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和他的三位母亲

2015-12-01 11:03:31 周恩来的故事

  生母、嗣母、乳母,周恩来有3位不同意义的母亲。他与这3位伟大的女性有着怎样的深情呢?下面由出国留学网为大家介绍周恩来与他的三位母亲的故事,欢迎阅读。

  12岁的周恩来告别乳母,离开家乡到东北就学。他后来说:“12岁的那年,我离家去东北。这是我生活和思想转变的关键。”

  这是1912年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读书时的少年周恩来。

  (照片选自《见证——周恩来邓颖超夫妇与山东》一书。)

  周恩来曾在回忆童年生活时说到3个“母亲”。“我的生母慈祥、温柔,但文化不高,可是我从她的身上学到了善良和宽容大度的品德。我的嗣母才学出众,她教我热爱知识,学会动脑筋。我的乳母把我带到大运河边她自己的家里。我从她那里了解到劳动人民是如何生活的。她教我大公无私。”

  大鸾出生

  周恩来祖籍是浙江绍兴,而出生地则是江苏淮安。

  1898年3月5日清晨,江苏淮安府山阳县(淮安县前身)城内的驸马巷中段的一所宅院里,一个面目清秀的男婴呱呱坠地。他就是日后影响了中国乃至世界的伟人周恩来。

  周恩来的父亲周贻能获得过清代教育制度的最高学位“国学生”,官阶曾是“主事衔”(正六品),当过文书即师父,算是个有学问的人。他给儿子取了个小名“大鸾”。

  在周贻能看来,鸾是一种与凤凰齐名的神鸟。周贻能认定取这种神鸟为名,象征着吉祥、幸福、天下太平安宁。

  大鸾降生时,正值中国被宰割得四分五裂,家境也渐没落。周贻能与所有中国民众一样盼望民族复兴,天下太平。

  通情达理的万十二姑

  大鸾的生母姓万,小名冬儿,因为排行十二,大家都习惯叫她万十二姑。万十二姑读过五六年家塾,小时候也曾跟随父亲出入官宦门第而见多识广。她性格开朗,精明果断,很有办事能力,嫁到周家后更是贤惠能干,周家的许多大小事情都离不开她。

  长子长孙大鸾的出世,多少给周家这个没落的封建家庭带来了一线生机。

  大鸾到半岁的时候,他最小的叔父周贻淦病危,膝下无子女。“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时,一位信奉神明的亲戚给周贻淦的妻子陈氏出了个主意:“假如把大鸾过继给你们,就能冲喜消灾,贻淦的病也会好起来的,你也可以免除无后之苦……”

  周贻能起初很是为难。他需要长年在外面做事,挣点微薄的收入养家糊口,刚有这么个儿子,就要送给别人,的确舍不得。但万十二姑是个通情达理、顾全大局之人,为弟媳今后的生活着想,万十二姑忍痛将大鸾过继给了周贻淦和陈氏。

  陈氏的娘家在苏北宝应,出身于一个比较贫寒的读书人家,性格温和,待人诚挚,仁慈礼让,办事细心,在诗文书画上都有比较好的修养。大鸾过继那年,陈氏才22岁。

  然而,收继子的喜悦并未给周贻淦的病带来转机,两个月后即离世而去。

  陈氏悉心教养

  由于年轻守寡,陈氏很少出门,终日守在家中与养子大鸾相依为命,把全部的感情、心血和学识都倾注在对大鸾的扶养和教育上。

  不久,陈氏在当地给大鸾请来一个乳母蒋江氏,3人一同生活。蒋江氏是一位20多岁的劳动妇女,丈夫是轿夫。乳母同样慈爱、淳朴、宽厚,她哺养大鸾时,也把劳动人民勤俭朴实、行善积德的美德,潜移默化地传给了大鸾。大鸾4岁时,嗣母就教他识字和背诵唐诗。这年生日那天,陈氏为大鸾买了一件生日礼物——一只小柳斗,寄望孩子将来的学问能用柳斗装。从此,这只小柳斗就一直伴随着周恩来,而今则被保存在他的故居内。

  恩自日边来

  过了1903年新年,陈氏考虑送大鸾进私塾读书。那时进私塾,一要拜孔夫子,二要拜师。开学那天,正是大鸾5岁生日。先生端详了半天,问道:“学名起了没有?”陈氏连忙说:“起了,叫恩来,恩德的恩,来去的来。孩子是‘恩’字辈的。”

  “好名字!恩者,爱也;来者,未来也。《诗》云:‘恩斯勤斯。’《论语》云:‘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这位私塾先生摇头晃脑地道白。

  陈氏一听乐了:“‘恩来’是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孩子是清晨生的,他的名字好比先人所说的:恩自日边来。”是呀,这一名字,包涵了母亲对儿子的慈爱和厚望。这位嗣母没有想到,她给大鸾取的这名字日后叫响了全世界。

  “学名不错,既然这样,我就给起个字吧。”

  先生略为沉吟,说:“我看就叫翔宇吧!这孩子长大一定成大器,像只大鹏神鸟一样,飞翔在天地之间。”

  嗣母对周恩来的要求很严格,每天黎明时刻,就把他叫起来,亲自在窗前教他读背唐诗,给他讲故事,如《天雨花》、《再生缘》等。之后,他先后读过《三字经》、《千字文》、《神童诗》以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等凝聚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书籍,虽然不能全读懂,但对他的思维个性和艺术修养却是最早的熏陶。后来,周恩来到南开学校上学时在所写的《射旧忆旧》一文中,曾回忆他“幼时喜闻故事”,对嗣母讲的故事具有“辄绕膝下不去,终日听之不倦”的浓厚兴趣。

  淮安的历史上出过不少著名人物,如汉三杰之一的韩信、南宋的抗金英雄梁红玉、抗英名将关天培、汉赋创始人枚乘等都出生在这块土地上。陈氏经常给周恩来讲这些历史名人故事,讲者不倦,听者不厌。

  40年后,周恩来还曾深情地说:“直到今天,我还得感谢母亲(指养母)的启发。没有她的爱护,我不会走上好学的道路。”并说:“嗣母终日守在房中不出门,我的好静的性格是从她身上承继过来的。但我的生母是个爽朗的人,因此,我的性格也有她的这一部分。”还讲过:母教的过分仁慈和礼让,对他的性格也是有影响的。1907年春,万十二姑因患胃气痛病(胃癌)而去世,终年30岁。

  一家的重担便压在了陈氏的身上。看到嗣母面色苍白、身体消瘦,且一阵阵撕心裂肺地咳嗽,年幼的周恩来束手无策,他不知道嗣母这时已患痨病,也就是当时被称为“白色瘟疫”的肺结核。

  1908年7月,陈氏病故。周恩来身穿用白粗布做的孝服,护随灵枢,坐船到淮安。灵柩又被抬到周家坟地,埋葬在周贻淦的旁边。就在1年半前,周恩来曾护送他的生母的灵柩到过这块坟地。在1年多的时间内,周恩来接连失去了生母和嗣母,不禁万分悲痛……

  远离乳母

  对周恩来的不幸,远在奉天(今辽宁省)度支司(相当于财政局)俸饷科已升任科员的伯父周贻赓有所耳闻。周恩来对伯父有很深的感情。周贻赓自己没有子女,十分喜爱这个侄儿的聪颖、机敏,也很同情他的处境,就在这时写信要他到东北去,跟随自己生活。经过一番考虑,周恩来决定离开老家,出去闯一闯。

  离开淮安之前,乳母蒋江氏给他添置了新衣,为他准备临行的衣物,叮嘱他路上要小心,照顾好自己。

  这一走,没想到一生中他再也没回淮安。

  他后来说:“12岁的那年,我离家去东北。这是我生活和思想转变的关键。”

  自12岁离开家乡到东北,到他78岁在北京病逝,66个春秋里周恩来再也没有回到过那生他养他的古城淮安。

  思念家乡

  据周恩来的卫士成元功回忆,1959年1月的一天,周恩来从广州开完会乘专机返回北京,那天天气特别晴朗,万里无云。当座机快飞临淮安上空时,周恩来突然从座位上站起来,不顾飞机的颠簸,踉跄着走向驾驶舱。成元功怕他跌倒,忙站起来紧跟着他往前走。周恩来进入驾驶舱后,就对正在全神贯注驾驶飞机的机长袁桃园说:“小袁,快到淮安上空了吧?能不能拉下一些高度让我看看老家?”

  这时,周恩来就像一个长年在外的游子看到了久别的母亲一样,紧贴机窗,神情专注地俯瞰着机翼下的故乡淮安。

  双眼湿润,好久没有说话,完全陷入了对生他养他的故乡的回忆之中……

  尽管周恩来再也没回淮安,但是他始终把对3位母亲的思念,深深地埋藏在心里。每逢母亲们的祭日,他总要独自一人含泪焚香静坐,表达对母亲的思念。

  周恩来的一生,从性格、学识。修养到为人处事等等方面,都受到他母亲们的影响。3位母亲的教育和启蒙,为他日后所走的道路及成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旅欧时期,他写的一封表明自己“当信共产主义原理”的信中说:自己一来“天性富于调和性”,二来“求真的心又极盛”。这两大性格都与3位母亲的早年熏陶有关。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还向来京开会的淮安县委负责人询问乳母一家的情况,并请有关方面帮助查问一下乳母家里还有无后人在世。

  当年,母亲们把全部的爱,倾注在周恩来身上;而周恩来日后又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人民——他心里包容的是960万平方公里的祖国大地、亿万中华儿女的冷暖、世界五洲四海的风云。

  更多周恩来的小故事请点击【周恩来的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儿童故事 搞笑故事 恐怖故事 哲理故事 神话故事 历史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儿童故事 搞笑故事 恐怖故事 哲理故事 神话故事 历史故事
分享

热门关注

描写父爱如山的名人名言

描写父爱如山的名言

描写夏天的温柔句子80条

描写夏天的句子80条

适合发朋友圈祝福新人的话

发朋友圈祝福新人的话

端午微信朋友圈文案2021

端午微信朋友圈文案

简单员工试用期转正申请书

简单员工转正申请书

母亲节感恩母亲的句子

感恩的句子

母亲节送给母亲温馨的句子

母亲节温馨的句子

母亲节感恩母亲的语句简短

母亲节感恩母亲的语句

母亲节感恩母亲的语句子

母亲的语句子

2020母亲节感谢母亲的句子

感谢母亲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