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谋 薛原
8月26日,深圳大运村闭村。来自全世界的大学生运动员在这个曾属于他们的“家”中留下无数美好回忆。挥手告别之际,赞叹犹在耳边,“这是最好的一届大运会”,深圳已向世界兑现了庄严的承诺。
这一天,恰好是特区成立31周年纪念日,时间上的巧合也在不经意间透露着这座城市不息的进取之心。结束意味着新的出发,身处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不忘胡锦涛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嘱托:“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深圳正在为“下一个三十年”铺展开新的蓝图。
“大运会留给深圳最明显的是物质财富,最宝贵的是精神财富,最深刻的则是制度财富”,深圳市委书记王荣这样总结,“以制度去开掘和保障社会发展的深层动力,不断梳理、完善城市发展的理念与模式,物质和精神财富也将得到更广泛、更深入、更长久的传承。”
“从这里开始”,在这张写给未来的答卷上,大运会成为深圳的破题之作,余韵悠长。
火炬塔,深圳的第三个城市标志景观
熊熊燃烧了12天的大运圣火已经熄灭,但矗立在深圳湾畔的火炬塔,将成为这座城市的第三个标志景观。
将火炬塔放在一个更大的时空背景中去审视,深圳的前两个标志景观分别是“闯”和“拓荒牛”,由此串联起这座城市的历史脉动,见证着一个又一个奇迹的发生。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总结大运会筹办的启示时强调: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必须始终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各项工作,必须坚持科学理性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必须始终坚持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人民群众,必须不断激发社会的活力与创造力。
正是在这样的指导思想推动下,大运会成为深圳写下的最新奇迹。奇迹背后,物质和精神财富在不断累积。
回首大运,从筹办到举办,处处践行着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理念。王荣始终强调:“一定要让所有的市民都感受到大运会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和利益。”
“作为一名深圳建设者,我很自豪”, 从四川来深圳打工的何晓斌没有想到,他能带着妻儿在“水晶石”体育馆里免费观看大运会篮球比赛。由龙岗区总工会组织的“外来建设者及留守儿童看大运”活动邀请了上千人参与。他们中的许多人,曾经为大运场馆的如期竣工和城市建设流淌过汗水,如今一起分享着荣耀。
大运会后,“水晶石”将成为市民的“康乐之城”。众多建在学校以及社区周边的大运场馆,也将迅速转化为群众体育场所——这正得益于布局之时的通盘谋划。这些场馆的人气,不会因为大运会落幕而消散。
深圳地铁,城市一体化的大手笔,深为市民称道的基础建设。大运会后,地铁三期工程又将展开,公共交通服务网络仍在延伸。
因大运而格外激荡的热情与爱心,同样在深圳人的心中继续延伸。
“我真切地感受到深圳人的志愿精神”,拿到大运会跆拳道品势冠军后,中国选手朱宇祥参加了深圳市社会福利基金会组织的“青春之师,慈善之行”活动,看望自闭症儿童。在深圳,他体会了“冠军”与“义工”两种身份,留下难忘印象。
这样一组数字可以反映出“志愿者之城”的风尚——17万人次“蓝马甲”公务员志愿者走上街头服务市民;25万注册义工整体转化为城市志愿者;66.2万社区平安志愿者助力“平安大运”;全市少先队员“小手拉大手”活动带动了90万名家长共同参与志愿服务;地铁志愿者在118个地铁站开展文明引导……
“大运结束了,我还是志愿者。”这样的微博,一呼百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