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鉴赏《文人情致---高山流水志家园》教案

  以下是出国留学网小编整理的关于高中音乐鉴赏《文人情致---高山流水志家园》教案的内容,供大家浏览参考。更多内容请关注出国留学网教案栏目。

  高中音乐鉴赏《文人情致---高山流水志家园》教案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古琴曲《流水》的欣赏,感受、体验其音乐中的绘景抒情。

  2、初步了解古琴音色特点及古琴文化的悠久历史,让学生了解古琴音乐在一个很大的层面上反映了我国古代音乐中的一种品质——曲风文雅,意境高远的审美意识。

  3、通过对我国古代音乐《流水》的欣赏,激发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进而培养他们热爱民族音乐,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聆听、感受、体验音乐。

  教学难点:了解音乐中绘景抒情的审美特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音乐用《广陵散》片断。

  一、 欣赏与体验

  1、聆听音乐《流水》

  思考 (学生讨论、回答):

  a、聆听作品的同时,请你用给音乐命题。(点题)

  b、作曲家是通过哪些手法来描绘景象的?

  c、这是什么乐器演奏的曲子。(古筝与古琴对比)

  2、师生合作归纳

  音乐具有绘景写意的审美功能。

  作曲家借助音色模拟、节奏模拟等手法,模拟、表现自然界音响,以此引发人们想象和联想,达到绘景写意的目的。

  3、介绍古琴文化的悠久历史及部分古代乐器

  4、介绍音乐故事:《高山流水遇知音》

  5、作品分段欣赏与分析

  (音色三种,即散音、泛音、按音。散音浑厚如钟;泛音玲珑剔透;按音或虚或实,或清越明净、或沉浑洪亮,变化异常。琴音韵独特,空灵苍远,古朴幽深,极具沧桑感。乐曲充分运用“泛音、滚、拂、绰、注、上、下”等指法,描绘了流水的各种动态。 )

  6、完整欣赏作品,感受、体验音乐中的绘景抒情的特征。

  (它以抒情性的曲调为主,模拟性的描写为辅,通过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形象描写了涓涓流动的山泉和小溪,刻画了洋洋流水奔腾入海的壮观景象。把富有无限生命力的自然现象人格化了,实际上是人们崇高感情的升华,表现了一种胸襟开阔、百折不回的思想境界。)

  二、讨论与探索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音乐能否表现出具体的情景?

  三、总结与拓展

  1、总结:音乐是以旋律、节奏、音色等来表达作曲家及演奏人的思想情感。音乐能够把诸如快乐、安详、激动、悲伤、活泼、庄严等的情感传达给听者,这是没有疑问的。但是,音乐能不能表达具体的事物?像高山、流水。应该说也是可以的,不过没有文字那么确切。音乐表达的手段是“声”,所以,凡是描写有声的事物,比较能够写得像。(《百鸟朝凤》、《赛龙夺锦》)这些音乐称“描写音乐”。音乐还能够描写比“高山流水”更为复杂的事物。《十面埋伏》《图画展览会》等。但这些作品,听者都需要先知道内容,才能够把内容体会得具体。当你已经知道那些音乐的内容,又多少习惯音乐的表现方法,就能够听得出那些音乐中生动的形象了。

  2、“《流水》遨游太空”的故事:

  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这是否可以作为与地球以外的人勾通的一种语言呢?

  3、结束语:

  我国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音乐文化中独具特色的瑰宝。古琴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是中国最古老、深邃、最具生命力的艺术形式。琴被视为“八音之首”。古琴是我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化身。早在春秋时代,古琴就成为文人的必修乐器。古琴音量不大,非常含蓄,颇具君子谦和之风。曲风文雅,意境高远。

  高中音乐鉴赏《文人情致---高山流水志家园》教案二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是“文人情致”单元第一课时,选用的是中国古代音乐中代表性的器乐作品:古琴曲《流水》和《广陵散》,这两首作品反映了古代音乐中的一种品质—曲风文雅,意境高远。本课旨在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古琴曲的音乐“清、微、淡、远”风格特点,通过欣赏,学生可以了解古琴曲中各种不同音色特点以及多种指法的运用特色,赋予音乐丰富的表现力,意境幽远而有古朴性。课前选用古琴主奏的音乐《阳关三叠》入手,教师用声情并茂的歌声,创设音乐情境,高一学生对唐诗----《阳关三叠》中的歌词并不陌生,可以激起学生已有的认知,引出课题----文人情致。聆听《流水》的部分音乐,结合课本和课件文字相关提示,初步感知古琴的韵味。重点欣赏《流水》,通过引导学生用唱一唱主题音乐,对比不同风格的音乐等方式参与欣赏,进一步从感性到理性,加深对古琴曲的音乐风格特点的印象。最后的环节主要拓展学生对中国十大古乐和古代乐器的知识面,告诉到学生正确聆听音乐的方式方法,做到学有所获。

  教学内容:

  1、 古琴曲《阳关三叠》

  2、 古琴曲《流水》

  3、 筝曲《高山流水》

  4、 琵琶与乐队《十面埋伏》

  5、 编钟与乐队《梅花三弄》

  教学目标:

  1、 课前欣赏古琴《阳光三叠》音乐片段,营造良好的音乐课堂氛围,听辩乐器,导入课题。

  2、 浏览性欣赏《流水》部分音乐,初步了解古琴音乐风格特征,了解作品表现的内容。

  3、 重点欣赏古琴曲《流水》,进一步知道古琴中泛音,按音等音色特点及滚拂指法的运用,体验并感受音乐的表现意境。

  4、 对比欣赏筝曲《高山流水》,简单说说两首作品不同风格特点。

  5、 拓展性欣赏《梅花三弄》及《十面埋伏》等音乐片断,了解中国十大古曲以代表性的古代乐器。

  教学重点:欣赏古琴曲《流水》,对古琴曲音色特点的分辨。

  教学难点:理解乐曲表现的意境,对古琴曲的音乐“清、微、淡、远”风格特点的把握。

  教学过程:

  一、 导入部分:

  1. 课前播放古琴曲《阳关三叠》,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问:说出主奏乐器是什么?

  导入语:古琴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之一,琴被视为“八音之首”,贯众乐之长,统大雅之尊,古琴是文人必修的乐器,也是中国人文精神的化身。千百年来以独特的艺术魅力,诠释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

  2. 首先聆听《流水》音乐,简单说一说你对古琴音乐的印象。

  课件提供关键词:古琴音乐意境特点:清:清晰,清纯;微:细腻,精致。谈:自然,空灵;远:意境悠远,意外有意。

  3.课件打出:古琴图片,文字简介: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又称“七弦琴”,音量不大,非常含蓄,颇具君子谦和之风,音色有三种:散音,浑厚如钟;泛音,玲珑剔透;按音,或实或虚,清越明亮。(琴音韵极佳,空灵苍远,古朴幽深,极具沧桑感)

  (设计意图:因学生对古琴曲的音色特点很陌生,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聆听《流水》音乐片断,大致了解内容,初步了解古琴音色特点)

  二、 第二部分

  导入语:接下来我们将重点欣赏古琴曲《流水》,进一步了解古琴是通过那些手段来表现这一独特韵味的。

  请同学们讲一讲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师补充: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巍巍乎,若泰山”,伯牙志在流水,钟子期曰:“洋洋乎,若江河”,伯牙曰:“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子期既死,伯牙绝弦,隐身不复鼓)

  1、聆听全曲,问题设计:

  全曲速度、力度发生怎样的变化?

  2、分段聆听:

  (1)唱主题音乐,见课本谱例

  (2)聆听并分辨音色特点

  介绍主要指法:右手:挑、勾、剔、抹、滚、拂等

  左手:吟、揉、绰,注、进、退等

  (3)简单了解古乐谱从文字谱到减字谱,进而发展到简谱的过程。

  (3)聆听第三部分,思考:主要的演奏指法是什么?

  讨论音乐所表现的是实景、实情?

  3、 复听音乐,体验音乐意境:

  问题设计:讨论音乐所表现的是实景、实情?

  导入语:1977年8月20日,美国发射了“航天者”宇宙飞船,携带了一张特别的名为“地球之音”的镀金唱片,其中录《流水》,科学家希望这首琴曲能在漂渺无限的太空中为地球上的人类找到天外的知音。

  4、 对比欣赏筝《高山流水》,体验并讨论两者之前的异同点,你喜欢哪个版本,说说理由。

  多媒体出示:古筝图:文字简介:

  (设计意图:本环节以老师引导为主,学生将以唱、想、议、思等学习方式,让学生逐步走进古琴曲的意境中,在分段欣赏的基础上,了解古琴的音色特点及不同指法演奏特色,加深对琴曲的印象。)

  第三部分:拓展欣赏,了解:中国十大古乐和古代乐器音色特点

  多媒体展示:中国十大古乐曲:《高山流山》、《广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阳箫鼓》、《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汉宫秋月》、《阳春白雪》,打★除外,其余均为琴曲。

  1、 听《十面埋伏》片断,说说主奏乐器,音色特点。

  2、 听《梅花三弄》片断,说说主奏乐器,了解编钟。多媒体展示:编钟图:简介:我国古代的打击乐器,被称为“歌钟”,音色清脆、悠扬、穿透力强。

  最后小结:中国的古代音乐,曲风文雅,意境高远,值得大家一听,聆听、聆听、再聆听,你会从中获得许多,不信,你可以试试,让这些音乐能够相伴你左右,为你的生活、学习添加色彩,如果你愿意,你可以到GOOGLE或百度网站,输入你想听的作品的曲名,你就可以享受音乐,当然,MP3也非常适用你聆听。

  (设计意图: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欣赏能力,告诉他们正确的方法和聆听音乐的习惯,帮助他们建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为其终生喜欢音乐奠定基础。)

  第四部分:教学后记

  1. 学生对本节内容虽然不太熟悉,充分运用多媒体图文及录象的相关内容介绍,学生对古琴文化产生了相应的兴趣,特别是对于古琴的指法特点和音色的了解,学生基本能够听辩出音色特点。如果现场能够有古琴的话,或许效果会更好。

  2. 在欣赏乐曲的过程中,将古筝曲和古琴的音色加以对比,使学生了解到古琴的古朴、空灵和深邃,对古筝优雅婉转的音色更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以了解到二首作品不同的风格特点。

  3. 值得反思的是要在“师生互动”上下足功夫,问题的设计要更明确,更有指向性。真诚希望各同仁提出宝贵建议!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高中音乐教案 | 高中音乐教学计划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高中音乐教案 | 高中音乐教学计划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高中音乐鉴赏文人情致高山流水志家园教案 文人情致高山流水志家园教案 高中音乐鉴赏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教资高中政治教案万能模板

高中政治教案

高中《老人与海》语文教案

老人与海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范本

烛之武退秦师

高中语文《阿房宫赋》教案

高中语文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模板范文2021

高中音乐教案模板

高中《雨巷》教案范本

雨巷教案

语文《蜀道难》高中教案

蜀道难教案

高中德育主题班会教案模板

德育主题班会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模板范文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模板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以下是出国留学网小编整理的关于高中音乐鉴赏《文人情致---高山流水志家园》教案的内容,供大家浏览参考。更多内容请关注出国留学网教案栏目。

  高中音乐鉴赏《文人情致---高山流水志家园》教案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古琴曲《流水》的欣赏,感受、体验其音乐中的绘景抒情。

  2、初步了解古琴音色特点及古琴文化的悠久历史,让学生了解古琴音乐在一个很大的层面上反映了我国古代音乐中的一种品质——曲风文雅,意境高远的审美意识。

  3、通过对我国古代音乐《流水》的欣赏,激发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进而培养他们热爱民族音乐,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聆听、感受、体验音乐。

  教学难点:了解音乐中绘景抒情的审美特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音乐用《广陵散》片断。

  一、 欣赏与体验

  1、聆听音乐《流水》

  思考 (学生讨论、回答):

  a、聆听作品的同时,请你用给音乐命题。(点题)

  b、作曲家是通过哪些手法来描绘景象的?

  c、这是什么乐器演奏的曲子。(古筝与古琴对比)

  2、师生合作归纳

  音乐具有绘景写意的审美功能。

  作曲家借助音色模拟、节奏模拟等手法,模拟、表现自然界音响,以此引发人们想象和联想,达到绘景写意的目的。

  3、介绍古琴文化的悠久历史及部分古代乐器

  4、介绍音乐故事:《高山流水遇知音》

  5、作品分段欣赏与分析

  (音色三种,即散音、泛音、按音。散音浑厚如钟;泛音玲珑剔透;按音或虚或实,或清越明净、或沉浑洪亮,变化异常。琴音韵独特,空灵苍远,古朴幽深,极具沧桑感。乐曲充分运用“泛音、滚、拂、绰、注、上、下”等指法,描绘了流水的各种动态。 )

  6、完整欣赏作品,感受、体验音乐中的绘景抒情的特征。

  (它以抒情性的曲调为主,模拟性的描写为辅,通过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形象描写了涓涓流动的山泉和小溪,刻画了洋洋流水奔腾入海的壮观景象。把富有无限生命力的自然现象人格化了,实际上是人们崇高感情的升华,表现了一种胸襟开阔、百折不回的思想境界。)

  二、讨论与探索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音乐能否表现出具体的情景?

  三、总结与拓展

  1、总结:音乐是以旋律、节奏、音色等来表达作曲家及演奏人的思想情感。音乐能够把诸如快乐、安详、激动、悲伤、活泼、庄严等的情感传达给听者,这是没有疑问的。但是,音乐能不能表达具体的事物?像高山、流水。应该说也是可以的,不过没有文字那么确切。音乐表达的手段是“声”,所以,凡是描写有声的事物,比较能够写得像。(《百鸟朝凤》、《赛龙夺锦》)这些音乐称“描写音乐”。音乐还能够描写比“高山流水”更为复杂的事物。《十面埋伏》《图画展览会》等。但这些作品,听者都需要先知道内容,才能够把内容体会得具体。当你已经知道那些音乐的内容,又多少习惯音乐的表现方法,就能够听得出那些音乐中生动的形象了。

  2、“《流水》遨游太空”的故事:

  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这是否可以作为与地球以外的人勾通的一种语言呢?

  3、结束语:

  我国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音乐文化中独具特色的瑰宝。古琴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是中国最古老、深邃、最具生命力的艺术形式。琴被视为“八音之首”。古琴是我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化身。早在春秋时代,古琴就成为文人的必修乐器。古琴音量不大,非常含蓄,颇具君子谦和之风。曲风文雅,意境高远。

  高中音乐鉴赏《文人情致---高山流水志家园》教案二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是“文人情致”单元第一课时,选用的是中国古代音乐中代表性的器乐作品:古琴曲《流水》和《广陵散》,这两首作品反映了古代音乐中的一种品质—曲风文雅,意境高远。本课旨在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古琴曲的音乐“清、微、淡、远”风格特点,通过欣赏,学生可以了解古琴曲中各种不同音色特点以及多种指法的运用特色,赋予音乐丰富的表现力,意境幽远而有古朴性。课前选用古琴主奏的音乐《阳关三叠》入手,教师用声情并茂的歌声,创设音乐情境,高一学生对唐诗----《阳关三叠》中的歌词并不陌生,可以激起学生已有的认知,引出课题----文人情致。聆听《流水》的部分音乐,结合课本和课件文字相关提示,初步感知古琴的韵味。重点欣赏《流水》,通过引导学生用唱一唱主题音乐,对比不同风格的音乐等方式参与欣赏,进一步从感性到理性,加深对古琴曲的音乐风格特点的印象。最后的环节主要拓展学生对中国十大古乐和古代乐器的知识面,告诉到学生正确聆听音乐的方式方法,做到学有所获。

  教学内容:

  1、 古琴曲《阳关三叠》

  2、 古琴曲《流水》

  3、 筝曲《高山流水》

  4、 琵琶与乐队《十面埋伏》

  5、 编钟与乐队《梅花三弄》

  教学目标:

  1、 课前欣赏古琴《阳光三叠》音乐片段,营造良好的音乐课堂氛围,听辩乐器,导入课题。

  2、 浏览性欣赏《流水》部分音乐,初步了解古琴音乐风格特征,了解作品表现的内容。

  3、 重点欣赏古琴曲《流水》,进一步知道古琴中泛音,按音等音色特点及滚拂指法的运用,体验并感受音乐的表现意境。

  4、 对比欣赏筝曲《高山流水》,简单说说两首作品不同风格特点。

  5、 拓展性欣赏《梅花三弄》及《十面埋伏》等音乐片断,了解中国十大古曲以代表性的古代乐器。

  教学重点:欣赏古琴曲《流水》,对古琴曲音色特点的分辨。

  教学难点:理解乐曲表现的意境,对古琴曲的音乐“清、微、淡、远”风格特点的把握。

  教学过程:

  一、 导入部分:

  1. 课前播放古琴曲《阳关三叠》,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问:说出主奏乐器是什么?

  导入语:古琴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之一,琴被视为“八音之首”,贯众乐之长,统大雅之尊,古琴是文人必修的乐器,也是中国人文精神的化身。千百年来以独特的艺术魅力,诠释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

  2. 首先聆听《流水》音乐,简单说一说你对古琴音乐的印象。

  课件提供关键词:古琴音乐意境特点:清:清晰,清纯;微:细腻,精致。谈:自然,空灵;远:意境悠远,意外有意。

  3.课件打出:古琴图片,文字简介: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又称“七弦琴”,音量不大,非常含蓄,颇具君子谦和之风,音色有三种:散音,浑厚如钟;泛音,玲珑剔透;按音,或实或虚,清越明亮。(琴音韵极佳,空灵苍远,古朴幽深,极具沧桑感)

  (设计意图:因学生对古琴曲的音色特点很陌生,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聆听《流水》音乐片断,大致了解内容,初步了解古琴音色特点)

  二、 第二部分

  导入语:接下来我们将重点欣赏古琴曲《流水》,进一步了解古琴是通过那些手段来表现这一独特韵味的。

  请同学们讲一讲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师补充: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巍巍乎,若泰山”,伯牙志在流水,钟子期曰:“洋洋乎,若江河”,伯牙曰:“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子期既死,伯牙绝弦,隐身不复鼓)

  1、聆听全曲,问题设计:

  全曲速度、力度发生怎样的变化?

  2、分段聆听:

  (1)唱主题音乐,见课本谱例

  (2)聆听并分辨音色特点

  介绍主要指法:右手:挑、勾、剔、抹、滚、拂等

  左手:吟、揉、绰,注、进、退等

  (3)简单了解古乐谱从文字谱到减字谱,进而发展到简谱的过程。

  (3)聆听第三部分,思考:主要的演奏指法是什么?

  讨论音乐所表现的是实景、实情?

  3、 复听音乐,体验音乐意境:

  问题设计:讨论音乐所表现的是实景、实情?

  导入语:1977年8月20日,美国发射了“航天者”宇宙飞船,携带了一张特别的名为“地球之音”的镀金唱片,其中录《流水》,科学家希望这首琴曲能在漂渺无限的太空中为地球上的人类找到天外的知音。

  4、 对比欣赏筝《高山流水》,体验并讨论两者之前的异同点,你喜欢哪个版本,说说理由。

  多媒体出示:古筝图:文字简介:

  (设计意图:本环节以老师引导为主,学生将以唱、想、议、思等学习方式,让学生逐步走进古琴曲的意境中,在分段欣赏的基础上,了解古琴的音色特点及不同指法演奏特色,加深对琴曲的印象。)

  第三部分:拓展欣赏,了解:中国十大古乐和古代乐器音色特点

  多媒体展示:中国十大古乐曲:《高山流山》、《广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阳箫鼓》、《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汉宫秋月》、《阳春白雪》,打★除外,其余均为琴曲。

  1、 听《十面埋伏》片断,说说主奏乐器,音色特点。

  2、 听《梅花三弄》片断,说说主奏乐器,了解编钟。多媒体展示:编钟图:简介:我国古代的打击乐器,被称为“歌钟”,音色清脆、悠扬、穿透力强。

  最后小结:中国的古代音乐,曲风文雅,意境高远,值得大家一听,聆听、聆听、再聆听,你会从中获得许多,不信,你可以试试,让这些音乐能够相伴你左右,为你的生活、学习添加色彩,如果你愿意,你可以到GOOGLE或百度网站,输入你想听的作品的曲名,你就可以享受音乐,当然,MP3也非常适用你聆听。

  (设计意图: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欣赏能力,告诉他们正确的方法和聆听音乐的习惯,帮助他们建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为其终生喜欢音乐奠定基础。)

  第四部分:教学后记

  1. 学生对本节内容虽然不太熟悉,充分运用多媒体图文及录象的相关内容介绍,学生对古琴文化产生了相应的兴趣,特别是对于古琴的指法特点和音色的了解,学生基本能够听辩出音色特点。如果现场能够有古琴的话,或许效果会更好。

  2. 在欣赏乐曲的过程中,将古筝曲和古琴的音色加以对比,使学生了解到古琴的古朴、空灵和深邃,对古筝优雅婉转的音色更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以了解到二首作品不同的风格特点。

  3. 值得反思的是要在“师生互动”上下足功夫,问题的设计要更明确,更有指向性。真诚希望各同仁提出宝贵建议!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高中音乐教案 | 高中音乐教学计划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高中音乐教案 | 高中音乐教学计划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