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美国校园走一走,一方面可以让学校立体地了解学生,另一方面,申请人也可以直接感受学校,在申请时也以更有针对性。就好比相亲,不管介绍人怎么说,还是要双方见一面才知道是否彼此有感觉。如果有条件,去各个学校转转肯定能够有助自己的选择。
【预约】
去美国校园面试需要预约,其实没有具体分数门槛,这比在国内面试强。直接给学校招办打电话,很快就能确定行程。因为大多数顶尖寄宿学校都在东北部,所以开车游走于学校之间还是很方便的。因为美国学校经常有假期或者全校外出活动等,所以大家一定要提前规划行程、提前预约。
【面试流程】
美国校园面试的流程大概是1小时。
首先会有在校生作为向导带着同学和家长参观校园。向导有时是中国学生,有时则是美国学生或国际生,情况不一。在学校参观20分钟左右后,会回到招办,接下来进行学生面试,大约二三十分钟,最后是十几分钟左右的家长面谈。整个流程都会有学生或老师引导,不用太紧张。有的学校考虑很周到,还会提供申请者和在校生上共同上一节课的机会,以帮助申请者更好地了解学校。
【家长面谈】
家长面谈一般来讲都是十几分钟,面试官会和家长谈的还是关于孩子的那点事儿。面试官多数会先表扬一下孩子,如何活泼如何开朗等等,有的面试官会专门拎出刚才孩子说的故事和家长再聊聊,有的面试官则仅仅客套一番,当然,最后都会问家长还有什么问题。
从面试官对家长的态度,其实就可以看出学生面试的效果。有的面试官从一开始就是在客套,并没有认真观察或考虑孩子怎样。当然,多数面试官还是挺认真诚恳的。
面试官主要是看家长是否善良、是否能对孩子的教育讲出自己的看法、是否知书达理,又不是考家长数理化,所以大可不必担心。他们录取的是孩子,家长因素虽然有,但有经验的面试官单看孩子就能知道家长怎么样了,所以家长以本色出现就好了。
【面试官】
了解一个学校可以看很多方面,它的学生,它的校舍,它的环境……还有就是它的面试官。短短一小时的流程中,与我们接触最多的就是面试官了,不同面试官代表着不同的学校风格,男的女的,老的少的。
和女面试官聊天的重心要有别于男面试官。也许人家一上来没问你中国国情,没有问你的成绩,你的爱好,倒先和学生聊起了她养的竹子,插的花。不过见招拆招,那就聊她的植物,接着聊其他的有关自己的爱好。女面试官很感性,你给她讲理性的国家大事儿,她可能不感兴趣,对于有母爱的面试官,你不如讲讲小时候扶老奶奶过马路的事儿——也许说的有些夸张了,事实上,谈谈对家庭、对旅行等的看法,这些看法远不是“可爱小宝贝”类型。
接下来说说男面试官,对于老男人,一般第一眼,他们就已经看出学生的性格、优点、缺点了。随着交谈的深入,他们的问题也是最让学生有压力和感到有难度的。如果你有憋了那么久的社会感悟,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招生官,那就赶紧显摆显摆吧。能被他看上的也许只有两种孩子,一是成熟老练得能入他法眼、在各种拷问下不仅没有失误还能绽放光彩的孩子;另一种就是这位面试官心情好得忘了拷问。对这种面试官,的确要讲讲自己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如果讲得到位,也必定脱颖而出。
但如果你遇到的是年轻小帅哥。二十多岁顶多三十,穿着西装意气风发,跟他聊天的气场完全不同于上面的家伙,轻松愉快,没有那么大压力。也许他会跟你说以前上学的事儿,有点像哥们儿之间的聊天。
【关于思想】
我非常建议大家多展现自己对于生活的看法,比如为什么要旅行,为什么要读书,如果在这些方面说出自己的独特体会,相信会大大加分。
面试和文书要分的很清,面试要体现的是申请者阳光向上、从容淡定,同时也能让面试官看到面试者对生活有感悟、热爱生活、热爱身边的人;但文书则是体现申请者对事情独到眼光的一面,二者各司其职,又互为补充,才可能最全面展示申请者的品质与人格。
虽然在这么小就规划出人生的哲学体系未必是好事儿,但在应对美国高中申请的路上遇到各种问题时,我比较建议归纳成体系。尽量像一棵大树一样,从树枝树叶的一件件小事儿有逻辑地讲起,慢慢体现出主体树干上的真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