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由留学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贺新郎·别友》。更多毛泽东诗词尽在出国留学网实用资料毛泽东诗词专题。
《贺新郎·别友》
年代: 现代 作者: 毛泽东
挥手从兹去。
更那堪凄然相向,
苦情重诉。
眼角眉梢都似恨,
热泪欲零还住。
知误会前番书语。
过眼滔滔云共雾,
算人间知己吾和汝。
人有病,
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
照横塘半天残月,
凄清如许。
汽笛一声肠已断,
从此天涯孤旅。
凭割断愁丝恨缕。
要似昆仑崩绝壁,
又恰象台风扫寰宇。
重比翼,
和云翥。
作品赏析
【注释】:
去:离开。挥手从兹去:李白《送友人》,“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热泪欲零:零,与“零落”的零同义,也是落的意思。《古诗十九首》之十,“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书语:信中的话语。
云雾:比喻前句的误会。
人有病,天知否:原为“重感慨,泪如雨”。(病:也指误会。)
横塘:长沙东门小吴门外清水塘。
一九二一年冬至二三年四月,毛泽东租了清水塘边的一所茅屋,家住兼作中共湘区委员会会址,旧址现为纪念馆。
“横塘”也是典故,在古诗中常作女子居住之处。唐崔颢(hao4)《长干行》,“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如许:这样。
凭割断:请割断之意。
翥(zhu4):奋飞。最后两韵原为,“我自欲为江海客,更不为昵昵儿女语。山欲堕,云横翥。”
【题解】
一九二三年四月,湖南省长赵恒惕下令通缉“过激派”毛泽东。毛离开长沙去武汉,转上海,然后赴广州参加六月的中共三大,直至二四年秋才回湖南搞农运。这首词是与妻子杨开慧分别时所作。
【赏析】
读毛泽东诗词之时,笔者恰经历些许情感波动。于几十首体现毛泽东革命激情的诗词中读到这首难得的真情流露至深的《贺新郎·别友》,竟感动的一塌糊涂,或许这就是所谓的情感共鸣。这首诗写于1923年11~12月间,毛泽东在与杨开慧新婚不久之后,接到中央通知,需由长沙到上海再转广州,准备参加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是在离开长沙之时毛泽东写下了这首离别词给杨开慧。
“挥手别兹去”,上阕首句就点明意境,将读者拉入离别的情境中。此句借用李白《送友人》诗中“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这一诗句,毛泽东只改动了一个字,借以诉说离别的不得已之情。由于毛泽东对古代诗词早已烂熟于胸,深厚的文化积淀使他创作时在涉及某一内容,某一题材,甚至是使用某一体裁时,古人所诵咏的诗词瞬间便能涌上心头。这使他得以得心应手地随心撷取,不论是诗句,文意,甚至是意境,他都能贴切地嵌入自己的诗中。对古人诗句的撷取不仅使毛泽东诗词厚重大气,而且使诗词中的意象摇曳生姿,意境阔大壮美。在以下的诗句中,笔者还将一一为您点出。
“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此句诗人也借用柳永《雨霖铃》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只是柳永此句写离别后的“每逢佳节倍思亲”,而毛泽东与杨开慧即将离别,其实终究是还未动身。相视而对,唯有凄然之苦。再说一句让杨开慧照顾好自己,再说一句让杨开慧照顾好家小……可是千言万语只有一句话能代表毛泽东的心:我舍不得离开你们。
“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很多学者在评析这句诗词的时候说这是毛泽东描写杨开慧深沉热烈而又强为压抑的离情别绪,可是笔者却认为这为什么不能是描写毛泽东自己的呢?描写自己的内心更直接深刻,而且就像鲁迅说的“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毛泽东再怎么豪情万丈,再怎么刚强铁血他也终归是有情有意的男子汉,为妻小深情这才是真性情。
“挥手别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构成一幅古典的“长亭送别”图。
“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这三句是毛泽东和杨开慧情感生活的写照。生活难免磕磕绊绊,也会有误会存在,可这些都不重要,这些都会过去,诗人以云雾比喻误会,表示误会再大也只是过眼即逝的云雾。我和你相知相爱,有什么事情是克服不了的呢?字里行间含有毛泽东对他们之间的误会的道歉之情,也有希望妻子能理解原谅自己之意。
“人有病,天知否?”初学本诗之时总难以理解这句诗词的意思,有些学者翻译:人是有感情、有牵挂、有悲伤的,老天爷你知道吗?可笔者仍觉得这样的翻译并不能很好的诠释诗人的本意。依笔者看来,此"病"似病又非病,病,或指当时的中国有待改造的弊病;非病,或指精神,灵魂之痛,表示离别之痛。与妻小的离别让诗人痛,中国的革命事业尚未成功,那些弊病更让诗人痛。
下阕由情及志,情景交融,感染力极强。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这几句诗词笔者觉得诗人是撷取“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之意境,同样移情于景,又以情称情,表达内心的愁苦。不同的是后者用意象无修饰的叠加构成一幅相思美景,而毛泽东取东门路、横塘、月亮、火车四个意象组成了凄清落寞的画面,辅以时间修饰“霜重”、范围修饰“半天”,用现代化的景象描绘出古典的情境,更加凄凉壮美,具有艺术感染力。
诗人是坐火车走的,在即将分手之时已然“热泪欲零”,汽笛一声长鸣像是等待判决的人被拉去行刑,猝然而就的撕人心肺,断人肝肠。只是此中的一声汽笛,笔者认为实则实矣,然则破坏了整句的美感。下阕开头的部分一直都是静物的古典描绘,突然而来的一声刺耳的汽笛声,笔者的第一反应是想要捂住耳朵,不知道其他读者是否也有这样的感觉。
“凭割断愁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这句诗词表达了诗人参加革命斗争的强大决心,同时也烘托了未来的大革命的声威,表现的是一种昂扬的革命激情和大丈夫豪情。笔者在朗诵此诗此句时,感觉之前积蓄的离情别绪被突然的慷慨激昂所中断,多少有些不协调,这样的激情反倒损了整首诗的婉约意境。可是笔者仔细一想才发现这才是毛泽东的高明之处,这是带有毛泽东印记的风格。毛泽东被世人所认识并传诵是因为他政治家,中国伟大革命者的身份,他也一直以一种昂扬的革命激情的状态所世人所熟悉。这种在诗句中融合革命激情与缠绵的儿女柔情的感受才是毛泽东所特有的,更符合毛泽东是“诗人政治家,政治家诗人”的评价。
最后两句“重比翼,和云翥”是毛泽东给杨开慧的一句美好的承诺,他说等我和你在将来的革命斗争中会晤时再在云霄中比翼双飞,是一个充满革命人情味的希望。词以婉约收结,婉约中仍带有豪放。
整首诗描写了诗人与妻子的离别之情和革命志士的远大抱负,既有缠绵的儿女情长,更有为革命事业的义无反顾,将青年毛泽东独特而丰富的情感世界描绘的淋漓尽致,整首诗巧妙的古诗词的或诗句或文意或意境,感情表达得情真意切,实属佳作。
诗 | 诗句 | 诗词鉴赏 | 诗词 | 散文诗 | 现代诗 | 打油诗 |
诗 | 诗句 | 诗词鉴赏 | 诗词 | 散文诗 | 现代诗 | 打油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