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蜜蜂引路》教案

  新的学期到来啦,这一学期,老师和同学们将一起学习更多的课文、收获更丰富的知识。一个出色的语文教师总是拥有一份出色的课件设计和教案,以下是出国留学网为您整理的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蜜蜂引路》教案,谢谢阅读。更多相关教案请点击【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蜜蜂引路》教案(一)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介绍收集到的列宁的有关资料。

  2、老师补充介绍并引人新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⑴ 自读全文,画出不认知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⑵ 同桌互相听读课文,读准字音,老师随机引导。(“引”应该读“yǐn”,不读“yǐng”。“附近”应该读“fù jìn”,而不是“fǔ jìn”)

  ⑶ 竞赛读,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3、汇报交流识字方法。

  三、巩固识字

  1、指名、集体读生字卡片。

  2、做游戏巩固识字:

  游戏规则: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来,背对黑板站立。老师在黑板上指一个字让全班同学默记,然后请这名同学猜一猜刚才老师指的是哪个字。这名同学指着黑板上的字问同学们:“是不是×”,假如不是老师指出的字,同学们答回答:“不是×”,这名同学继续指字问话,假如同学猜对了,同学们就回答:“对,对,对,下一位。”老师再请下一位同学猜字。

  四、指导书写

  1、重点指导:

  “附”要写得左窄右宽,单人旁要写在竖中线上;“寸”的横要写在横中线上面上一点;“派”字的第四笔是撇,不是横;“敲”的右半边不是支。

  2、练习写字。

  3、展示同学书写的字,师生一起评议。

  五、自读课文

  同学自身轻声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第二课时

  一、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考虑: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同桌交流初步感知的课文内容。

  二、朗读感悟

  1、分组朗读课文的第1、2段。

  ⑴ 讨论:

  读懂了哪些内容,还有什么问题?

  ⑵ 分别出示(投影仪或幻灯)下面两句话,把画线的词语换一换,不改变原句的意思:

  当地有个养蜂的人,列宁经常派人去请他来谈天。

  可是往常派去找他的人到莫斯科去了。

  ⑶ 集体朗读第1、2段。

  2、学习第3段:

  ⑴ 小组合作:

  用自身喜欢的方式学习,可以画画,可以扮演,可以朗读,体会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他是怎样想的。

  ⑵ 汇报交流:

  指名请同学汇报,借助同学的画或老师自身利用简笔画,协助同学理解“花丛”“蜜蜂”“园子与养蜂人”之间的关系。体会列宁的心理活动。

  ⑶ 谈感受:

  列宁是个怎样的人?

  3、指导朗读第4段:

  要读出养蜂人热情又惊讶的语气,列宁幽默风趣的语气。

  4、集体朗读全文。

  三、创编扮演

  1、创设口语交际的氛围,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小组分角色扮演,列宁找到养蜂人的经过和心理活动。

  四、课外作业

  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把你的发现写下来。

  【教学后记】

  这篇文章也同样运用质疑课题的方法,让同学进行文本学习,让同学自身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从而体会列宁的善于发现和考虑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同学联系上下文理解“果然”一词的意思。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蜜蜂引路》教案(二)

  【课前透视】

  讲读课文《蜜蜂引路》,是一篇记叙文。记叙了列宁通过观察蜜蜂采蜜和飞行的路线,利用蜜蜂作向导,终于自身找到了养蜂人的故事。说明列宁是个善于观察,认真考虑的人。课文故事性强,情节吸引导读者,且内容短小。

  爱听故事是小同学们共有的特征。教学中,要抓住课文内容和语言上的特点,引导同学仔细阅读课文,边读边想,充沛利用课文的插图,引导同学想象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结合重点词句,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让同学初步懂得,遇到疑难事情的时候,要仔细观察,认真考虑,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周密合理的推理判断,就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区别“经常”和“往常”的意思。

  3、能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考虑的特点。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能结合重点的词句理解蜜蜂是如何给列宁引路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信息资料】

  1、生字词语卡片、插图或课件。

  2、了解列宁的生平,阅读列宁的故事。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谈话激疑:

  同学们,当俺们想去一个地方,却不知道路怎样走,你通常会想什么方法呢?(同学交流),那你们听过蜜蜂也能当向导吗?今天俺们就来一起读一个故事──《蜜蜂引路》(板题) 。

  2、谈话激趣:

  同学们,你们了解蜜蜂吗?可是你们知道蜜蜂能给人带路吗?教师相机板题。

  小同学大多喜欢小动物,从对蜜蜂的了解引入课文,激发同学读文热情,交待了文章主要内容。

  〖对话平台〗

  一、感知

  1、自由读课文,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不太熟练的地方多读几遍。

  2、边读边想:

  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

  3、组内合作识字:

  互读、互听、正音。

  4、教师引导:

  鼓励同学小老师,教同学们认知生字,重点交流识字记字方法。

  5、游戏巩固识字:

  让同学说出一种识字游戏方法,并让该生当小老师主持游戏,巩固识字。

  6、指读课文,检查识字和朗读情况,师生评议,正音。

  抓住低年级教学的重点,突出识字教学,引发同学自主识字的热情,充沛尊重同学识字的个性经验,转换师生角色,培养同学能力。

  二、研读

  1、引导同学寻找故事发生的起因。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节。

  2、组织同学读书,引导阅读交流:

  ⑴ 边读边画,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相机理解“附近”的意思(可以语言叙述,可以画画表示)。

  ⑵ 体会列宁为什么要去找养蜂人?理解“经常”和“往常”的意思(引导同学换词或造句理解)。结合课文内容,用“因为……所以……”或者“……是因为……”说说列宁去找养蜂人的的原因。

  3、联系事情结果,引发同学读书兴趣:

  考虑:

  列宁能找到养蜂的人吗?从列宁的话里,你知道他是如何找到养蜂人的?

  阅读课文最后一自然节,体会故事情节的生动性。通过朗读理解养蜂人的“惊讶”。教师适时启发考虑:

  蜜蜂是怎样引路的呢?(为下堂课教学做准备)

  抓住故事情节上的特点,从因、果入手,适时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培养同学语感,训练同学思维。同时引导同学寻找列宁如何找到养蜂人的答案,激发同学研读故事经过的热情。为下文的学习做了铺垫。

  三、写字

  1、出示“俺会写”中:

  附近  谈  派  引  列  蜂

  2、引导同学观察生字的特征,想方法记住这些字,找出难点字和书写上应该注意的问题。

  3、教师范写难点字,强调重点笔画。如:

  谈:右边上面的“火”字一捺变成“点”;派:右边不要写成“瓜”字。

  4、同学练写,一起评议。优秀作业展示。

  重点指导本节课中出现的生字,教学中应该在识字的环节加强识记字的交流。指导写字时要注意引导同学自主识字写字。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一、复习

  1、读写词语,利用生字词语卡片,组织同学读写。同桌互相检查评议。

  2、指读课文。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二、讨论

  1、提出问题,引导读书:

  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的人?

  2、合作学习:

  结合插图,想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想想列宁的住处,花丛,园子,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想方法弄清楚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

  教师巡视,指导同学读书,启发同学可以用语言叙述过程、画路线图、扮演等方法。

  3、汇报交流:

  鼓励同学采用自身的方法,展示自身的读书收获,教师相机引导。如:

  同学用画画加辅助语言的形式,画出“列宁住处、花丛、园子、小房子等景物,然后按课文内容进行叙述。教师可以协助同学边说边指,理解课文。

  同学用语言叙述。教师可以引导同学用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如“因为……所以……”“先……然后……最后……”等,把话说清楚。

  4、抓住重点词句,指导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以问题探究的方式,引导同学读书。鼓励同学有创意的理解、表达,在读书和汇报中培养同学的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观察想像、分析和解决总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意识。体现整合的思想。

  三、感悟

  1、启发同学考虑:

  你认为列宁是个怎样的人?

  2、引导同学交流自身的看法:

  强调抓住课文的相关内容,把自身的理由说得有理有据。

  通过交流,挖掘人物的精神,让同学在理解与分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突出文章的中心。同时强调抓住内容进行说明,培养了同学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四、写字

  1、出示“俺会写”中的“讶、敲”,引导同学进行观察。

  2、同学尝试书写,教师巡视,注意重点笔画的指导。如:

  “敲”字应左宽右窄。注意右边“攴”不能写成“支”。

  3、同桌互相评议。

  【伴教锦囊】

  〖词语解释〗

  附近:靠近某地的。

  经常:时常。

  往常:过去的一般的日子。

  惊讶:惊异。

  观察:仔细观察客观事物或现象。

  〖相关链接〗

  列宁: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1870~1923)。列宁于1870年4月22日出生在俄国伏尔加河畔的辛比尔斯克,父亲是一位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教育活动家,哥哥亚历山大因参与谋刺沙皇而被处死。在家庭的影响下,1887年秋列宁进入喀山大学法律系学习,然而,不久他就因为参与同学运动而被学校开除,遭到逮捕和流放。第二年,回到喀山后,他开始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和普列汉诺夫的著作。1892年,他又开始筹建马克思主义小组,并将《共产党宣言》译成了俄文,还写下了第一本著作《农民生活中新的经济变化》。这时的列宁已由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共产主义者了。

  1895年,列宁在彼得堡创建了彼得堡工人解放协会。这年年底,他再次被捕入狱,14个月的狱中生活后,又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在西伯利亚的3年中,他开始使用“列宁”这个化名,写出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书,并与另一位革命者克鲁普斯卡娅结了婚。

  1900年2月,列宁在西伯利亚的流放结束,回到彼得堡后不久转赴西欧,在德国兴办了第一张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机关报《火星报》。1903年7月30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布鲁塞尔召开代表大会,会上形成了以列宁为核心的布尔什维克,布尔什维克的意思是多数派。布尔什维克及其思想体系的发生,标志着列宁主义的形成。

  1905年11月,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迸发后,列宁回到祖国直接领导革命,并提出了无产阶级政党在民主革命中的战略。12月,莫斯科武装起义失败,列宁又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第二次流亡生活。在此期间,他写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等一系列著作,使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全面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迸发后,列宁又提出了“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口号,说明了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1917年3月,沙皇政府被推翻。听到沙皇垮台的消息以后,列宁立即返回俄国,积极准备发动武装起义。在列宁的领导下,俄国人民终于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革命胜利后,列宁当选为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主席,他领导人民粉碎了帝国主义的三次武装进攻和国内的叛乱,使苏俄的经济建设逐步走上了正轨。

  列宁在晚年患了脑溢血症,但他在病中仍口授了《论合作制》等文章和信件。列宁的全部著述达55卷,所以有人说他是一位多产的作家。1923年,列宁病情开始恶化,第二年倒霉与世长辞,终年54岁。

  莫斯科:原苏联首都,现俄罗斯联邦首都,是政治、经济、金融,科学、艺术中心。莫斯科地处俄罗斯欧洲局部的中部,地跨莫斯科河及其支流亚乌扎河两岸,是世界特大都市之一。莫斯科市区被一条环城高速公路所包围,这条高速公路的周长为109公里。莫斯科面积为10万平方公里。莫斯科也是全俄最大的交通运输枢纽。莫斯科还是重要的国际空港,5个机场与俄罗斯国内的200个城市相连。

  〖阅读在线〗

  列宁和卫兵

  十月革命刚刚胜利,一天早晨,朝阳透过薄雾,把金色的光辉洒在高大的斯莫尔尼宫上。

  人民委员会就设在斯莫尔尼宫,在门前站岗的是新战士洛班诺夫。班长叮嘱他说:“洛班诺夫同志,你今天第一次站岗。到这里来的人很多,你的任务是检查他们的通行证。列宁同志要来这里开会,你千万不能让坏人混进来!”

  “是,班长同志。”洛班诺夫行了个军礼,“俺以革命的名义保证,一定为列宁同志站好岗!”

  太阳越升越高,到斯莫尔尼宫开会和办事的人真多,有工人,有士兵,有农民,还有同学。洛班诺夫认真地检查了他们的通行证。

  人民委员会主席列宁来了。他一边走,一边在考虑什么问题。

  “同志,您的通行证?”洛班诺夫拦住了他。

  “噢,通行证,俺就拿。”列宁急忙把手伸进衣兜里拿通行证。

  一位来开会的同志看到洛班诺夫拦住了列宁查通行证,就生气地嚷起来:“放行吧,放行吧!他是列宁!”

  “对不起。”洛班诺夫严肃地说,“俺没有见过列宁。没有通行证,谁也不能进!”

  列宁把通行证交给洛班诺夫。洛班诺夫接过来一看,果然是列宁同志,他非常不安,举手行礼说:“列宁同志,请原谅,俺耽误了你的时间。”

  列宁握住这位年轻战士的手,高兴地说:“你做的很对,小伙子!你对工作很负责任。谢谢!”

  他又回过头来对旁边那位同志说:“你不该责备他。俺们就需要这样认真负责的好战士。革命纪律是每个人都应该遵守的,俺也不能例外。”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 语文老师工作计划 | 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 语文老师工作计划 | 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蜜蜂引路》教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26课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描写父爱如山的名人名言

描写父爱如山的名言

描写夏天的温柔句子80条

描写夏天的句子80条

适合发朋友圈祝福新人的话

发朋友圈祝福新人的话

端午微信朋友圈文案2021

端午微信朋友圈文案

简单员工试用期转正申请书

简单员工转正申请书

二年级语文下听课评语

听课评语

二年级优美句子短句

二年级优美句子

2021二年级上学期语文寒假作业答案

二年级寒假作业答案

读书格言简单大全二年级

读书格言简单大全

教师评语大全小学二年级

教师评语大全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新的学期到来啦,这一学期,老师和同学们将一起学习更多的课文、收获更丰富的知识。一个出色的语文教师总是拥有一份出色的课件设计和教案,以下是出国留学网为您整理的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蜜蜂引路》教案,谢谢阅读。更多相关教案请点击【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蜜蜂引路》教案(一)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介绍收集到的列宁的有关资料。

  2、老师补充介绍并引人新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⑴ 自读全文,画出不认知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⑵ 同桌互相听读课文,读准字音,老师随机引导。(“引”应该读“yǐn”,不读“yǐng”。“附近”应该读“fù jìn”,而不是“fǔ jìn”)

  ⑶ 竞赛读,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3、汇报交流识字方法。

  三、巩固识字

  1、指名、集体读生字卡片。

  2、做游戏巩固识字:

  游戏规则: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来,背对黑板站立。老师在黑板上指一个字让全班同学默记,然后请这名同学猜一猜刚才老师指的是哪个字。这名同学指着黑板上的字问同学们:“是不是×”,假如不是老师指出的字,同学们答回答:“不是×”,这名同学继续指字问话,假如同学猜对了,同学们就回答:“对,对,对,下一位。”老师再请下一位同学猜字。

  四、指导书写

  1、重点指导:

  “附”要写得左窄右宽,单人旁要写在竖中线上;“寸”的横要写在横中线上面上一点;“派”字的第四笔是撇,不是横;“敲”的右半边不是支。

  2、练习写字。

  3、展示同学书写的字,师生一起评议。

  五、自读课文

  同学自身轻声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第二课时

  一、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考虑: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同桌交流初步感知的课文内容。

  二、朗读感悟

  1、分组朗读课文的第1、2段。

  ⑴ 讨论:

  读懂了哪些内容,还有什么问题?

  ⑵ 分别出示(投影仪或幻灯)下面两句话,把画线的词语换一换,不改变原句的意思:

  当地有个养蜂的人,列宁经常派人去请他来谈天。

  可是往常派去找他的人到莫斯科去了。

  ⑶ 集体朗读第1、2段。

  2、学习第3段:

  ⑴ 小组合作:

  用自身喜欢的方式学习,可以画画,可以扮演,可以朗读,体会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他是怎样想的。

  ⑵ 汇报交流:

  指名请同学汇报,借助同学的画或老师自身利用简笔画,协助同学理解“花丛”“蜜蜂”“园子与养蜂人”之间的关系。体会列宁的心理活动。

  ⑶ 谈感受:

  列宁是个怎样的人?

  3、指导朗读第4段:

  要读出养蜂人热情又惊讶的语气,列宁幽默风趣的语气。

  4、集体朗读全文。

  三、创编扮演

  1、创设口语交际的氛围,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小组分角色扮演,列宁找到养蜂人的经过和心理活动。

  四、课外作业

  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把你的发现写下来。

  【教学后记】

  这篇文章也同样运用质疑课题的方法,让同学进行文本学习,让同学自身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从而体会列宁的善于发现和考虑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同学联系上下文理解“果然”一词的意思。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蜜蜂引路》教案(二)

  【课前透视】

  讲读课文《蜜蜂引路》,是一篇记叙文。记叙了列宁通过观察蜜蜂采蜜和飞行的路线,利用蜜蜂作向导,终于自身找到了养蜂人的故事。说明列宁是个善于观察,认真考虑的人。课文故事性强,情节吸引导读者,且内容短小。

  爱听故事是小同学们共有的特征。教学中,要抓住课文内容和语言上的特点,引导同学仔细阅读课文,边读边想,充沛利用课文的插图,引导同学想象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结合重点词句,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让同学初步懂得,遇到疑难事情的时候,要仔细观察,认真考虑,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周密合理的推理判断,就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区别“经常”和“往常”的意思。

  3、能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考虑的特点。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能结合重点的词句理解蜜蜂是如何给列宁引路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信息资料】

  1、生字词语卡片、插图或课件。

  2、了解列宁的生平,阅读列宁的故事。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谈话激疑:

  同学们,当俺们想去一个地方,却不知道路怎样走,你通常会想什么方法呢?(同学交流),那你们听过蜜蜂也能当向导吗?今天俺们就来一起读一个故事──《蜜蜂引路》(板题) 。

  2、谈话激趣:

  同学们,你们了解蜜蜂吗?可是你们知道蜜蜂能给人带路吗?教师相机板题。

  小同学大多喜欢小动物,从对蜜蜂的了解引入课文,激发同学读文热情,交待了文章主要内容。

  〖对话平台〗

  一、感知

  1、自由读课文,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不太熟练的地方多读几遍。

  2、边读边想:

  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

  3、组内合作识字:

  互读、互听、正音。

  4、教师引导:

  鼓励同学小老师,教同学们认知生字,重点交流识字记字方法。

  5、游戏巩固识字:

  让同学说出一种识字游戏方法,并让该生当小老师主持游戏,巩固识字。

  6、指读课文,检查识字和朗读情况,师生评议,正音。

  抓住低年级教学的重点,突出识字教学,引发同学自主识字的热情,充沛尊重同学识字的个性经验,转换师生角色,培养同学能力。

  二、研读

  1、引导同学寻找故事发生的起因。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节。

  2、组织同学读书,引导阅读交流:

  ⑴ 边读边画,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相机理解“附近”的意思(可以语言叙述,可以画画表示)。

  ⑵ 体会列宁为什么要去找养蜂人?理解“经常”和“往常”的意思(引导同学换词或造句理解)。结合课文内容,用“因为……所以……”或者“……是因为……”说说列宁去找养蜂人的的原因。

  3、联系事情结果,引发同学读书兴趣:

  考虑:

  列宁能找到养蜂的人吗?从列宁的话里,你知道他是如何找到养蜂人的?

  阅读课文最后一自然节,体会故事情节的生动性。通过朗读理解养蜂人的“惊讶”。教师适时启发考虑:

  蜜蜂是怎样引路的呢?(为下堂课教学做准备)

  抓住故事情节上的特点,从因、果入手,适时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培养同学语感,训练同学思维。同时引导同学寻找列宁如何找到养蜂人的答案,激发同学研读故事经过的热情。为下文的学习做了铺垫。

  三、写字

  1、出示“俺会写”中:

  附近  谈  派  引  列  蜂

  2、引导同学观察生字的特征,想方法记住这些字,找出难点字和书写上应该注意的问题。

  3、教师范写难点字,强调重点笔画。如:

  谈:右边上面的“火”字一捺变成“点”;派:右边不要写成“瓜”字。

  4、同学练写,一起评议。优秀作业展示。

  重点指导本节课中出现的生字,教学中应该在识字的环节加强识记字的交流。指导写字时要注意引导同学自主识字写字。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一、复习

  1、读写词语,利用生字词语卡片,组织同学读写。同桌互相检查评议。

  2、指读课文。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二、讨论

  1、提出问题,引导读书:

  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的人?

  2、合作学习:

  结合插图,想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想想列宁的住处,花丛,园子,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想方法弄清楚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

  教师巡视,指导同学读书,启发同学可以用语言叙述过程、画路线图、扮演等方法。

  3、汇报交流:

  鼓励同学采用自身的方法,展示自身的读书收获,教师相机引导。如:

  同学用画画加辅助语言的形式,画出“列宁住处、花丛、园子、小房子等景物,然后按课文内容进行叙述。教师可以协助同学边说边指,理解课文。

  同学用语言叙述。教师可以引导同学用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如“因为……所以……”“先……然后……最后……”等,把话说清楚。

  4、抓住重点词句,指导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以问题探究的方式,引导同学读书。鼓励同学有创意的理解、表达,在读书和汇报中培养同学的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观察想像、分析和解决总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意识。体现整合的思想。

  三、感悟

  1、启发同学考虑:

  你认为列宁是个怎样的人?

  2、引导同学交流自身的看法:

  强调抓住课文的相关内容,把自身的理由说得有理有据。

  通过交流,挖掘人物的精神,让同学在理解与分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突出文章的中心。同时强调抓住内容进行说明,培养了同学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四、写字

  1、出示“俺会写”中的“讶、敲”,引导同学进行观察。

  2、同学尝试书写,教师巡视,注意重点笔画的指导。如:

  “敲”字应左宽右窄。注意右边“攴”不能写成“支”。

  3、同桌互相评议。

  【伴教锦囊】

  〖词语解释〗

  附近:靠近某地的。

  经常:时常。

  往常:过去的一般的日子。

  惊讶:惊异。

  观察:仔细观察客观事物或现象。

  〖相关链接〗

  列宁: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1870~1923)。列宁于1870年4月22日出生在俄国伏尔加河畔的辛比尔斯克,父亲是一位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教育活动家,哥哥亚历山大因参与谋刺沙皇而被处死。在家庭的影响下,1887年秋列宁进入喀山大学法律系学习,然而,不久他就因为参与同学运动而被学校开除,遭到逮捕和流放。第二年,回到喀山后,他开始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和普列汉诺夫的著作。1892年,他又开始筹建马克思主义小组,并将《共产党宣言》译成了俄文,还写下了第一本著作《农民生活中新的经济变化》。这时的列宁已由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共产主义者了。

  1895年,列宁在彼得堡创建了彼得堡工人解放协会。这年年底,他再次被捕入狱,14个月的狱中生活后,又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在西伯利亚的3年中,他开始使用“列宁”这个化名,写出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书,并与另一位革命者克鲁普斯卡娅结了婚。

  1900年2月,列宁在西伯利亚的流放结束,回到彼得堡后不久转赴西欧,在德国兴办了第一张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机关报《火星报》。1903年7月30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布鲁塞尔召开代表大会,会上形成了以列宁为核心的布尔什维克,布尔什维克的意思是多数派。布尔什维克及其思想体系的发生,标志着列宁主义的形成。

  1905年11月,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迸发后,列宁回到祖国直接领导革命,并提出了无产阶级政党在民主革命中的战略。12月,莫斯科武装起义失败,列宁又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第二次流亡生活。在此期间,他写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等一系列著作,使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全面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迸发后,列宁又提出了“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口号,说明了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1917年3月,沙皇政府被推翻。听到沙皇垮台的消息以后,列宁立即返回俄国,积极准备发动武装起义。在列宁的领导下,俄国人民终于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革命胜利后,列宁当选为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主席,他领导人民粉碎了帝国主义的三次武装进攻和国内的叛乱,使苏俄的经济建设逐步走上了正轨。

  列宁在晚年患了脑溢血症,但他在病中仍口授了《论合作制》等文章和信件。列宁的全部著述达55卷,所以有人说他是一位多产的作家。1923年,列宁病情开始恶化,第二年倒霉与世长辞,终年54岁。

  莫斯科:原苏联首都,现俄罗斯联邦首都,是政治、经济、金融,科学、艺术中心。莫斯科地处俄罗斯欧洲局部的中部,地跨莫斯科河及其支流亚乌扎河两岸,是世界特大都市之一。莫斯科市区被一条环城高速公路所包围,这条高速公路的周长为109公里。莫斯科面积为10万平方公里。莫斯科也是全俄最大的交通运输枢纽。莫斯科还是重要的国际空港,5个机场与俄罗斯国内的200个城市相连。

  〖阅读在线〗

  列宁和卫兵

  十月革命刚刚胜利,一天早晨,朝阳透过薄雾,把金色的光辉洒在高大的斯莫尔尼宫上。

  人民委员会就设在斯莫尔尼宫,在门前站岗的是新战士洛班诺夫。班长叮嘱他说:“洛班诺夫同志,你今天第一次站岗。到这里来的人很多,你的任务是检查他们的通行证。列宁同志要来这里开会,你千万不能让坏人混进来!”

  “是,班长同志。”洛班诺夫行了个军礼,“俺以革命的名义保证,一定为列宁同志站好岗!”

  太阳越升越高,到斯莫尔尼宫开会和办事的人真多,有工人,有士兵,有农民,还有同学。洛班诺夫认真地检查了他们的通行证。

  人民委员会主席列宁来了。他一边走,一边在考虑什么问题。

  “同志,您的通行证?”洛班诺夫拦住了他。

  “噢,通行证,俺就拿。”列宁急忙把手伸进衣兜里拿通行证。

  一位来开会的同志看到洛班诺夫拦住了列宁查通行证,就生气地嚷起来:“放行吧,放行吧!他是列宁!”

  “对不起。”洛班诺夫严肃地说,“俺没有见过列宁。没有通行证,谁也不能进!”

  列宁把通行证交给洛班诺夫。洛班诺夫接过来一看,果然是列宁同志,他非常不安,举手行礼说:“列宁同志,请原谅,俺耽误了你的时间。”

  列宁握住这位年轻战士的手,高兴地说:“你做的很对,小伙子!你对工作很负责任。谢谢!”

  他又回过头来对旁边那位同志说:“你不该责备他。俺们就需要这样认真负责的好战士。革命纪律是每个人都应该遵守的,俺也不能例外。”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 语文老师工作计划 | 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 语文老师工作计划 | 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