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春天,我参加了德国学校的高中毕业考试。我选择参加德语、历史和数学的笔试,法语的口试。
德语笔试的考试时间5个小时,考试内容是写一篇文章,有3个题目供大家选择。第一道题是对比两首诗,要求从结构、手法以及内容上进行详细分析;第二道题是探讨德国戏剧家与诗人贝尔托·布莱希特的寓言故事《如果鲨鱼是人的话》;第三道题是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关于“舒适的生活本身并不是人类本性中所追求的,而人类追求的是通过勤奋工作换取舒适生活所得到的尊严”这句名句的探讨。
休息一天以后进行历史考试,笔试也是写文章,两道题供选择,第一道题是关于德国1919~1933年的魏玛共和国的。有两篇文章供参考,一篇是一位德国记者在1930年写的关于穆勒政府下台的亲身经历的报道;另一篇是1930年德国社会民主党领袖对工人阶级的号召书。第二道题是冷战中的超级大国,1978年6月美国总统卡特的演讲可作为参考文章。3个小时后交卷。我所在的毕业班里一共有12个学生,只有一个学生选择了口试历史。
英语考试也是3个小时,写一篇论述文,可以选择根据一篇2000年的文章来评论美国总统选举,或者围绕美国作家约翰·斯坦贝克(出国留学网 liuxue86.com)的作品《人鼠之间》中的一段文字来写一篇评论。
数学考试4个小时,总共要回答4道出自微积分学、分析几何学以及随机学的问题,其中一道是摇六合彩数字的加分题。
生物考试中的两道是必答题,关于环保的,参考文章来自2000年《中国日报》的一篇名为“蓝藻窒息云南的一个湖”的报道,还有就是关于生物进化的讨论。
德国高中毕业考试的特点是时间充裕,气氛轻松。由于人数少,所以每个人都拥有很大的工作空间,可以随时吃喝上厕所,自由选择休息时间。学生们可以在几乎每个考试的题目中选择自己擅长的来回答,题目很少,每门课考生基本上只要解答一个问题即可。但这一个问题却往往很复杂,需要以学过的知识作为基础,在这个基础之上深入地去探讨和分析。
考试时,每个人都会得到学校发的一摞草稿纸,上面随便你记录、图画、整理自己的思路,但草稿纸最终是要和学生们写的文章一起上交的,因为批改试卷的老师必须寻找学生的思路,沿着思路再去考察考生的见解。因此,草稿上的每一笔每一画都不会轻易放过。假如一个学生在文章中没有提到某个关键的看法,但这个观点却在草稿纸上出现过,阅卷老师还是会为这个观点的出现给出一定的分数。
这样的毕业考试几乎是完全没有办法作弊的,因为被评价的是活的思想,而不是那些书本上靠死记硬背得到的知识。书本上的知识是随时可以重新回顾的,但学生的独立人格和独立的思想与世界观,却是在学习以及生活过程中一天天地形成、发展、积累、变化和完善的。
为了保证公平,每份试卷都经3个老师过目和评分,最后取一个平均分。毕业考试的分数仅占总成绩的一半,另一半则是高中最后两年平均考试成绩以及上课参与的评分得出的成绩。如果学生认为自己哪一门课笔试的成绩不理想,可以申请再参加一次口试来提高分数。只有在平时成绩和毕业考试所得分数相差太远的情况下,学生才会被要求额外参加一次简短的口头考试。总之,要想得到好的毕业成绩是有很多条路的。在德国的教育体制中,分数是相对的,而且整个学习过程中所得成绩的平均值占有很大比重,从不会因为某一次考试中的失误而一锤定音。(出国留学网 liuxue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