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第一章第一节

 续表

 

学校名称

教育内容

特点

 

 

 

(3)宋代理学家朱熹认为小学教育应先人为主、及早施教,并且认为小学教材应形象生动,能激发儿童
兴趣。






 

官学(宗
学、社学)私学(蒙学、义学和私塾)

 

以理学为主。

 

 

(1)私塾的教学方式主要是识字、习字、读书以及作文
(2)王守仁认为儿童教育内容包括“歌诗”“习礼”和“读书”等,提出了“随人分限所及”的儿童教育思想。

  我国古代的小学教育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教育具有鲜明的等级性。教育的等级性体现在统治者掌控着政权,社会地位决定了是否能接受教育和接受教育的内容。

  第二,教育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服务。接受教育的目的是为统治阶级服务,不重视知识的实用性,主要学习儒家经典和一些伦理道德规范。

  第三,教育过程是通过对儿童管制、灌输来进行的。教育过程中不考虑结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过分注重对经典的识记和背诵,具有一定的刻板性和****性。

  (二)近现代的小学教育

  1.近现代小学教育的草创时期

  近现代小学教育草创时期的相关重点内容见下表:

代表人物

学校名称

主要特点

张焕纶(1878年)

上海正蒙书院(拉开了我国近代小学教育改革的帷幕)

(1)正蒙书院采用班级授课制;
(2)课程主要有算术、格致、游戏、技艺、英文、法文等,采用俗话解释文言、讲解与背诵并重的教学方法,尤重德育。

钟天纬
(1896年)

三等公学

教学活动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方式,以经书为主,也重视英文。

  续表

代表人物

学校名称

主要特点

盛宣怀
(1896年)

 

南洋公学

 

(1)办学思想:德育、智育、体育三者结合和谐发展;
(2)师范学院的学生轮流教学,开设有国文、数学、历史、地理、体育等课程,这也可视为我国师范学校附设小学的开端:

清政府

小学堂

(1)将各地旧书院、义学、社学一律改为中西兼学的学堂,并将州县的书院改为小学堂;
(2)地方小学教育普及运动的发端;
(3)清末第一次以政府名义重视小学教育的改革,也是小学教育计划见于公文的开端。

 

教会小学

 

(1)讲授圣经、中国经史、自然科学的初步知识以及英语等课程;
(2)重视女子的教育。

  

幼儿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 幼儿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 幼儿教师资格证真题 教师资格证备考辅导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学试题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学考点 小学教师资格证真题 教师资格证说课稿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学试题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学考点 中学教师资格证真题 教师资格证考试技巧
分享

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