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低龄留学趋势变化

  新加坡的教育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对于学生的入学要求及入学年龄都是一个比较低的水准。因此,重视孩子学习的中国家长都比较愿意送孩子到新加坡留学,接受更好的教育。所以在新加坡低龄留学一直相当受欢迎。跟着出国留学网来看新加坡低龄留学趋势吧!欢迎阅读。

  学前教育

  新加坡的托儿所和幼儿园为2—6岁的儿童提供学前教育,一般都是双语教学,这点对于孩子的英语成长是非常好的!大多数托儿所和幼儿园允许儿童在全年的任何时候入学。

  新加坡的幼儿园一般由社区基金会、宗教团体和社会商业团体经营。幼儿园每天的课程分为上午班或者下午班,一天上课时间从两个半小时到四个小时之间,每周上课五天。

  年龄为6—9岁的学生

  目前中国6-8岁的学生到新加坡读小一,可以直接入学,9岁以上的学生就需要提供考试成绩并降级入学。因此建议最好早点留学,在小一时入学。因为很多学生会出现了英文跟不上或压力太大,最终导致放弃学业的情况。其实在新加坡只要过了英文这一道难关,其他的功课中国的孩子几乎80%以上都会比其他孩子更加优秀。此年龄的学生需要与家长、学校密切配合,抓紧时间不懈地补习英文,很快就能赶上。

  年龄为9-12岁的学生

  该年龄段的学生在中国已就读于小学四年级至六年级,华文及数学的基础已相当扎实,与新加坡学生对比,略超前了2年左右,在小学阶段的4门必考课中(华文、数学、英文、科学)通常中国学生有两门能得到A1(即85分以上)。但是英文依旧是难关,9—12岁的孩子通常才刚刚开始学习英文,单词量和表达能力均算不上很好。

  年龄13岁—16周岁的学生

  这个年龄的学生已完全接受及适应了中国的教学方法及思维方式,华文、数学通常都较优秀。但是来到新加坡,初中的学生要学习11门功课,除了华文一门之外,10门功课都是用英文学习与教授的,对中国学生而言,这就是格外的难上加难。

  如果13岁以上的中学生,曾在中国没有3-5年的良好的英文训练及强化的基础,不是就读于外语学校,或当地最好的名校,基本上就无法在抵达新加坡后的一个月之内直接考入政府中学,且能够跟得上。因此针对此类学生,建议要先到教学质量有保障的优质私立院校先就读政府中学预备班课程,然后再参加入学考试。

  在新加坡对于低龄留学还有一点好处就是允许家长陪读。伴随着国内到新加坡就读的中小学生人数的增加,在新加坡的中国陪读妈妈也逐渐增多。出于补贴家用的想法,许多陪读妈妈会选择一边陪读一边工作。但新加坡对于陪读妈妈工作方面是有要求的。

  陪读准证:

  新加坡是亚洲教育重镇,实行双语教学。国内很多家长选择把小孩送到新加坡留学,新加坡为了保证小孩在这边能安心读书,出台了一项较为人性化的政策——陪读准证:

  来新加坡留学的小孩,其妈妈/外婆/奶奶可以申请陪读准证过来新加坡合法居留,照顾小孩。持陪读准证期间,可以任意进出新加坡,而不必再单独申请旅游签证。

  工作要求:

  陪读准证是不可以直接做工的。要工作需要先申请工作准证。之前是规定陪读妈妈必须在新加坡待满一年之后才可以申请申请工作准证工作,但是现在政策有所放宽:

  如果是申请EP和SP,只要有雇主愿意雇佣陪读妈妈,有申请工作准证的配额,陪读妈妈就可以申请工作准证,在新加坡合法打工,配读妈妈的人头配额,和普通外国人并没有区别;

  如果是WP,则需要在新加坡待满一年,就可以享受到WP名额的特殊待遇——2个本地人头就可以申请到1个陪读妈妈WP名额。

  但就在去年,基于目前新加坡就业市场处于低迷状态,准备去新加坡陪孩子读书又想打工的妈妈,需要拥有学历和掌握一定程度的英语,否则无法获取工作许可证。建议陪读妈妈最好在国内拿了专业文凭再出国,以免承受不了很大的消费压力。

  新加坡的陪读妈妈政策,一方面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也有着种种限制,希望各位妈妈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深思熟虑,考虑好自己是否适合这一条道路。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新加坡低龄留学趋势变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韩国留学回来就业前景好吗 留学韩国热门专业

韩国留学就业方向

留学日本需不需要考托福

日本托福成绩要求

英国留学院校选择可从哪方面入手

英国留学事项

英国留学哪些事项需要提前准备好

留学英国准备

高考成绩差怎样申请澳洲留学

澳洲预科申请

新西兰留学为什么呈现低龄化趋势

新西兰低龄留学

2021美国留学趋势变化一览表

美国留学趋势

2021年德国高中留学申请趋势有哪些新变化

高中留学申请趋势

新西兰低龄留学介绍 怎样准备新西兰低龄留学

新西兰低龄留学

美国低龄留学住不住寄宿家庭

美国留学

热门问答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新加坡的教育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对于学生的入学要求及入学年龄都是一个比较低的水准。因此,重视孩子学习的中国家长都比较愿意送孩子到新加坡留学,接受更好的教育。所以在新加坡低龄留学一直相当受欢迎。跟着出国留学网来看新加坡低龄留学趋势吧!欢迎阅读。

  学前教育

  新加坡的托儿所和幼儿园为2—6岁的儿童提供学前教育,一般都是双语教学,这点对于孩子的英语成长是非常好的!大多数托儿所和幼儿园允许儿童在全年的任何时候入学。

  新加坡的幼儿园一般由社区基金会、宗教团体和社会商业团体经营。幼儿园每天的课程分为上午班或者下午班,一天上课时间从两个半小时到四个小时之间,每周上课五天。

  年龄为6—9岁的学生

  目前中国6-8岁的学生到新加坡读小一,可以直接入学,9岁以上的学生就需要提供考试成绩并降级入学。因此建议最好早点留学,在小一时入学。因为很多学生会出现了英文跟不上或压力太大,最终导致放弃学业的情况。其实在新加坡只要过了英文这一道难关,其他的功课中国的孩子几乎80%以上都会比其他孩子更加优秀。此年龄的学生需要与家长、学校密切配合,抓紧时间不懈地补习英文,很快就能赶上。

  年龄为9-12岁的学生

  该年龄段的学生在中国已就读于小学四年级至六年级,华文及数学的基础已相当扎实,与新加坡学生对比,略超前了2年左右,在小学阶段的4门必考课中(华文、数学、英文、科学)通常中国学生有两门能得到A1(即85分以上)。但是英文依旧是难关,9—12岁的孩子通常才刚刚开始学习英文,单词量和表达能力均算不上很好。

  年龄13岁—16周岁的学生

  这个年龄的学生已完全接受及适应了中国的教学方法及思维方式,华文、数学通常都较优秀。但是来到新加坡,初中的学生要学习11门功课,除了华文一门之外,10门功课都是用英文学习与教授的,对中国学生而言,这就是格外的难上加难。

  如果13岁以上的中学生,曾在中国没有3-5年的良好的英文训练及强化的基础,不是就读于外语学校,或当地最好的名校,基本上就无法在抵达新加坡后的一个月之内直接考入政府中学,且能够跟得上。因此针对此类学生,建议要先到教学质量有保障的优质私立院校先就读政府中学预备班课程,然后再参加入学考试。

  在新加坡对于低龄留学还有一点好处就是允许家长陪读。伴随着国内到新加坡就读的中小学生人数的增加,在新加坡的中国陪读妈妈也逐渐增多。出于补贴家用的想法,许多陪读妈妈会选择一边陪读一边工作。但新加坡对于陪读妈妈工作方面是有要求的。

  陪读准证:

  新加坡是亚洲教育重镇,实行双语教学。国内很多家长选择把小孩送到新加坡留学,新加坡为了保证小孩在这边能安心读书,出台了一项较为人性化的政策——陪读准证:

  来新加坡留学的小孩,其妈妈/外婆/奶奶可以申请陪读准证过来新加坡合法居留,照顾小孩。持陪读准证期间,可以任意进出新加坡,而不必再单独申请旅游签证。

  工作要求:

  陪读准证是不可以直接做工的。要工作需要先申请工作准证。之前是规定陪读妈妈必须在新加坡待满一年之后才可以申请申请工作准证工作,但是现在政策有所放宽:

  如果是申请EP和SP,只要有雇主愿意雇佣陪读妈妈,有申请工作准证的配额,陪读妈妈就可以申请工作准证,在新加坡合法打工,配读妈妈的人头配额,和普通外国人并没有区别;

  如果是WP,则需要在新加坡待满一年,就可以享受到WP名额的特殊待遇——2个本地人头就可以申请到1个陪读妈妈WP名额。

  但就在去年,基于目前新加坡就业市场处于低迷状态,准备去新加坡陪孩子读书又想打工的妈妈,需要拥有学历和掌握一定程度的英语,否则无法获取工作许可证。建议陪读妈妈最好在国内拿了专业文凭再出国,以免承受不了很大的消费压力。

  新加坡的陪读妈妈政策,一方面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也有着种种限制,希望各位妈妈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深思熟虑,考虑好自己是否适合这一条道路。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