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丑小鸭》教案

  新的学期到来啦,这一学期,老师和同学们将一起学习更多的课文、收获更丰富的知识。一个出色的语文教师总是拥有一份出色的课件设计和教案,以下是出国留学网为您整理的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丑小鸭》教案,谢谢阅读。更多相关教案请点击【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丑小鸭》教案(一)

  【课前透视】

  《丑小鸭》是根据安徒生作品改写的一篇拟人体童话。文章以充溢情趣的语言,生动引人的情节,描写了一只“丑小鸭”出生后,历经种种磨难,最后发现自身是一只漂亮天鹅的非凡经历。文中“丑小鸭”艰难曲折的经历,以和它身处逆境,不懈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位读者。

  本文是同学熟悉的一个童话故事。内容浅显,故事性强,情节引人入胜,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文中的字词极富表示力,词汇丰富。因此,教学中要抓住内容上的特点和同学喜欢故事,关注人物命运心理特征,强调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要给同学充沛的自由朗读时间和吸收内化时间,以激发同学读书的兴趣,引发同学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同学丰富的想象力和发明力,并使同学的情感体验得到升华。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懂得要善待他人,互相尊重,同时要正确地认识自身。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信息资料】

  1、生字词语卡片、课件或插图、天鹅图片、音乐。

  2、了解安徒生的生平,收集安徒生的其他童话作品进行阅读。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情境激趣:

  播放音乐,出示天鹅的图片。组织同学进行观察。启发同学谈感受,启发体会天鹅的美丽。教师相机引出课文内容: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安徒生的童话,它为我们讲述了“丑小鸭”是如何变成天鹅的动人故事。

  2、启发谈话:

  同学们,你们爱听故事吗?每个动人的故事,都会有许多形象留在我们的记忆里,善良的白雪公主,可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可爱的小红帽……还有一只可爱的丑小鸭吧,这个故事你听过吗?(引导同学回忆故事,简要叙述。)教师相机引出课题。

  〖对话平台〗

  一、初读

  1、自读课文,画出不熟悉的字词,利用工具书弄清楚是什么意思,想一想,怎么记住它。(同学自学、交流识字记字方法)

  2、游戏巩固识字:如当小老师、猜谜语、摘果子等。

  3、分段指读课文,师生评议,正音。

  突出识字教学内容,丰富同学识字记字经验,培养同学识字记字能力。

  二、熟读

  1、引导同学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读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考虑:读懂了什么?互相讨论,交流读书感受。

  2、指读课文,指导读好长句子。结合课文理解重点词语。

  3、全班交流读书感受,引导同学理清文章的内容,叙述顺序等,从整体上掌握课文。

  4、质疑问难: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师生交流,适当点拨。

  结合课文特点,强调自读自悟,从整体上掌握课文内容,培养了同学阅读能力。

  三、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生字和词语。引导同学观察分析字型和结构特征。

  2、生试写“灰、冰、鸭、鹅、讨、厌、欺、负”师生评价后再写。强调重点笔画的书写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如:“厌”是厂字旁里是“犬”,不能少写一点,注意写好“竖撇”。鹅:“我”写得小一些,“鸟”应稍微写大一些。

  3、师指导书写“蛋壳”、“翅膀”。

  4、生自由练习,同桌评议,优秀作业在全班展示。

  本课中需要会写的生字较多,但是书写的难度不大,因此采取了引导观察,尝试书写的方法,教师和时巡视指导,和时鼓励,培养了同学的写字能力。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一、导入

  1、读写生字词语。同桌互相检查修改,把写错或不会的字词多写几遍。

  2、分段指读课文。

  3、启思:

  根据上节课的学习,你们还有什么问题没有弄懂?教师要结合同学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和补充,然后确定研究的主要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

  在抓好读写的基础上,引导同学提出问题,培养同学读书质疑的能力,然后梳理问题,抓住关键主要问题,为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同时应该注意,同学提出的问题具有不确定性,教师应该因势力导,以同学的问题为主,展开教学活动,防止教师代替代替。

  二、读议

  1、引导同学带着问题自学课文,边读边讨论:(同学自学,分组合作,教师巡视)

  抓住的问题,应该能够起到贯穿全文的作用。如:丑小鸭应该离家出走吗?因为小鸭流浪的足迹是是全篇课文行文的线索,从它“离家的原因”动身,既抓住了小鸭受到的歧视,也包括了小鸭流浪的经历。因此这个问题起到了牵一发而全身的作用,教学活动可以结合这一问题充沛展开。

  2、小组讨论,教师巡视,相机点拨:

  在结合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要注意让同学联系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语句,并结合生活的体验交流自身的看法。防止同学只凭整体的感觉说空话,说套话。引导同学与文本实现真实的对话,让同学在读书与交流中,感悟课文内容,丰富情感体验,进而与课文内容发生共鸣。

  3、同学汇报,指导朗读,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感悟:

  由于问题设计上出现的多元性,所以教师在组织同学汇报时,要注意对同学相机引导,深入领会文章内容。无论同学的观点如何,教师都要引导同学结合相关段落的阅读来说明问题,并进行适时地朗读指导。

  如:同学认为丑小鸭应该离家出走。教师应引导同学找出相关段落读书理解。(读2、3、7自然段的有关句子。)说明自身的观点:因为丑小鸭的“丑陋”、“受歧视”、“孤独”。因为它是一只天鹅, 不是普通的小鸭。教师相机结合同学的理解,指导同学有感情地读出相关的句子,体会文中表达的感情。同时可以追问:“为什么鸭妈妈不讨厌他?”当发现自身是一只天鹅的时候,丑小鸭这时候会怎么想?指导同学有感情地朗读相关的语句。

  假如同学认为丑小鸭不应该离家出走,教师也应该引导同学找出相关的段落朗读感悟。(读4、5、6自然节的相关语句。)交流讨论的结果,教师相机引导同学感情朗读。如:找出表示丑小鸭“害怕”“羡慕”“幸运”的语句,认真体会,有感情地练习朗读。同时结合课文内容,教师可以引发同学考虑:假如丑小鸭离家出走会怎样?

  三、拓展

  1、通过阅读,从丑小鸭和故事中其他人物的身上,你有哪些收获?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身的想法。可以采取对他们说几句话的形式,可以把自身对他们看法与同桌的同学进行交流。

  2、从丑小鸭“丑”、“苦”、“变”的经历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3、课后编排课本剧。

  4、课后阅读安徒生的其他童话作品。

  【伴教锦囊】

  〖词语解释〗

  孤单:单身无靠,感到寂寞。

  讥笑:讥讽和讪笑。

  羡慕:看见他人有某种优点,好处或有利条件而希望自身也有。

  〖相关链接〗

  1、安徒生:(1805.04.02~1875.08.04)迄今为止,世界上最优秀的童话大师,其童话真正达到了“同时适合六岁与六十岁人阅读”的境界。

  安徒生,全名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出于于丹麦中部的小城奥登塞。他创作的文学各类很多,但以童话闻名于世界,一生共计写下168篇童话。

  自幼家贫,11岁父逝,生活更为困顿。安徒生从小观察敏锐,想象力丰富,14岁时告别家乡到哥本哈根,下定决心要当一个艺术家,却面临走投无路的困境。幸好有文艺界人士同情他的遭遇,提供学习的机会,安徒生此间阅读大量名家如哥德、拜伦的作品,也学着创作诗篇与剧本。17岁发表作品《尝试集》,24岁出版长篇幻想游记《阿马格岛漫游记》,第一版销售一空,原本在饥饿中挣扎的安徒生从此脱离贫穷的阴影。

  正是他,首次将“童话”从幼稚粗糙的民间传说与故事,发展成为优美的,饱含作者内心情感的文学童话,为后世作家的创作留下经典范文。1954年国际儿童读书联盟第三次大会上设立以安徒生的名字命名的世界儿童文学大奖──国际安徒生奖,这个奖项至今仍是儿童文学界最高的荣誉。

  2、安徒生大事记:

  时间 年龄 事件

  1805 1  4月2日出生于丹麦富恩岛奥登塞小镇。

  1816 11 父亲过世。

  1819 14 9月5日独自离家到哥本哈根,寻求创作机会。

  1822 17 8月发表作品《尝试集》,含诗剧和故事共三篇。此集子因其出身寒微而无出版机会,但已引起文化界某些人士的注意。

  10月,进入中等教会学校补习文化,共读六年,对其教育方式感到痛苦不已;这六年中大量阅读名家作品,也练习创作诗篇、歌剧。

  1827 22 离开学校回到哥本哈根。发表诗歌,受到“上流社会”评论家称誉,鼓起安徒生对写作的信心。

  1829 24 长篇幻想游记《阿马格岛漫游记》出版,第一版销售一空。出版商立刻以优厚条件买下第二版,安徒生因此从饥饿的压迫中解脱。

  4月创作喜剧《在尼古拉耶夫塔上的爱情》在皇家歌剧院上演。同年出版第一本诗集。

  1830 25 与里波儿芙伊格特的初恋失败。开始旅行;第二本诗集出版。

  1831~1834 26~29 28岁时,倾慕的露意丝古林与他人订婚,安徒生再尝失恋苦果。到国外旅行,包括德国、法国、瑞士、义大利等。遭逢母丧,不久后出版长篇自传体小说《即兴诗人》。

  1835 30 开始写童话,1835年出版第一本童话集,仅61页的小册子,内含《打火匣》、《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豌豆上的公主》、《小意达的花儿》共四篇。作品并未获得一致好评,甚至有人认为他没有写童话的天份,建议他放弃,但安徒生说:“这才是我不朽的工作呢!”

  1835~1845 30~40 创作分为三个时期,此为第一时期──“讲给小朋友们听的故事”,充溢浓厚乡土气息的“浪漫主义”。

  1836 31 第二集童话出版。

  1837 32 第三集童话出版。

  1840 35 与瑞典歌星珍妮林得相遇,展开追求。直到1845年,两人关系由浓转淡。珍妮于1852年与他人结婚。

  1844 39 写出《丑小鸭》自传性作品。

  1845~1852 40~47 创作的第二时期──“新的童话”:此时用童话形式写实际生活的故事,所以也吸引了成年人,让大人看了不得不深思。

  1846 41 写出《卖火柴的小女孩》。

  1852~1872 47~67 创作的第三时期“新的故事”:此时作品为直接描写实际生活的小说,虽然生活历练更深,思想视野更为宽宏,但写法仍保存童话特点,幻想也相当丰富。有些则是用童话形式所写的散文诗。

  1860 55 发表《沙丘上的故事》。

  1868 63 发表《树精》。

  1867 62 被故乡奥登塞选为荣誉市民。

  1870 65 晚期最长一篇作品《幸运的贝儿》,是以他自身的生活感受为基础写成的,不完全是自传。1870年11月11日出版,共七万余字。

  1875 70 8月4日上午11时,因肝癌逝世于朋友的乡间别墅。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丑小鸭》教案(二)

  【分析教材】

  《丑小鸭》这篇课文是根据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丑小鸭》改编的,故事中的丑小鸭是一个面对艰难曲折的历程仍然一心一意追求美好理想的形象。故事写得十分感人,贴进儿童生活,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征。

  【分析同学】

  小学低年级同学对直观形象的图画比较感兴趣,生动活泼、形象新颖、色彩鲜艳的刺激物最容易成为他们注意的对象。好动爱玩、富于想象、善于模仿、表示欲强是我班同学另一显著特点。但他们虽然聪明活泼,却缺乏认真细致,读起书来往往留于形式,没有深入到课文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我在教学中充沛利用教材的趣味性和直观性,指导同学感情地朗读,使同学的感情得到升华。

  【教学理念】

  本课内容浅显,故事性强,情节引人入胜,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文中的字词极富表示力,词汇丰富,理解课文内容主要靠自身读书,自身意会。教学中我给予同学充沛的自由朗读时间和吸收内化时间,以激发同学读书的兴趣,引发同学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同学丰富的想象力和发明力。

  【设计特色】

  在发明性地使用教材的过程中,以同学的发展为核心,培养同学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借教材的“阶梯”引导同学一步步往上攀登。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改编或续编故事,编排课本剧。

  4、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体会到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在发展变化的,只要坚持追求美好的理想,逆境是会改变的。

  【教学流程】

  一、自读课文,贴图讲故事

  1、各学习小组选择自身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完成两项任务:

  ⑴ 自同学字词,读通课文。

  ⑵ 提出疑难问题,小组讨论解决。

  2、把课前画好的四幅插图依照自身的理解顺序贴在一张白纸上。

  这个教学环节就是过去教学中“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但是这样的设计的意图在于给同学提供一个语言表达的机会,让他们把自身观察和理解的结果用自身的语言表达出来。同学在表达的过程中就会遇到困难或发生许多难题。

  3、依照贴图的顺序在小组内讲一讲这个故事。

  二、品词析句,感情朗读

  1、再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故事比自身刚才讲得好的地方。

  2、汇报交流,教师随机指导朗读和对字词的理解。

  ⑴ 图文结合,指导朗读第一段。

  ① 观察第一幅插图,说说丑小鸭是什么样子的?

  ② 自由读第一段,画出具体描写丑小鸭怪模怪样的词句。

  ③ 用“这是一只(  )的丑小鸭”进行练习说话。

  ④ 说说怎样读才干突出丑小鸭“又大又丑”的样子。

  ⑤ 小组竞赛读后互相评议。

  ⑵ “丑小鸭感到非常孤单,就钻出篱笆离开了家。”读这一句,我引导同学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因为大家都欺负丑小鸭,他感定激起求知的欲望。同学主动探究的学习品质得到了培养。

  这一教学环节是使同学从自身的情感体验动身,去发现好词好句和好的表达方式。这个过程就是自渎自悟的过程,同学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是被动的接受老师告诉他们的好词好句和好的表达方式,而是经过自主探究才发现的。

  教师在同学研读过程中,恰当地引导,巧妙地点拨,和时地评价,不时地鼓励,通过“读──议──读”让同学在读中感悟,以悟促读,把语感的培养落到了实处。

  觉不到温暖,才觉得“孤单”,要读出丑小鸭的倒霉与悲伤的心情。

  ⑶ 指导理解“惊奇”和“羡慕”。

  ① 播放多媒体课件:

  丑小鸭仰望着洁白美丽的天鹅从天上飞过。

  ② 说说丑小鸭惊奇时是什么表情?

  (呆呆的、嘴巴张得大大的、眼睛瞪得圆圆的)

  ③ 这时丑小鸭会想什么呢?

  天鹅真美啊!要是我也能变成白昼鹅那该多好啊!要是我也有那么多好朋友该多好啊!)

  ④ 正因为天鹅有的丑小鸭没有,但他又希望自身也要有,这就叫“羡慕”。

  ⑤ 想一想,你们在什么情况下会羡慕他人呢?

  ⑥ 请同学们怀着这种心情读一读这一段。

  (自由读,男女生赛读)

  ⑦ 同学互评,评出各自的优缺点。

  ⑶ 指导朗读最后一段。

  各小组讨论:

  要读好这个自然段,要通过观察丑小鸭的表情来理解“惊奇”的意思,不生硬又到位。

  先从概念上解释“羡慕”,再让同学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体会,不失为妙法。

  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同学反复朗读,让同学在读中悟,而且每一次通过竞赛读、互相评价,力求让同学感受到读有所得的喜悦。

  特别注意哪几句话?

  生汇报。

  ① “美丽极了!”要读出赞美的语气。

  ② “啊,这难道是自身的影子吗?”要读出不相信的语气。

  ③ “啊,原来我不是丑小鸭,是一只漂亮的白昼鹅呀!”要读出惊喜的语气全班齐读这一自然段。

  师生赛读。

  师生互评。全班再齐读一遍。

  三、自主创新,改编、续编故事

  1、 假如现在你再来讲这个故事,有没有信心比课文讲得更好?

  ⑴ 在学习小组内讲。

  ⑵ 每组派代表上讲台来讲。

  ⑶ 同学互评。评出“创意奖”。

  2、你还可以接着这个故事讲下去吗?

  ⑴ 同学自身续编故事。

  ⑵ 同学互评。评出“异想天开”奖。

  四、自编自演,深化理解

  让同学自身在读中体会感情,不是老师让他们怎么读就怎么读,这就是自渎自悟的过程。

  师生赛读,更能激发同学读的兴趣,师生互评,特别是同学评老师,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教师是同学学习的伙伴。

  这一教学环节是为同学发明机会,让同学寻求进一步的发展,而不只仅是学懂课文自身。由于教学过程中随着同学的探究和体验,所以同学在这个过程中表示出了很强的发明力。

  1、你喜欢这个故事吗?为什么喜欢?

  2、小组合作编排课本剧。

  3、每小组选一名同学扮演一个角色,合作扮演课本剧。

  4、同学互评,评出“最佳演员”奖。

  经过反复朗读,小组讨论,教师点拨,同学理解丑小鸭在逆境中坚持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已经水到渠成。

  课本剧是“语文实践”的重要方式,同学在合作编排课本剧的过程中,自然就想到如何配上美妙的音乐、得体的动作,使语言更具魅力。这些都体现了同学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品质。

  【自我点评】

  本节课的优秀教案充沛体现了语文学科的教学特点和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主要表示在以下几点:

  1、以读为本,鼓励评价:

  引导同学在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悟出感情,在读中品词析句,进行语言训练。并且让同学在评价中自悟自得,使同学感受到读书的乐趣。

  2、变“教教材”为“用教材”:

  发明性地使用教材,灵活用“图”,灵活用“文”,把图作为培养观察能力和语言文字训练的资料,把文作为提高朗读能力和品析词句的一个范例。教学中,教师更为关注的不是教材自身蕴含的知识目标,而是追求获取知识的过程,同学在主动参与中获得发展。

  3、激发想象,鼓励创新:

  在同学对课文内容有了较深理解的基础上,让他们充沛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发明力,对课文进行加工,变成课本剧来扮演。在同学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 语文老师工作计划 | 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 语文老师工作计划 | 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丑小鸭》教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28课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描写父爱如山的名人名言

描写父爱如山的名言

描写夏天的温柔句子80条

描写夏天的句子80条

适合发朋友圈祝福新人的话

发朋友圈祝福新人的话

端午微信朋友圈文案2021

端午微信朋友圈文案

简单员工试用期转正申请书

简单员工转正申请书

二年级语文下听课评语

听课评语

二年级优美句子短句

二年级优美句子

2021二年级上学期语文寒假作业答案

二年级寒假作业答案

教师评语大全小学二年级

教师评语大全

读书格言简单大全二年级

读书格言简单大全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新的学期到来啦,这一学期,老师和同学们将一起学习更多的课文、收获更丰富的知识。一个出色的语文教师总是拥有一份出色的课件设计和教案,以下是出国留学网为您整理的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丑小鸭》教案,谢谢阅读。更多相关教案请点击【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丑小鸭》教案(一)

  【课前透视】

  《丑小鸭》是根据安徒生作品改写的一篇拟人体童话。文章以充溢情趣的语言,生动引人的情节,描写了一只“丑小鸭”出生后,历经种种磨难,最后发现自身是一只漂亮天鹅的非凡经历。文中“丑小鸭”艰难曲折的经历,以和它身处逆境,不懈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位读者。

  本文是同学熟悉的一个童话故事。内容浅显,故事性强,情节引人入胜,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文中的字词极富表示力,词汇丰富。因此,教学中要抓住内容上的特点和同学喜欢故事,关注人物命运心理特征,强调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要给同学充沛的自由朗读时间和吸收内化时间,以激发同学读书的兴趣,引发同学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同学丰富的想象力和发明力,并使同学的情感体验得到升华。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懂得要善待他人,互相尊重,同时要正确地认识自身。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信息资料】

  1、生字词语卡片、课件或插图、天鹅图片、音乐。

  2、了解安徒生的生平,收集安徒生的其他童话作品进行阅读。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情境激趣:

  播放音乐,出示天鹅的图片。组织同学进行观察。启发同学谈感受,启发体会天鹅的美丽。教师相机引出课文内容: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安徒生的童话,它为我们讲述了“丑小鸭”是如何变成天鹅的动人故事。

  2、启发谈话:

  同学们,你们爱听故事吗?每个动人的故事,都会有许多形象留在我们的记忆里,善良的白雪公主,可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可爱的小红帽……还有一只可爱的丑小鸭吧,这个故事你听过吗?(引导同学回忆故事,简要叙述。)教师相机引出课题。

  〖对话平台〗

  一、初读

  1、自读课文,画出不熟悉的字词,利用工具书弄清楚是什么意思,想一想,怎么记住它。(同学自学、交流识字记字方法)

  2、游戏巩固识字:如当小老师、猜谜语、摘果子等。

  3、分段指读课文,师生评议,正音。

  突出识字教学内容,丰富同学识字记字经验,培养同学识字记字能力。

  二、熟读

  1、引导同学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读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考虑:读懂了什么?互相讨论,交流读书感受。

  2、指读课文,指导读好长句子。结合课文理解重点词语。

  3、全班交流读书感受,引导同学理清文章的内容,叙述顺序等,从整体上掌握课文。

  4、质疑问难: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师生交流,适当点拨。

  结合课文特点,强调自读自悟,从整体上掌握课文内容,培养了同学阅读能力。

  三、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生字和词语。引导同学观察分析字型和结构特征。

  2、生试写“灰、冰、鸭、鹅、讨、厌、欺、负”师生评价后再写。强调重点笔画的书写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如:“厌”是厂字旁里是“犬”,不能少写一点,注意写好“竖撇”。鹅:“我”写得小一些,“鸟”应稍微写大一些。

  3、师指导书写“蛋壳”、“翅膀”。

  4、生自由练习,同桌评议,优秀作业在全班展示。

  本课中需要会写的生字较多,但是书写的难度不大,因此采取了引导观察,尝试书写的方法,教师和时巡视指导,和时鼓励,培养了同学的写字能力。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一、导入

  1、读写生字词语。同桌互相检查修改,把写错或不会的字词多写几遍。

  2、分段指读课文。

  3、启思:

  根据上节课的学习,你们还有什么问题没有弄懂?教师要结合同学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和补充,然后确定研究的主要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

  在抓好读写的基础上,引导同学提出问题,培养同学读书质疑的能力,然后梳理问题,抓住关键主要问题,为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同时应该注意,同学提出的问题具有不确定性,教师应该因势力导,以同学的问题为主,展开教学活动,防止教师代替代替。

  二、读议

  1、引导同学带着问题自学课文,边读边讨论:(同学自学,分组合作,教师巡视)

  抓住的问题,应该能够起到贯穿全文的作用。如:丑小鸭应该离家出走吗?因为小鸭流浪的足迹是是全篇课文行文的线索,从它“离家的原因”动身,既抓住了小鸭受到的歧视,也包括了小鸭流浪的经历。因此这个问题起到了牵一发而全身的作用,教学活动可以结合这一问题充沛展开。

  2、小组讨论,教师巡视,相机点拨:

  在结合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要注意让同学联系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语句,并结合生活的体验交流自身的看法。防止同学只凭整体的感觉说空话,说套话。引导同学与文本实现真实的对话,让同学在读书与交流中,感悟课文内容,丰富情感体验,进而与课文内容发生共鸣。

  3、同学汇报,指导朗读,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感悟:

  由于问题设计上出现的多元性,所以教师在组织同学汇报时,要注意对同学相机引导,深入领会文章内容。无论同学的观点如何,教师都要引导同学结合相关段落的阅读来说明问题,并进行适时地朗读指导。

  如:同学认为丑小鸭应该离家出走。教师应引导同学找出相关段落读书理解。(读2、3、7自然段的有关句子。)说明自身的观点:因为丑小鸭的“丑陋”、“受歧视”、“孤独”。因为它是一只天鹅, 不是普通的小鸭。教师相机结合同学的理解,指导同学有感情地读出相关的句子,体会文中表达的感情。同时可以追问:“为什么鸭妈妈不讨厌他?”当发现自身是一只天鹅的时候,丑小鸭这时候会怎么想?指导同学有感情地朗读相关的语句。

  假如同学认为丑小鸭不应该离家出走,教师也应该引导同学找出相关的段落朗读感悟。(读4、5、6自然节的相关语句。)交流讨论的结果,教师相机引导同学感情朗读。如:找出表示丑小鸭“害怕”“羡慕”“幸运”的语句,认真体会,有感情地练习朗读。同时结合课文内容,教师可以引发同学考虑:假如丑小鸭离家出走会怎样?

  三、拓展

  1、通过阅读,从丑小鸭和故事中其他人物的身上,你有哪些收获?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身的想法。可以采取对他们说几句话的形式,可以把自身对他们看法与同桌的同学进行交流。

  2、从丑小鸭“丑”、“苦”、“变”的经历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3、课后编排课本剧。

  4、课后阅读安徒生的其他童话作品。

  【伴教锦囊】

  〖词语解释〗

  孤单:单身无靠,感到寂寞。

  讥笑:讥讽和讪笑。

  羡慕:看见他人有某种优点,好处或有利条件而希望自身也有。

  〖相关链接〗

  1、安徒生:(1805.04.02~1875.08.04)迄今为止,世界上最优秀的童话大师,其童话真正达到了“同时适合六岁与六十岁人阅读”的境界。

  安徒生,全名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出于于丹麦中部的小城奥登塞。他创作的文学各类很多,但以童话闻名于世界,一生共计写下168篇童话。

  自幼家贫,11岁父逝,生活更为困顿。安徒生从小观察敏锐,想象力丰富,14岁时告别家乡到哥本哈根,下定决心要当一个艺术家,却面临走投无路的困境。幸好有文艺界人士同情他的遭遇,提供学习的机会,安徒生此间阅读大量名家如哥德、拜伦的作品,也学着创作诗篇与剧本。17岁发表作品《尝试集》,24岁出版长篇幻想游记《阿马格岛漫游记》,第一版销售一空,原本在饥饿中挣扎的安徒生从此脱离贫穷的阴影。

  正是他,首次将“童话”从幼稚粗糙的民间传说与故事,发展成为优美的,饱含作者内心情感的文学童话,为后世作家的创作留下经典范文。1954年国际儿童读书联盟第三次大会上设立以安徒生的名字命名的世界儿童文学大奖──国际安徒生奖,这个奖项至今仍是儿童文学界最高的荣誉。

  2、安徒生大事记:

  时间 年龄 事件

  1805 1  4月2日出生于丹麦富恩岛奥登塞小镇。

  1816 11 父亲过世。

  1819 14 9月5日独自离家到哥本哈根,寻求创作机会。

  1822 17 8月发表作品《尝试集》,含诗剧和故事共三篇。此集子因其出身寒微而无出版机会,但已引起文化界某些人士的注意。

  10月,进入中等教会学校补习文化,共读六年,对其教育方式感到痛苦不已;这六年中大量阅读名家作品,也练习创作诗篇、歌剧。

  1827 22 离开学校回到哥本哈根。发表诗歌,受到“上流社会”评论家称誉,鼓起安徒生对写作的信心。

  1829 24 长篇幻想游记《阿马格岛漫游记》出版,第一版销售一空。出版商立刻以优厚条件买下第二版,安徒生因此从饥饿的压迫中解脱。

  4月创作喜剧《在尼古拉耶夫塔上的爱情》在皇家歌剧院上演。同年出版第一本诗集。

  1830 25 与里波儿芙伊格特的初恋失败。开始旅行;第二本诗集出版。

  1831~1834 26~29 28岁时,倾慕的露意丝古林与他人订婚,安徒生再尝失恋苦果。到国外旅行,包括德国、法国、瑞士、义大利等。遭逢母丧,不久后出版长篇自传体小说《即兴诗人》。

  1835 30 开始写童话,1835年出版第一本童话集,仅61页的小册子,内含《打火匣》、《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豌豆上的公主》、《小意达的花儿》共四篇。作品并未获得一致好评,甚至有人认为他没有写童话的天份,建议他放弃,但安徒生说:“这才是我不朽的工作呢!”

  1835~1845 30~40 创作分为三个时期,此为第一时期──“讲给小朋友们听的故事”,充溢浓厚乡土气息的“浪漫主义”。

  1836 31 第二集童话出版。

  1837 32 第三集童话出版。

  1840 35 与瑞典歌星珍妮林得相遇,展开追求。直到1845年,两人关系由浓转淡。珍妮于1852年与他人结婚。

  1844 39 写出《丑小鸭》自传性作品。

  1845~1852 40~47 创作的第二时期──“新的童话”:此时用童话形式写实际生活的故事,所以也吸引了成年人,让大人看了不得不深思。

  1846 41 写出《卖火柴的小女孩》。

  1852~1872 47~67 创作的第三时期“新的故事”:此时作品为直接描写实际生活的小说,虽然生活历练更深,思想视野更为宽宏,但写法仍保存童话特点,幻想也相当丰富。有些则是用童话形式所写的散文诗。

  1860 55 发表《沙丘上的故事》。

  1868 63 发表《树精》。

  1867 62 被故乡奥登塞选为荣誉市民。

  1870 65 晚期最长一篇作品《幸运的贝儿》,是以他自身的生活感受为基础写成的,不完全是自传。1870年11月11日出版,共七万余字。

  1875 70 8月4日上午11时,因肝癌逝世于朋友的乡间别墅。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丑小鸭》教案(二)

  【分析教材】

  《丑小鸭》这篇课文是根据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丑小鸭》改编的,故事中的丑小鸭是一个面对艰难曲折的历程仍然一心一意追求美好理想的形象。故事写得十分感人,贴进儿童生活,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征。

  【分析同学】

  小学低年级同学对直观形象的图画比较感兴趣,生动活泼、形象新颖、色彩鲜艳的刺激物最容易成为他们注意的对象。好动爱玩、富于想象、善于模仿、表示欲强是我班同学另一显著特点。但他们虽然聪明活泼,却缺乏认真细致,读起书来往往留于形式,没有深入到课文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我在教学中充沛利用教材的趣味性和直观性,指导同学感情地朗读,使同学的感情得到升华。

  【教学理念】

  本课内容浅显,故事性强,情节引人入胜,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文中的字词极富表示力,词汇丰富,理解课文内容主要靠自身读书,自身意会。教学中我给予同学充沛的自由朗读时间和吸收内化时间,以激发同学读书的兴趣,引发同学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同学丰富的想象力和发明力。

  【设计特色】

  在发明性地使用教材的过程中,以同学的发展为核心,培养同学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借教材的“阶梯”引导同学一步步往上攀登。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改编或续编故事,编排课本剧。

  4、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体会到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在发展变化的,只要坚持追求美好的理想,逆境是会改变的。

  【教学流程】

  一、自读课文,贴图讲故事

  1、各学习小组选择自身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完成两项任务:

  ⑴ 自同学字词,读通课文。

  ⑵ 提出疑难问题,小组讨论解决。

  2、把课前画好的四幅插图依照自身的理解顺序贴在一张白纸上。

  这个教学环节就是过去教学中“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但是这样的设计的意图在于给同学提供一个语言表达的机会,让他们把自身观察和理解的结果用自身的语言表达出来。同学在表达的过程中就会遇到困难或发生许多难题。

  3、依照贴图的顺序在小组内讲一讲这个故事。

  二、品词析句,感情朗读

  1、再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故事比自身刚才讲得好的地方。

  2、汇报交流,教师随机指导朗读和对字词的理解。

  ⑴ 图文结合,指导朗读第一段。

  ① 观察第一幅插图,说说丑小鸭是什么样子的?

  ② 自由读第一段,画出具体描写丑小鸭怪模怪样的词句。

  ③ 用“这是一只(  )的丑小鸭”进行练习说话。

  ④ 说说怎样读才干突出丑小鸭“又大又丑”的样子。

  ⑤ 小组竞赛读后互相评议。

  ⑵ “丑小鸭感到非常孤单,就钻出篱笆离开了家。”读这一句,我引导同学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因为大家都欺负丑小鸭,他感定激起求知的欲望。同学主动探究的学习品质得到了培养。

  这一教学环节是使同学从自身的情感体验动身,去发现好词好句和好的表达方式。这个过程就是自渎自悟的过程,同学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是被动的接受老师告诉他们的好词好句和好的表达方式,而是经过自主探究才发现的。

  教师在同学研读过程中,恰当地引导,巧妙地点拨,和时地评价,不时地鼓励,通过“读──议──读”让同学在读中感悟,以悟促读,把语感的培养落到了实处。

  觉不到温暖,才觉得“孤单”,要读出丑小鸭的倒霉与悲伤的心情。

  ⑶ 指导理解“惊奇”和“羡慕”。

  ① 播放多媒体课件:

  丑小鸭仰望着洁白美丽的天鹅从天上飞过。

  ② 说说丑小鸭惊奇时是什么表情?

  (呆呆的、嘴巴张得大大的、眼睛瞪得圆圆的)

  ③ 这时丑小鸭会想什么呢?

  天鹅真美啊!要是我也能变成白昼鹅那该多好啊!要是我也有那么多好朋友该多好啊!)

  ④ 正因为天鹅有的丑小鸭没有,但他又希望自身也要有,这就叫“羡慕”。

  ⑤ 想一想,你们在什么情况下会羡慕他人呢?

  ⑥ 请同学们怀着这种心情读一读这一段。

  (自由读,男女生赛读)

  ⑦ 同学互评,评出各自的优缺点。

  ⑶ 指导朗读最后一段。

  各小组讨论:

  要读好这个自然段,要通过观察丑小鸭的表情来理解“惊奇”的意思,不生硬又到位。

  先从概念上解释“羡慕”,再让同学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体会,不失为妙法。

  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同学反复朗读,让同学在读中悟,而且每一次通过竞赛读、互相评价,力求让同学感受到读有所得的喜悦。

  特别注意哪几句话?

  生汇报。

  ① “美丽极了!”要读出赞美的语气。

  ② “啊,这难道是自身的影子吗?”要读出不相信的语气。

  ③ “啊,原来我不是丑小鸭,是一只漂亮的白昼鹅呀!”要读出惊喜的语气全班齐读这一自然段。

  师生赛读。

  师生互评。全班再齐读一遍。

  三、自主创新,改编、续编故事

  1、 假如现在你再来讲这个故事,有没有信心比课文讲得更好?

  ⑴ 在学习小组内讲。

  ⑵ 每组派代表上讲台来讲。

  ⑶ 同学互评。评出“创意奖”。

  2、你还可以接着这个故事讲下去吗?

  ⑴ 同学自身续编故事。

  ⑵ 同学互评。评出“异想天开”奖。

  四、自编自演,深化理解

  让同学自身在读中体会感情,不是老师让他们怎么读就怎么读,这就是自渎自悟的过程。

  师生赛读,更能激发同学读的兴趣,师生互评,特别是同学评老师,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教师是同学学习的伙伴。

  这一教学环节是为同学发明机会,让同学寻求进一步的发展,而不只仅是学懂课文自身。由于教学过程中随着同学的探究和体验,所以同学在这个过程中表示出了很强的发明力。

  1、你喜欢这个故事吗?为什么喜欢?

  2、小组合作编排课本剧。

  3、每小组选一名同学扮演一个角色,合作扮演课本剧。

  4、同学互评,评出“最佳演员”奖。

  经过反复朗读,小组讨论,教师点拨,同学理解丑小鸭在逆境中坚持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已经水到渠成。

  课本剧是“语文实践”的重要方式,同学在合作编排课本剧的过程中,自然就想到如何配上美妙的音乐、得体的动作,使语言更具魅力。这些都体现了同学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品质。

  【自我点评】

  本节课的优秀教案充沛体现了语文学科的教学特点和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主要表示在以下几点:

  1、以读为本,鼓励评价:

  引导同学在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悟出感情,在读中品词析句,进行语言训练。并且让同学在评价中自悟自得,使同学感受到读书的乐趣。

  2、变“教教材”为“用教材”:

  发明性地使用教材,灵活用“图”,灵活用“文”,把图作为培养观察能力和语言文字训练的资料,把文作为提高朗读能力和品析词句的一个范例。教学中,教师更为关注的不是教材自身蕴含的知识目标,而是追求获取知识的过程,同学在主动参与中获得发展。

  3、激发想象,鼓励创新:

  在同学对课文内容有了较深理解的基础上,让他们充沛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发明力,对课文进行加工,变成课本剧来扮演。在同学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 语文老师工作计划 | 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 语文老师工作计划 | 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