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五
【分析说明】
事件:母亲经常为一些小事给我打电话,并在婆婆面前说父亲老不正经
认知:母亲不应该为小事打电话给我,说父亲老不正经是很糟糕的
症状:讨厌母亲,情绪低落
40.AD【解析】求助者主要是情绪低落和对母亲行为的认知偏差
41.C【解析】埃利斯认为引起人们心理问题的是我们持有的认知、信念等,并非现实刺激。
42.AC
43.AB
44.ABD
45.A【解析】从后面的对话可以看求助并非反抗
46.C【解析】心理咨询师在用埃利斯的理论描述求助者行为,情绪的原因是解释技术。
47.A
48.BD
案例六
【分析说明】
事件:肺癌早期已治,但住院期间看到很多癌症复发病友。
症状:疑虑、恐惧、悲观失望、情绪低落。
认知:医生不重视自己病情,自己癌细胞转移。
49.ABC
50.AB
51.B
52.AD
53.AD
54.BD
55.A
56.A
案例七
【分析说明】
事件:经常有报复父母心里,觉得不应该,但又控制不住。
家庭背景:父母离异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父亲再婚并有一女,与父亲继母关系不良。
认知偏差:学习的好同学,品行都不好,学习不好的同学心眼好。
情绪:不喜欢继母和妹妹,恨父亲。
57.BCD
58.A
59.C
60.A
61.BCD
62.AC【解析】想报复父母觉得不应该,但控制不住,属于强迫思维或意向。
63.ACD【解析】本案例中性别不影响咨询。
64.B【解析】咨询目标应该是具体的,心理方面的,并具可评估的。
65.C
66.AC【解析】求助者动机和合作态度对咨询有重要影响。
67.ACD
68.CD
69.AB
70.A
案例八
【分析说明】
事件:大学毕业两年,仍待业
性格特点:内向,独立性差,不善交往,缺乏自信
认知特点:去应聘就应该被录用,怕被拒绝,怕不能胜任工作
情绪特点:情绪低落。
71.AC【解析】求助者的问题主要是缺乏自信和认知偏差造成的。
72.BC
73.A
74.B【解析】对峙又称面质,是针对求助者表现出来的矛盾或不一致提出问题的一种咨询技术。
75.B【解析】沉默的类型主要有反抗型、茫然型、怀疑型、思考型、情绪型。
76.C【解析】“去了人家就要你”是绝对化的要求。
77.B【解析】“产婆术”式辩论法是从求助者信念出发进行推论,在推论中因不合理信念出现谬论。
案例九
78.C【解析】咨询师这样说引导求助者明白为什么会有现在的症状,属于领悟阶段。
79.C
80.A【解析】ABC理论认为人的心理问题主要是由于不合理的认知观念或信念。
81.B
82.C
83.A【解析】合理情绪疗法适用于年轻、文化和智力水平较高的人群。
84.ABCD
85.BD
86.B
87.D【解析】心理咨询主要解决的是情绪问题、行为问题、认知问题、助人自助。
88.C
案例十
【分析说明】
症状:总认为别人说自己坏话、有人整自己、内心紧张、经常站窗口说说笑笑、总说听见有人敲家门、怀疑丈夫有外遇,这些表明求助者可能有妄想和幻觉,并情绪紧张。
社会功能受损:不做家务、不与父母联系、不关心女儿,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求治动机:在丈夫的逼迫下前来咨询,属于被动求治。
自知力:说自己没病,表明无自知力。
89.BCD
90.D
91.BD
92.D【解析】需要深入了解是否有人故意陷害。
93.D
94.C
95.B【解析】咨询师需诊断求助者是否为精神障碍,如果是需要转介相关机构。
96.ACD【解析】判断求助者心理问题性质的原则:主客观统一性、人格是否相对稳定、心理活动是否一致。
97.B
98.D【解析】求助者无自知力,并有妄想、幻听等症状,可能是精神障碍。
99.AB
100.BD【解析】求助者出现妄想和幻听症状,应请心理医生会诊,确认是否属于精神病。如确诊应转精神病院,因为精神病不属于心理咨询的范围。
第二部分案例问答题
1.初步诊断:严重心理问题。
诊断依据:
(1)排除精神病,按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项心理学原则,该求助者主客观世界统一,精神活动内在协调一致,人格(个性)相对稳定,说明该求助者不属于精神病。
(2)症状表现:
①主要心理症状是:内心痛苦、情绪低落、后悔、心烦、气愤、苦恼、发脾气、兴趣下降。
②主要躯体症状是:入睡困难、头昏脑胀、食欲下降、体重下降。
(3)症状由事业问题引起,属于强烈现实刺激。
(4)精神负担重,存在内心痛苦,但由于现实性冲突所引起。
(5)病程:症状近半年。
(6)严重程度:求助者的症状影响了社会功能,有泛化、回避出现。
(7)症状不是由躯体疾病所致。
2.咨询方案应由双方在相互尊重、平等的气氛中共同商定。
咨询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
(1)咨询目标。
(2)双方各自的特定责任、权利与义务。
(3)咨询次数与时间安排。
(4)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5)咨询的效果及评价手段。
(6)咨询的费用。
(7)其他问题及有关说明。
商定的心理咨询方案经双方商议可以有所调整。
3.建立良好关系的途径与方法是:
(1)尊重。
(2)热情。
(3)真诚。
(4)共情。
(5)积极关注。
4.修通阶段的常用技术包括:
(1)与不合理的信念辩论,“产婆术式的辩论”。
(2)合理情绪想象技术。
(3)家庭作业:RET自助表,合理自我分析报告(RSA)。
(4)其他方法:情绪技术,行为技术。
心理咨询师考试栏目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