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下册《赤壁赋》教案

2016-11-12 16:01:40 高一语文教案赤壁赋教案

  高一语文下册《赤壁赋》教案(一)

  一、文本简析

  《赤壁赋》苏教版是高中语文必修一“像山那样思考”这一专题下的第二板块――“感悟自然”中的第一篇课文,呈现方式是“文本研习”。这一板块主要引导学生体会并表达自然风物引起的人生感怀,因而本文教学的重点应放在与学生一起研读课文上。本文写于作者遭“乌台诗案”被贬,处境困顿之际,正是大自然给了他精神的滋养,让他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

  学习本文需把握作者从1080年初被贬黄州到1082年秋游赤壁创作此赋期间情感思想起伏变化的心路历程,把课文当作这条线上的一个点来理解。我们要研习文本,让学生明白作者看到了怎样的景象?生发了怎样的联想?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感悟,并通过这样的研习,让学生体会大自然在丰富人的生命体验时所起的重要作用。

  苏轼的《赤壁赋》是一篇独具特色的“以文为赋”的佳作,它兼具南北朝骈赋和唐宋古文的双重特点,文质兼美,情理并茂。把自己对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通过欣赏风月,凭吊古人的方式来完成,在主客观的契合间阐发哲理的意蕴。

  文章“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因而学习本文还应该注重对文章语言的鉴赏,即通过对语言的把握来揣摩意境,体悟情感,探讨理趣。这也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学习重点。因此,在对《赤壁赋》教学的过程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

  《赤壁赋》“以文为赋”,并不是一篇典型的“赋”作,因而,对“赋”这一文体的把握不应该作为学习本课文的一个重要方面,可把它留到学习《阿房宫赋》时重点学习,而现在只需有一个初步印象。本文作为经典美文,除解释其中的一些词语帮助理解外,也不应该像学习一般的文言文那样去翻译全文。

  二、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这篇课文。

  2.了解相关的文学常识和“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掌握本文的实词、虚词以及通假字、活用词、多义词、特殊句式。

  3.体会文章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4.指导学生体味其用词的精练准确和生动形象,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

  形象的语言的能力。

  5.理解作者豪放达观的心态,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

  从而感悟“苏子情怀”,培养学生以乐观旷达的胸襟对待挫折的人生态度。

  三、设计理念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因此,在对文质兼美,情理并茂的经典作品《赤壁赋》的教学过程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鉴赏又要以阅读为基础,而阅读活动应该落实到语言层面,所以从语感语识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应该是我们教学这篇文章的要点。

  四、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

  (1)利用学习小组搜集相关材料,了解作者苏轼的生平,着重了解被贬赤壁这段经历及与之有关的材料、赤壁的历史、关于赋的简单知识等。

  (2)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并归纳文章的字词。

  2.教师准备

  (1)有关苏轼、赤壁的图片资料制成多媒体课件。

  (2)《赤壁赋》录音带,或用作教师朗读背景音乐的音乐材料。

  五、教学流程

  (一)导入课文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道(投影以下文字):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正是人生的苦难造就了这位“古今第一才子”的文学成就,而他的成就也是多方面的,涉及到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创了“豪放派”词风,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为宋代四大书法家“苏黄米蔡”之一)。“以文为赋”的《赤壁赋》(板书课文题目)就是他的作品中的名篇之一。

  (二)检查学生准备情况

  1.(出课件)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1)壬戌(rénxū) (10)酾酒(shī)

  (2)桂棹(zhào) (11)横槊(shuò)

  (3)余音袅袅(niǎo) (12)渔樵(qiáo)

  (4)幽壑(hè)

  (13)扁舟(piān)

  (5)嫠妇(lí)

  (14)匏樽(páo)

  (6)愀然(qiǎo)

  (15)蜉蝣(fúyóu)

  (7)山川相缪(liáo) (16)无尽藏(zàng)

  (8)舳舻千里(zhúlú) (17)狼籍 (jí)

  (9)旌旗(jīng) (18)枕藉 (jiè)

  2.找出文中的通假字

  (1)举酒属客——“属”同“嘱”,劝酒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同“凭”

  (3)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缪”同“缭”,连接,盘绕

  (4)举匏尊以相属——“尊”同“樽”,酒杯

  (5)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籍”同“藉”

  (6)击空明兮溯流光 ——“溯”同“溯”,逆水而上

  3.找出文中一些有特殊句式的句子和有活用现象的词语

  (1)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状语后置)

  (2)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

  (3)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

  (4)夫水,智者乐也。(判断句)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

  (6)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使动用法)

  (7)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作状)

  (8)正襟危坐(使动用法)

  (9)侣鱼虾而友麋鹿(意动用法)

  (10)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名作动)

  (三)解读课文

  1.教师配乐朗诵全文,(如有条件,也可听鲍国安的朗诵)要求听准字音,听出节奏,听教师对文章感情变化的处理。

  2.整体感知课文

  “赋”是古老的文体之一,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中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可见赋要做到“体物”与“写志”的完美统一。“体物”即描摹景物,也就是叙事、写景的东西;“写志”指作品要表达的主题,也就是议论、抒情的东西。“体物”与“写志”要高度统一。读读课文,想想文章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生读,思考,讨论)

  本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箫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回答,文章的重点便转移到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极情绪,同时也反映了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厚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这就是它成为名篇的原因之一。

  全文共五段。

  第一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置身于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遗世”“羽化”之乐,不禁飘飘欲仙。从而为全文定下了一个悠扬和谐的基调。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箫声起,悲意生。如哀怨,如爱慕,如哭泣,如申诉,四个比喻,加上使潜龙舞,使寡妇泣两个突出效果的句子,渲染了萧声的悲凉,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为悲凉,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

  第三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作者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客人从眼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诗。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过是过眼烟云,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散尽。想到自己贬谪黄州,青春虚度不禁悲从中来。

  第四段,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和豁达开朗的心情,世界的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

  第五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这个结尾意味深长,既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又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无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感情的变化是:乐——悲——乐。

  3.具体品读课文

  (1)根据第一段文字,描摹秋江月夜图景。

  找出第一段中写景、叙事的文字,并展开合理想象加以改写。

  写景文字: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叙事文字: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生思考、讨论、改写)

  (课堂交流后)投影 :

  夏末秋初七月十六那个凉爽的夜晚,苏轼与朋友荡桨赤壁江面。清风习习,水面泛起团团细细的波纹。东坡一边向客人敬酒,一边吟唱起《诗经·陈风》中那首优美而高雅的《月出》诗:

  月亮出来明皎皎呀,佳人容颜多俊俏呀!

  身材苗条惹人爱呀,相思缠心好烦恼呀!

  吟罢,东坡笑了,客人也笑了。似乎受到感召,一会儿,月亮从东山顶端露出脸庞,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一时间,清风与明月交织,露珠与水光辉应。苏子与客驾一叶扁舟,飘浮在辽阔苍茫的大江之上,仿佛腾云驾雾,在空中迎风翱翔,却不知飞往何处,又仿佛离开了凡俗的尘世,进入了云遮雾绕的道教仙境……

  师总结过渡:何等美好的夜晚,何等优美的景色,何等快乐的场景。前人称“良辰、好景、赏心、乐事”和“贤主、佳宾”为“四美”、“二难”这是玩赏聚会的难得境界,因而正遭受人生重大挫折的苏东坡,无论面对何等美景,也难免悲从中来,于是借客之口来阐发内心的矛盾。

  (2)面对美景,“客”却借箫声奏出了不和谐的音响,并使“苏子愀然”。那么客人因何而悲呢?

  (生讨论)

  “客”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有感于人生短暂。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这么个“一世之雄”尚且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有为者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生命短暂、有志而无为者,惟有羡慕长江永恒,哀叹人生短暂,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对于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来说,当他们政治失意或生活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就陷入这样的苦闷与迷茫之中。虽为客语,实际反映了作者本人思想中的消极面。

  通过“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再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曹、周两人,更见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是抒情。

  写曹操不是为了说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这句上,为了突出像他这样的又是诗人又是英雄的人物最终同归于“空虚”的忧思悲绪上;还有这一段的对比是为了写“悲”,不是为了写人生短暂。

  明确:悲的原因有三:由古(一世之雄)今(而今安在)历史对比生悲,一由人生短暂(寄蜉蝣、哀吾生)感触生悲,一由理想(挟飞仙,,抱明月)现实(不可骤得)矛盾生悲。

  师总结过渡:作者因景美而乐,因情伤而悲。那么,作者又是如何由悲转喜的呢?

  (3)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的?

  (生讨论)

  作者从眼前的自然景物出发,得出了自己关于天地人生的认识。苏子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能保持不变;而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应该轻物质而重精神,执着于自己的不朽事业,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师总结:悲和喜其实只是一念之间的情感,关键在于对问题如何看待,那么作者这种看待问题的方法对不对呢?今天我们应怎样看待它?

  (生讨论)

  (4)评价作者的观点?

  作者的某些语言容易被误解为及时行乐,但这种思想并未从文章中直接反映出来,作者表明的观点是希望一个人不要发无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种看似超脱尘世其实并不现实的幻想境界;而应适应现实,在目前这种宁静恬适的环境中不妨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作者的这种观点包含一定的合理性,因为作者不同意看问题绝对化,注意到事物相反相成的辩证关系。但这种观点并非科学,因为作者沿袭了庄子的相对主义观点,否认衡量事物的客观标准,抹杀事物质与量的实际界限。总之,在当时的背景下,作者的观点还是有积极意义的的,但站在今天的高度看,也有消极的一面。

  (5)教学小结:

  课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荒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问答,转移到关于人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写出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苦闷的“悲’,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求解脱,最后归于豁达乐观。表现出作者“乐——悲——乐”的感情变化。这也是课文的感情线索。文章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

  (四)利用板书,提示背诵《赤壁赋》的思路,尝试背诵。

  (投影)

  赤壁赋

  苏轼

  壬戊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赤壁

  行文思路 情感线索

  举酒属客扣舷而歌

  乐

  客吹洞箫苏子愀然

  转悲

  拟客发议遗响悲风

  悲

  苏子答客风月共适

  转喜

  枫藉舟中东方既白

  喜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赤壁赋》。

  (2)课外阅读《后赤壁赋》,试比较两文的异同,并查阅相关资料说明原因。

  参考答案:相同点都是以江山风月之乐和老庄齐物思想来消融政治失意的苦闷。与《赤壁赋》不同的是,它在写法上没有沿用主客问答的形式,而是将意旨寄寓在生动的景物描写与情事叙述之中。另外,《赤壁赋》侧重对人生道理的阐发,写景只是一种铺垫;《后赤壁赋》侧重于记游、写景,突出景物特点。《赤壁赋》表现出作者的旷达情怀,《后赤壁赋》表现了作者幻想超越尘世以求解脱的情思。

  六、教后反思

  高一语文下册《赤壁赋》教案(二)

  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苏轼,了解苏轼的人生感悟,倡导积极的人生态度;

  2、体会本文诗情、画意、理趣完美融合的艺术特色;

  3、探讨本文中的人生哲理,从中得到启发。

  教学重点:1、学习和积累有关的文学常识,掌握本文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及特殊句式等;

  2、指导学生体味其用词的精练准确和生动形象,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的语言的能力。

  教学难点:体会本文诗情、画意、理趣的完美融合

  教学方法:串讲+探究、鉴赏

  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

  1、 学生准备(1)利用学习小组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作者苏轼的生平,着重了解被贬赤壁这段经历及与之有关的材料,了解赤壁的历史,关于赋的简单知识等。

  (2)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籍解决字词问题,并归纳文章的字词。

  2、教师准备(1)若用多媒体教学,收集资料,制作好多媒体教学课件。

  (2)准备好相关的巩固练习课前课中课后的资料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人生是由不连续的幸与不幸组接而成的。当不幸降临时,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呢?是自怨自艾,消极的躲避还是乐观豁达的积极面对呢?其实所谓幸与不幸,是与非,只是看问题角度不一样而已。当我们学会珍惜不幸的价值时,它就是我们人生的财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赤壁赋》,是一篇面对人生不幸的文章,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处于人生底谷的苏轼是如何去面对的。

  二、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画家,书法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21岁中进士,一生仕途坎坷。正是人生的苦难造就了这位“古今第一才子”的文学成就,而他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涉及到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创了豪放派词风,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为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我们今天要学的《赤壁赋》,就是他作品中的名篇之一。

  三、写作背景

  元丰三年(1079年),苏轼因作诗讽刺王安石新法(“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黄州团练副使。在这里,为排遣内心郁闷,他经常来赤壁矶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他先后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些名篇。《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四、关于赋这种文体

  ? 这篇文章的体裁是“赋”。赋体出现于战国后期,到了汉代才形成确定的体制,这是赋的渊源。赋体的流变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各个阶段。

  ? 关于赋的特点:赋在艺术表现上注重铺陈、形容事物的外象和内理。在语言上使用新奇美丽的辞藻。另外赋也讲究声韵的美,它把散文的章法,句式与诗歌的韵律、节奏结合在一起。借助长短错落的句子,灵活多变的韵脚以及排比、对偶的调式,形成一种自由而又谨严、流动而又凝滞的文体,既适合散文式的铺陈事理,又能保存一定的诗意

  五、解读课文

  (一)听录音朗诵或齐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思路,注意字词的读音与朗读的节奏。

  (二)理清思路,学生讨论回答

  全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洞萧吹奏的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间的问答,文章重点转到关于人生态度的论辩上。全文有诗情、画意,哲理,表达了作者旷达乐观的处世态度上。全文共分五段。

  第一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置身于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遗世”“羽化”之乐,不禁飘飘欲仙。从而为全文定下了一个悠扬和谐的基调。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箫声起,悲意生。哀怨,爱慕,哭泣,申诉,潜龙舞,新妇泣,六个比喻,渲染萧声的悲凉,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为悲凉,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

  第三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作者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客人从眼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诗。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过是过眼烟云,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散尽。想到自己贬谪黄州,青春虚度不禁悲从中来。)

  第四段,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和豁达开朗的心情,(“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写景,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界的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不变的,用不着羡慕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

  第五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这个结尾意味深长,既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又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无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教师点拨: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

  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节——随缘而安的态度

  第五节——忘情尘世的洒脱

  感情的变化是;乐——悲——乐

  1、 具体品读课文

  (1)、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一段,根据第一段文字,描摹秋江月夜图景。

  ①扫除这段文中的疑难字句;

  既望:十六日,既,已经,望,农历每月的十五日

  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状语后置句,应为:于赤壁之下游.于,介词,在.下,方位名词

  兴:起,同风雨兴焉

  属:zhǔ,通嘱,意思是劝,请

  ②师生讨论

  师:作者在这段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图画,现在我们要给这幅图卷命名,应该叫什么?

  生讨论;泛舟赤壁图、月夜江水图、秋江风月图等

  总结选用(秋江风月图—板书),那这副图中有那些景物?看看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生:清风、水波、月 师板书

  问:文章第一段的景物描写美在何处?为什么写得赛似仙境?

  生讨论,师总结:作者的这一段描写蕴涵着一种深沉隽永的诗意,一下子把人带进了诗的国土,沉醉在山水风月之中,同作者一起去领略那深蕴的人生意义。这种境界和意蕴是过去的赋从来没有表现的。

  (一写夜游之乐 。作者以传神的笔墨,描述了秋夜赤壁的美丽、静谧以及与客人夜游的逸兴。本段写赤壁夜景,突出了月出前的“清风”、“水波”和月出后的“白露”、“水光”,既烘托了游人自由愉悦的心绪,又为后文对“水”、“月 ”的变与不变的议论作了铺垫。)

  (2)全班齐读第二段。

  讲解疑难字词句,分析。

  这段作者描写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的箫声。箫,素来是忧伤的代言人,酒,一向是苦闷的牺牲品。文章第二段作者的感情从乐到悲变化是否太突兀?悲从何来?(师生讨论)

  师:我们先来理作者情感的变化线索。作者从乐字引出歌来,“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是指《诗经?陈风?月出》诗的第一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为什么苏轼在船中诵读“明月之诗”里的“窈窕之章”?

  从扣舷而歌的歌词看,显然是从《月出》诗里生发出来。“流光”指江面上闪烁荡漾的月光,不就是“月出佼兮”么?“美人”即心上漂亮的人儿,不正是“佼人僚兮,舒窈纠兮”么?“渺渺兮予怀”表现临风怅惘 ,思绪黯然,不就是“劳心悄兮”么?但这歌词与单纯的民间情歌有所不同,这里的“美人”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表现的是政治的感慨。

  悲从何处来,来自作者遭受贬谪后的苦闷,看到江水之阔,面对宇宙之大,难免产生知音何处,而发出天各一方之叹,在游赏之“乐”中,已包含淡淡的哀愁了,这“乐”本就属于苦中作乐,借山水而暂时排遣其内心的郁闷。所以从“望美人兮天一方”的失望心情中进一步引出忧患 整个人生的哀思来。这是由乐到悲的第一层心境。 由乐到悲的第二层心境是通过什么来写呢? 生:客人的洞箫声。 师:如何写箫声? 生:“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连用了四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箫声的幽怨悲凉。使人如闻其声,几乎 也要流泪。

  师:经过吟诗与吹箫的描写,使“泛舟”的快乐气氛向悲哀转化,完成了 两段之间的过渡。这一过渡自然圆转,不露一丝圭角,使读者不知不觉地为这种感情的抑扬起伏所吸引,迫不及待地去倾听下面的对话。

  六、课后作业布置;

  1、巩固课上所学的知识,

  2、预习课文后三段,思考教师留下的思考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体会文章景情理交融的特点,理解作者豪放达观的心态。

  一、复习第一课时所讲内容,串起课文。

  二、分析文中第三、四、五段。

  1、面对美景,客却借箫声奏出了不和谐的音响,并使“苏子愀然”。那么客人因何而悲呢?(生讨论)

  明确:悲的原因有三,一由古(一世之雄)今(安在)历史对比生悲;一由人生短暂感触生悲,一由理想(挟飞仙,抱明月)现实(不可骤得)矛盾生悲。

  客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有感与人生短暂。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这么个一世之雄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有为者尚如此,更何况我们这些生命短暂,有志无为者,惟有羡长江之无穷,哀人生短暂,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注意思想。

  通过客曰由眼前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谕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在由他们的“今安在”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曹周二人。更见已身渺小,自然生出感慨,是抒情。

  师总结过渡:作者因景而乐,因情伤悲,那么作者又是如何由悲转喜?

  生讨论,师点拨:作者从眼前的自然景物出发,得出了自己观于天地人生的认识。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和不变的一面。

  水 月 人

  变 逝者如斯 盈虚如彼 生老病死

  不变 未尝往也 卒莫消长 代代相承

  师总结:悲和喜其实只是一念之间的情感,关键在于对问题如何看待。

  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所以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须臾而羡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这样议论最后又回到乐上来了。

  2、 延伸思考讨论

  (1)、苏轼这种听任自然,力求豁达的心境却让人有消极感,他是否有陶渊明归园田的心境?(生讨论:他与陶渊明的心境还是有区别的,陶渊明是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儿,他是真正厌世。苏轼的思想从本质看是很矛盾的,在《念奴娇》中拿周瑜比,现在与曹操比,都是感叹人生短暂而不能像古代英雄那样有所作为。 清人李扶九在《古文笔法百篇》中说:“篇中所言,不过随时行乐,惟“美人”二字,则公真意所在。” )

  (2)、在同学们的讨论中,从现实出发来思考,对这一段还可还有许多问题: (苏子听任自然的观点,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是否可取?“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在今天却是应该争取的;声色是大自然固有的,不以听、看而存在,此处是否反映了苏轼唯心主义观点?“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也是不对的。)

  3、教学小结

  课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箫吹奏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一场问答,转移到关于认识态度问题的论辩上,写出历史任务的兴亡和现实苦闷的悲,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求解脱,最后归于豁达乐观。表现出作者“乐-悲-乐”的感情变化,这也是课文的感情线索。文章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中,满腔悲愤寄寓旷达的风貌之下。

  赤壁赋》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 说课稿

  作者:佚名 教案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97 更新时间:2007-9-28

  《赤壁赋》教学设计

  方正县综合高中 王国辉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苏轼,了解苏轼的人生感悟,倡导积极的人生态度;

  2、体会本文诗情、画意、理趣完美融合的艺术特色;

  3、探讨本文中的人生哲理,从中得到启发。

  教学重点:

  1、学习和积累有关的文学常识,掌握本文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及特殊句式等;

  2、指导学生体味其用词的精练准确和生动形象,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的语言的能力。

  教学难点:体会本文诗情、画意、理趣的完美融合

  教学方法:串讲+探究、鉴赏

  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

  1、 学生准备(1)利用学习小组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作者苏轼的生平,着重了解被贬赤壁这段经历及与之有关的材料,了解赤壁的历史,关于赋的简单知识等。

  (2)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籍解决字词问题,并归纳文章的字词。

  2、教师准备(1)若用多媒体教学,收集资料,制作好多媒体教学课件。

  (2)准备好相关的巩固练习课前课中课后的资料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人生是由不连续的幸与不幸组接而成的。当不幸降临时,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呢?是自怨自艾,消极的躲避还是乐观豁达的积极面对呢?其实所谓幸与不幸,是与非,只是看问题角度不一样而已。当我们学会珍惜不幸的价值时,它就是我们人生的财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赤壁赋》,是一篇面对人生不幸的文章,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处于人生底谷的苏轼是如何去面对的。

  二、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画家,书法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21岁中进士,一生仕途坎坷。正是人生的苦难造就了这位“古今第一才子”的文学成就,而他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涉及到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创了豪放派词风,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为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我们今天要学的《赤壁赋》,就是他作品中的名篇之一。

  三、写作背景

  元丰三年(1079年),苏轼因作诗讽刺王安石新法(“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黄州团练副使。在这里,为排遣内心郁闷,他经常来赤壁矶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他先后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些名篇。《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四、关于赋这种文体

  ? 这篇文章的体裁是“赋”。赋体出现于战国后期,到了汉代才形成确定的体制,这是赋的渊源。赋体的流变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各个阶段。

  ? 关于赋的特点:赋在艺术表现上注重铺陈、形容事物的外象和内理。在语言上使用新奇美丽的辞藻。另外赋也讲究声韵的美,它把散文的章法,句式与诗歌的韵律、节奏结合在一起。借助长短错落的句子,灵活多变的韵脚以及排比、对偶的调式,形成一种自由而又谨严、流动而又凝滞的文体,既适合散文式的铺陈事理,又能保存一定的诗意

  五、解读课文

  (一)听录音朗诵或齐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思路,注意字词的读音与朗读的节奏。

  (二)理清思路,学生讨论回答

  全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洞萧吹奏的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间的问答,文章重点转到关于人生态度的论辩上。全文有诗情、画意,哲理,表达了作者旷达乐观的处世态度上。全文共分五段。

  第一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置身于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遗世”“羽化”之乐,不禁飘飘欲仙。从而为全文定下了一个悠扬和谐的基调。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箫声起,悲意生。哀怨,爱慕,哭泣,申诉,潜龙舞,新妇泣,六个比喻,渲染萧声的悲凉,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为悲凉,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

  第三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作者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客人从眼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诗。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过是过眼烟云,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散尽。想到自己贬谪黄州,青春虚度不禁悲从中来。)

  第四段,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和豁达开朗的心情,(“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写景,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界的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不变的,用不着羡慕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

  第五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这个结尾意味深长,既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又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无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教师点拨: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

  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节——随缘而安的态度

  第五节——忘情尘世的洒脱

  感情的变化是;乐——悲——乐

  1、 具体品读课文

  (1)、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一段,根据第一段文字,描摹秋江月夜图景。

  ①扫除这段文中的疑难字句;

  既望:十六日,既,已经,望,农历每月的十五日

  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状语后置句,应为:于赤壁之下游.于,介词,在.下,方位名词

  兴:起,同风雨兴焉

  属:zhǔ,通嘱,意思是劝,请

  ②师生讨论

  师:作者在这段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图画,现在我们要给这幅图卷命名,应该叫什么?

  生讨论;泛舟赤壁图、月夜江水图、秋江风月图等

  总结选用(秋江风月图—板书),那这副图中有那些景物?看看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生:清风、水波、月 师板书

  问:文章第一段的景物描写美在何处?为什么写得赛似仙境?

  生讨论,师总结:作者的这一段描写蕴涵着一种深沉隽永的诗意,一下子把人带进了诗的国土,沉醉在山水风月之中,同作者一起去领略那深蕴的人生意义。这种境界和意蕴是过去的赋从来没有表现的。

  (一写夜游之乐 。作者以传神的笔墨,描述了秋夜赤壁的美丽、静谧以及与客人夜游的逸兴。本段写赤壁夜景,突出了月出前的“清风”、“水波”和月出后的“白露”、“水光”,既烘托了游人自由愉悦的心绪,又为后文对“水”、“月 ”的变与不变的议论作了铺垫。)

  (2)全班齐读第二段。

  讲解疑难字词句,分析。

  这段作者描写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的箫声。箫,素来是忧伤的代言人,酒,一向是苦闷的牺牲品。文章第二段作者的感情从乐到悲变化是否太突兀?悲从何来?(师生讨论)

  师:我们先来理作者情感的变化线索。作者从乐字引出歌来,“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是指《诗经?陈风?月出》诗的第一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为什么苏轼在船中诵读“明月之诗”里的“窈窕之章”?

  从扣舷而歌的歌词看,显然是从《月出》诗里生发出来。“流光”指江面上闪烁荡漾的月光,不就是“月出佼兮”么?“美人”即心上漂亮的人儿,不正是“佼人僚兮,舒窈纠兮”么?“渺渺兮予怀”表现临风怅惘 ,思绪黯然,不就是“劳心悄兮”么?但这歌词与单纯的民间情歌有所不同,这里的“美人”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表现的是政治的感慨。悲从何处来,来自作者遭受贬谪后的苦闷,看到江水之阔,面对宇宙之大,难免产生知音何处,而发出天各一方之叹,在游赏之“乐”中,已包含淡淡的哀愁了,这“乐”本就属于苦中作乐,借山水而暂时排遣其内心的郁闷。

  所以从“望美人兮天一方”的失望心情中进一步引出忧患 整个人生的哀思来。这是由乐到悲的第一层心境。 由乐到悲的第二层心境是通过什么来写呢? 生:客人的洞箫声。 师:如何写箫声? 生:“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连用了四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箫声的幽怨悲凉。使人如闻其声,几乎 也要流泪。

  师:经过吟诗与吹箫的描写,使“泛舟”的快乐气氛向悲哀转化,完成了 两段之间的过渡。这一过渡自然圆转,不露一丝圭角,使读者不知不觉地为这种感情的抑扬起伏所吸引,迫不及待地去倾听下面的对话。

  六、课后作业布置;

  1、巩固课上所学的知识,

  2、预习课文后三段,思考教师留下的思考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体会文章景情理交融的特点,理解作者豪放达观的心态。

  一、复习第一课时所讲内容,串起课文。

  二、分析文中第三、四、五段。

  1、面对美景,客却借箫声奏出了不和谐的音响,并使“苏子愀然”。那么客人因何而悲呢?(生讨论)

  明确:悲的原因有三,一由古(一世之雄)今(安在)历史对比生悲;一由人生短暂感触生悲,一由理想(挟飞仙,抱明月)现实(不可骤得)矛盾生悲。

  客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有感与人生短暂。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这么个一世之雄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有为者尚如此,更何况我们这些生命短暂,有志无为者,惟有羡长江之无穷,哀人生短暂,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注意思想。

  通过客曰由眼前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谕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在由他们的“今安在”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曹周二人。更见已身渺小,自然生出感慨,是抒情。

  师总结过渡:作者因景而乐,因情伤悲,那么作者又是如何由悲转喜?

  生讨论,师点拨:作者从眼前的自然景物出发,得出了自己观于天地人生的认识。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和不变的一面。

  水 月 人

  变 逝者如斯 盈虚如彼 生老病死

  不变 未尝往也 卒莫消长 代代相承

  师总结:悲和喜其实只是一念之间的情感,关键在于对问题如何看待。

  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所以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须臾而羡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这样议论最后又回到乐上来了。

  2、 延伸思考讨论

  (1)、苏轼这种听任自然,力求豁达的心境却让人有消极感,他是否有陶渊明归园田的心境?(生讨论:他与陶渊明的心境还是有区别的,陶渊明是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儿,他是真正厌世。苏轼的思想从本质看是很矛盾的,在《念奴娇》中拿周瑜比,现在与曹操比,都是感叹人生短暂而不能像古代英雄那样有所作为。 清人李扶九在《古文笔法百篇》中说:“篇中所言,不过随时行乐,惟“美人”二字,则公真意所在。” )

  (2)、在同学们的讨论中,从现实出发来思考,对这一段还可还有许多问题: (苏子听任自然的观点,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是否可取?“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在今天却是应该争取的;声色是大自然固有的,不以听、看而存在,此处是否反映了苏轼唯心主义观点?“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也是不对的。)

  3、教学小结

  课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箫吹奏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一场问答,转移到关于认识态度问题的论辩上,写出历史任务的兴亡和现实苦闷的悲,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求解脱,最后归于豁达乐观。表现出作者“乐-悲-乐”的感情变化,这也是课文的感情线索。文章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中,满腔悲愤寄寓旷达的风貌之下。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高中语文教案 | 高一语文教案 | 高一语文教学计划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高中语文教案 | 高一语文教案 | 高一语文教学计划

分享

热门关注

教资高中政治教案万能模板

高中政治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模板范文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模板

高中德育主题班会教案模板

德育主题班会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范本

烛之武退秦师

高中语文《阿房宫赋》教案

高中语文教案

语文《蜀道难》高中教案

蜀道难教案

高中《老人与海》语文教案

老人与海教案

高中《雨巷》教案范本

雨巷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模板范文2021

高中音乐教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