学费就要1万元左右,一般农村家庭会选择放弃上大学。”叶显发分析,弃考大军中,农村考生比例占大头。农村学生弃考原因有很多,一是选择复读;二是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产生退缩;三是考名校难度较大,毕业找不到好工作,无法为家里分担压力。叶显发表示,今年全国约有749万大学生竞争上岗,要在这样一个庞大的就业群体中脱颖而出,压力、难度绝对不小。

  专家:成才之路不止一条

  叶显发向长江商报记者分析,部分高中学生放弃高考,是经济、就业及教育体制等综合因素造成的,我们应该努力推进教育的多元发展和创造成才的多元渠道,不要总关注弃考的负面影响,而是“把弃考现象正常化”,“打破我国的‘唯学历论’,建立全新的人才评价体系,消除就业中的歧视。”

  长江商报记者调查发现,除了进入社会就业、选择海外留学之外,转投中职也是弃考生出路之一。一部分学生往往从高中退学,转而到中职学校学手艺。武汉第一技术学校招毕办张主任说,每年春节后,该校都会接到20余例普高转投中职的申请。高职单招、技能高考……随着中职升学渠道的拓宽,使得从普高转投中职的人数呈现上升趋势。

  张才生说,任何考试都会有人弃考,高考也不例外。现在学生们升学、成才途径多了,选择机会增多,他们的选择会更加关注求学成本,更加考虑“性价比”。

  更多高考真题及答案信息请关注出国留学网高考频道!


湖北高考语文试题 湖北高考数学试题 湖北高考英语试题 湖北高考理综试题 湖北高考文综试题
湖北高考语文答案 湖北高考数学答案 湖北高考英语答案 湖北高考理综答案 湖北高考文综答案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观察:湖北高考“弃考生”去哪儿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男生大学学什么专业比较好发展

男生大学什么专业好发展

男生读大专有什么专业好就业

男生大专好就业的专业

男生大学有哪些专业就业前景好

男生大学就业前景好的专业

男生大专学什么专业就业前景好

男生大专什么专业就业前景好

高中毕业考不上大学能不能复读

高中考不上大学复读

2021年湖北高考总分是多少

湖北高考总分是多少

高考前考生心理辅导有哪些

高考前考生心理辅导

2020年广东高考考生守则

广东高考考生守则

2020江西高考考生注意事项

江西高考注意事项

2020年宁夏高考考生注意事项

宁夏高考注意事项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观察:湖北高考“弃考生”去哪儿了

  “前几年湖北每年大概有1万人弃考,相关统计表明去年弃考人数超4万。”

  6月6日,湖北高考招生专家、长江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张才生向长江商报记者介绍。

  长江商报记者6月7日从湖北省教育考试院获悉,2015年湖北高考报名总人数为36.8万人,其中普通高考报名人数为33.4万人(往届毕业生占3万以上)。武昌实验中学一负责人表示,除开“异地高考”等因素外,预计今年湖北高考“弃考一族”人数在5万人左右。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透露,近些年来我国弃考的人数占总考生的10%左右,且呈上升趋势。

  他们为什么弃考?弃考会为自己带来什么?长江商报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弃考三大原因

  6月7日,武汉大雨。在武昌实验中学考点,学生小邓正在为同学们加油,因为已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提前录取,他放弃高考,一心为同学们助威。

  小邓在武汉一知名高中就读,成绩优秀。他介绍:“我参加了美国高考,这只是有别于中国高考的另一种高考,主要是为了增加人生阅历,而不是逃避高考。”从高一开始,小邓就决定要出国留学,当时因年纪太小,未能得到父母允许,但在他一再坚持下,终于得到父母的同意。

  昨日,像小邓这样放弃高考的学生还不少。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透露,近些年来我国弃考的人数占总考生的10%左右。湖北省今年普通高考报名人数为33.4万人,其中包括3万以上的往届毕业生。武昌实验中学一负责人表示,除开“异地高考”等因素外,预计今年湖北高考“弃考一族”人数约5万人。

  综合统计数据发现,湖北省高考报考人数在2005年至2008年逐年增加,2008年最高达到52.4万人。此后报考人数连续7年逐年下降,今年为36.8万人。湖北高考招生专家、长江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张才生分析,高考报名人数减少主要受人口出生率下降、学生选择出国放弃国内高考等因素影响。

  “前几年湖北每年约有1万人弃考,相关统计表明去年弃考人数超4万。”张才生说,湖北近年高考弃考人数持续增加。他分析,高考弃考大概有三方面原因:一是选择“洋高考”,也就是出国留学;二是因成绩不好而主动放弃;三是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一些学生认为无法考上理想大学(主要是一本院校),而选择直接工作。

  家长“名校情结"

  “虽然目前高考升学率超过80%,但高考焦虑依旧,因为大家只盯着少数重点高校。”教育专家叶显发表示,家长及学生都有一种“名校情结”,总将目光集中在少数优秀的学校上,如果不能在国内考取二本以上,就转而投入“洋高考”,争取能在国外较优秀的学校学习。

  小戴就是因为偏科而转投“洋高考”的一员。2013年上半年,高中二年级课程进入下半学期,开学一个月后,小戴觉得自己离目标大学之间的路程似乎还很远。“因为偏科严重,英语和政治基本是全班第一的水平,语文也能进前十,但数学却只能考到30多名。”

  小戴对长江商报记者说,因为数学拖后腿,这样的成绩想上北大、清华、复旦等优秀大学几乎不可能。但是,如果去国外就不一样了,完全可以在国外申请更好的大学,而不需要考虑数学成绩。家人听取她的想法后给予了支持,表示愿意出资,供她海外求学。于是,小戴毅然决然选择了退学,全力准备国外求学。

  “我自己写了申请文书,请一个清华的学长帮我修改,交给中介后,拿到了澳洲墨尔本大学的有条件录取通知书。”小戴说,最后又准备了一个月的雅思,取得了6.5分的成绩,满足了所有条件。“出国留学,不参加高考,目前看来是最适合我的选择。”

  武昌实验中学副校长艾建红说,近年来出国留学的高中生确实越来越多,湖北省每年有1万人左右,“武汉一些重点高中国际部的人数越来越多,这就是例证”。

  但这条路并不适合每个人。

  弃考生的经济账

  18岁的张雯(化名)是黄石市阳新县一所普高的高三学生,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今年春节后,自感升学无望的她不顾老师的挽留,执意弃考。现在在一家品牌服装店当店员,已经工作4个月了。“反正是考不上好大学,不如先就业,给家里减轻负担。”

  张雯所在学校高三年级组负责人介绍,张雯只是该校应届生中流失学生之一。该校从高一开始陆续流失学生,去向有二:一是去中职学技术,二是就业。“如果正常发挥,她考上高职高专还是可以的!就此弃考,挺可惜的。”

  其实,这一笔经济账张雯仔细算过。如果考上一所高职高专,每年学费最低5000元,超过了她家一个月的总收入。这还不包括其他费用,“每月生活费按500元算,一年就得5000多元,还有住宿费、教材费、交通费……太贵了。”

  现在,张雯月收入3000元左右,由于店员收入是与业务提成挂钩,能说会道的她甚至超过了同店工作的其他大学毕业生。在她看来,现在大学生找工作挺难的,一个大专文凭能否给她带来更加丰厚的回报,也不得而知。“能力比文凭重要,我可以从最低的岗位做起,积累实力,将来自己开店创业,或者有兴趣了再去上学。”

  与张雯不同,肖江涛已经大学毕业,他算了笔“教育账”:培养一名大学生,一般要14年,义务教育阶段以外的教育投入至少5万元。现在大学生就业难,起薪按照2000元计算,除去生活费,每月存款500元,至少8年才能将教育投入“挣回”,即使年收入在5万元左右,收回成本也要5年。

  “如果是三本、专科以下,每年仅学费就要1万元左右,一般农村家庭会选择放弃上大学。”叶显发分析,弃考大军中,农村考生比例占大头。农村学生弃考原因有很多,一是选择复读;二是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产生退缩;三是考名校难度较大,毕业找不到好工作,无法为家里分担压力。叶显发表示,今年全国约有749万大学生竞争上岗,要在这样一个庞大的就业群体中脱颖而出,压力、难度绝对不小。

  专家:成才之路不止一条

  叶显发向长江商报记者分析,部分高中学生放弃高考,是经济、就业及教育体制等综合因素造成的,我们应该努力推进教育的多元发展和创造成才的多元渠道,不要总关注弃考的负面影响,而是“把弃考现象正常化”,“打破我国的‘唯学历论’,建立全新的人才评价体系,消除就业中的歧视。”

  长江商报记者调查发现,除了进入社会就业、选择海外留学之外,转投中职也是弃考生出路之一。一部分学生往往从高中退学,转而到中职学校学手艺。武汉第一技术学校招毕办张主任说,每年春节后,该校都会接到20余例普高转投中职的申请。高职单招、技能高考……随着中职升学渠道的拓宽,使得从普高转投中职的人数呈现上升趋势。

  张才生说,任何考试都会有人弃考,高考也不例外。现在学生们升学、成才途径多了,选择机会增多,他们的选择会更加关注求学成本,更加考虑“性价比”。

  更多高考真题及答案信息请关注出国留学网高考频道!


湖北高考语文试题 湖北高考数学试题 湖北高考英语试题 湖北高考理综试题 湖北高考文综试题
湖北高考语文答案 湖北高考数学答案 湖北高考英语答案 湖北高考理综答案 湖北高考文综答案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