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教育厅印发浙江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通知

  专栏17 成人继续教育服务工程

  开展成人继续教育工作,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到2020年使全省80%以上的县(市、区)达到学习型城市要求,建设300所现代化成人(社区)学校,打造300个成人培训项目品牌,全面提升成人继续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服务城乡居民需求的能力。

  专栏18 建设学分银行及学分转换机制

  依托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开展学分银行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学分认证体系建设、组织架构和系统建设,以学分为计量单位,对学习者的各类学习成果进行认证与核算,形成学分认证、积累与转换等功能,构建各类教育衔接贯通的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立交桥。

  专栏19 城乡扫盲行动计划

  制订新一轮城乡扫盲行动计划,依托乡镇成校和城市社区学校,以开展老年教育为重点,持续开展扫盲教育,到2020年,全省15岁以上常住人口识字率超过98%,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

  四、素质教育

  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着眼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可靠接班人,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尤其是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和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规划不同成长阶段学生的素质教育内涵和方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对中学生突出公民教育,对小学生及在园幼儿突出行为养成教育,切实完善学生不同成长阶段既相互区别又连贯衔接、循序渐进的学校素质教育体系。

  (一)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认真用好各类国家统编德育教材和省级地方德育教材,倡导学校有计划地挖掘地方德育资源,使德育既充分体现国家要求,又密切呼应时代和地方变化,更加通达和接地气。完善德育教学,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增强互动性,提高德育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强化各类专业课的德育责任和德育功能,使知识、能力培养与德育培养融为一体。

  (二)加强实践教育。积极鼓励并有序组织学生走进企业、走进农村、走进社区、走进军营,开展实践体验,增加广大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对国情省情乡情的了解,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充实中小学劳动课及实践活动课,强化高中段实践教学,促进高校校内教学与社会实践教学的有效衔接。加强各类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各类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等社会教育资源的育人功能。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与自身年龄相适应的“学雷锋”等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充分发挥社会第二课堂的育人作用。

  (三)深化对学生的人文培养。多形式组织大中小学校学生参加和开展各类科普活动,普及科学知识,宣传科学精神。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科学课。加强中学生的实验能力培养。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社会关爱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充实、优化课程和教材,增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系统性。加强法治教育,在小学、中学、大学依次开设“法治常识”课程、“法治知识”课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等系列法治公共课程。加强学校公共安全教育教学工作,培养和增强学生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加强毒品预防教育和预防艾滋病工作,建立健全社会相关方面共同参与的工作制度和机制。改进美育教学,开足课程,提高水平,有效发挥各类艺术展演的作用,鼓励学校打造艺术特色,每年对大中小学生艺术素养分别进行监测,着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气质。

  (四)切实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改善体育教学,深化校园阳光体育运动,培育学校体育特色和学生体育爱好,确保学生在校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扩大足球、篮球、乒乓球、游泳四大联赛的学生参与面,重点建设一批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完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通报和成果运用制度,充分调动各类学生开展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发挥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机制作用,关心、辅导加及时治疗,切实增强学生的珍爱生命意识和抗挫折能力。

  (五)大力建设校园文化。根据办学定位和育人特色以及办学条件,合理规划建设学校环境文化,科学凝练和倡导学校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以师生为建设主体,在中小学全面开展美丽校园建设,并积极推进打造“快乐校园”、“幸福校园”。有形建设与无形建设并举,全方位提升大学校园文化水平。深化大学生文明寝室创建,创造条件广泛推行书院制、社区制服务和管理,既改善环境,营造优良文化氛围,又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和水平。

  (六)加强学校卫生保障体系建设。做好学校卫生工作,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不断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根据学校规模,独立或依托社区卫生机构,设立相应的卫生保健机构,按比例配置专(兼)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监测学生健康状况,建立学生健康管理制度,做好传染病、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和控制管理等工作。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切实加强学生性健康教育工作。

  专栏20 思政课程改革建设工程

  拓展教学内容体系,包括建立统编教材辅助教学系统;优化教学组织形式,包括推进小班化教学和实践教学;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包括开展百校联百镇活动;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包括建一批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设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省级专项研究项目,等等,建立浙江特色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内容体系、方法体系、评价体系和保障体系。

  专栏21 地方德育教材建设工程

  建立大中小学省级地方德育教材修订机制,3年一轮定期修订已有教材,同时根据省委省政府要求适时补充辅助教材,使学校德育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专栏22 建设素质教育实践基地

  筛选一批素质教育实践基地进行扶持建设,逐步形成一批面向全省大中小学的各具特色的省级素质教育基地。

  专栏23 发展校园足球计划

  在广泛普及的基础上,重点建设1000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2个校园足球特色县、8支高校高水平学生足球队。

  专栏24 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工程

  整合全省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完善心理危机干预和转介机制,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标准,建设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库,推动大中小学心理咨询与健康教育机构全面达标,建设20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示范点,800个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点。

  专栏25 校园文化建设活动

  着眼于充分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在全省大中小学全面推行校园文化建设,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并举,全省95%以上中小学校和100%高校完成创建“美丽校园”任务,并推动学校在制度和精神层面下功夫,进一步打造“快乐校园”、“幸福校园”。

浙江高考语文试题 浙江高考数学试题 浙江高考英语试题 浙江高考理综试题 浙江高考文综试题
浙江高考语文答案 浙江高考数学答案 浙江高考英语答案 浙江高考理综答案 浙江高考文综答案
分享

热门关注

男生大学学什么专业比较好发展

男生大学什么专业好发展

男生读大专有什么专业好就业

男生大专好就业的专业

男生大学有哪些专业就业前景好

男生大学就业前景好的专业

男生大专学什么专业就业前景好

男生大专什么专业就业前景好

高中毕业考不上大学能不能复读

高中考不上大学复读

2021浙江省高考时间(预计)

浙江省高考时间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学什么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

浙江大学有哪些专业 关于浙江大学专业介绍

浙江大学有哪些专业

新高考八省联考是指哪八个省

新高考八省联考

2019年浙江高考加分政策

高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