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银行专业资格栏目小编们精心为广大考生准备了“银行法律法规2017考点:金融环境”,各位同学赶快学起来吧,做好万全准备,祝各位同学考试顺利通过。
金融环境
2.2.1金融市场
1.金融市场的功能
金融市场是金融工具交易的场所,主要包括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黄金市场、保险市场等。
(1)货币资金融通功能--最主要、最基本的功能
(2)优化资源配置功能
(3)风险分散与风险管理功能
(4)经济调节功能
(5)定价功能
2.金融市场的种类
划分标准 | 分类 | 释义 |
按金融工具期限 | 货币市场 | 以短期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的期限在一年以内(含)的短期资金融通市场。我国货币市场主要包括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和票据市场。 |
资本市场 | 以长期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长期资金融通市场,主要包括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 | |
按交易工具类型 | 债券市场、票据市场、外汇市场、股票市场、黄金市场、保险市场 | |
按交易的阶段 | 发行市场 | 是债券、股票等金融工具初次发行,供投资者认购投资的市场,也称初级市场或一级市场。 |
流通市场 | 是对已上市金融工具等进行买卖转让的市场,也称为二级市场。 | |
按交割时间 | 现货市场 | 是当日成交,当日、次日或隔日等几日内进行交割(一方支付款项、另一方交付金融工具)的市场。 |
期货市场 | 是将款项和证券等金融工具的交割放在成交后的某一约定时间(1个月以上、1年之内)进行的市场。 | |
按交易场所 | 场内交易市场 | 又称有形市场,指有固定场所、有组织、有制度的金融交易市场(如股票交易所)。 |
场外交易市场 | 又称柜台市场或无形市场,指没有固定交易场所的市场,交易者通过经纪人或交易商的电话、网络等洽谈成交。 |
3.我国的金融市场
市场类型 | 时间 | 大事记 |
货币市场 | 1984年 | 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起自同业拆借市场。 |
1996年1月 | 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形成。 | |
1997年6月 | 依托同业拆借市场的债券回购业务获准开展,同业拆借市场与票据市场一起构成我国的货币市场。 | |
资本市场 | 1990年底 | 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标志着股票市场形成。 |
1997年6月 | 银行间债券市场成立,与交易所债券市场共同构成债券市场。 | |
其他市场 | 1980年 | 恢复国内保险业务,目前已形成保险市场体系。 |
20世纪90年代初 | 我国的商品期货市场起步,目前已有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2006年9月在上海成立)。 | |
1994年4月 | 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建立 | |
2002年10月 | 上海黄金交易所成立 |
2.2金融环境
2.2.1金融市场
1.金融市场的功能
金融市场是金融工具交易的场所,主要包括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黄金市场、保险市场等。
(1)货币资金融通功能--最主要、最基本的功能
(2)优化资源配置功能
(3)风险分散与风险管理功能
(4)经济调节功能
(5)定价功能
2.金融市场的种类
划分标准 | 分类 | 释义 |
按金融工具期限 | 货币市场 | 以短期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的期限在一年以内(含)的短期资金融通市场。我国货币市场主要包括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和票据市场。 |
资本市场 | 以长期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长期资金融通市场,主要包括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 | |
按交易工具类型 | 债券市场、票据市场、外汇市场、股票市场、黄金市场、保险市场 | |
按交易的阶段 | 发行市场 | 是债券、股票等金融工具初次发行,供投资者认购投资的市场,也称初级市场或一级市场。 |
流通市场 | 是对已上市金融工具等进行买卖转让的市场,也称为二级市场。 | |
按交割时间 | 现货市场 | 是当日成交,当日、次日或隔日等几日内进行交割(一方支付款项、另一方交付金融工具)的市场。 |
期货市场 | 是将款项和证券等金融工具的交割放在成交后的某一约定时间(1个月以上、1年之内)进行的市场。 | |
按交易场所 | 场内交易市场 | 又称有形市场,指有固定场所、有组织、有制度的金融交易市场(如股票交易所)。 |
场外交易市场 | 又称柜台市场或无形市场,指没有固定交易场所的市场,交易者通过经纪人或交易商的电话、网络等洽谈成交。 |
3.我国的金融市场
市场类型 | 时间 | 大事记 |
货币市场 | 1984年 | 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起自同业拆借市场。 |
1996年1月 | 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形成。 | |
1997年6月 | 依托同业拆借市场的债券回购业务获准开展,同业拆借市场与票据市场一起构成我国的货币市场。 | |
资本市场 | 1990年底 | 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标志着股票市场形成。 |
1997年6月 | 银行间债券市场成立,与交易所债券市场共同构成债券市场。 | |
其他市场 | 1980年 | 恢复国内保险业务,目前已形成保险市场体系。 |
20世纪90年代初 | 我国的商品期货市场起步,目前已有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2006年9月在上海成立)。 | |
1994年4月 | 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建立 | |
2002年10月 | 上海黄金交易所成立 |
2.2.3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经济目标而采用的控制和调节货币、信用及利息等方针和措施的总称。商业银行是货币政策的主要传导媒介。货币政策的调整将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
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再贷款和再贴现、利率政策、汇率政策和窗口指导六大类。
我国的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币值稳定包括货币对内币值稳定(即国内物价稳定)和对外币值稳定(即汇率稳定)两个方面。
组成 | 分类 | 释义 |
货币政策目标 | 最终目标 | 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 |
操作目标 | 基础货币——金融机构存入中国人民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流通中的现金、金融机构的库存现金三部分。 | |
中介目标 | 货币供应量——指某个时点上全社会承担流通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存量。我国按流动性不同将货币供应量分为三个层次: M0=流通中现金; M1=M0+企业单位活期存款+农村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银行卡项下的个人人民币活期储蓄存款(狭义货币,是现实购买力); 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单位定期存款+证券公司保证金存款+其他存款(广义货币); (M2—M1)称为准货币,是潜在购买力。 |
货币政策工具 | 公开市场业务 | 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卖出或买进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以改变商业银行等存款金融机构的可用资金,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中国人民银行从2003年开始面向商业银行发行中央银行票据。 | |
存款准备金 | 指商业银行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包括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和缴存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两部分。它分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按其存款的一定比例向中央银行缴存的存款)和超额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存放在中央银行、超出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部分,主要用于支付清算、头寸调拨或作为资产运用的备用资金)。2004年,我国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主要内容是商业银行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与其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状况等指标挂钩。 | ||
再贷款与再贴现 | 再贷款: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分为三类:一是为解决流动性不足的需要而发放的贷款;二是为处置金融风险的需要而发放的贷款;三是用于特定目的的贷款(如对地方政府、支农等)。 | ||
再贴现:指金融机构为取得资金,将未到期贴现的商业汇票以贴现方式向中央银行转让票据的行为。再贴现政策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通过再贴现率的调整影响商业银行融入资金的成本,二是规定再贴现票据的种类,影响商业银行及全社会的资金投向,促进资金的高效流动。(1986年开展再贴现业务) | |||
利率政策 | 利率分类 | 市场利率、官方利率、公定利率(民间金融组织) | |
名义利率、实际利率(扣除通胀因素) | |||
固定利率、浮动利率(一般调整期为半年) | |||
短期利率(1年以下含1年)、长期利率 | |||
即期利率、远期利率 | |||
利率政策 | 调整中央银行基准利率 | ||
调整金融机构的法定存贷款利率 | |||
制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 | |||
制定相关政策对各类利率结构和档次进行调整 | |||
汇率政策 | 汇率分类 | 基本汇率、套算汇率 | |
固定汇率、浮动汇率 | |||
即期汇率、远期汇率(远期差价分升水、贴水、平价) | |||
官方汇率、市场汇率 | |||
汇率政策 | 选择相应的汇率制度(最基础、最核心部分) | ||
确定适当的汇率水平 | |||
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 |||
2005年7月21日汇率改革:货币篮子 | |||
窗口指导 | 中央银行利用自己的地位与声望,使用口头或书面的方式,向金融机构通报金融形势,说明中央银行意图,劝其采取某些相应措施,贯彻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
银行专业资格考试栏目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