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春节拜年礼仪

  【小朋友春节拜年礼仪】

  一、打招呼

  一岁:一岁以下的宝宝多半还不太会说话,所以事先教孩子用非语言性的方式打招呼。例如抱拳作揖、看到亲朋好友微笑打招呼。

  二岁以上:二岁以上的孩子应该可以说“恭喜发财”、“恭贺新年”、“岁岁平安”之类的吉祥话。发音未必完全正确,或未必能完整地说出这四个字,这点父母要体谅。

  学会称呼:

  我们中国是礼仪之邦,外公、外婆、叔叔、阿姨这些常见的亲人很容易称呼,可是对不常见的爸爸妈妈的叔叔阿姨姑姑舅舅等,我们的称呼是要比爸爸妈妈低一辈的,例如:

  爸爸的:兄、弟、姐、妹、叔叔、阿姨、姑姑、舅舅……

  我们相应称:伯、叔、姑、姑、叔公、姨婆、姑婆、舅公……

  妈妈的:兄、弟、姐、妹、叔叔、阿姨、姑姑、舅舅……

  我们相应称:舅舅、阿姨、叔公、姨婆、姑婆、舅公……

  如果父母称呼为祖辈的,我们则称呼为“太祖辈”,例如爸爸的舅公,孩子就称为“舅太公”……

  二、如何收红包

  二岁以下:二岁以下的幼儿,不会知道红包是什么,只要告诉他当别人给他时,说声谢谢,然后放进自己口袋或给妈妈,让他知道步骤就成,之前可多练习这些步骤。

  二岁以上:二岁以上的孩子,开始知道红包内是钱,是属于自己的,可以买东西。二三岁的孩子已经有一定的忍耐力,事前跟他们说好不要拆红包,做到便有奖励,否则便会惩罚,并给他们预备一个袋子去拜年,用来放置红包。

  三、不做餐桌小霸王

  餐桌礼仪其实最考验父母平时教育孩子的情况,因此,春节前,父母就得对孩子稍做“规矩”,免得到时尴尬。

  当有人来拜访或者去别人家做客时,父母可以提醒自己的孩子:

  1.应该等待所有的人到齐,尤其是主人落座宣布宴会开始后方可用餐。

  2.要好好地坐下来吃,不能跑来跑去,不能爬到桌子上,不能边玩边吃。

  3.在餐桌上不要舞动筷子、勺子或刀叉。

  4.落座后,取菜时,不要翻来覆去地挑拣,更要小心夹菜,以免溅脏了自己或者别人的衣服。

  需要强调的是,当孩子说他吃饱了,爸妈就不要再劝他吃,也要帮助他拒绝其他亲友的劝吃,这是对孩子自己感觉的尊重。

  四、如何接受糖果

  三岁以下:亲戚朋友总爱请小孩子吃糖果,不给他们会于心不忍。可是三岁以下的孩子并不一定明白吃太多糖果的害处,所以只要大人自己控制好就行了。

  三岁以上:事前定下规矩,每次外出做客时,可以拿多少粒糖果,做到就有奖励,否则就要承担后果,要剥夺他一些喜欢做的事或东西,不过事前也要说清楚为什么,孩子才会服气。

  五、如何不害怕出门做客

  虽然这年纪的孩子渴望家庭以外的世界,但毕竟有些胆怯,出门在外需要一点熟悉的东西来支持。所以出门时,别忘了带上一些孩子习惯吃的食品。另外,孩子出门前如果想带上一二件心爱的玩具,父母应该尊重他的意愿。

  【幼儿礼仪教育有什么方式】

  一、幼儿道德礼仪养成教育现状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现在的孩子在灵活思考问题、快速接受新鲜事物等方面的优势显著增长,但是作为家中“小皇帝、小公主”的孩子们,也多了许多不良的习气,道德礼仪现状堪忧。……从幼儿的心理发展来看,幼儿期恰好处在以自我为中心的时期,所以不少孩子在社会交往中,往往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谦让和合作的思想,缺乏良好的道德礼仪习惯。

  二、幼儿道德礼仪养成教育的制约因素

  1、社会因素。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由于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政治思想建设而忽略传统道德建设,孩子缺乏起码的礼仪常识,成了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

  2、家庭因素。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和祖辈对孩子百般袒护,长者不愿约束孩子。孩子在家庭这个最早加入的社会结构中,未能养成尊重长辈、遵守纪律的自觉性,而是任性骄横,家庭成员关系颠倒,走向外部社会也不懂得尊重别人。有些家长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思想道德教育,礼仪更是谈不上了。部分农村家长的礼仪素质不高也严重影响了孩子礼仪修养的提高。

  3、学校因素。素质教育虽然已提了多年,但是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的教育观念仍难以彻底改变,对孩子的德育教育还重视不够,重智轻德的现象普遍存在。教师对于孩子的礼仪教育更是缺乏考虑,孩子的礼仪修养与现代社会的要求已严重脱节。

  三、幼儿道德礼仪养成教育的应对策略

  1、优化教育环境,创设有利于幼儿讲道德有礼仪的良好氛围。

  首先,丰富互动的物质环境。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创设是幼儿道德礼仪学习的基本条件,我们努力让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发挥潜在的教育作用。在幼儿园的教学楼外墙悬挂文明礼仪宣传标语,在楼道里设置温馨的提示话语、文明礼仪格言,在家长园地和宣传橱窗里展示幼儿园的道德礼仪主题活动和礼仪小标兵,等等。

  这种随处可见的道德礼仪文化宣传,可以使孩子、教师与家长在潜移默化中学到很多礼仪常识,并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加以运用。其次,宽松和谐的精神环境。幼儿园精神环境的创设是幼儿道德礼仪学习的必要条件,它可以有效地帮助幼儿去实践道德礼仪行为。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因此,道德礼仪教育必须重视榜样的示范作用。教师作为经常与孩子接触的主要人群,在幼儿道德礼仪学习中具有重要的榜样示范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成为幼儿模仿的对象。为此,我们充分认识教师的这一作用,并利用这种作用对幼儿进行道德礼仪教育。这样以教师自身良好的道德礼仪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礼仪意识,并促使幼儿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地践行道德礼仪规范。

  2、注重教育渗透,将道德礼仪教育渗透于幼儿日常生活之中。

  幼儿园的日常生活内容丰富,它是幼儿获得有益学习经验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充分利用这一途径开展道德礼仪教育,随人、随事、随时、随地、随境地进行随机教育。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示之以范和导之以行的方法,让幼儿明白应该怎么做

  3、组织教育活动,将道德礼仪教育贯穿于幼儿教育课程之中。

  首先,我们注重将道德礼仪教育与各领域活动有机结合,让道德礼仪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其次,我们利用游戏的形式开展道德礼仪教育。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也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在游戏中进行品德教育,更符合幼儿特点,更便于幼儿接受。

  4、重视教育整合,加强幼儿道德礼仪实践活动。

  首先,我们围绕节日主题,设计一些集教育性、趣味性为一体的道德礼仪活动,有效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取得了更好的教育效果。其次,我们利用重大活动对幼儿进行道德礼仪教育。

  5、延伸教育范围,开展家庭道德礼仪教育指导。

  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在道德礼仪教育方面我们也是携手家庭,形成德育合力。幼儿园通过家长会、班级搏客、家长学校、“家教园地”等途径向家长宣传道德礼仪知识以及科学的教育方法,让家长了解、掌握幼儿行为习惯的具体内容与要求。

  这些活动让幼儿园道德礼仪教育在家庭中得到延伸,让孩子在幼儿园养成的良好道德礼仪习惯在家里得到巩固和发展。与此同时,我们发现家长的道德礼仪素质也在不断提升。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小朋友春节拜年礼仪 宝宝春节拜年礼仪知识 幼儿春节拜年礼仪.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中国餐桌礼仪常识简短2021

关于餐桌礼仪常识

日常礼仪知识简单汇总2021

日常礼仪知识

基本言语礼仪常识简短的

言语礼仪常识

社交礼仪常识及注意事项

社交礼仪及注意事项

幼儿园礼貌礼仪的基本知识

礼仪的基本知识

饮茶礼仪常识喝茶的基本礼仪

饮茶礼仪常识

形象礼仪常识

形象礼仪的常识

文明礼仪常识之公共场所礼仪

文明礼仪常识

在校学生礼仪知识

学生礼仪知识

有关中国餐桌礼仪常识

餐桌礼仪常识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小朋友春节拜年礼仪】

  一、打招呼

  一岁:一岁以下的宝宝多半还不太会说话,所以事先教孩子用非语言性的方式打招呼。例如抱拳作揖、看到亲朋好友微笑打招呼。

  二岁以上:二岁以上的孩子应该可以说“恭喜发财”、“恭贺新年”、“岁岁平安”之类的吉祥话。发音未必完全正确,或未必能完整地说出这四个字,这点父母要体谅。

  学会称呼:

  我们中国是礼仪之邦,外公、外婆、叔叔、阿姨这些常见的亲人很容易称呼,可是对不常见的爸爸妈妈的叔叔阿姨姑姑舅舅等,我们的称呼是要比爸爸妈妈低一辈的,例如:

  爸爸的:兄、弟、姐、妹、叔叔、阿姨、姑姑、舅舅……

  我们相应称:伯、叔、姑、姑、叔公、姨婆、姑婆、舅公……

  妈妈的:兄、弟、姐、妹、叔叔、阿姨、姑姑、舅舅……

  我们相应称:舅舅、阿姨、叔公、姨婆、姑婆、舅公……

  如果父母称呼为祖辈的,我们则称呼为“太祖辈”,例如爸爸的舅公,孩子就称为“舅太公”……

  二、如何收红包

  二岁以下:二岁以下的幼儿,不会知道红包是什么,只要告诉他当别人给他时,说声谢谢,然后放进自己口袋或给妈妈,让他知道步骤就成,之前可多练习这些步骤。

  二岁以上:二岁以上的孩子,开始知道红包内是钱,是属于自己的,可以买东西。二三岁的孩子已经有一定的忍耐力,事前跟他们说好不要拆红包,做到便有奖励,否则便会惩罚,并给他们预备一个袋子去拜年,用来放置红包。

  三、不做餐桌小霸王

  餐桌礼仪其实最考验父母平时教育孩子的情况,因此,春节前,父母就得对孩子稍做“规矩”,免得到时尴尬。

  当有人来拜访或者去别人家做客时,父母可以提醒自己的孩子:

  1.应该等待所有的人到齐,尤其是主人落座宣布宴会开始后方可用餐。

  2.要好好地坐下来吃,不能跑来跑去,不能爬到桌子上,不能边玩边吃。

  3.在餐桌上不要舞动筷子、勺子或刀叉。

  4.落座后,取菜时,不要翻来覆去地挑拣,更要小心夹菜,以免溅脏了自己或者别人的衣服。

  需要强调的是,当孩子说他吃饱了,爸妈就不要再劝他吃,也要帮助他拒绝其他亲友的劝吃,这是对孩子自己感觉的尊重。

  四、如何接受糖果

  三岁以下:亲戚朋友总爱请小孩子吃糖果,不给他们会于心不忍。可是三岁以下的孩子并不一定明白吃太多糖果的害处,所以只要大人自己控制好就行了。

  三岁以上:事前定下规矩,每次外出做客时,可以拿多少粒糖果,做到就有奖励,否则就要承担后果,要剥夺他一些喜欢做的事或东西,不过事前也要说清楚为什么,孩子才会服气。

  五、如何不害怕出门做客

  虽然这年纪的孩子渴望家庭以外的世界,但毕竟有些胆怯,出门在外需要一点熟悉的东西来支持。所以出门时,别忘了带上一些孩子习惯吃的食品。另外,孩子出门前如果想带上一二件心爱的玩具,父母应该尊重他的意愿。

  【幼儿礼仪教育有什么方式】

  一、幼儿道德礼仪养成教育现状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现在的孩子在灵活思考问题、快速接受新鲜事物等方面的优势显著增长,但是作为家中“小皇帝、小公主”的孩子们,也多了许多不良的习气,道德礼仪现状堪忧。……从幼儿的心理发展来看,幼儿期恰好处在以自我为中心的时期,所以不少孩子在社会交往中,往往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谦让和合作的思想,缺乏良好的道德礼仪习惯。

  二、幼儿道德礼仪养成教育的制约因素

  1、社会因素。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由于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政治思想建设而忽略传统道德建设,孩子缺乏起码的礼仪常识,成了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

  2、家庭因素。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和祖辈对孩子百般袒护,长者不愿约束孩子。孩子在家庭这个最早加入的社会结构中,未能养成尊重长辈、遵守纪律的自觉性,而是任性骄横,家庭成员关系颠倒,走向外部社会也不懂得尊重别人。有些家长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思想道德教育,礼仪更是谈不上了。部分农村家长的礼仪素质不高也严重影响了孩子礼仪修养的提高。

  3、学校因素。素质教育虽然已提了多年,但是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的教育观念仍难以彻底改变,对孩子的德育教育还重视不够,重智轻德的现象普遍存在。教师对于孩子的礼仪教育更是缺乏考虑,孩子的礼仪修养与现代社会的要求已严重脱节。

  三、幼儿道德礼仪养成教育的应对策略

  1、优化教育环境,创设有利于幼儿讲道德有礼仪的良好氛围。

  首先,丰富互动的物质环境。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创设是幼儿道德礼仪学习的基本条件,我们努力让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发挥潜在的教育作用。在幼儿园的教学楼外墙悬挂文明礼仪宣传标语,在楼道里设置温馨的提示话语、文明礼仪格言,在家长园地和宣传橱窗里展示幼儿园的道德礼仪主题活动和礼仪小标兵,等等。

  这种随处可见的道德礼仪文化宣传,可以使孩子、教师与家长在潜移默化中学到很多礼仪常识,并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加以运用。其次,宽松和谐的精神环境。幼儿园精神环境的创设是幼儿道德礼仪学习的必要条件,它可以有效地帮助幼儿去实践道德礼仪行为。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因此,道德礼仪教育必须重视榜样的示范作用。教师作为经常与孩子接触的主要人群,在幼儿道德礼仪学习中具有重要的榜样示范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成为幼儿模仿的对象。为此,我们充分认识教师的这一作用,并利用这种作用对幼儿进行道德礼仪教育。这样以教师自身良好的道德礼仪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礼仪意识,并促使幼儿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地践行道德礼仪规范。

  2、注重教育渗透,将道德礼仪教育渗透于幼儿日常生活之中。

  幼儿园的日常生活内容丰富,它是幼儿获得有益学习经验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充分利用这一途径开展道德礼仪教育,随人、随事、随时、随地、随境地进行随机教育。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示之以范和导之以行的方法,让幼儿明白应该怎么做

  3、组织教育活动,将道德礼仪教育贯穿于幼儿教育课程之中。

  首先,我们注重将道德礼仪教育与各领域活动有机结合,让道德礼仪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其次,我们利用游戏的形式开展道德礼仪教育。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也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在游戏中进行品德教育,更符合幼儿特点,更便于幼儿接受。

  4、重视教育整合,加强幼儿道德礼仪实践活动。

  首先,我们围绕节日主题,设计一些集教育性、趣味性为一体的道德礼仪活动,有效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取得了更好的教育效果。其次,我们利用重大活动对幼儿进行道德礼仪教育。

  5、延伸教育范围,开展家庭道德礼仪教育指导。

  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在道德礼仪教育方面我们也是携手家庭,形成德育合力。幼儿园通过家长会、班级搏客、家长学校、“家教园地”等途径向家长宣传道德礼仪知识以及科学的教育方法,让家长了解、掌握幼儿行为习惯的具体内容与要求。

  这些活动让幼儿园道德礼仪教育在家庭中得到延伸,让孩子在幼儿园养成的良好道德礼仪习惯在家里得到巩固和发展。与此同时,我们发现家长的道德礼仪素质也在不断提升。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