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升降浮沉
一、含义
升降浮沉是对药物作用趋向的概括。升降浮沉的趋向与所疗疾患的病势趋向相反,与所疾患的病位相同,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概念之一。
二、确定依据
1、药物的质地 药物所具有的升降浮沉特性与药物的质地有关,花、叶、皮、枝等质轻的药物大多是升浮的,而种子、果实、矿物、贝壳等质重者大多是沉降的。
2、药物的气味厚薄 凡气味薄者多主升浮,如苏叶、银花,气味厚者多主沉降,如熟地、大黄等。
3、药物的性味 药性升浮的,大多具有辛甘之味和温热之性,药性沉降的大多具有酸苦咸涩之味和寒凉之性。
4、药物的效用 药物的临床疗效是确定其升降浮沉的主要依据。
由于各种疾病在病机和证候上常常表现出向上(如呕吐、喘咳)、向下(如泻痢、崩漏、脱肛)、或向外(如自汗、盗汗)、向内(如表证不解)等病势趋向,病位常表现为在上、在下、在外、在里。因此能够针对病情,改善或消除这些病证的药物,分别具有升降浮沉的作用。
但有少数药物,升降浮沉的性能不明显,或存在着既升浮又沉降的“双向性”,如川芎能“上行头目”(升浮)以祛风止痛,又可“下行血海”(沉降)以活血调经。掌握药物升降浮沉性能,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以纠正机体功能的失调,使之恢复正常,或因势利导,有助于祛邪外出。
三、所示效用
凡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功效的药物,都能上行向外,药性是升浮的,宜用于病位在上在表或病势下陷类疾病的防治;而具有泻下、清热、利尿渗湿、重镇安神、潜阳熄风、消积导滞、降逆、收敛及止咳平喘等功效的药物,则下行向内,药性都是沉降的,宜用于病位在下在里或病势上逆类疾病的防治。
四、临床应用
1、顺其病位选择用药 一般说病位在上在表,宜选用或配用具有升浮之性的药物。如治疗病位在上的风热目赤肿痛,常选用药性升浮的薄荷、蝉衣、蔓荆子等;治疗病位在表的风寒表证,常选药性升浮的荆芥、紫苏、防风等。病位在下在里类病症,宜用沉降之性的药,如:治疗脚气肿痛,选用黄柏、苍术、牛膝等;治疗病位在里的热结便秘,常选药性沉降的大黄、芒硝、枳实等。
若见表里或上下同病,当浮沉或升降并用。如:治疗内有痰热咳嗽,外有风热感冒,常选既有升浮之性而宣散风热,又有沉降之性而降气祛痰的前胡;治疗上有肺热咽痛声哑,下有燥热便秘,常选具有双向调节作用的胖大海。或升浮类药物和沉降类药物配合使用。如:治疗外有风寒感冒,内有肺热咳喘,常选主升浮而能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的麻黄,配伍主沉降而能清泻肺热的生石膏;治疗上有风火头痛,下有热结便秘,常选用升浮而能散风止痛的白芷、荆芥,与沉降而能清热通便的生石膏、生大黄配伍。
2、逆其病势选择用药
病势下陷类病症,宜选用或配用升浮之性的药物。如:治疗病势下陷之久泄脱肛,在补中益气的基础上配伍升举阳气的升麻、柴胡;治疗病势上逆之肝阳上亢,常选用沉降的夏枯草、磁石、熟地;治疗病势外泄之虚汗不止,常在选用补虚药的基础上再配性沉降而收敛止汗的麻黄根、煅龙骨;治疗麻毒闭肺,常选用清热解毒药的基础上配升浮而能宣肺开闭透疹的麻黄、浮萍等。
3、据气机运行特点选择用药 有时也根据人体气机升降出入周而复始的特点,在组方遣药时,将升浮性药与沉降性药同用。如:黄龙汤为泻热通便、益气养血之方,即主以性沉降之大黄、芒硝、枳实等,佐以少量升浮之桔梗,使降中有升,以增强疗效。
有时也采用顺其病势选药,因势利导去除病邪。如:治疗暴饮暴食之胃胀呕恶,可用升浮而能涌吐之瓜蒂;治疗泻痢初起腹胀痛而按之痛重者,选配沉降的大黄、槟榔,以祛除湿热积滞,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五、阴阳属性:升浮属阳,沉降属阴
五、影响因素
每一味药物的升降浮沉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影响其转化的条件主要有两个方面:即炮制和配伍,如酒炒则升,姜汁炒则散,醋炒则收敛,盐水炒则下行;在复方配伍中,性属升浮的药物在同较多沉降药物配伍时,其升浮之性可受到一定的制约,反之,性属沉降的药物同较多的升浮药同用,其沉降之性亦能减弱。故李时珍说:“升降在物,亦在人也。”
例题:
具有沉降趋向的药物,性味多是
A、辛甘凉 B、咸苦温 C、辛甘温 D、酸苦寒 E、辛苦温
答案:D
第四节 归 经
一、含义
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表示药物作用的部位,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归属,经是指人体的脏腑经络。归经就是把药物的作用与人体的脏腑经络联系起来,用以说明药物功效的适应范围,从而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选择用药的依据。
二、理论基础
药物的归经是以藏象学说和经络学说为基础,以所治病证为依据而确定的。
脏象学说 即论述人体脏腑各自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相互关系的学说。既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又是中药归经理论的基础。如:心主神志,可治疗神志异常的药物酸枣仁、远志、朱砂等归心经。
经络学说 研究人体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补充了脏象学的不足。主要有十二经络及奇经八脉
三、确定依据
1、药物的特性
关于药物的归经,古代文献上又曾将它和“五味”联系起来,认为:
味酸 --- 能入肝。 味苦 --- 能入心。 味辛 --- 能入肺。
味甘 --- 能入脾。 味咸 --- 能入肾。
这种归纳,虽然对一部分药物是符合的,但绝大部分与客观实际情况并不同,不能作为规律性来认识。
2、药物的疗效
如肺有病变时,常出现咳嗽、气喘等症;肝有病变时,常出现胁痛、抽搐等症;心有病变时,常出现心悸、神志昏迷等....。在临床上,用贝母、杏仁能止咳,说明它们能归入肺经;用青皮、香附能治胁痛,说明它们能归入肝经;用麝香、菖蒲能苏醒神志,说明它们能归人心经....。由此可见,药物的归经也是人们长期从临床疗效观察中总结出来的。
四、表述方法
一般采用十二脏腑经络法表述,常直接书为归心、肺、脾、肝、肾等脏腑的名称,或不提脏腑之名而用经络的阴阳属性表述,如少阴、太阴等,有时也将二者结合起来,如少阴心经等。
五、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掌握归经,有助于提高用药的准确性,使临床用药更加合理。如头痛的原因很多,疼痛的性质和部位亦各有不同,羌活善治太阳经头痛,葛根、白芷善治阳明经头痛,柴胡善治少阳经头痛,吴茱萸善治厥阴经头痛,细辛善治少阴经头痛,治疗时必须考虑到药物的归经特点方可提高疗效。
例题:安神药主归:
A、肾经 B、脾经 C、心经 D、肺经 E、胃经
答案:C
第五节 有毒与无毒
一、含义
有毒与无毒是指药物对机体能否造成伤害。广义上讲,除指药物的作用能否对人体造成伤害外,还包括药物对人体治疗的强弱,即反映药物的偏性对人体作用的两面性。
二、“毒”的特性
狭义的“毒”:物之能害人即为毒,似指药物的不良反应。
广义的“毒”:药物偏性的总称。一为药物的总称,药即是毒,毒即是药;二为药物的偏性,其对人体具有两面性,既能治病,又能毒害人体,关键在于如何应用。
现代药理所说的毒性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副作用指在常用剂量时药物出现的与治疗需要无关的不适反应。毒性反应对人体的危害性较大,多因过用,久用所致。副作用对人体危害轻微,停药后消失。
三、确定依据
1、含不含有毒成分:如砒石、马钱子等含有毒成分。
2、整体是否有毒:
3、用量是否适当:使用剂量是否适当,是确定药物有毒无毒的关键,未超过人体对药物的最大承受量,即为无毒,超过则为有毒。有毒药物的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比较接近或相当,因而治疗用药时安全度小,易引起中毒反应。无毒药物安全度较大,但并非绝对不会引起中毒反应,如人参、知母等皆有产生中毒反应的报道,这与剂量过大或服用时间过长等有密切关系。
四、影响有毒无毒的因素
药物的毒性与品种、入药的部位、产地、采集时间、贮存、加工炮制、配伍、剂型、给药途径、用量、使用时间的长短、在皮肤粘膜施用面积大小以及病人的体质、年龄、性别、种属、证候性质等都有密切关系,因此,使用有毒药物时,应从上述环节进行控制,避免中毒的发生。
四、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
品种混乱:香加皮做五加皮入药;
误服毒药;用量过大;
炮制失度:草乌;
剂型失宜:砒石不能做酒剂;
管理不善;疗程过长;配伍不当;辨证不准;个体差异;离经悖法。
五、使用有毒药的注意事项
1、用量要适当,采用小量渐增法投药,要忌初用即给足量,以免中毒。
2、采制要严格,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严格把住采制的各个环节,杜绝伪劣品。
3、用药要合理,杜绝乱用滥投,孕妇、老幼及体弱者忌用或慎用毒烈之品。
4、识别过敏者,及早予以防治。
例题:
1、引起中药中毒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有:
A 品种混乱 B 误服毒药 C 用量过大
D 炮制失度 E 辨证不准
答案:ABCDE
执业药师考试栏目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