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2016年《教育心理学》全真试题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卡普切列夫1877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

  2.D【解析】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已能理解组成命题各概念之间的关系,能运用命题进行思维。

  3.D【解析】前面学习影响后面学习,题干所指的是教师有效利用顺向迁移的具体做法。

  4.C【解析】在操作模仿阶段这些特征较差,而在熟练阶段这些特征高度发展,因此题干所指是操作整合阶段。

  5.D【解析】由问题解决的基本特征可知前三项均不符合问题解决的特征,只有D符合。

  6.C【解析】7~8岁是第二次出现强迫现象的高峰年龄。

  7.B【解析】题干是对联合群体的名词解释。

  8.B【解析】关注情境阶段的教师经常思考的是一些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

  9.B【解析】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过程是一个操作出现以后,有强化刺激尾随,则该操作的概率就增加。

  10.D【解析】关系转换说强调迁移的产生,其实质是个体对事物间关系的理解。个体越能发现并理解事物间的关系,迁移就越普遍。

  二、多项选择题

  11.ACE【解析】BD与题意不符。

  12.BD【解析】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是新的学习需要形成的两条主要途径。13.ABCD【解析】E项为命题学习的内容。

  14.ACE【解析】BD也可看作是环境因素。

  15.ACDE【解析】B项是评估性会谈应掌握的一项技术。

  16.ABCDE【解析】这五个方面都是影响人际吸引与排斥的主要因素。

  17.AB【解析】CD为正式评价的方式,E为非测验的一种评价技术。

  18.ACE【解析】BD是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划分的。

  19.ABCE【解析】头脑风暴应集体讨论,集思广益。

  20.ACE【解析】应用不属于加工过程,而编码隶属于获得与巩固过程。

教师资格证题库 教师考试备考辅导 教育学资料 教育心理学资料 综合素质资料 教育知识与能力
分享

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