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论文:朗读教学理念的四个突破

  朗读教学理念的四个突破

  ──解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试验)》有关朗读教学的表述

  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李伟诗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对朗读教学高度关注,在“课程目标”“实施建议”“评价建议”各部分中均对朗读教学作出了全新的表述,其中暗寓着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教学实践方式。解读新课标,对于加强高中语文朗读教学、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是十分必要的。

  一、召唤朗读教学的圆融境界:在朗读中教学

  长期以来,朗读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领域一直处于边缘地位。有相当多的教师认为学生的朗读能力在义务教育阶段即应形成,到了高中阶段无须再行教学,或者认为朗读只是一种教学方法,其本身并不具有自足性教育价值,甚至认为朗读教学功能有限,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没有太大帮助。这些误解必然导致朗读和教学之间实质性内在联系的割裂,朗读教学形式化亦因此在所难免。

  那么,朗读真的只是一种教学方法吗?朗读教学的本真之义到底是什么?它究竟具有怎样的教学功能?又该如何对它进行定位?面对这些问题,新课标均作了澄清。

  1、认定高中阶段朗读教学的多面功能:

  朗读的功能是多方面的。高中语文课程承担着继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使命,因而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理应充分发挥朗读的多种教学功能。对此,新课标在“课程目标”“实施建议”“评价建议”部分均给出了相关表述。例如,在必修课程“阅读与鉴赏”方面的课程目标中,新课标提出了“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的目标。该表述既表明了新课标有关高中生朗读能力语音层面、技巧层面、言语表达层面的新要求(用普通话、流畅、恰当),同时也包含了新课标对高中阶段朗读教学所具有的多面教学功能的认定,即朗读教学不仅有助于训练学生的朗读技能,而且也有助于学生感悟文章、生成深层次的主体体验并形成个性化的言语呈现方式。进而言之,这也意味着新课标对高中阶段朗读教学重要地位的高度认同。

  2、准确理解“朗读教学”的本真之义:

  客观地说,朗读固然是一种教学方法,但是否仅此而已呢?

  在选修课程的“实施建议”中,新课标提出“可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阅读和鉴赏,如加强诗文的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在“附录”中,除给出关于诵读篇目和课外读物的建议外,新课标在选修课程举例“唐诗选读”中再次提出应“加强诵读涵泳,在诵读涵泳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感情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从创意和构思、意境和意象、语言技巧等方面对唐诗作品进行赏析,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运用诗词格律知识鉴赏唐诗作品。背诵一定数量的优秀唐诗作品”。

  可见,在朗读教学中,“朗读”当与“品味”“领会”“体验”“整体感知”等主体生命活动密不可分,朗读不应外在于这些活动形式,而应包蕴于这些活动形式。也就是说,只有当朗读在性质上从属于“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的语文实践活动”①,并在课堂中表现为一种反复的出声念读与螺旋上升的情感体验、步步深人的理性思索有机结合的活动过程时,“朗读教学”才称得上是真正的朗读教学。

  进一步言之,新课标语境下的“朗读”实际上是指向一种可以不断生成教育意义和教学功能的“教学状态”,其本真之义在于:朗读教学即“在朗读中教学”。它将是一个以朗读为基础、以诵读为延伸、以涵泳为心态背景的教学流程,一个文心、师心、学生的求知之心与外在课堂环境水乳交融的具体教学情境。在这一状态中,朗读与体验并行,想像与创造交织,多主体平等对话,学生的心灵得到化育,教学意义尽在其中,教育宏旨亦有望得以实现。这无疑是一种圆融的教学境界。要想达此境界,在确立目标时理应关注学生主体精神的化育和生命品质的提高,同时也应力避朗读教学性质工具化、操作技术化、地位边缘化等不良倾向。

  二、回归学生主体:让“朗读者自己”朗读

  所谓让“朗读者自己”朗读,即朗读教学应回归学生主体,把朗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允许学生个性化朗读。

  长期以来,朗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严重失落,表现在:其一,许多教师受“知识本位”课程观的影响,一味追求朗读对文本思想内容的忠实再现,因而导致学生主体体验的严重失语。其二,许多教师惯于用硬性指导代替学生体验,在读法上往往过于追求技巧性和统一化,这就在无形中剥夺了学生自主感悟的机会和创造性解读的权力,进而使朗读教学陷人了“千人一腔”的尴尬。这种主体性的失落使朗读教学失去了理应生成的教育意义。

  对此,新课标从朗读教学层面对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了充分的尊重。新课标不仅提出了“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的目标,而且在“实施建议”中提出:“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

  “恰当地表达”就是指对于文意与己意的关系,学生能够立足于主体所应有的高度,给以适中有度的把握:既不死读章句而失去读书的意趣,又不主观臆度而破坏文本应有的风貌。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学生主体性不断发挥,“人”与“文”逐渐走向视界融合的过程。此过程中,学生不是外在于作品的“阅读者”,而是拥有主体权利、主体意识,积极参与的“解读者”;学生不是作家作品的“看客”,也不是所谓作家的“代言人”,而只是作为“朗读者自己”在“参与语文教学生活”②。

  也就是说,朗读是有主观性和个人色彩的,学生应成为朗读的主体。对此,新课标作了两点说明:一、从学生主体看,阅读态度、阅读需求和阅读心理不同,阅读体会自然不同;二、从文本看,作品内涵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它不可能为每个读者提供一个统一的、单向的阅读路径。由此决定,不同的朗读者在朗读技巧方面的处理不可能雷同,因此,教师的朗读指导也应顺乎“朗读者自己”所体验到的“情思和旋律”③,而不应强求整齐划一。

  三、承认文本主体意义:以文本吸引学生朗读

  新课标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这是对语文文本性质的全新理解,意即除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外,文本也是有思想潜流和心灵律动的主体。

  其实语文文本的特殊性即在于此:其一,它所呈现的不是客观、冷静、抽象的知识,而是多姿多彩的生活世界和作家主体的生命精神,它内在的生命力使其呈现为一种开放的“召唤结构”④(P133),能够邀请欣赏者走人它的世界。其二,作家生活世界、作品思想世界与学生心灵世界的对接和交融构成了一个圆融的生命空间,学生正是在此受到了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教育。语文文本的这种教育意义是独有的。其三,正是由于文本主体的入,学生才在教师引导下不断感受到来自作品深处的本质力量,而这一过程同时也是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的过程。

  新课标的这一突破,可谓善莫大焉。其一,它破除了长期以来因文本性质认识不清而导致的悖论,有利于教师重视朗读,提高朗读教学的质量。察之以往,许多教师一方面受“语文工具论”的影响,把文本看作是“知识的集合体”,是客观、冷静、中立的“教学客体”,它只能置身于师生双主体互动之外,为师生所“攻克”与“掌握”;一方面又为应付高考,要求自己和学生接受这个“无生命”文本的统驭。既要征服它,又要惟它是从,模糊的认识最终使师生双方都成了朗读教学途中的“歧路亡羊”:一方面不朗读不行,不朗读就不能获得所谓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朗读太多也不行,既然它只是知识客体,那么就只需“分析”“讲解”即可,何需朗读?文本客体论抹杀了语文文本的特殊性,这正是造成高中语文课堂朗读教学形式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二,以文本为主体,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心需求,培养学生的诵读习惯。以教学唐诗为例,单纯讲授有关字句、节奏、修辞等方面的创作知识,或许还不足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唐诗的音韵之美。但教学时如果能够穿透这些所谓“唐诗知识“的迷障,注重引导学生去倾听诗人的心声,捕捉其生命的行迹,效果自然大不相同。当李白的豪放、杜甫的老迈、白居易的沉郁经由教学真的在学生心目中得以活化时,琅琅的读书声里定会别有一番意趣。即便单纯从朗读技能训练的角度讲,由音节而求神气固然有它自己的道理,但从把握文本的主体意义人手而得诵读的旋律,未尝就不是上好的读书之法。

  四、力倡诵读涵泳:在诵读涵泳中得读书之乐

  诵读、涵泳是传统语文教育教学的精华;倡导诵读、涵泳,并将二者连用并举,是新课标的一个显著特色。

  1、诵读涵泳连用并举的科学性:

  诵读,即“反复朗读,熟读成诵”⑤。从特征上看,朗读不但要有声而且要有情,诵读既为朗读的反复,理应在反复中以传情为本。涵泳则侧重于诵读时“有所思”的心态,强调的是“读者主体意识的参与”⑥,在心理过程上因诵读而起,随诵读深人。诵读与涵泳虽各有发展的流脉,但实不可分,诵读的过程其实也正是反复玩味的涵泳过程。二者连用并举,为的就是要达到目口耳脑并用、“读”“思”结合,主体意识积极参与的交流状态,只有这样,朗读教学的功能才能充分发挥,这正体现了新课标的科学性。

  2、倡导诵读涵泳的意义:

  首先,倡导诵读涵泳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事实上,我们的祖先早就发现了“诵读涵泳”与母语特点之间的适切性。汉字是形、音、义三要素统一的文字,而文学作品是作家的心声,是文字语言节奏与音节节奏的统一,因此非诵读涵泳不能得其中意味。对诵读的关注可导源于先秦,孔子即对“诵诗”十分重视,建安曹丕、南朝刘勰、中唐韩愈,都对文章的声音节奏高度关注,南宋朱熹则力主熟读精思,清桐城派散文家刘大魁则进一步提出“神气音节说”之至论。而有关“涵泳”之法,则朱熹力倡,后曾国藩又予以深入的阐释;叶圣陶更是高倡“美读法”,使语文教学古老的诵读涵泳传统再次发扬光大。遗憾的是,新中国成立以后至今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受多种因素的干扰,语文教育界许多人竟然“遗弃”了“诵读法”这一“法宝”。因此,本次课程改革将“继承优秀传统,弘扬人文精神”作为其题中的应有之义,实在是语文教学的幸事。

  其次,倡导诵读涵泳可以丰富学生的审美情趣,使之深得读书之乐。是否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和高尚的审美情操,是衡量学生是否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准,因为“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④(P212),“审美发展的是一条通向主体解放的道路”④(P237)。由此,新课标认为语文教育应该是也必须是“美的教育”“寓教于乐”的教育,而诵读涵泳恰恰利于丰富学生的情感经验,能够为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铺就一条科学的道路。可以说,新课标选择“诵读涵泳“作为教学的策略和审美教育的方式,既彰显了本次课改的人文理念,又让广大教师认识到了它本应具有的科学精神。

  ────────

  【参考文献】

  ① 黄建恒:《论新课标中语文教学方法的总纲》 《语文教学之友》2003年010月

  ② 彭巧燕、贺方春:《试论朗读教学的情感体验》 《云梦学刊》2003年01月

  ③ 韩向东:《还语文课堂以琅琅书声》 《辽宁教育》2000年05月

  ④ 周宪:《美学是什么》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⑤ 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 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

  ⑥ 李维鼎:《语文言意论》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原载《教学月刊》 中学版(杭州) 2005年02月上)

  论文小编精心推荐阅读:

  论文格式 | 论文提纲 | 论文摘要 | 论文致谢 | 论文答辩 | 毕业论文

  论文小编精心推荐阅读:

  论文格式 | 论文提纲 | 论文摘要 | 论文致谢 | 论文答辩 | 毕业论文

分享

热门关注

描写父爱如山的名人名言

描写父爱如山的名言

描写夏天的温柔句子80条

描写夏天的句子80条

适合发朋友圈祝福新人的话

发朋友圈祝福新人的话

端午微信朋友圈文案2021

端午微信朋友圈文案

简单员工试用期转正申请书

简单员工转正申请书

初三语文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师教学反思

语文教师教学反思

月考总结800字高中语文

月考总结800字

小学语文草虫的村落教学反思

小学草虫的村落教学反思

描写动作的词语四个字

描写动作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