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是一种淡淡的痛读后感

  《回忆是一种淡淡的痛》是龙应台等人以忆旧文字为题的一部散文集。出国留学网为你编辑整理回忆是一种淡淡的痛读后感,欢迎阅读。

  回忆是一种淡淡的痛读后感(一)

  拿起这本书的原因很简单,封面上有龙应台和蒋勋的名字。我以前看过蒋勋的《孤独六讲》,很不错的一本书,印象颇好;龙应台就更不必说了,想当然的男人,事实上的女人,写文上的战士,少见的文笔犀利泼辣的作者。再加上心底那一点点文艺青年的因素作祟,直接导致我开卷开启了寻找龙、蒋二人文章的艰难之旅。

  抱着极大期望的结果总难免失望,翻完全书也不过就看到了龙应台在香港大学医学院2011年毕业典礼上的一篇演讲,《我们的村庄》,没有想象中咄咄逼人的龙氏风格,反倒像个跟人促膝谈心的大姐,或者是因为要跟离开学校的青年朋友告别的缘故吧。蒋勋的则干脆就是一篇在我看来完全不知所云的《萨埵那太子舍身饲虎》,可能跟个人经历和理解力有关,并不是我所喜欢的风格,只当是长了次见识。

  其他还有一些余光中、林青霞、张晓风等少数我所知晓的公众人物的文章,全部选自港台报纸如《联合报》、《中国时报》、《自由时报》等等,写的也多是港台的人物风貌,毕竟和大陆还是有一些不同的,所以读起来颇是有些费力。把这本书拿起来附庸风雅是好的,但要达到深入理解、无障碍阅读的程度,我估摸着自己还得再多经历些年岁。

  不过就算是两岸三地,“十里不同村,百里不同俗”,但源自于同一民族的血脉总是无法割舍的,很多感情都是相同的,并不会因为语言表达的不同而被阻隔。比如书中写对山水的赞颂(《黄山诧异》),写对逝去亲人的思念(《梦中的父亲》),写难忘的成长经历(《大地震——一个小男孩的见证》),写血浓于水的亲情(《陪侄女一段》)等等。看着看着也就渗入了那样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中,特别是回忆最伤人,或沉溺于过往不能自拔,或走不出曾经留下的阴影,或是给逃避现实找一个借口,也算是敏感文人另一种形式的伤春悲秋吧。

  回忆是一种淡淡的痛读后感(二)

  其实我并不喜欢这本书的名字,就像不喜欢编选者以龙应台、蒋勋的名字吊人胃口一样,光看书名就让人心情莫名低落。如果换一个名字的话或许效果会更好一点,毕竟全书并不都是讲回忆的,还是有一些很好玩的篇章,像《我好土》、《热臀记》、《美女与怪物》等,看到兴起处也不由展颜一笑。

  全书节选的那么多篇文章里,我比较喜欢的是那篇《“不要脸的人”之告白》,因为就像另一个矫情的我的内心独白,尤其是结尾处的那几段,“我珍惜生命里所有剩余的时光。如果不必读稿,我只想专心创作。如果一时不想创作,那宝贵的闲暇时光我只想安静地看书。我从不觉得孤独等同于寂寞,亦不觉得一个人在家寂寞,因为每一本书里都有生命,各种生命的脸在眼前移动,各种生命的言语回响在身边。”作者不上着名的社交平台“脸书(facebook)”,是谓“不要脸”,而独独钟情于读书,和书中众多的生命相遇,和那么多脸孔擦肩,从书中“看到行走,爬山,耕作,划船,拥抱,亲吻;听到交谈,呼唤,唱歌,哭号……”

  看到这篇的时候我才终于找到了能和作者心灵相通之处,同为读书人,谁舍得下那么多色彩鲜明的人物和普通人永远无法企及的万般经历,每一本书都是有生命的,开卷毕竟有益,信哉斯言。

  回忆是一种淡淡的痛读后感(三)

  回忆是一种痛,莫名而刻骨的感伤。因为留不住那些飞逝的光阴,等不到那些遂愿的日子。看见的是朋友远去的背影,听见的是自己沉重前行的音。不一样的生活,谜一般的年代,尽管遥远,尽管再多的不方便,不太平,但总归是让人怀念的岁月,怀念的家乡,甚至对于有的人,是回不去的家乡。看了《回忆是一种淡淡的痛》,它诠释了回忆。

  我最喜欢的一篇还是《我们的村落》。这篇我们的村落主要是针对香港大学医学院毕业典礼的演讲,文中提到有关学堂的首任院长Manson一件小事,Manson在担任伦敦殖民部的医疗顾问时,注意到一个现象90%的体检者都有一口烂牙,体检不合格也就不能申请到热带亚非地区下层的工作,于是他给上司写了封信,建议政府为贫困的人提供牙医服务。你会发现对于同样一件事,普通人m.liuxue86.com或许就直接理所当然忽视了,而那些伟大的人在看到烂牙的同时,也看到人的存在状态。而这些极其普通的日常生活的判断与抉择,正是决定了我们是什么样的人,会成就什么。

  回忆有痛苦,也有欢乐,如果我们的回忆都有一种淡淡的痛,那不如抓住现在的光阴。想去爬山,就赶快找时间去爬吧;想要出去旅行,就尽快创造条件去吧;想和朋友吃吃饭,见见面,就赶紧约吧;想家人了,就拿着手边的电话往家里打吧。过去已经过去,未来,不知道会不会发生。回忆终究是回忆,充满了酸甜苦辣。珍惜现在,把握现在,才是最好的状态。但有时回忆也很美好,难以释怀……

  其实整本书的基调就像书名《回忆是一种淡淡的痛》说的那样,有回忆自己的家乡,回忆自己的乡愁,时而沉重,时而轻松;有回忆父亲,母亲,以及成长中很重要的人,感慨而又想念;也有回忆儿时的自己,成长的自己,一路走过来的自己,熟悉又陌生。人总是喜欢回想过去的事情,这跟性别无关,也与年龄无关。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特征,各自努力生活的方向,各自为人处世的方式。

  人对往事的记忆就像锁在不同抽屉里,舍不得丢的杂物,有些经过归档,有些无法分类,就那么一起掺杂地搁着,随着岁月的堆垒而尘封。某日不经意地打开一个抽屉,那被忘了、如同隔世般的旧事便猛然回魂,又有了温度、呼吸和生命,过去与现在又接续上了。

  有些回忆,回忆起来是一种痛。驻足回首的片刻,往事悠悠的漂浮起来,却总也触摸不到。走不回以前走过的路,遇不见从前遇见的人,于是渐渐地不相信永恒。

  每个人希望年老时回忆以前,都是美好的,但事实上,都会带上一点淡淡的痛吧?

  回忆是一种淡淡的痛读后感(四)

  带着浓浓的台湾味道的随笔集,本对台湾一无所知的我,好像突然间感觉离台湾近了些。不算薄包含众多台湾作家学者的随笔集总能让人看到不一样的台湾,不一样的生活,谜一般的年代,尽管遥远,尽管再多的不方便,不太平,但总归是让人怀念的岁月,怀念的家乡,甚至对于有的人,是回不去的家乡。

  里面最喜欢的一篇还是龙应台的《我们的村落》不知道为什么,每每读到龙应台的文字,明明是针砭时事,鞭辟入里的人,明明名字听起来像是个男人,可是写出的文字却充满温情,充满人性。这篇我们的村落主要是针对香港大学医学院毕业典礼的演讲,文中提到有关学堂的首任院长Manson一件小事,Manson在担任伦敦殖民部的医疗顾问时,注意到一个现象90%的体检者都有一口烂牙,体检不合格也就不能申请到热带亚非地区下层的工作,于是他给上司写了封信,建议政府为贫困的人提供牙医服务。你会发现对于同样一件事,普通人或许就直接理所当然忽视了,而那些伟大的人在看到烂牙的同时,也看到人的存在状态。而这些极其普通的日常生活的判断与抉择,正是决定了我们是什么样的人,会成就什么。

  书中还收录了王文华的一篇小文《现在就是最好的状态》让我想起很多人,那些为了工作,而忽视健康,忽视家庭儿女的人;为了追求利益,忽略自己的底线,忽略朋友甚至利用朋友的人。有时候我们应该搞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该喊停就喊停,该行动就要行动,不要到最后在失去那些“后顾之忧”之后才发现那些才是活着的目的。

  想去爬山,就赶快找时间去爬吧;想要出去旅行,就尽快创造条件去吧;想和朋友吃吃饭,见见面,就赶紧约吧;想家人了,就拿着手边的电话往家里打吧。过去已经过去,未来,不知道会不会发生,只有挣扎的现在,才是最好的礼物,也是最好的状态。

  其实整本书的基调就像书名《回忆是一种淡淡的痛》说的那样,有回忆自己的家乡,回忆自己的乡愁,时而沉重,时而轻松;有回忆父亲,母亲,以及成长中很重要的人,感慨而又想念;也有回忆儿时的自己,成长的自己,一路走过来的自己,熟悉又陌生。人总是喜欢回想过去的事情,这跟性别无关,也与年龄无关。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特征,各自努力生活的方向,各自为人处世的方式。

  很奇怪,我现在倒想想象我年老以后回想现在自己的感觉,我希望那是一种美好的感受。

  回忆是一种淡淡的痛读后感(五)

  拿起这本散文集,原因有二,其一这是一本台湾文字爱好者所写的散文集,阅读这些文字,对于我这个一直打算实现台湾首次旅行的人无非是一种对台湾人文知识的预习;其二,本书封面上标写着我所喜欢的两位台湾作家:龙应台和蒋勋,可是读完该书,发现书中除了余光中、林青霞之外,其他都是我所陌生的台湾作家,但他们的思想和文风大多都是我所喜欢的。

  正如该书的名字《回忆是一种淡淡的痛》,通读诸位作家精美简短的散文,我总是游走在一种淡淡的忧伤和若隐若现的哀痛之中,这是远在台湾的同胞们用他们的方式在向我们传递一种同祖同宗的文化,从一定程度上说,台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做得更好,这些在书中的文字里也得到了表现,让读者在书中不禁陶醉于中国传统文字的含蓄和精彩。

  读这本散文集,我感觉自己在逐一结交一位位的台湾好友,又在他们的牵引之下,穿过时空,静静欣赏那些勾起他们淡淡的痛的往事。读书就像在旅行,在认识、熟知朋友的过程中,感受不同地方、不同情境之下的故事。

  这本书适合作为口袋书,在每一个时间片段,从包包里取出来,慢慢喝着咖啡或者茶,读上两页,然后掩卷慢慢回味自己人生中淡淡的痛。

  回忆是一种淡淡的痛读后感(六)

  一个人的回忆总是冷冷清清的,只有当一个时代,一群人集体陷入回忆时,我们才会在重拾旧梦的时候不怕和光阴走失,最终成为一个被岁月遗忘的孤笨小孩,钟怡雯主编的《回忆是一种淡淡的痛》带我进入一个淡淡的伤痛却美丽的集体性回忆的境遇。

  龙应台回忆记忆中的第一个医生,那个小小的诊疗室,几乎没有什么家具,地板是光秃秃的水泥,却是一尘不染。诊疗室连着一个窄窄的院落,洒进墙里的阳光照亮了花草叶子。茉莉花盛开,香气一直萦绕在房间里不肯散去。读了这一段,我开始知道那茉莉花一样馨香人品的医生才是让世界回忆绽放美好的生命之花。

  “少女情怀总是诗,那十年我如诗的情怀总是和琼瑶小说交织,那丝忙碌的岁月,除了在睡梦中,就是在拍戏的现场中饰演某一个角色,生活如幻似真。”林青霞回忆自己若干年以前的演艺生涯是这样感慨的,让人不禁唏嘘。

  “感谢那些抹不去的曾经,要有一次勇敢。”这是主编写在书里的话。没有过去的人,他的生命注定是苍白的。当你回忆往事时,回忆就是一支勾勒人生内心的风景的画笔,多少人生的况味都蕴含在内啊!

  就算是最大的痛苦,经历了一段时间也会让你笑着讲出来!这句话我也一直不理解。不过当自己经历一些事情也明白了其中的含义。

  是的,没有什么过不去,当初你认为是天大的事,甚至寻死觅活的要做或者得到。等到过去了,才发现结果没有难么重要。及时天灾!因为我们还要生活。回忆只是一种调味剂,而不是我们生活中的必须品。

  有些回忆是真心痛的。地震后的惨淡,双亲失去的痛彻心扉,生意中将钱赔或被骗的一干二净等等,诸多经历让我们窒息。但,我们依旧现在笑对生活。

  痛,并度过着。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生活在现在,将那些回忆娓娓道来,给读者启迪,给自己安慰!

  是啊,我们都不能活在过去,未来更美好。回忆只是为了让你重温过去,让你更加优秀的发展现在。人生是自己创造的不能等待别人会帮我们准备好!

  回忆是一种淡淡的痛读后感(七)

  《回忆是一种淡淡的痛》其实是一本台湾作家的短文选集,文章大多数围绕着“忆”这个主题,或是作家回忆自己的往事,或是回溯历史的沉思,或是作家着笔故事主角的往昔,文风多清淡质朴,温婉隽美,直扣心弦。

  蓦地,思忆起朋友黄大头在两年前曾经对我说过的一句话:“不要再活在过去了,向前走。”那是在我突逢那时人生最大的转折与挫伤的当下,我每一日里的流连旧地,寻找整理翻看旧照。终于,在我又一次将新寻到的旧时相片上传到空间时,黄大头忍不住了,在QQ上狠狠地训斥了我——完全无视我是她半个师傅的身份,那样的直言不讳,那样的一针见血,醍醐灌顶也不过如此。

  记得当时愣住了好久好久,回过神来时,已经走在东区洒满落叶的街道上,直到眼泪不知不觉地滑落,方才在一处偏静的草地上停下,嗤笑自己竟如失恋一般地留恋追忆一份自己绝然狠心放手的东西。

  跟吴花果说我要珍藏过往,不再盲目留恋,勇敢迈步向前时,他竟不相信。问他为什么,他说:“你这个人,要是‘感性’和‘理性’打架,‘感性’一个小指头就碾死‘理性’。朋友都是十几年的老友,恋爱不谈个九年你都不打算跟我结婚,玩个无聊的网页小游戏都能上玩五六年,一份那么辛苦的工作只因同事领导人好便坚持做上这么多年。你能这么轻易就完全放下过去吗?”最后,他下结论:“你顶多活在当下的同时,心里仍暗暗纠结于过往。”我虽然一脸黑线,却不得不折服于他的结论,这个世界上最了解我的人莫过于他了——我也确实至今仍不时回想往事,暗自懊悔难过。

  好吧,我承认,有些回忆纵使残酷不堪,我仍无法彻底忘怀,时隔再久,依然刺痛我心。回忆,有时甜美如蜜,有时伤人如刀,我的不勇敢致使某些过往永远有伤害我的能力。而这些雕刻于骨血的记忆,又如何能在血液里彻底消融呢?

  推荐阅读:

  虹读后感

  偷影子的人读后感

  解忧杂货店读后感

  小编精心推荐

  读后感范文 | 读后感怎么写 | 读后感作文 | 四大名著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小编精心推荐

  读后感范文 | 读后感怎么写 | 读后感作文 | 四大名著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回忆是一种淡淡的痛,龙应台回忆是一种淡淡的痛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呐喊读后感1000字左右大学

呐喊读后感大学

青铜葵花读后感范文500字

读青铜葵花有感500字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800字大学生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大学生

狼图腾读后感1000字高中生

狼图腾读后感高中生

童年读后感范文500字六年级

童年读后感六年级

寒假钢铁是怎样练成的读后感

钢铁是怎样练成的

2020我是猫读后感

暑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2020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020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回忆是一种淡淡的痛》是龙应台等人以忆旧文字为题的一部散文集。出国留学网为你编辑整理回忆是一种淡淡的痛读后感,欢迎阅读。

  回忆是一种淡淡的痛读后感(一)

  拿起这本书的原因很简单,封面上有龙应台和蒋勋的名字。我以前看过蒋勋的《孤独六讲》,很不错的一本书,印象颇好;龙应台就更不必说了,想当然的男人,事实上的女人,写文上的战士,少见的文笔犀利泼辣的作者。再加上心底那一点点文艺青年的因素作祟,直接导致我开卷开启了寻找龙、蒋二人文章的艰难之旅。

  抱着极大期望的结果总难免失望,翻完全书也不过就看到了龙应台在香港大学医学院2011年毕业典礼上的一篇演讲,《我们的村庄》,没有想象中咄咄逼人的龙氏风格,反倒像个跟人促膝谈心的大姐,或者是因为要跟离开学校的青年朋友告别的缘故吧。蒋勋的则干脆就是一篇在我看来完全不知所云的《萨埵那太子舍身饲虎》,可能跟个人经历和理解力有关,并不是我所喜欢的风格,只当是长了次见识。

  其他还有一些余光中、林青霞、张晓风等少数我所知晓的公众人物的文章,全部选自港台报纸如《联合报》、《中国时报》、《自由时报》等等,写的也多是港台的人物风貌,毕竟和大陆还是有一些不同的,所以读起来颇是有些费力。把这本书拿起来附庸风雅是好的,但要达到深入理解、无障碍阅读的程度,我估摸着自己还得再多经历些年岁。

  不过就算是两岸三地,“十里不同村,百里不同俗”,但源自于同一民族的血脉总是无法割舍的,很多感情都是相同的,并不会因为语言表达的不同而被阻隔。比如书中写对山水的赞颂(《黄山诧异》),写对逝去亲人的思念(《梦中的父亲》),写难忘的成长经历(《大地震——一个小男孩的见证》),写血浓于水的亲情(《陪侄女一段》)等等。看着看着也就渗入了那样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中,特别是回忆最伤人,或沉溺于过往不能自拔,或走不出曾经留下的阴影,或是给逃避现实找一个借口,也算是敏感文人另一种形式的伤春悲秋吧。

  回忆是一种淡淡的痛读后感(二)

  其实我并不喜欢这本书的名字,就像不喜欢编选者以龙应台、蒋勋的名字吊人胃口一样,光看书名就让人心情莫名低落。如果换一个名字的话或许效果会更好一点,毕竟全书并不都是讲回忆的,还是有一些很好玩的篇章,像《我好土》、《热臀记》、《美女与怪物》等,看到兴起处也不由展颜一笑。

  全书节选的那么多篇文章里,我比较喜欢的是那篇《“不要脸的人”之告白》,因为就像另一个矫情的我的内心独白,尤其是结尾处的那几段,“我珍惜生命里所有剩余的时光。如果不必读稿,我只想专心创作。如果一时不想创作,那宝贵的闲暇时光我只想安静地看书。我从不觉得孤独等同于寂寞,亦不觉得一个人在家寂寞,因为每一本书里都有生命,各种生命的脸在眼前移动,各种生命的言语回响在身边。”作者不上着名的社交平台“脸书(facebook)”,是谓“不要脸”,而独独钟情于读书,和书中众多的生命相遇,和那么多脸孔擦肩,从书中“看到行走,爬山,耕作,划船,拥抱,亲吻;听到交谈,呼唤,唱歌,哭号……”

  看到这篇的时候我才终于找到了能和作者心灵相通之处,同为读书人,谁舍得下那么多色彩鲜明的人物和普通人永远无法企及的万般经历,每一本书都是有生命的,开卷毕竟有益,信哉斯言。

  回忆是一种淡淡的痛读后感(三)

  回忆是一种痛,莫名而刻骨的感伤。因为留不住那些飞逝的光阴,等不到那些遂愿的日子。看见的是朋友远去的背影,听见的是自己沉重前行的音。不一样的生活,谜一般的年代,尽管遥远,尽管再多的不方便,不太平,但总归是让人怀念的岁月,怀念的家乡,甚至对于有的人,是回不去的家乡。看了《回忆是一种淡淡的痛》,它诠释了回忆。

  我最喜欢的一篇还是《我们的村落》。这篇我们的村落主要是针对香港大学医学院毕业典礼的演讲,文中提到有关学堂的首任院长Manson一件小事,Manson在担任伦敦殖民部的医疗顾问时,注意到一个现象90%的体检者都有一口烂牙,体检不合格也就不能申请到热带亚非地区下层的工作,于是他给上司写了封信,建议政府为贫困的人提供牙医服务。你会发现对于同样一件事,普通人m.liuxue86.com或许就直接理所当然忽视了,而那些伟大的人在看到烂牙的同时,也看到人的存在状态。而这些极其普通的日常生活的判断与抉择,正是决定了我们是什么样的人,会成就什么。

  回忆有痛苦,也有欢乐,如果我们的回忆都有一种淡淡的痛,那不如抓住现在的光阴。想去爬山,就赶快找时间去爬吧;想要出去旅行,就尽快创造条件去吧;想和朋友吃吃饭,见见面,就赶紧约吧;想家人了,就拿着手边的电话往家里打吧。过去已经过去,未来,不知道会不会发生。回忆终究是回忆,充满了酸甜苦辣。珍惜现在,把握现在,才是最好的状态。但有时回忆也很美好,难以释怀……

  其实整本书的基调就像书名《回忆是一种淡淡的痛》说的那样,有回忆自己的家乡,回忆自己的乡愁,时而沉重,时而轻松;有回忆父亲,母亲,以及成长中很重要的人,感慨而又想念;也有回忆儿时的自己,成长的自己,一路走过来的自己,熟悉又陌生。人总是喜欢回想过去的事情,这跟性别无关,也与年龄无关。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特征,各自努力生活的方向,各自为人处世的方式。

  人对往事的记忆就像锁在不同抽屉里,舍不得丢的杂物,有些经过归档,有些无法分类,就那么一起掺杂地搁着,随着岁月的堆垒而尘封。某日不经意地打开一个抽屉,那被忘了、如同隔世般的旧事便猛然回魂,又有了温度、呼吸和生命,过去与现在又接续上了。

  有些回忆,回忆起来是一种痛。驻足回首的片刻,往事悠悠的漂浮起来,却总也触摸不到。走不回以前走过的路,遇不见从前遇见的人,于是渐渐地不相信永恒。

  每个人希望年老时回忆以前,都是美好的,但事实上,都会带上一点淡淡的痛吧?

  回忆是一种淡淡的痛读后感(四)

  带着浓浓的台湾味道的随笔集,本对台湾一无所知的我,好像突然间感觉离台湾近了些。不算薄包含众多台湾作家学者的随笔集总能让人看到不一样的台湾,不一样的生活,谜一般的年代,尽管遥远,尽管再多的不方便,不太平,但总归是让人怀念的岁月,怀念的家乡,甚至对于有的人,是回不去的家乡。

  里面最喜欢的一篇还是龙应台的《我们的村落》不知道为什么,每每读到龙应台的文字,明明是针砭时事,鞭辟入里的人,明明名字听起来像是个男人,可是写出的文字却充满温情,充满人性。这篇我们的村落主要是针对香港大学医学院毕业典礼的演讲,文中提到有关学堂的首任院长Manson一件小事,Manson在担任伦敦殖民部的医疗顾问时,注意到一个现象90%的体检者都有一口烂牙,体检不合格也就不能申请到热带亚非地区下层的工作,于是他给上司写了封信,建议政府为贫困的人提供牙医服务。你会发现对于同样一件事,普通人或许就直接理所当然忽视了,而那些伟大的人在看到烂牙的同时,也看到人的存在状态。而这些极其普通的日常生活的判断与抉择,正是决定了我们是什么样的人,会成就什么。

  书中还收录了王文华的一篇小文《现在就是最好的状态》让我想起很多人,那些为了工作,而忽视健康,忽视家庭儿女的人;为了追求利益,忽略自己的底线,忽略朋友甚至利用朋友的人。有时候我们应该搞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该喊停就喊停,该行动就要行动,不要到最后在失去那些“后顾之忧”之后才发现那些才是活着的目的。

  想去爬山,就赶快找时间去爬吧;想要出去旅行,就尽快创造条件去吧;想和朋友吃吃饭,见见面,就赶紧约吧;想家人了,就拿着手边的电话往家里打吧。过去已经过去,未来,不知道会不会发生,只有挣扎的现在,才是最好的礼物,也是最好的状态。

  其实整本书的基调就像书名《回忆是一种淡淡的痛》说的那样,有回忆自己的家乡,回忆自己的乡愁,时而沉重,时而轻松;有回忆父亲,母亲,以及成长中很重要的人,感慨而又想念;也有回忆儿时的自己,成长的自己,一路走过来的自己,熟悉又陌生。人总是喜欢回想过去的事情,这跟性别无关,也与年龄无关。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特征,各自努力生活的方向,各自为人处世的方式。

  很奇怪,我现在倒想想象我年老以后回想现在自己的感觉,我希望那是一种美好的感受。

  回忆是一种淡淡的痛读后感(五)

  拿起这本散文集,原因有二,其一这是一本台湾文字爱好者所写的散文集,阅读这些文字,对于我这个一直打算实现台湾首次旅行的人无非是一种对台湾人文知识的预习;其二,本书封面上标写着我所喜欢的两位台湾作家:龙应台和蒋勋,可是读完该书,发现书中除了余光中、林青霞之外,其他都是我所陌生的台湾作家,但他们的思想和文风大多都是我所喜欢的。

  正如该书的名字《回忆是一种淡淡的痛》,通读诸位作家精美简短的散文,我总是游走在一种淡淡的忧伤和若隐若现的哀痛之中,这是远在台湾的同胞们用他们的方式在向我们传递一种同祖同宗的文化,从一定程度上说,台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做得更好,这些在书中的文字里也得到了表现,让读者在书中不禁陶醉于中国传统文字的含蓄和精彩。

  读这本散文集,我感觉自己在逐一结交一位位的台湾好友,又在他们的牵引之下,穿过时空,静静欣赏那些勾起他们淡淡的痛的往事。读书就像在旅行,在认识、熟知朋友的过程中,感受不同地方、不同情境之下的故事。

  这本书适合作为口袋书,在每一个时间片段,从包包里取出来,慢慢喝着咖啡或者茶,读上两页,然后掩卷慢慢回味自己人生中淡淡的痛。

  回忆是一种淡淡的痛读后感(六)

  一个人的回忆总是冷冷清清的,只有当一个时代,一群人集体陷入回忆时,我们才会在重拾旧梦的时候不怕和光阴走失,最终成为一个被岁月遗忘的孤笨小孩,钟怡雯主编的《回忆是一种淡淡的痛》带我进入一个淡淡的伤痛却美丽的集体性回忆的境遇。

  龙应台回忆记忆中的第一个医生,那个小小的诊疗室,几乎没有什么家具,地板是光秃秃的水泥,却是一尘不染。诊疗室连着一个窄窄的院落,洒进墙里的阳光照亮了花草叶子。茉莉花盛开,香气一直萦绕在房间里不肯散去。读了这一段,我开始知道那茉莉花一样馨香人品的医生才是让世界回忆绽放美好的生命之花。

  “少女情怀总是诗,那十年我如诗的情怀总是和琼瑶小说交织,那丝忙碌的岁月,除了在睡梦中,就是在拍戏的现场中饰演某一个角色,生活如幻似真。”林青霞回忆自己若干年以前的演艺生涯是这样感慨的,让人不禁唏嘘。

  “感谢那些抹不去的曾经,要有一次勇敢。”这是主编写在书里的话。没有过去的人,他的生命注定是苍白的。当你回忆往事时,回忆就是一支勾勒人生内心的风景的画笔,多少人生的况味都蕴含在内啊!

  就算是最大的痛苦,经历了一段时间也会让你笑着讲出来!这句话我也一直不理解。不过当自己经历一些事情也明白了其中的含义。

  是的,没有什么过不去,当初你认为是天大的事,甚至寻死觅活的要做或者得到。等到过去了,才发现结果没有难么重要。及时天灾!因为我们还要生活。回忆只是一种调味剂,而不是我们生活中的必须品。

  有些回忆是真心痛的。地震后的惨淡,双亲失去的痛彻心扉,生意中将钱赔或被骗的一干二净等等,诸多经历让我们窒息。但,我们依旧现在笑对生活。

  痛,并度过着。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生活在现在,将那些回忆娓娓道来,给读者启迪,给自己安慰!

  是啊,我们都不能活在过去,未来更美好。回忆只是为了让你重温过去,让你更加优秀的发展现在。人生是自己创造的不能等待别人会帮我们准备好!

  回忆是一种淡淡的痛读后感(七)

  《回忆是一种淡淡的痛》其实是一本台湾作家的短文选集,文章大多数围绕着“忆”这个主题,或是作家回忆自己的往事,或是回溯历史的沉思,或是作家着笔故事主角的往昔,文风多清淡质朴,温婉隽美,直扣心弦。

  蓦地,思忆起朋友黄大头在两年前曾经对我说过的一句话:“不要再活在过去了,向前走。”那是在我突逢那时人生最大的转折与挫伤的当下,我每一日里的流连旧地,寻找整理翻看旧照。终于,在我又一次将新寻到的旧时相片上传到空间时,黄大头忍不住了,在QQ上狠狠地训斥了我——完全无视我是她半个师傅的身份,那样的直言不讳,那样的一针见血,醍醐灌顶也不过如此。

  记得当时愣住了好久好久,回过神来时,已经走在东区洒满落叶的街道上,直到眼泪不知不觉地滑落,方才在一处偏静的草地上停下,嗤笑自己竟如失恋一般地留恋追忆一份自己绝然狠心放手的东西。

  跟吴花果说我要珍藏过往,不再盲目留恋,勇敢迈步向前时,他竟不相信。问他为什么,他说:“你这个人,要是‘感性’和‘理性’打架,‘感性’一个小指头就碾死‘理性’。朋友都是十几年的老友,恋爱不谈个九年你都不打算跟我结婚,玩个无聊的网页小游戏都能上玩五六年,一份那么辛苦的工作只因同事领导人好便坚持做上这么多年。你能这么轻易就完全放下过去吗?”最后,他下结论:“你顶多活在当下的同时,心里仍暗暗纠结于过往。”我虽然一脸黑线,却不得不折服于他的结论,这个世界上最了解我的人莫过于他了——我也确实至今仍不时回想往事,暗自懊悔难过。

  好吧,我承认,有些回忆纵使残酷不堪,我仍无法彻底忘怀,时隔再久,依然刺痛我心。回忆,有时甜美如蜜,有时伤人如刀,我的不勇敢致使某些过往永远有伤害我的能力。而这些雕刻于骨血的记忆,又如何能在血液里彻底消融呢?

  推荐阅读:

  虹读后感

  偷影子的人读后感

  解忧杂货店读后感

  小编精心推荐

  读后感范文 | 读后感怎么写 | 读后感作文 | 四大名著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小编精心推荐

  读后感范文 | 读后感怎么写 | 读后感作文 | 四大名著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