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成为“零差评”的留学目的地
丰厚的奖学金、别具特色的教学方式、融入骨血的创新创业文化,正在令以色列成为“零差评”的留学目的地。
被以色列暑期学校“拐跑”的中国学生
2014年夏天,郑正非的生活不经意间出现了一个拐点。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毕业后,郑正非在以色列理工学院感受了一个月的暑期课程。此后,本打算去浙江大学读博的他放弃人间天堂杭州,选择了万里之外的以色列城市海法。如今他正在以色列理工学院攻读硕士学位。
郑正非告诉记者,报名以色列的暑期学校,本来是打算“到这个一生可能只去一次的地方好好旅游”。在他的知识体系中,以色列与犹太人基本可以画等号,只存在于“电视新闻、报纸报道和各种传说中”,他甚至担心如果不抓紧去看一看,“这个地处中东的国家一不小心哪天就从地球上消失了”。
第一次踏出国门的郑正非本来打算“和大家一起随便去玩玩”,却意外地发现,“除了周末,我们几乎每天上课、写作业,最后有考试,晚上还给我们加了一门中东历史课”。
然而,正是在这一个月的暑期课程中,郑正非被以色列理工学院迷住了。
最让他折服的是务实的学习氛围。“我们上课做作业用的是老师科研使用的数据,做的结论和模型都是老师曾经在知名期刊上发表过的,课堂上讲的是干货。”郑正非说,“这里上课不像国内,我们没有教材,都是老师自己整理一些内容,学到的知识也是现学现用。”这与国内大学“老师按照固定教材从第一章讲到最后一章”的套路大不相同。
以色列政府每年为中国学生提供超过200个暑期学校奖学金名额。“我们知道离开家乡到海外求学是个复杂的决定。要下决心的除了学生还有他们的家长[微博],我们知道他们不了解以色列。而让他们了解我们的最好办法就是暑期学校。”以色列驻华大使馆文化学术及省际事务主任柯智凯告诉记者。
以色列几乎每一所大学都开设了暑期课程,从3个星期到1个月不等,覆盖丰富的学科。“中国学生亲眼看过之后,就能够告诉亲友:以色列是个很棒的地方,我想到那里去留学。”
郑正非的经历证明,精明的以色列政府用暑期学校当“诱饵”,棋高一着。而以色列教育部门此举真正的目的是,吸引更多的中国优秀留学生赴以留学。
“只接受最优秀的学生”
“数以万计的优秀中国学生到美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留学。我们认为,以色列也可以提供类似的海外教育机会。只不过此前,以色列并不在中国的‘留学地图’上。”柯智凯总结道。
记者眼前的这位年轻的外交官周身散发出浓郁的以色列气质,在采访一开始就干净利落地说:“我是以色列的外交官,我显然要说以色列的好话,不过我说的也是事实。”
据柯智凯介绍,以色列在教育方面表现出色,国民为此感到骄傲。以色列有7所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位于耶路撒冷的希伯来大学、特拉维夫大学、巴伊兰大学和魏茨曼科学研究所,位于北部工业城市海法的以色列理工学院和海法大学,以及位于南部沙漠地区的内盖夫本·古里安大学。
近年来,到以色列留学的中国学生的数量已经增加到几百人。以色列驻华大使在多个场合透露,以方希望未来留学生数量能够达到几千人。
“以色列是个小国家,只有7所国立大学。我们不能和德国、澳大利亚比学校数量,但是我们可以比质量。”柯智凯自豪地告诉记者,“因此我们只接受最优秀的学生,也不和留学中介合作,我们希望来以色列留学的学生都是出于真诚的意愿。”
以色列政府“只接受最优秀中国学生”的意愿鲜明地体现在政府奖学金上。从2005年开始,以色列政府项目开始向赴以留学的优秀中国学生发放奖学金。柯智凯特意向记者强调,奖学金只针对杰出的学生,泛泛之辈无望获得。“我们只欢迎能够被以色列大学录取的优秀学生。”柯智凯说,以色列大学的录取标准通常很高。
学习科技,也吸收创新精神
“北航土著”张皓2012年博士毕业后,前往以色列读博士后,他告诉记者,选择以色列的主要原因是“这边有个老师是世界顶尖水平的”,除此之外还有“对犹太人的崇拜和好奇”。
张皓说,来以色列之前,只是知道以色列人擅长创新,“至于怎么创新,为什么有能力创新是不知道的”。待了几年后,他开始有深入的体会。比如大学教育,“从课程设计与培养方式来看,他们的教育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我觉得他们学生的创新性跟这种培养是分不开的”。
张皓所在的研究单位正在研制新型小卫星系统,研究人员中不乏本科生和研究生,也有很多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学生很容易把自己所学和工程实践结合起来,最终形成的结果既创新又务实。”
以色列创业之父约西·瓦尔迪曾经告诉记者,让以色列在创新方面脱颖而出的不是知识和技术,而是文化和精神。
柯智凯告诉记者,他完全同意瓦尔迪的话,他认为创新不在书本知识,而是在于思考和行为的方式。
“以色列是个开放的社会,每个人都可以走进老板的办公室说我有一个好点子,你听听我的想法吧。老板真的会听,他们可能不会每次都接受建议,但他们不会关上门。正因为如此,以色列是一个以初创企业著名的社会。我们鼓励人们思考,也鼓励人们提问,鼓励人们不要害怕失败。我们告诉人们,只有通过失败才能最终获得成功,这个工作从人们儿时就开始,不是到了大学才开始。”
在柯智凯看来,中国和以色列在很多方面十分相似,比如都崇拜成功和教育,都盛产“虎妈”。但中以成功的途径并不一样,中国人更强调传统的学习方式,以色列人更强调思路开放的讨论。
在以色列理工学院读大四的刘双龙对此深有体会,他告诉记者,以色列人“一般不会改变他们坚持的东西,总能看到一些以色列学生为了自己坚持的东西与同学激烈争吵”。 这让他反思中国文化有时过分礼让,他也开始对自己的想法更加坚持。
而以色列人“骨血里的创业和创新精神”更是深深地影响了刘双龙,他经常和一些以色列朋友聊创业,发现他们对创业“时刻准备着”。当刘双龙提到创业的点子时,他们会立刻拿出纸来分析可行性。刘双龙正在考虑今后走上创业之路,并且找以色列人做合作伙伴。
柯智凯认为,想要学习以色列的创新精神,最好的办法就是留学。“从书本上看和亲自感受是两回事。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到以色列来,他们至少能亲眼看看以色列是怎样创新的。”柯智凯说,“我不是说以色列人比别人聪明,我们不是。以色列有很多要向其他国家比如中国学习的地方,但是在学术、企业创新方面,我认为我们可以为中国提供借鉴。”
刘双龙告诉记者,在以色列留学,学习科技是第一位的。“至于创新文化,更主要的是结交一些以色列朋友,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才会潜移默化被感染。”刘双龙说,无论是“想当纯学霸”还是想多了解以色列的创新文化,都有途径和通道,选择权在每个人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