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专业2017法律法规重点记忆:贷款业务

  出国留学网银行专业资格考试栏目为大家分享“银行专业2017法律法规重点记忆:贷款业务”,大家要把握好复习的进度,好好备考,希望此文对大家有所帮助!

  贷款业务

  1.基本概念

  贷款是指经批准可以经营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对借款人提供的并按约定的利率和期限还本付息的 货币资金。贷款是银行最主要的资产,是银行最主要的资金运用。

  2.业务分类

  按照客户类型可划分为个人贷款和公司贷款;按照贷款期限可划分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按有无担保可划分为信用贷款和担保贷款。

  3.贷款基准利率

  2004年10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放开人民币贷款利率的上限,允许金融机构上浮贷款利率。

  4.业务流程

  我国银行 信贷管理一般实行集中授权管理(自上而下分配放贷权利)、统一授信管理(控制融资总量及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融资额度)、审贷分离、分级审批、贷款管理责任制相结合。

  (1)贷款申请

  借款人都要提出正式的书面贷款申请。

  (2)贷款调查

  对借款人的信用等级以及借款的合法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等情况进行调查和评估,核实抵押物、质物、保证人情况,测定贷款的风险度。

  贷款调查中的 信用评级是指在贷款发放前,对借款人的总体信用情况和针对某一笔具体项目贷款的具体项目情况进行标准化的等级评定。这一评级程序有的银行称为“债项评级”。另一种评级叫客户信用评级,是指银行对每一个有贷款需求或未来可能有贷款需求的企业客户作出一个整体评级,并据此给出授信额度。

  目前,我国银行的贷款评价多采用内部信用等级评定,评定方法应以定量方法为主,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

  (3)贷款审批

  贷款的审查一般由信用 风险管理部门进行。贷款银行应当建立审贷分离、分级审批的贷款管理制度。

  (4)贷款发放

  担保贷款要签订贷款担保合同,需要公证或登记的应依法办理公证和登记手续,建立相应的贷款档案。

  (5)贷后管理

  贷后管理是从贷款发放之日到贷款本息收回之时为止的贷款管理。主要内容包括:贷款行为监控信贷资金的支付和使用情况;运用贷款风险预警机制;信贷资产科学分类;不良贷款的检测、分析;明确贷后责任。

  我国自2002年开始全面实施贷款五级分类法,将贷款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类,其中后三类称为“不良贷款”。

  银行资产保全通常是指对不良资产进行清收、盘活、管理和处置等一系列活动。

  背景知识:征信体系

  中国人民银行建设了企业征信和个人征信两大系统。这两个系统在帮助银行了解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记录(尤其是在各银行的信贷余额状况、对外担保情况等),以及帮助企业和个人积累信用财富、获得更优惠的 金融服务等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分享

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