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意味着孤单一人的生活拉开帷幕。中秋刚过,不少留学生都体会到了这种微酸的寂寞。
肚子饱饱,心中空空
Jason 荷兰海牙大学
高中毕业,我就踏上了到荷兰留学的征程。这将近四年的留学生活五彩缤纷,但是“寂寞”这两个字却始终是我挥之不散的情结,相信大多数我的同龄人都不曾体验。
记得刚到荷兰时,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地的全英语授课环境,我接受了一段时间的语言培训。当时,身为一个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高中毕业生,每天上完课后我全身都像散了架一样,回到寝室就只想躺在床上一动也不动,无数次我直挺挺地躺了很久甚至习惯性地开口叫喊道“妈,能吃饭了吗?”才意识到自己已经不在父母身边,只能默默地起身翻找冰箱里仅存的一点粮食,手忙脚乱地给自己做一顿勉强能填饱肚子的饭菜。
熬过那段最痛苦的适应期后,我正式开始了大学本科的学习,也有了一批当地的同学。一开始,大家都为结识新朋友而非常兴奋,每个周末几乎都花费在了各种聚会和出游上,平时也会一群人集体行动,热热闹闹得让我短暂地忘却了独自在外的寂寞。两个月后,一大群人渐渐分离成了几个小团体,而我则和几名特别要好的朋友组了个小乐队,平时每周聚会两次,倒也不亦乐乎。但是,每次聚会完毕,我吃得肚子饱饱地一个人回到寝室,打开电视机看着画面中全是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就会格外想家。
在与父母或者朋友视频的时候,在外的游子大多都像我一样,报喜不报忧,因为我们都不想让在国内的父母、家人和朋友有半点担心。但是百般不情愿地关掉那个小窗口后,更多的寂寞就会涌上心头,此刻,肚子饱饱,心中空空。
最怕中秋节
Melody 美国底特律大学
留学,最怕的就是过中国的传统节日,因为寂寞孤单的感觉尤其明显;所有的传统节日中,最能引发离愁的就是中秋节,每年面对视频画面中嚼着月饼的爸爸妈妈,我总是要背过身,趁他们不注意的时候,偷偷抹眼泪。
在美国过第一个中秋节时,我还不适应这里的生活。尽管提前一天参加了中国留学生协会组织的中秋赏月活动,也分到了一块小小的月饼,但是开开心心看好月亮回到房间,对着小小的一块莲蓉月饼,想到往年每个中秋节前后,都会有两三周把月饼当早饭的时光,我就忍不住伤心起来,最后莫名地一个人哭到睡着。
第二天,我在跟爸妈视频的时候,一时控制不好情绪,哭闹着表示想放弃在美国留学,赶快飞回他们的身边,让他们担心得不得了,爸爸当时还决定要买机票直接飞到美国来看我,那个中秋节也成了那么多年以来,唯一一次我和妈妈两眼泪汪汪度过的节日。
如今,虽然我已经适应了美国的生活,每年中秋节也会和其他中国留学生一起吃完晚饭,带着月饼在校园里赏月,有时候兴致好起来,还会吟几句古诗应景。但是每每到了这种本应该全家团圆的节日,我仍然会被想家的情绪彻底打败。打电话向爸妈讲述中秋节各种活动的同时,我总在心里告诉他们:“尽管这里看似很热闹,但是我还是更想你们,想家。”
曾经有一首歌唱到: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我觉得,这用在形容留学生活上,再适合不过了。
中国留学生总有小团体
Annie 加拿大温哥华大学
无论到世界何处,中国人都能组成一个小团体。和日本、韩国留学生不同,中国留学生的小团体通常是以美食聚会为纽带,共同排解思乡之情的互助小团体。
飞机刚降落到加拿大,机场就已经有好几个学长举着我的名牌来接机。一个抢过我的登山包就背在身上,一个夺过我的拉杆箱拖着就跑,还有一个则一路陪着我聊天,让我以最快的速度了解温哥华的一切。于是,有了学长们的相伴,我一开始丝毫没有感受到身处异乡的落寞,反而觉得这是个不错的温馨之地。
不过,当我想要融入这里时,却发现并不如想象中那么简单。硕士课程与本科学习之间的完全不接轨,让我不得不花费更多的精力补修以前没有学过的课程,而巨大的课业压力背后,浓浓的寂寞感也不断涌上心头。在这里,尽管有很多热心的中国留学生,但是彼此之间的联系不再像国内同学那样密切,大家都更注重保有一份独立的私人空间,日常生活中更多地以“井水不犯河水”的姿态,礼貌地彼此相处。而在遇到心理压力时,我更是无法短期就找到一个让我足以信任,可以竹筒倒豆子般倾诉的朋友。
幸好,大学里的中国留学生数量还不算少。每隔一段时间,大家就会响应号召,一起举行聚餐会。于是,在改善伙食的同时,大家也能凭借这个平台互相聊聊最近的生活、遇到的困惑还有共同的想念家乡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