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留学 中国考生雅思成绩令人担忧

2012-02-05 09:14:21 liuxue360 英国留学英国雅思考试

  2011年12月2日,由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主办的2011年国际教育峰会暨第四届雅思年会也在三亚隆重举行。这些雅思年会为我们带来了关于雅思考试在中国的最新信息。

  数据显示,近年来,雅思考试在中国迅猛发展。2011年,中国大陆的雅思考生人数继续以两位数的强劲增长趋势领跑市场。可是有项数据却不得不令人担忧:根据雅思官方网站显示,中国考生的雅思成绩平均分为5.53分,排在全球倒数第二。而中国考生听、说、读、写的单项平均分分别为5.47、5.39、5.80、5.23,说和写的均分全球倒数第一。2011年,中国考生雅思口语的均分更是降低到5.36,蝉联全球倒数第一。

  缘何如此?

  中国考生低平均分,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近年来中国雅思考生年龄构成有低龄化的趋势,更多低龄考生“拉低”平均分情有可原。但我们必须认识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非仅仅如此。

  认识偏差

  听说写这些雅思单项成绩上的巨大差距体现的是英语能力上的欠缺。英国留学网http://www.ygstudy.com)表示,造成这一现象的,首先是对雅思考试认识上的问题。中国学生从小开始,考试都是“身经百战”,对考试都有着一套应试的方法。在许多学生的概念中,雅思与他们经历过的大大小小英语考试并无不同,用以往的方式一样可以搞定。可是,这样的认知正是制约这些考生获得更高成绩的原因。

  雅思之所以能被众多国家的学校所承认,正是因为它能够相当准确地体现考试者的真正英语水平。请注意,这里指的是“英语水平”而非“英语考试水平”。从雅思考试的评分标准中就可以看出,雅思成绩并无“合格”与“不合格”之分,而是对考试者的英语水平做出不同描述的评判。雅思考的是实际运用英文的能力,而非语言知识点本身,它强调运用语言的生存能力,而非将语言作为孤立的知识来研究和记忆。

  而在中国雅思考生中,如此现象最为普遍:写作背“模板”,考试时无论什么主题都能套用;口语考试事先准备好话题,写在纸上,面试时一字一句背给考官听。甚至提前在考场“蹲点”,打听口语题目……在这些考生的观念中,准备雅思考试的关键是“如何去做题考试”,而非“如何去提高英语水准”。可以这么说,这类学生更为急功近利。

  而这样的认识偏差也受到了不少雅思网站、论坛与培训机构的“推波助澜”。在许多雅思相关的网站论坛上,最常见也是最为热门的内容往往是写作模板、考题预测这类的内容,而一些培训机构教授学生的也是所谓的“做题技巧”,甚至根本就是猜测答案的方法。这些都对一部分雅思考生产生了错误的引导,而越来越多的雅思考生关注这类内容,这些媒体培训机构更是乐此不疲,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不可否认,应试技巧的确对提高雅思成绩有一定的效果,但必须是建立在一定水平基础上才有效果。

  语言环境缺失

  反观排在雅思平均分排行前列的国家,更多的是诸如马来西亚、尼日利亚等,这些国家的英语普及率非常高,所以有非常良好的英语应用环境。考生能更多地接触英语,他们的学习效果可以在日常应用中获得直观的印证。而中国的考生缺乏这样的语言环境,许多考生的努力都是“闭门造车”。

  说英语的人有英语的思维习惯,对于非英语母语的中国考生必须通过锻炼适应英语的思维习惯。雅思的训练需要一个语言环境,需要一个敏锐地观察英语是如何运用词汇和不同的表达法来表达特定的意思的。在周围没有这个语言环境的情况下,就需要自己创造一个语言环境。阅读英语新闻、书籍,用英语与他人自然交流,或者坚持无字幕观看的英语电影剧集,这些都是营造英语环境的好方法。

  知识面不够广

  从雅思的考题中我们可以看出,雅思考试各个单项的试题都会涉及非常广泛的知识,甚至会与时事相连接。作为一个国际性的语言测试,雅思考试的内容可能涉及世界历史、经济、政治、宗教、艺术等等,并且主要是从西方的角度出发。中西方文化不同所造成的视野差异使得中国学生处在不利的局面至上。中国学生在这些知识上的储备不足,而且专心准备雅思的考生们往往一心扑在英语学习至上,忽视了这方面的不足。

  有人说过:“如果雅思考试内容是关于中国的事情,中国学生肯定会表现非常好。”当然这是句玩笑话,但也可以看出中国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的陌生。或许有人会觉得不理解,但雅思这样的设置的确是合理的。雅思考试主要针对的是需要前往英语国家学习的准留学生们,从这个角度来看,要求考生能有偏向西方的视野,了解英语环境内所发生的事情,也是对考生英语能力考察的一部分。

  这些问题如何应对?

  从考生的角度出发,英国留学网http://www.en.com.cn)表示,我们首先要有明确地认识:雅思只是我们学习英语过程中的一站而已,我们的目标是拥有在国外学习生活的英语能力。这应该是一个比考出优秀雅思成绩更高的目标。

  在准备雅思考试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像上文所说的那样,在日常的生活中养成阅读一些英语新闻,或是追一些美剧,看英语原声电影的习惯,的确会对提高英语能力有所帮助。听上去会有一些困难,但慢慢习惯之后就不会感觉有太大的障碍。最重要的是,要有尝试在生活中运用英语的意识,而非单纯地将复习内容作为知识记忆。

  而对于各单项有弱势的同学而言,在考试过程中,不同的部分应当采用不同的方法。

  听力:不要过于关注新单词。在考听力时,很多学生若听到一个新单词,注意力就被转移了,之后阵脚被打乱,文章大意都没法听清楚。因此,听力过程要克服这个坏习惯。

  写作:记得条理清晰一点。不少学生哗啦啦写了一大段,改卷老师看了都头痛,因为一篇文章就只有一个句子---很多学生没有分段,而且连标点都不加。此外,尽量用不同的词汇和句型表达意思,因为同一个单词和句型多次出现,会让作文分数大打折扣。

  阅读:要快,还要画出关键词。由于中国学生词汇量较大,阅读成绩反而会好一些,不过和听力一样,切勿被新单词乱了阵脚,因为理解每一个句子是不实际的。由于题量较多,尽量在短时间通读全文并内画出关键词,这对理解很有帮助。

  口语:多和不同的人交流。由于雅思考试涉及面很广,和不同的人交流,你能够学到不同方面的知识。此外,在口语考试中,考官可能会根据你的兴趣爱好展开话题.如果你喜欢运动,不妨穿着运动服去考试。

  更多英国留学信息,参见英国留学网http://www.001uk.com)或英国大学排名网http://www.ukrank.com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英国留学 中国考生雅思成绩令人担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留学STEM专业的就业前景怎么样

stem专业前景

伦敦国王学院传媒专业介绍

伦敦国王学院传媒专业

加拿大艺术类大学排名一览表

加拿大艺术类大学排名

2021澳洲会计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

澳洲会计专业

美国电影专业有哪些方向 留学美国电影专业特点

美国电影专业方向

英国留学文科热门专业 留学英国就业状况

英国留学热门专业

留学英国如何选择专业 英国留学专业选择技巧

英国专业选择技巧

美国音乐学院雅思成绩要求多少

美国音乐学院

申请英国的商科需要GMAT成绩吗

英国商科GMAT要求

英国留学有什么热门专业 留学英国怎么选择自己的专业

英国专业类型

热门问答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2011年12月2日,由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主办的2011年国际教育峰会暨第四届雅思年会也在三亚隆重举行。这些雅思年会为我们带来了关于雅思考试在中国的最新信息。

  数据显示,近年来,雅思考试在中国迅猛发展。2011年,中国大陆的雅思考生人数继续以两位数的强劲增长趋势领跑市场。可是有项数据却不得不令人担忧:根据雅思官方网站显示,中国考生的雅思成绩平均分为5.53分,排在全球倒数第二。而中国考生听、说、读、写的单项平均分分别为5.47、5.39、5.80、5.23,说和写的均分全球倒数第一。2011年,中国考生雅思口语的均分更是降低到5.36,蝉联全球倒数第一。

  缘何如此?

  中国考生低平均分,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近年来中国雅思考生年龄构成有低龄化的趋势,更多低龄考生“拉低”平均分情有可原。但我们必须认识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非仅仅如此。

  认识偏差

  听说写这些雅思单项成绩上的巨大差距体现的是英语能力上的欠缺。英国留学网http://www.ygstudy.com)表示,造成这一现象的,首先是对雅思考试认识上的问题。中国学生从小开始,考试都是“身经百战”,对考试都有着一套应试的方法。在许多学生的概念中,雅思与他们经历过的大大小小英语考试并无不同,用以往的方式一样可以搞定。可是,这样的认知正是制约这些考生获得更高成绩的原因。

  雅思之所以能被众多国家的学校所承认,正是因为它能够相当准确地体现考试者的真正英语水平。请注意,这里指的是“英语水平”而非“英语考试水平”。从雅思考试的评分标准中就可以看出,雅思成绩并无“合格”与“不合格”之分,而是对考试者的英语水平做出不同描述的评判。雅思考的是实际运用英文的能力,而非语言知识点本身,它强调运用语言的生存能力,而非将语言作为孤立的知识来研究和记忆。

  而在中国雅思考生中,如此现象最为普遍:写作背“模板”,考试时无论什么主题都能套用;口语考试事先准备好话题,写在纸上,面试时一字一句背给考官听。甚至提前在考场“蹲点”,打听口语题目……在这些考生的观念中,准备雅思考试的关键是“如何去做题考试”,而非“如何去提高英语水准”。可以这么说,这类学生更为急功近利。

  而这样的认识偏差也受到了不少雅思网站、论坛与培训机构的“推波助澜”。在许多雅思相关的网站论坛上,最常见也是最为热门的内容往往是写作模板、考题预测这类的内容,而一些培训机构教授学生的也是所谓的“做题技巧”,甚至根本就是猜测答案的方法。这些都对一部分雅思考生产生了错误的引导,而越来越多的雅思考生关注这类内容,这些媒体培训机构更是乐此不疲,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不可否认,应试技巧的确对提高雅思成绩有一定的效果,但必须是建立在一定水平基础上才有效果。

  语言环境缺失

  反观排在雅思平均分排行前列的国家,更多的是诸如马来西亚、尼日利亚等,这些国家的英语普及率非常高,所以有非常良好的英语应用环境。考生能更多地接触英语,他们的学习效果可以在日常应用中获得直观的印证。而中国的考生缺乏这样的语言环境,许多考生的努力都是“闭门造车”。

  说英语的人有英语的思维习惯,对于非英语母语的中国考生必须通过锻炼适应英语的思维习惯。雅思的训练需要一个语言环境,需要一个敏锐地观察英语是如何运用词汇和不同的表达法来表达特定的意思的。在周围没有这个语言环境的情况下,就需要自己创造一个语言环境。阅读英语新闻、书籍,用英语与他人自然交流,或者坚持无字幕观看的英语电影剧集,这些都是营造英语环境的好方法。

  知识面不够广

  从雅思的考题中我们可以看出,雅思考试各个单项的试题都会涉及非常广泛的知识,甚至会与时事相连接。作为一个国际性的语言测试,雅思考试的内容可能涉及世界历史、经济、政治、宗教、艺术等等,并且主要是从西方的角度出发。中西方文化不同所造成的视野差异使得中国学生处在不利的局面至上。中国学生在这些知识上的储备不足,而且专心准备雅思的考生们往往一心扑在英语学习至上,忽视了这方面的不足。

  有人说过:“如果雅思考试内容是关于中国的事情,中国学生肯定会表现非常好。”当然这是句玩笑话,但也可以看出中国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的陌生。或许有人会觉得不理解,但雅思这样的设置的确是合理的。雅思考试主要针对的是需要前往英语国家学习的准留学生们,从这个角度来看,要求考生能有偏向西方的视野,了解英语环境内所发生的事情,也是对考生英语能力考察的一部分。

  这些问题如何应对?

  从考生的角度出发,英国留学网http://www.en.com.cn)表示,我们首先要有明确地认识:雅思只是我们学习英语过程中的一站而已,我们的目标是拥有在国外学习生活的英语能力。这应该是一个比考出优秀雅思成绩更高的目标。

  在准备雅思考试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像上文所说的那样,在日常的生活中养成阅读一些英语新闻,或是追一些美剧,看英语原声电影的习惯,的确会对提高英语能力有所帮助。听上去会有一些困难,但慢慢习惯之后就不会感觉有太大的障碍。最重要的是,要有尝试在生活中运用英语的意识,而非单纯地将复习内容作为知识记忆。

  而对于各单项有弱势的同学而言,在考试过程中,不同的部分应当采用不同的方法。

  听力:不要过于关注新单词。在考听力时,很多学生若听到一个新单词,注意力就被转移了,之后阵脚被打乱,文章大意都没法听清楚。因此,听力过程要克服这个坏习惯。

  写作:记得条理清晰一点。不少学生哗啦啦写了一大段,改卷老师看了都头痛,因为一篇文章就只有一个句子---很多学生没有分段,而且连标点都不加。此外,尽量用不同的词汇和句型表达意思,因为同一个单词和句型多次出现,会让作文分数大打折扣。

  阅读:要快,还要画出关键词。由于中国学生词汇量较大,阅读成绩反而会好一些,不过和听力一样,切勿被新单词乱了阵脚,因为理解每一个句子是不实际的。由于题量较多,尽量在短时间通读全文并内画出关键词,这对理解很有帮助。

  口语:多和不同的人交流。由于雅思考试涉及面很广,和不同的人交流,你能够学到不同方面的知识。此外,在口语考试中,考官可能会根据你的兴趣爱好展开话题.如果你喜欢运动,不妨穿着运动服去考试。

  更多英国留学信息,参见英国留学网http://www.001uk.com)或英国大学排名网http://www.ukrank.com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