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常识:拉祜族的风俗习惯

  【礼仪常识:拉祜族的风俗习惯】

  拉祜族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现有人口约41万(1990年统计),主要分布在澜沧江两岸思茅、临沧两个地区。其中78%分布在澜沧江以西,北起临沧、耿马,南至澜沧孟连。

  拉祜族拉祜族与彝族、哈尼族、傈僳族、纳西族、基诺族等属于同一族源。

  拉祜族源于甘肃、青海一带的古羌人,早期过着游牧生活。后来逐渐南迁,最终定居于澜沧江流域。其服饰也反映了这种历史和文化的变迁,既具有早期北方游牧文化的特征,也体现了近现代南方农耕文化的风格和特点。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澜沧江流域的思茅、临沧两地区,相邻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及玉溪地区也有分布。其中,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和孟连傣族拉祜族自治县是最主要的聚居区。另外,作为跨界民族,缅甸、泰国、越南、老挝等国家也有16万多拉祜人居住。他们主要从事农业。   拉祜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分拉祜纳和拉祜西两大方言。过去无文字,20世纪初西方传教士曾创制过用拉丁字母拼写的文字,因欠科学,未能推广。新中国成立以后,创制了新的拼音文字。

  拉祜族拉祜族经济以锄耕农业为主,旱谷、水稻、玉米是主要作物。现在还建起了农机、制糖、制茶、采矿等地方工业。

  拉祜族历史悠久,其先民“属古代羌人族系”,是从青海、甘肃一带逐渐辗转南下,进入云南和中南半岛的。拉祜族自称“拉祜”,有“拉祜纳”(黑拉祜)、“拉祜西”(黄拉祜)、“拉祜普”(白拉祜)等支系。史称、他称有“史宗”、“野古宗”、“苦聪”、“倮黑”、“磨察”、“木察”、“目舍”等。1953年4月,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成立时,根据本民族人民意愿,统一定族名为“拉祜族”。

  拉祜族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形成了许多具有特色的礼仪风俗。

  拉祜族的住房一般有三间,中间一格为客房,进门石方墙角就是神龛(也是供家神的地方)。拉祜族人家一般都有两个火塘,即供老人用的和煮饭用的。到拉祜族人家做客,不得随意触摸神桌和神桌上的贡品,也不能在神桌上摆放东西,特别忌讳放肉类,更不能触动供给家神敬水敬饭的小竹筒。拉祜族人家的卧室外人得擅自入内。火塘是家庭的核心,拉祜族视火塘和神龛一样神圣,火塘上方不能坐人,不能跨火塘,不得踩火塘上的三角架和锅庄石。拉祜族忌吃狗肉。

  拉祜族以敬老为荣,每年大年初一抢到的新水,要先给老人洗脸。大年初二,年轻人要到父母、亲友家给老人拜年,并到铁匠、头人家拜年,用温水为老人和长辈洗脸洗脚。每年新米成熟时,拉祜族都要过新米节。新米节时,第一碗新米饭要让老人先尝。重大集会和节庆,要请老人坐上席。屋内中柱旁老人家的座位,年轻人及外人不能坐。吃饭时,第一碗要先添给老人,给老人递烟、酒、茶,必须双手捧上。在拉祜族人家做客,第一位接到主人敬的酒,要把酒转奉给在座的老人或年岁最长者。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为火把节,人们要点着火把到田间地里举行叫谷魂仪式。路遇拉祜族人家叫魂,切记不能与他们讲话,否则被认为惊动神灵,也不能随意触摸治鬼器具。火把节之日,禁止外人入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一日,为拉祜族的“扩塔”即春节,也就是拉祜年,大年初一这天,禁止串门,谢绝外人入寨,本寨人也不能外出。

分享

热门关注

日常礼仪知识简单汇总2021

日常礼仪知识

社交礼仪常识及注意事项

社交礼仪及注意事项

幼儿园礼貌礼仪的基本知识

礼仪的基本知识

小学生礼貌礼仪的基本知识

礼仪的基本知识

小学生基本礼仪常识大全

关于基本礼仪常识

饮茶礼仪常识喝茶的基本礼仪

饮茶礼仪常识

形象礼仪常识

形象礼仪的常识

基本言语礼仪常识简短的

言语礼仪常识

中国餐桌礼仪常识简短2021

关于餐桌礼仪常识

文明礼仪常识之公共场所礼仪

文明礼仪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