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B全真模拟试题(5)

一、单项选择题
1.D(P15)2.D(P37)3.B(P68)
4.C(P706)5.D(P173)6.B(P230)7.D(P257)8.C(P269)9.A(P302)10.C(P245)
2.[解析]在说明教育与发展的关系问题上,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认为必须考虑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指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才能达到的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即是最近发展区。
3.[解析]经典性条件反射由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巴甫洛夫最早提出,后来,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将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用来说明有机体的学习,形成了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学习理论。因此,可以认为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的创立者是巴甫洛夫与华生。
5.[解析]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更加认同奥苏贝尔对概念所下的定义:“符号所代表的具有共同标准属性的对象、事件、情境或性质。”
6.[解析]精加工策略是一种深加工策略,是指人们为了更好地记住所学的东西丽对学习材料做充实意义性的添加、构建和生发。
8.[解析]桑代克提出了迁移的共同要素说,后来又被吴伟士修改为共同成分说,这种理论认为从一种学习情境到另一种学习情境的迁移,只是由于这两个学习情境存在着相同的成分,迁移是非常具体而有限的。
9.[解析]教学中,教师要贯彻统一要求与个别教学相结合的原则,实行“抓两头、带中间”的因材施教方针,促进个体智力的良好发展。二、多项选择题
11.ABC(P111)12.ABDE(P168)13.ABE(P250~251)14.ABCDE(P298)15.ABCDE(P380)
11.[解析]布鲁纳分析了学习知识的具体环节,认为学习每一门学科都包括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即新知识的获得过程、知识的转化过程及知识的评价过程。.
13.[解析]动作技能形成的一般过程,包括以下三个阶段:认知阶段;联系形成阶段;自动化阶段。14.[解析]我国学者一般认为,智力是使人能顺利
地从事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一般性认知能力,由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等五种基本因素组成。三、填空题
16.(P63)桑代克17.(P173)心理学
18.(P270)概括说19.(P373)心理素质培养20.(P464)群体阃竞争
教师资格证题库 教师考试备考辅导 教育学资料 教育心理学资料 综合素质资料 教育知识与能力
分享

热门关注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易错知识点总结

教育心理学易错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