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学科如何走出困境?
——浙大中文系中文学科建设国际研讨会扫描
手捧刚出版的《浙江大学中文系系史》,浙江大学中文系主任吴秀明教授心情激动。3年多的努力终于化做三卷本146万字的书卷,作为总主编,他深感欣慰。
在11月5日由浙江大学中文系主办的“中文学科建设:历史经验与全球视野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国内外知名大学一流中文系的掌门人及专家们都为这部《系史》击节赞叹,在中国高校,出版校史者甚多,而以如此厚重的篇什记述一个系的历史,极为罕见。
对浙大中文系来说,出版《系史》及召开研讨会,目的均是寻找中文学科走出困境的途径。
中文学科陷入困境
这是国内外名校中文学科战将云集运筹“突围”的会议:北大、复旦、人大、南大、南开、武大、台大和香港的中文大学、浸会大学及日本、韩国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参加研讨;这也是一次颇有意味的聚会:探讨的话题是中文学科如何走出困境。
专家们认为,在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进程中,重理工轻人文的时代通病,“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缺失,社会世俗化、教育市场化、学术评估指标化对中文学科的冲击……种种原因致使中文学科陷入困境:选择中文专业的学生人数减少;量化管理带来学术研究的短平快,精品力作减少;经费投入不足;政策制定往往以应用性学科为基准,较少考虑人文学科的特殊性。为使人文学科走出困境,教育部1995年专门设立带有扶持性质的文科基地,对全国40多所高校文史哲基地学科进行经费资助,但问题没解决反而更加严峻。
台湾大学中文系主任李隆献教授认为,在经济主导下,人文学科受到忽视,教师队伍裁员,传统研究变得越来越弱势,经学与古典文学研究越来越被忽视;中文学科担当的传统价值观教育也面临巨大考验,与现代人的思维越来越拉开距离。日本、韩国专家也谈到类似的情况。
中文学科曾经辉煌。已有百年历史的浙大中文系曾经名师云集,刘大白、沈尹默、马叙伦、钱基博、夏承焘、王驾吾、沙孟海、姜亮夫、蒋礼鸿、沈文倬,一个个响亮的名字,令人肃然起敬。
北大中文系副主任沈阳教授说,去年评估,北大中文系已被“老二”。“就算北大中文系功夫了得,那也是明日黄花,早已今非昔比,试问今天哪位教授敢与我们的前辈比肩?谁敢说今天的北大教授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原清华校长梅贻琦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厦之谓也,有大师之谓。”的确,大楼和大师,金钱与学问,皆大学所需要,缺一不可。如今全国许多高校都在建一流大学,为追求一流,大楼越造越高,越造越豪华,建一流大学成了建一流大楼,可大师呢?钱学森之问叩击着有识之士的良知,值得深思。
中文学科陷入困境的原因很多,最受诟病者则是以工科管理模式管理文科,其中量化考核对中文学科伤害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