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

2017-04-14 11:00:14 心理辅导室心理健康

  教育部发布《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

  新华网北京8月11日电 根据教育部网站11日发布的《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对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具体规范和建议。

  指南指出,心理辅导室的主要功能是

  1.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团体心理辅导;

  2.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有效的个别辅导;

  3.了解和监测全体师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特点和发展趋势,及时发现问题,有效监控、防范和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4.对有需要的教职工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支持;

  5.举办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协助家长共同解决孩子发展过程中的心理行为问题。

  指南对心理辅导室的位置、环境布置、基本配置、管理规范、经费投入等提出具体要求,如心理辅导室的使用面积要与在校生人数相匹配;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均应开放,课间、课后等非上课时间应有一定时间向学生开放,并安排专人值班;至少应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逐步增大专职人员配比;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学校应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纳入年度经费预算,保证心理辅导室工作正常开展。心理辅导室应免费为本校师生、家长提供心理辅导。

  指南要求,心理辅导室应为学生建立成长信息记录,应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保存。

  1.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辅导过程中严格遵循保密原则,保护学生隐私,但在学生可能出现自伤、他伤等极端行为时,应突破保密原则,及时告知班主任及其监护人,并记录在案;

  2.慎使用心理测评量表或其他测试手段,并在学生及其监护人知情自愿基础上进行,禁止强迫学生接受心理测试,禁止给学生贴上“心理疾病”标签,禁止使用任何可能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的仪器设备。

  3.心理辅导室应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明确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流程,出现危机事件时能够做到发现及时、处理得当,给予师生适当的心理干预,预防因心理危机引发的自伤、他伤等极端事件的发生。

  指南强调,心理辅导室应与相关心理诊治部门建立畅通、快速的转介渠道,对个别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或发现其他需要转介的情况,能够识别并及时转介到相关心理诊治部门。转介过程记录详实,并建立跟踪反馈制度

  2015年08月11日 19:17:41来源:新华网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描写父爱如山的名人名言

描写父爱如山的名言

描写夏天的温柔句子80条

描写夏天的句子80条

适合发朋友圈祝福新人的话

发朋友圈祝福新人的话

端午微信朋友圈文案2021

端午微信朋友圈文案

简单员工试用期转正申请书

简单员工转正申请书

安徽中小学寒假时间2021

寒假时间2021

广东中小学寒假放假时间2021

寒假放假时间2021

2021湖南中小学寒假放假时间

中小学寒假放假时间

2021河南中小学寒假放假时间

寒假放假时间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全文

中小学教育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教育部发布《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

  新华网北京8月11日电 根据教育部网站11日发布的《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对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具体规范和建议。

  指南指出,心理辅导室的主要功能是

  1.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团体心理辅导;

  2.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有效的个别辅导;

  3.了解和监测全体师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特点和发展趋势,及时发现问题,有效监控、防范和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4.对有需要的教职工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支持;

  5.举办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协助家长共同解决孩子发展过程中的心理行为问题。

  指南对心理辅导室的位置、环境布置、基本配置、管理规范、经费投入等提出具体要求,如心理辅导室的使用面积要与在校生人数相匹配;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均应开放,课间、课后等非上课时间应有一定时间向学生开放,并安排专人值班;至少应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逐步增大专职人员配比;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学校应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纳入年度经费预算,保证心理辅导室工作正常开展。心理辅导室应免费为本校师生、家长提供心理辅导。

  指南要求,心理辅导室应为学生建立成长信息记录,应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保存。

  1.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辅导过程中严格遵循保密原则,保护学生隐私,但在学生可能出现自伤、他伤等极端行为时,应突破保密原则,及时告知班主任及其监护人,并记录在案;

  2.慎使用心理测评量表或其他测试手段,并在学生及其监护人知情自愿基础上进行,禁止强迫学生接受心理测试,禁止给学生贴上“心理疾病”标签,禁止使用任何可能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的仪器设备。

  3.心理辅导室应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明确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流程,出现危机事件时能够做到发现及时、处理得当,给予师生适当的心理干预,预防因心理危机引发的自伤、他伤等极端事件的发生。

  指南强调,心理辅导室应与相关心理诊治部门建立畅通、快速的转介渠道,对个别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或发现其他需要转介的情况,能够识别并及时转介到相关心理诊治部门。转介过程记录详实,并建立跟踪反馈制度

  2015年08月11日 19:17:41来源:新华网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