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6日,上周六,美国亚利桑那州坦佩市一场“被追尾后再遭枪击”的飞来横祸夺走了一位19岁女留学生年轻的生命,也绷紧了无数中国在美留学生的神经。“唉,每年都有这么一两例。”对安全的担忧成为了每一个留学生的困扰。美国,一个自冷战以来综合国力一直雄居世界第一的国家,和发展中的中国相比,会更安全吗?
1.入室
砰砰砰的敲门声打破周末的平静,在家看书的S起身,透过猫眼看到一个黑人青年。
“请问你找谁?”
“我是为教会来募捐的。咱们先开门面对面说,好吗?”
初来乍到的S住在美国中部城市的市中心(Downtown)。刚开学一个星期的他还没有买车,住在市中心街边的town house方便乘搭校车上学。“教会募捐”在S听来是个新鲜事物,他想都没想就开了门。黑人青年却在门打开的一瞬间一步抢进屋里。
在几句关于“教会”的介绍之后,黑人青年要求S交钱。S被这个自己登堂入室的大个儿弄懵了: “我没钱。”
“你不给钱我就不走。”
气急的S从大厅三步并作两步回到自己房间内,把桌上的硬币一把扫到手里: “请你离开。”
黑人青年从容地接过硬币,又毫不在意地拿起S桌上的德芙撕开吃了起来。此情此景,尴尬得不能自已的人,反倒是S。
后来跟师兄师姐交流,S才知道如此随便给陌生人开门会有多凶险。可市中心,临街,这样地理位置,决定了S家总是有人敲门。
“我家三件宝,武士刀,辟邪剑,石敢当。”知道S的遭遇后朋友们分别送给了他“镇宅三宝”。
1.武士刀,2.辟邪剑,3.石敢当。
“石敢当有什么用?”我实在是摸不着头脑。
“黑哥哥的心在进门一刹那就被萌化了。刀加剑,武器,负责物理防御;石敢当,卖萌,负责精神防御。”
一年后,S买了车,搬进了有门禁的公寓,把“镇宅三宝”传给了新来的住市中心的师弟。
同样跟人合租房子的新生G在深夜复习,突然听到脚步声,拉开房间门看到室友和走道的灯亮了,他以为是室友半夜上厕所。结果第二天早上,随着一句“我X!”G才得知室友的笔记本电脑夜里被盗了。
来自台湾的C也在市中心,不过住得比S和G好多了——一个有大窗户的公寓的一楼。风和日丽的春日周末,他和两个来访的台湾好友把窗户开到最大,靠着窗悠闲地抽烟聊天。突然两个路过的黑人翻进窗来,把他的电视机和音像搬走了。边搬边大声斥责:“都是你们这些中国人抢走了我们的工作!你们快滚回家!”整个过程C和他的朋友一动不敢动,因为一个黑人手里有枪。
来自土耳其的V也在半夜遭遇过入室。恐怖的是睡眠轻的他醒了。更恐怖的是黑人发现他醒了,在黑夜里对着他咧嘴笑了笑,露出一口白牙。这一笑不打紧,V吓得精神崩溃了,后来看了心理医生,白天还好,一到晚上就一方面精神虚弱一方面夜不能寐,于是不得不申请休学,回土耳其养病去了。这一休三年了,再也没回来过。
2.贩毒
去年三月,为了开一个学术会议,Y来到位于科罗拉多州的丹佛市。每天的会议行程在6点结束,再和教授们同学们一起吃顿晚饭,回宾馆的时候都是九点多了。
清冷的夜。空气里弥漫着一股奇怪又有点熟悉的味道。
丹佛在美国算个大城市,滑雪胜地。三月倒春寒,这会儿路上没什么人,Y把西服的领子尽量立起来勉强挡挡夜晚的低温。为了给老板省科研经费,Y选了个小宾馆。为了开会方便减少租车的麻烦,小宾馆的位置离城市的Conventional Center步行只要20分钟,也就是说在市中心。
冷,Y想快点走到宾馆。
“Hey you!”一个低沉的声音突然在Y左边响起。Y侧头一看,一个穿帽衫的人在黑暗离想他靠近。Y虽是中国人,但186的个头让他从身体的物理条件上并不惧怕靠过来的小个子。
“要大麻吗?”
“不要。”
“别的货也有。要吗?”
“不要。”
“帽衫”离开了,自始至终都戴着帽子,低头耸肩,没让Y看清他的脸。
Y突然明白这股奇怪又有点熟悉的味道是大麻——他女朋友用的是Bodyshop大麻味儿的护手霜,跟他讲过这是大麻味儿。
Y开了一个星期的会,有三天晚上被问到“要大麻吗?”
等回到自己位于俄亥俄的学校,Y把这段独特的经历告诉同学:“大麻是不是科罗拉多特产哪?!”
“拉倒吧!咱们这儿也有!那是你住得远,天天开车回家碰不上!我在家门口就遇到过!”一位住市中心的同学立刻否定了Y的猜测。
我发起的100个留学生调查里,有7个主动说出了有过被兜售大麻的经历。都是傍晚,都是男性,被问到的留学生也都是男性。
3.刀刺
“美帝枪支泛滥啊,我朝连刀都带不上火车和地铁的!”待在美国,最让大家害怕的还是武器在民间的泛滥。
也是早春,也是晚上八九点钟的时候,D往自己位于三藩市Civic Center区的家赶。走到Turk Ave突然看到很多警车,还有很多人在警车附近晃悠。再走进一看,地上还有好大一滩血。
“一个来旅游的挪威人刚刚被捅了。流浪汉找他要钱他不给。挪威人,北欧呀,高大呀,不怕你这个。他不给,流浪汉一怒把他给捅了!”围观的人里一个人絮絮叨叨地把这件事儿给D讲了好几遍。这位讲的人也是个流浪汉。
“当时围观的流浪汉们对被捅的人什么态度?冷漠?”我问。
"不是冷漠。怎么说呢,这些流浪汉都有点神智不清,跟磕了什么药似的。天天晃啊晃,嘴里嘚吧嘚。他们跟你说话你能听清楚他在说啥,但又不明白他想向你表达啥。嗯,Civic Center是市中心,然后政府给穷人发救济的地儿也在这儿。所以这里每天都聚着些流浪汉。白天无所事事地晃,晚上有的就开始找人要钱了。"
“家门口发生这种事儿你害怕吗?”
“我之前就害怕好嘛!三藩治安根本就不好。Civic Center、 Soma区,治安都特差。这件事儿发生以后也倒没有更害怕,不过从这以后每次出门都装20美金。不装不出门。”
4.枪击
我一直以为我的朋友E在血站工作。直到这次采访,我才知道她工作的地方叫一级创伤中心(1st Grade Trauma Center)。
"哈哈我们医院天天送来枪伤算不算?"当我问及她有关美国生活的安全的经历感受时,她如此问答我。
“天天?!”
“对呀!天天有GSW病人。”
“什么叫GSW?”
"Gun Shot Wound。枪伤。"
“只是受伤吗?有没有中枪身亡的?”
“抢救不过来可不就身亡了!”
“怎么会有这么多?”
“克利夫兰老城区的黑人多,特别不安全。”
“你这是歧视。”
“我有点吧。能不歧视吗?十四五岁的小姑娘就怀孕上医院做人流,有的还非要生下来。我守着医院见多了,大多是黑人。”
“还是说枪伤吧。知道为什么中枪伤吗?”
“利益呀,要钱啊,帮派冲突啊……哼,(笑)还有的自己在家走火了的。”
“这些GSW病人也是黑人居多吗?和咱们黄种人还有白人比,是什么比例。”
“我觉得是。我也没统计过呀。”
“天天看这个你心里啥感觉啊?”
“害怕呀!天天下夜班从工作的地儿走到我的车那一小段距离心里都战战兢兢的。诶,你说我要不要给车换成防弹玻璃……”
5.一组数据
被采访到的100个同学中大部分斩钉截铁地认定国内更安全,其中很多人的理由是“国内多晚都能去撸串儿,美国晚上一个人根本不敢出门”。一部分认为哪里都一样。极个别人觉得国内食品有问题,人贩子猖獗,还不如美国。
感觉安全和真的安全,感觉危险和真的危险,是不是一样呢?
2016年新出的117个国家犯罪指数排行榜上,前三名分别是:委内瑞拉、南苏丹、南非。美国排42,中国排88。
25个谋杀率最高的国家前三名分别是:洪都拉斯,委内瑞拉,伯利兹。
由此,我们似乎可以确定委内瑞拉很不安全;中国比美国安全。
6.等一等,交通事故呢?
交通事故夺人性命屡见不鲜,而中国的高交通事故死亡率曾是学者和媒体深为诟病的一点。还有呢?食物安全、雾霾隐患、经济诈骗(采访的100个人里,有4个同学坦言家里经历过因为QQ被盗而产生的大额损失)……可是,好像面对国内这些可能会给人带来危险的存在。相对美国的入室、售毒、刀刺、枪击等等这些“硬伤害”而言,大多数人是一笑置之的。对于伤害,人们最直观的感受都是“削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根”。
我们在美国很忐忑。
知乎上曾有人提过一个问题:“中国现在有哪些值得骄傲的方面”?
一个自我介绍为“吃货国的外国小公举”的外国人Negar Kordi回答道: “治安。这个14亿人口的国家让我感觉很安全。这真的是一个看不见的能力。想起我去过的这么多国家,我觉得中国真的很安全。”
1月12日晚9点,奥巴马发表他的最后一次年度国情咨文。演讲中,他骄傲地告诉美国人民众“我们的军费开支比从第二开始数的八国之和还有高!”“美国还是世界上绝对的第一,其他国家根本没法比。”说完这句话,他又连说了三个“not even close”,把民众的情绪渲染到了极点。
是的,所有的数据都指明美国还是“一超多强”里的那个“超”。然而,在广大中国留学生眼里,在对个人生命不受犯罪者侵害的保护这一点上,美国非但没有做到“超”,反而落后于我们的祖国。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