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信息网:“高考状元进港校”是积极信号
2011-07-04 23:33:31 高考
香港大学中国事务处透露,香港大学已确定录取内地省级高考(微博)状元11人,包括北京的3名文科状元、上海和湖南文理科状元,较去年人数增加近一倍。该校将为30名内地学生提供每年16万港元的全额奖学金,为60名内地学生提供全部学费或一半学费。另据透露,北京理科状元很可能选择就读香港科技大学。
香港高校与内地名校就高考尖子生展开争夺,是港校招生对内地高校形成“冲击波”的一个缩影。去年这个时候,有人根据内地各省高考状元报考港校者有所减少的情况,认为港校对高考尖子生的吸引力下降,“港校热”已在明显降温。然而,来自几所港校的数据显示,近两年内地学生报考港校本科生课程的人数并未减少,反而呈稳步上升之势,随着内地优质生源不断增加,港校的录取分数也逐年提高,所谓“港校热”降温之说,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
简单而言,港校之所以能够将一批高考尖子生从内地名校那里抢过去,第一,在于他们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厚的奖学金,第二,在于他们能够为学生开创一个开阔的国际化教育环境,帮助学生培养更强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这两方面的原因释放了一个积极的信号,就是教育全球化正在对中国的高等教育构成强大的挑战。
为学生提供各种奖学金,特别是为家境不富裕但成绩优异的学生提供丰厚的奖学金,一直是世界名校吸引优质生源的一个传统做法。奖学金制度与其说是钱的问题,不如说是教育观念的问题世界名校和香港高校多方筹措资金,为普通家庭、贫困家庭的优秀学生提供奖学金,反映了他们对教育公平的理解与追求。反观内地的一些高校,在建大楼、上项目、装点门面上不惜血本,在给学生提供奖学金上却十分吝啬,其结果是,大学生既要支付不菲的学费和其他成本,毕业后又面临着日渐严峻的就业压力,一些人开始怀疑上大学是否“得不偿失”,新版“读书无用论”也在一些地方流行开来。
近年来,中国对发达国家的教育逆差一直居高不下(保守估计超过100亿美元),其中主要是高等教育的逆差。这个数字背后的事实是,一部分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中国家长,在孩子申请不到奖学金的情况下,愿意用高出内地大学十几倍甚至更高的学费,把孩子送到国外大学去“镀金”。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一些中学办起了“国际班”,从教材到师资都与国外高中全面接轨,学生毕业时参加美国、英国等国家的高考,直接进国外大学读本科。这是国外高校、香港高校与内地高校展开招生竞争的另一种形式,而且这种竞争很可能愈演愈烈。
随着中国加入WTO时承诺开放教育服务的过渡期的结束,除政治、军事、警察等特殊领域的教育和义务教育外,其他教育领域包括教辅材料、教育设施和教育产品在内的市场都要全面对外开放。这意味着,也许过不了几年,一些国外高校和教育集团可能进入中国设立“分校”,直接与内地高校进行面对面的竞争。他们不但可能用高额奖学金争取高考状元,而且还可能用更灵活的招生方式、更有特色的教学内容和更具竞争力的就业支撑,为内地的普通考生提供另一种选择。
高等教育充分竞争之“狼”真的要来了,对有些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内地高校而言,这可能意味着灭顶之灾,但对中国学生和中国的高等教育而言,却意味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