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留苏学子的风采

2011-11-12 03:03:47 admin 学子风采

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新中国百废待兴,需要大批建设人才,为此中国政府向前苏联派出了一批又一批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他们肩负着国家的使命,“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在那块浩瀚的土地上度过了充满激情和理想的美好岁月。

时光飞逝,当我们再次打开这段历史,依旧感动不已。

预备篇:祖国的嘱托时代的宠儿

“远方啊,有我的理想;不怕山高,不怕路遥,我要去寻找……”

1950年,历史在这一年久久定格,新中国向苏联派出了第一批学生,这批学生来自北大、清华、燕京以及其他几所大学。8月23日,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向周总理报送了《经审查测验后选拔25名留学生的名单》,同年9月中旬,这25名幸运的留学生带着祖国殷切的嘱托,乘火车离开北京,经莫斯科分赴波兰、捷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五个国家。“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义无返顾地,学子们带着梦想踏上了异国的土地,此后,公派留学的速度加快了。

1951年8月,我国正式向苏联派去了包括研究生(论坛)在内的375名留学生,这批学生进入了莫斯科机床工具学院、莫斯科铁路运输工程学院、莫斯科运输经济学院、列宁格勒铁道运输工程学院、萨拉托夫汽车公路学院等院校,所学的专业都是和国内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

两年后的5月,一个“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季节,高等教育部、人事部联合专门发布了《关于1953年选拔留苏预备生的指示》,这使得留苏人员的选拔有了明确的制度保障。文件指出,选派留苏学生是直接向苏联学习,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方法,对祖国建设有着极其重大的作用,要求有关部门、机关、学校的负责同志要视此工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认真按照选拔办法的规定来实施选拔工作。按照这一规定,1953年共选拔考生2795人,其中择优录取留苏预备生1700人,赴东欧各国学习的学生有77人。

每年一个台阶,留苏学生以成倍的速度增长。客观而言,在那个比较封闭的年代,苏联是别无他法的选择,但我们不能否认,它的确曾经点燃了无数中国人心中的激情,也成为整整一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据统计,从1950年开始到1966年,中国先后向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派遣了万余名留学生,其中向苏联派出8310人,占派出总数的78%。

他们是时代的幸运儿,经过了严格审查和全面测试,被精心地挑选出来,可谓“万里挑一”,祖国对他们倾注了无私的关爱,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留苏之前,大部分学生都会在留苏预备班里学习一年,由俄罗斯老师授课。

当年留苏的老前辈们回忆说,他们在预备班的生活待遇是相当高的。早饭是豆浆、稀饭、白面馒头、酱牛肉片、花生米和酱菜,午饭和晚饭都是八人一桌,四菜一汤,比家里吃得好多了。时任莫斯科华人联合总会会长的韩存礼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经风趣地谈起,第一顿早餐除了大米稀饭还有两个花卷,他没敢吃花卷,就把它们放在口袋里,准备饿了的时候再吃,没想到到了中午,又开饭了……他感觉自己的生活一下子进入了天堂,要知道以前在家吃得都是玉米面或者高梁面的窝窝头,大米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见到。

国土资源部咨询委员,享有国务院科技工作人员特殊津贴的许宝文老人也深情地对记者谈起出国前周总理在中南海“怀仁堂”的讲话,然后还请大家看京剧,一部是“将相和”,一部是“孙悟空大闹天宫”,大家都明白总理的良苦用心,要大家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谦虚谨慎,讲究团结,在专业精神上要学习“孙大圣”,敢于打破传统,敢于挑战,勇于创造。在物质方面,社会主义新中国解决了留苏学子的后顾之忧:留学期间穿的衣服发了两大箱,中山装和西装,甚至还包括四季穿的袜子,每一个细节,政府都考虑周全了,留学期间的生活费,每月是500卢布,相当于当时的250元人民币,这比当时的部长工资还要高……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还相当贫穷的祖国,用她一点一滴的关爱,一丝一线的付出,让每一位学子从细微处深深懂得自己肩上重担的分量,几乎每一列开往莫斯科的火车,在驶离北京站的时候,人们都会听到嘹亮的《歌唱祖国》的声音,肩负振兴中华的重任,学子们踏上了光荣而艰苦的求学历程。

[1][2][3]下一页

分享

热门关注

新加坡留学申请成绩 去新加坡留学要考雅思吗

新加坡留学申请

高考成绩可以申请日本哪些院校留学

日本留学要求

加拿大留学研究生专业选择有什么技巧

加拿大留学读研

没考雅思可以去英国留学吗

英国留学雅思

日本理工科专业留学的专业方向有什么

日本理工科专业

美国的研究增长依赖与中国的合作

留学美国须知

给美国留学想转学的国际学生的建议

美国留学转学

澳洲留学的陪读政策的详细分析

澳洲留学

美国哪些大学的课堂有很多的师生互动?

美国大学推荐

美国的大学如何评估国际学生的英语技能

美国留学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