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精神扶贫是前提。俗话说得好,扶贫先扶志,致富先治心。引导困难群众摆脱物质上的困难固然重要,但若单单只在物质上着手,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也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扶贫过程中,对困难群众在思想上和精神上进行帮扶显得尤为重要。引导他们正视自己的身份,正确看待扶贫,有羞耻心,但不过分自卑,保有积极的进取心,借助扶贫的机会,不断鞭策自身,努力脱贫。机关工作人员也要因人制宜,组织困难群众学习相关技术,掌握相关本领,力争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将贫困的帽子摘掉。如同人体生病,在接受输血的同时,自身也在造血,在二者的助力下恢复原有机能一样,贫困群众既接受政府的物质“输血” ,也通过自身“造血”,才能保证脱贫而不返贫,进而从根本上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
精准扶贫,物质扶贫是手段。作为基层党员干部,首先要深入实地调查,确定贫困群众人数与范围,除了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以及生活必需品的供应之外,还可以成立农业服务站点,对于想要自主创业的农民给予政策上的支持。此外,根据实际情况,吸引中小型企业入驻农村,扩大就业人数,既解决农民工作问题,也使其温饱得到解决。
精准扶贫,人才扶贫是关键。所谓的人才扶贫,即国家以及地方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大学生回乡创业或投身到农村基础工作当中。大学生有着丰富的知识储备,年轻又易于接受新兴事物,他们的加入无异于为农村建设注入一剂强心针,让农村重新焕发活力。毛主席说过“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因此,精通农业发展的大学生可以向农民传授蔬果种植技术,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增产创收;擅长网络的大学生,采用“互联网+农业”的手段可以带动农业经济产业,让农民的蔬果不再滞留。
扶贫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扶贫奔小康的道路上也许会有矛盾,也许会有困难,然而只要秉承长征精神,不被贫困压倒,不向困难低头,狠抓落实,不忘初心,终将打赢这场攻坚战,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小康路上,不让一个困难群众掉队。”到2020年让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是十八届五中全会既定目标,也是我国对全球减贫事业的庄严承诺。
从层层立下“军令状”到22个中西部省区市考核扶贫成效,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精准扶贫还有哪些障碍?哪些政策需要改进完善?代表委员将带来大量一线情况与真知灼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表示,立下“军令状”,关键看执行。要督导各级政府精准扶贫,还得运用好考核“指挥棒”,真正提高扶贫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