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国庆黑板报内容资料

  以下是出国留学网编辑为您整理的迎国庆黑板报内容资料,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出国留学网(https://m.liuxue86.com/heibanbao/)查看。

  迎国庆黑板报内容资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星用黄色是为着在红地上显出光明,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角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表示围绕着一个中心而团结。 1990年6月28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该法于当年10月1日起施行。

  国旗的诞生

  1948年6月16日新政协筹备会决定成立国旗、国徽图案初选委员会,并于当年7月14日至8月15日在人民日报等报纸发表征稿启事。1949年9月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期间,初选委员会将收到的3012幅图案选了38幅印发全体代表讨论。经全体代表分组讨论后,9月25日晚毛泽东主席召开国旗、国徽、国歌、纪年、国都协商座谈会。关于国旗的问题,毛泽东主席指出,五星红旗这个图案表现我们革命人民大团结。现在要大团结,将来也要大团结,因此,现在也好,将来也好,又是团结,又是革命。

  1949年9月27日,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全体代表通过决议,选定了由曾联松设计的五星红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决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红地五星旗,象征中国革命人民大团结。”

  更换国旗旗杆

  竖立在天安门广场的旗杆曾更换过一次。

  第一根国旗旗杆是1949年开国大典毛主席升旗时用的那根旗杆,高22米。

  1991年5月1日重新修建了国旗旗杆,高度达32.6米。更换旗杆基于两种考虑,一是已站立了42年的国旗旗杆确实有些老化;二是天安门广场及长安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大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历史博物馆和毛主席纪念堂修建起来了,旗杆的高度已明显显低,与之不相衬。

  改建后的国旗杆基座颇有讲究,共分为三层:内层四周是高80厘米的汉白玉栏杆,东西两边各有2米宽的出入通道;第二层是环绕基座的2米多宽的赭色花岗岩带,象征“人民江山万代红”;第三层是5米宽的绿化带,四季常青,象征社会主义祖国欣欣向荣。国旗基座四周是用56个黄色铜墩连成的护栏,象征56个民族手拉手心连心,团结在国旗下。

  迎国庆黑板报内容资料【二】

  1、国庆的由来

  “国庆”一词,本指国家喜庆之事,最早见于西晋。我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今天称国家建立的纪念日为国庆。 还有一些国家叫“独立日”或“独立节”,也有的叫“共和日”、“共和国日”、“革命日”、“解放日”、“国家复兴节”、“宪法日”等,还有直接以国名加上“日”的,如“澳大利亚日”、“巴基斯坦日”,有的则以国王的生日或登基日为国庆日,如遇国王更替,国庆的具体日期也随之更换。

  每年的10月1日是中国的国庆节(National Day)。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开国大典,在隆隆的礼炮声中,毛泽东主席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并亲手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天安门广场聚集了三十万军民进行了盛大的阅兵和庆祝游行。新中国的建立,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2、国庆阅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根据全国政协决定,把阅兵列为国庆大典的一项重要内容。 从一九四九年开国大典至一九九九年建国五十周年,共举行了十三次国庆阅兵。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五九年建国十周年,共举行了十一次国庆阅兵。

  阅兵是展现武装力量建设成就,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重要形式。一般而言,阅兵包括两部分,一是阅兵式,即阅兵者从受阅部队队列前通过,进行检阅;二是分列式,即受阅部队列队从检阅台前通过,接受阅兵者的检阅。

  3、国旗的诞生

  1949年6月16日新政协筹备会决定成立国旗、国徽图案初选委员会,并于当年7月14日至8月15日在人民日报等报纸发表征稿启事。1949年9月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期间,初选委员会将收到的3012幅图案选了38幅印发全体代表讨论。经全体代表分组讨论后,9月25日晚毛泽东主席召开国旗、国徽、国歌、纪年、国都协商座谈会。关于国旗的问题,毛泽东主席指出,五星红旗这个图案表现我们革命人民大团结。现在要大团结,将来也要大团结,因此,现在也好,将来也好,又是团结,又是革命。

  1949年9月27日,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全体代表通过决议,选定了由曾联松设计的五星红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决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红地五星旗,象征中国革命人民大团结。”

  4、国歌的诞生

  在新中国建立前夕,人民政协开会商讨国歌。著名画家徐悲鸿和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委员力荐以《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毛泽东、周恩来当即表示支持他们的意见。但有人认为新中国就要成立了,而此歌的歌词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时了,主张改词。周恩来发言,提醒大家要居安思危,安不忘危,留下这句话,让我们耳边警钟长鸣。1949年9月27日,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5、国庆对联

  (1) 上联:一聊相识,再聊相知,相见更叹恨晚,红线巧牵姻缘

  下联:千里共月,万里共网,天涯亦如咫尺,小屋喜迎中秋

  (2) 上联:满地月如霜,秋似水,天涯人思乡

  下联:半樽酒入肠,愁漫天,珍珠泪无语

  (3)上联:千重远山万重水,十分相思百分念

  下联:三秋桂子十里荷,一轮明月两地心

  (4)上联:碧海青天,嫦娥应悔偷灵药

  下联:一身虎胆,后羿无惧射九日

  迎国庆黑板报内容资料【三】

  一年一度的国庆节即将来临,抚今思昔,过去的现在的一些吟咏国庆的佳联,其中有颂扬国运昌盛的,也有针砭时弊的,读来颇具韵味。

  辛亥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是历史的在飞跃。这时年仅19岁的郭沫若,为庆贺胜利,挥毫作了两副对联,其中一联云:

  桃花春水遍天涯,寄语武陵人,于今可改秦衣服;

  铁马金戈回地轴,吟诗锦城客,此后休嗟蜀道难。

  上联用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之典,下联则借唐代李白《蜀道难》之诗,歌颂时代变革,大地春回,革命前途无限广阔。读之令人欢欣鼓舞,催人奋进。

  在国民党统治时期,政治腐败,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四川人刘师亮于民国10年“双十节”时,撰联直刺反动军阀:

  你在拖,我也在拖,中华版图竟此弄成两块;

  公有理,婆亦有理,民国幸福硬算饱受十年。

  刘师亮还作了一幅四字联:“民国万税(岁);天下太贫(平)。”他巧用双关谐音,无情地揭露了反动政府横征暴敛的罪恶行径,看似歌颂,实则是辛辣讽刺和挖苦,可谓入木三分。

迎国庆黑板报图片

  小编精心推荐阅读

  国庆节黑板报 | 国庆节资料

  小编精心推荐阅读

  国庆节黑板报 | 国庆节资料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迎国庆黑板报内容资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端午安康黑板报纪念屈原

端午安康黑板报

端午节黑板报图片简单又漂亮

黑板报图片简单

2021庆祝六一儿童节黑板报

关于六一黑板报

庆祝六一儿童节黑板报2021

庆祝儿童节黑板报

端午节黑板报简单又好看的画

好看的端午节黑板报

迎中秋庆国庆黑板报漂亮

迎中秋黑板报

消防安全黑板报内容资料

消防安全黑板报

元宵节黑板报内容资料

元宵资料

元旦黑板报内容

元旦黑板报

感恩黑板报内容

感恩黑板报的内容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以下是出国留学网编辑为您整理的迎国庆黑板报内容资料,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出国留学网(https://m.liuxue86.com/heibanbao/)查看。

  迎国庆黑板报内容资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星用黄色是为着在红地上显出光明,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角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表示围绕着一个中心而团结。 1990年6月28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该法于当年10月1日起施行。

  国旗的诞生

  1948年6月16日新政协筹备会决定成立国旗、国徽图案初选委员会,并于当年7月14日至8月15日在人民日报等报纸发表征稿启事。1949年9月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期间,初选委员会将收到的3012幅图案选了38幅印发全体代表讨论。经全体代表分组讨论后,9月25日晚毛泽东主席召开国旗、国徽、国歌、纪年、国都协商座谈会。关于国旗的问题,毛泽东主席指出,五星红旗这个图案表现我们革命人民大团结。现在要大团结,将来也要大团结,因此,现在也好,将来也好,又是团结,又是革命。

  1949年9月27日,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全体代表通过决议,选定了由曾联松设计的五星红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决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红地五星旗,象征中国革命人民大团结。”

  更换国旗旗杆

  竖立在天安门广场的旗杆曾更换过一次。

  第一根国旗旗杆是1949年开国大典毛主席升旗时用的那根旗杆,高22米。

  1991年5月1日重新修建了国旗旗杆,高度达32.6米。更换旗杆基于两种考虑,一是已站立了42年的国旗旗杆确实有些老化;二是天安门广场及长安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大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历史博物馆和毛主席纪念堂修建起来了,旗杆的高度已明显显低,与之不相衬。

  改建后的国旗杆基座颇有讲究,共分为三层:内层四周是高80厘米的汉白玉栏杆,东西两边各有2米宽的出入通道;第二层是环绕基座的2米多宽的赭色花岗岩带,象征“人民江山万代红”;第三层是5米宽的绿化带,四季常青,象征社会主义祖国欣欣向荣。国旗基座四周是用56个黄色铜墩连成的护栏,象征56个民族手拉手心连心,团结在国旗下。

  迎国庆黑板报内容资料【二】

  1、国庆的由来

  “国庆”一词,本指国家喜庆之事,最早见于西晋。我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今天称国家建立的纪念日为国庆。 还有一些国家叫“独立日”或“独立节”,也有的叫“共和日”、“共和国日”、“革命日”、“解放日”、“国家复兴节”、“宪法日”等,还有直接以国名加上“日”的,如“澳大利亚日”、“巴基斯坦日”,有的则以国王的生日或登基日为国庆日,如遇国王更替,国庆的具体日期也随之更换。

  每年的10月1日是中国的国庆节(National Day)。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开国大典,在隆隆的礼炮声中,毛泽东主席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并亲手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天安门广场聚集了三十万军民进行了盛大的阅兵和庆祝游行。新中国的建立,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2、国庆阅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根据全国政协决定,把阅兵列为国庆大典的一项重要内容。 从一九四九年开国大典至一九九九年建国五十周年,共举行了十三次国庆阅兵。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五九年建国十周年,共举行了十一次国庆阅兵。

  阅兵是展现武装力量建设成就,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重要形式。一般而言,阅兵包括两部分,一是阅兵式,即阅兵者从受阅部队队列前通过,进行检阅;二是分列式,即受阅部队列队从检阅台前通过,接受阅兵者的检阅。

  3、国旗的诞生

  1949年6月16日新政协筹备会决定成立国旗、国徽图案初选委员会,并于当年7月14日至8月15日在人民日报等报纸发表征稿启事。1949年9月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期间,初选委员会将收到的3012幅图案选了38幅印发全体代表讨论。经全体代表分组讨论后,9月25日晚毛泽东主席召开国旗、国徽、国歌、纪年、国都协商座谈会。关于国旗的问题,毛泽东主席指出,五星红旗这个图案表现我们革命人民大团结。现在要大团结,将来也要大团结,因此,现在也好,将来也好,又是团结,又是革命。

  1949年9月27日,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全体代表通过决议,选定了由曾联松设计的五星红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决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红地五星旗,象征中国革命人民大团结。”

  4、国歌的诞生

  在新中国建立前夕,人民政协开会商讨国歌。著名画家徐悲鸿和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委员力荐以《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毛泽东、周恩来当即表示支持他们的意见。但有人认为新中国就要成立了,而此歌的歌词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时了,主张改词。周恩来发言,提醒大家要居安思危,安不忘危,留下这句话,让我们耳边警钟长鸣。1949年9月27日,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5、国庆对联

  (1) 上联:一聊相识,再聊相知,相见更叹恨晚,红线巧牵姻缘

  下联:千里共月,万里共网,天涯亦如咫尺,小屋喜迎中秋

  (2) 上联:满地月如霜,秋似水,天涯人思乡

  下联:半樽酒入肠,愁漫天,珍珠泪无语

  (3)上联:千重远山万重水,十分相思百分念

  下联:三秋桂子十里荷,一轮明月两地心

  (4)上联:碧海青天,嫦娥应悔偷灵药

  下联:一身虎胆,后羿无惧射九日

  迎国庆黑板报内容资料【三】

  一年一度的国庆节即将来临,抚今思昔,过去的现在的一些吟咏国庆的佳联,其中有颂扬国运昌盛的,也有针砭时弊的,读来颇具韵味。

  辛亥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是历史的在飞跃。这时年仅19岁的郭沫若,为庆贺胜利,挥毫作了两副对联,其中一联云:

  桃花春水遍天涯,寄语武陵人,于今可改秦衣服;

  铁马金戈回地轴,吟诗锦城客,此后休嗟蜀道难。

  上联用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之典,下联则借唐代李白《蜀道难》之诗,歌颂时代变革,大地春回,革命前途无限广阔。读之令人欢欣鼓舞,催人奋进。

  在国民党统治时期,政治腐败,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四川人刘师亮于民国10年“双十节”时,撰联直刺反动军阀:

  你在拖,我也在拖,中华版图竟此弄成两块;

  公有理,婆亦有理,民国幸福硬算饱受十年。

  刘师亮还作了一幅四字联:“民国万税(岁);天下太贫(平)。”他巧用双关谐音,无情地揭露了反动政府横征暴敛的罪恶行径,看似歌颂,实则是辛辣讽刺和挖苦,可谓入木三分。

迎国庆黑板报图片

  小编精心推荐阅读

  国庆节黑板报 | 国庆节资料

  小编精心推荐阅读

  国庆节黑板报 | 国庆节资料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