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人对汉字的爱与恨

2017-04-28 13:52:49 836478124 韩国趣闻韩国新闻资讯韩国留学

 韩国人对于中国文化是既侵略又排斥的,最典型的就是端午、火炕、泡菜、木刻印刷、拔河等人类非物质文化的申遗 ,这些文化均发源于中国,却被韩国人给抢先申遗。

  除了申遗之外,韩国有学者还声称汉字是殷商时期的高丽人发明的,中国炎帝、黄帝的神话都源自韩国,孔子、西施、李时珍也是韩国人,甚至有影视剧还声称《西游记》唐三藏取西经也是韩国的文化遗产

  有了文化的争执,便由此产生了排斥。韩国一直推行去汉文运动,只要不是必须,一般不用中文。那为何很多场合和证件上要有中文呢?看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各位娓娓道来。

  韩文是表音文字,而汉字是表意文字。 什么是表音文字,简单的讲,就是文字的拼音,而汉字是表意的,每个字都有特定的意思。相当于韩国人只懂“拼音”,用拼音来交流,所以韩国人识字率非常的高,但这也带来极大的弊端。

  韩国的文化离不开中国,在古代中国的文化深深的影响着韩国。即便现在韩国的文字采用了韩文,但是很多人都不清楚这些字的具体意义,于是就要加上汉字,用于解释。

  韩文是表音文字,而汉字是表意文字。什么是表音文字,简单的可以理解为我们的拼音就是表音文字,看到它就可以读,无论有没读过书的人,只要学会每个拼音的发音,看到都会拼。而汉字是表意,每个字都有它的意思,反过来有时候知道它的意思,但可能会忘记怎么读。所以韩国人识字率非常的高,但这也带来一个弊端,举个例子,给出一个拼音:zhang,我们对应的汉字有很多,可以是:张、章、丈等等。韩文也一样,有很多同音异意的字,比如我来造几个名字,李昌浩、李长昊、李菖胡、李倡虎、李椙琥、李肠湖,写成韩语都是一模一样的。所以单用韩文看韩国人的名字,根本看不出名字的意义,所以很多韩国人改名字的时候,先要从汉字里找出相应的字,然后再翻译成韩文,这就是为什么韩国人的身份证有汉字的原因了,而很多韩国人的名字是父母改的,所以真正的意义可能自己也不知道,更不用说外国人了,所以我们看韩剧的时候,经常会看到同一个不同名字的翻译,这也怪不得翻译组了。

  大家对1988年汉城奥运会主题歌《手拉手》都耳熟能详,当时韩国的首都在汉语发音中还叫汉城,但如今已经改成了首尔。汉城这个名字,是历史上的延续,恢宏大气,但是韩国人去汉字运动,认为首都叫汉城,会被世人认为汉城是"汉人的城市",所以要求中国必须叫他们的首都为‘’首尔‘’,从这段历史就可以看出,韩国去汉字运动是多么的坚决。

  究其原因要从先韩国的历史说起,在历史上韩国曾经是中国所谓的"附属国”。在文字上使用的是中国的文字--汉字(繁体字)。曾经一段时期汉字作为一门科目曾是韩国人学校教育的科目存在。在当时写汉字成为一种时尚,也是有文化的体现。所以现在韩国人还保持者这种习惯--使用汉字。像在他们的居民身份证、公司名称、大酒店名称等等。

  现在韩国的大学应届毕业生都在拼命学习汉字,并且积极参加汉字水平考试,因为这将是他们毕业后走向社会的新砝码;韩国的研究生每天要阅读大量的汉字典籍以供作研究用。

  韩国100年以前是一个仅限于使用汉字的国家。不仅公文如此,日常生活中的文字也同样。韩国的统治阶级、两班使用汉字写信、创作。德川幕府派到日本的朝鲜通信使,选用汉语造诣高的官员担任。他们与日本的儒学家、僧侣之间用汉字笔谈,并即席创作汉语诗词。朝鲜只是庶民与汉字无缘。

  朝鲜表音字创造于1443年。朝鲜王朝世宗下令创造庶民使用的简单易学的表音文字。学者们遵照王命,创造了由11个元音和14个子音组成的表音文字。这种钦定文字颁布之时,称为"训民正音"。然而,统治阶级仍然只限使用汉字。妇女、儿童使用拼音字。

  1945年,韩国从殖民地统治中解救出来。新生的韩国提倡国粹主义。表音字学者站在弘扬民族精神的最前列,提出全部使用表音字等于爱国。1948年政府一成立,立即制订了《表音文字专用法》,规定公文全部使用表音字。但是,公文的附加条款允许汉字与表音字并用。

  朝鲜本来是采用汉字的,所以他们的史书都是汉字写成的 。

  韩国大力推广全面使用表音字起于1950年的韩战。战事中全国青年参军受训。他们由于学历参差不齐,读不懂混有汉字的教科书。于是首先在军队中统一使用表音字。而后扩展到全社会使用表音字。

  另一方面,朝鲜北部也从1949年起全面废除使用汉字,逐渐过渡到一律使用表音字。不过1968年在金日成指示下,修改了一律使用表音字方案,逐步恢复汉字教育。目前朝鲜小学生从五年级开始学习汉字,至高中毕业止学习1500个汉字。大学期间再学习1500个。共计教授3000个汉字。同样是在1968年,韩国的朴正熙总统下令从1970年起,公文中禁止使用汉字,强行废除教科书中使用的汉字。

  鉴于社会舆论对废除汉字教育的批判压力,韩国政府开始修改全面废除使用汉字方针。

  1972年确定恢复中学、高中的汉字教育。1974年确定学习1800个基础汉字(初中900个,高中900个)。并允许汉字在国语和国史教科书中加到括号内使用。

  但是,在表音字使用占多数人的社会里,青年人对学习汉字无兴趣,考大学试题也不包括汉字知识,学生学习汉字没有压力。学习属于象形文字的汉字,适于从小学学起,从中学开始学习的话效果欠佳,造成一代人不识汉字的后果。

  随着全面废除汉字教育,人们开始感到不方便,掀起各种形式的要求恢复汉字教育运动。

  170多个社会团体联合组成全国汉字教育推广总联合会,1998年11月17日召开总动员大会,提出"从小学接受汉字教育,摆脱文化危机"的口号。大会通过议案∶1,小学学习汉字1000个;2,小学至高中的教科书汉字与表音字混合使用;3,允许公文、路标、招牌等汉字与表音字混用;4,奖励新闻媒体采用汉字表音字混用方式。

  大会还向国会提议,"废除表音字专用法案"。赞同的7000多名政界、财界、学术界、宗教界、文艺界知名人士联合签名。

  但是,表音字专用者也没有沉默。1997年11月下旬,以韩国表音字学会为中心的表音字专用实践促进会,在诸多大报上发表声明,强调"在韩国解放半个多世纪的今日,更要坚定不移地使用表音字"。他们攻击对方大肆赞美汉字的用意,在于恢复到旧王朝时代,说汉字使用者企图将韩国国语作为方言、表音字只允许作为记述方言的"谚文"。该促进会认为,韩文的表音字功能与汉字相比不但绝对的好,而且能表现出民族自主精神,所以主张全盘表音字化。他们还主张坚决彻底地贯彻"表音字专用"方针,要求立即停止目前的中学汉字教育。此外,该促进会积极促成把制订发布表音字的10月9日定为法定公休节日。

  为维护表音字专用法,他们开展了轰轰烈烈的1000万人大签名活动。

  双方围绕着是否恢复使用汉字问题的争论升级到不仅是理论之争,扩展升华至民族感情层次。

  强调全面废除汉字给社会带来困惑的人们认为,最近政治混乱和经济危机是因为"表音字一代"人文知识欠缺所致,造成伦理、哲学、思想、道德上的混乱。在迎接亚洲太平洋时代,在中国、日本、台湾、新加坡、香港的汉字文化圈中,只有韩国使用表音字特别孤立,妨碍文化交流,阻碍经济发展。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韩国人对汉字的爱与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高考没考好怎样申请新西兰留学

新西兰预科留学

高考成绩差怎样申请加拿大留学

高考后加拿大留学

英国留学节省费用方法 留学英国一年费用需要多少

英国留学支出

西班牙热门留学城市 去西班牙留学怎么选择城市

西班牙留学城市

英国比较容易申请硕士的学校有哪些

留学英国硕士

为什么韩国身份证上有汉字

韩国留学

韩国留学趣闻分享 在韩国留学的真实生活是怎样的

韩国留学生活

对荷兰常见的文化误解

荷兰

韩国留学冷知识盘点 在韩国生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韩国留学趣闻

韩国留学趣闻分享 在韩国有哪些特色文化

韩国留学趣闻

热门问答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韩国人对于中国文化是既侵略又排斥的,最典型的就是端午、火炕、泡菜、木刻印刷、拔河等人类非物质文化的申遗 ,这些文化均发源于中国,却被韩国人给抢先申遗。

  除了申遗之外,韩国有学者还声称汉字是殷商时期的高丽人发明的,中国炎帝、黄帝的神话都源自韩国,孔子、西施、李时珍也是韩国人,甚至有影视剧还声称《西游记》唐三藏取西经也是韩国的文化遗产

  有了文化的争执,便由此产生了排斥。韩国一直推行去汉文运动,只要不是必须,一般不用中文。那为何很多场合和证件上要有中文呢?看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各位娓娓道来。

  韩文是表音文字,而汉字是表意文字。 什么是表音文字,简单的讲,就是文字的拼音,而汉字是表意的,每个字都有特定的意思。相当于韩国人只懂“拼音”,用拼音来交流,所以韩国人识字率非常的高,但这也带来极大的弊端。

  韩国的文化离不开中国,在古代中国的文化深深的影响着韩国。即便现在韩国的文字采用了韩文,但是很多人都不清楚这些字的具体意义,于是就要加上汉字,用于解释。

  韩文是表音文字,而汉字是表意文字。什么是表音文字,简单的可以理解为我们的拼音就是表音文字,看到它就可以读,无论有没读过书的人,只要学会每个拼音的发音,看到都会拼。而汉字是表意,每个字都有它的意思,反过来有时候知道它的意思,但可能会忘记怎么读。所以韩国人识字率非常的高,但这也带来一个弊端,举个例子,给出一个拼音:zhang,我们对应的汉字有很多,可以是:张、章、丈等等。韩文也一样,有很多同音异意的字,比如我来造几个名字,李昌浩、李长昊、李菖胡、李倡虎、李椙琥、李肠湖,写成韩语都是一模一样的。所以单用韩文看韩国人的名字,根本看不出名字的意义,所以很多韩国人改名字的时候,先要从汉字里找出相应的字,然后再翻译成韩文,这就是为什么韩国人的身份证有汉字的原因了,而很多韩国人的名字是父母改的,所以真正的意义可能自己也不知道,更不用说外国人了,所以我们看韩剧的时候,经常会看到同一个不同名字的翻译,这也怪不得翻译组了。

  大家对1988年汉城奥运会主题歌《手拉手》都耳熟能详,当时韩国的首都在汉语发音中还叫汉城,但如今已经改成了首尔。汉城这个名字,是历史上的延续,恢宏大气,但是韩国人去汉字运动,认为首都叫汉城,会被世人认为汉城是"汉人的城市",所以要求中国必须叫他们的首都为‘’首尔‘’,从这段历史就可以看出,韩国去汉字运动是多么的坚决。

  究其原因要从先韩国的历史说起,在历史上韩国曾经是中国所谓的"附属国”。在文字上使用的是中国的文字--汉字(繁体字)。曾经一段时期汉字作为一门科目曾是韩国人学校教育的科目存在。在当时写汉字成为一种时尚,也是有文化的体现。所以现在韩国人还保持者这种习惯--使用汉字。像在他们的居民身份证、公司名称、大酒店名称等等。

  现在韩国的大学应届毕业生都在拼命学习汉字,并且积极参加汉字水平考试,因为这将是他们毕业后走向社会的新砝码;韩国的研究生每天要阅读大量的汉字典籍以供作研究用。

  韩国100年以前是一个仅限于使用汉字的国家。不仅公文如此,日常生活中的文字也同样。韩国的统治阶级、两班使用汉字写信、创作。德川幕府派到日本的朝鲜通信使,选用汉语造诣高的官员担任。他们与日本的儒学家、僧侣之间用汉字笔谈,并即席创作汉语诗词。朝鲜只是庶民与汉字无缘。

  朝鲜表音字创造于1443年。朝鲜王朝世宗下令创造庶民使用的简单易学的表音文字。学者们遵照王命,创造了由11个元音和14个子音组成的表音文字。这种钦定文字颁布之时,称为"训民正音"。然而,统治阶级仍然只限使用汉字。妇女、儿童使用拼音字。

  1945年,韩国从殖民地统治中解救出来。新生的韩国提倡国粹主义。表音字学者站在弘扬民族精神的最前列,提出全部使用表音字等于爱国。1948年政府一成立,立即制订了《表音文字专用法》,规定公文全部使用表音字。但是,公文的附加条款允许汉字与表音字并用。

  朝鲜本来是采用汉字的,所以他们的史书都是汉字写成的 。

  韩国大力推广全面使用表音字起于1950年的韩战。战事中全国青年参军受训。他们由于学历参差不齐,读不懂混有汉字的教科书。于是首先在军队中统一使用表音字。而后扩展到全社会使用表音字。

  另一方面,朝鲜北部也从1949年起全面废除使用汉字,逐渐过渡到一律使用表音字。不过1968年在金日成指示下,修改了一律使用表音字方案,逐步恢复汉字教育。目前朝鲜小学生从五年级开始学习汉字,至高中毕业止学习1500个汉字。大学期间再学习1500个。共计教授3000个汉字。同样是在1968年,韩国的朴正熙总统下令从1970年起,公文中禁止使用汉字,强行废除教科书中使用的汉字。

  鉴于社会舆论对废除汉字教育的批判压力,韩国政府开始修改全面废除使用汉字方针。

  1972年确定恢复中学、高中的汉字教育。1974年确定学习1800个基础汉字(初中900个,高中900个)。并允许汉字在国语和国史教科书中加到括号内使用。

  但是,在表音字使用占多数人的社会里,青年人对学习汉字无兴趣,考大学试题也不包括汉字知识,学生学习汉字没有压力。学习属于象形文字的汉字,适于从小学学起,从中学开始学习的话效果欠佳,造成一代人不识汉字的后果。

  随着全面废除汉字教育,人们开始感到不方便,掀起各种形式的要求恢复汉字教育运动。

  170多个社会团体联合组成全国汉字教育推广总联合会,1998年11月17日召开总动员大会,提出"从小学接受汉字教育,摆脱文化危机"的口号。大会通过议案∶1,小学学习汉字1000个;2,小学至高中的教科书汉字与表音字混合使用;3,允许公文、路标、招牌等汉字与表音字混用;4,奖励新闻媒体采用汉字表音字混用方式。

  大会还向国会提议,"废除表音字专用法案"。赞同的7000多名政界、财界、学术界、宗教界、文艺界知名人士联合签名。

  但是,表音字专用者也没有沉默。1997年11月下旬,以韩国表音字学会为中心的表音字专用实践促进会,在诸多大报上发表声明,强调"在韩国解放半个多世纪的今日,更要坚定不移地使用表音字"。他们攻击对方大肆赞美汉字的用意,在于恢复到旧王朝时代,说汉字使用者企图将韩国国语作为方言、表音字只允许作为记述方言的"谚文"。该促进会认为,韩文的表音字功能与汉字相比不但绝对的好,而且能表现出民族自主精神,所以主张全盘表音字化。他们还主张坚决彻底地贯彻"表音字专用"方针,要求立即停止目前的中学汉字教育。此外,该促进会积极促成把制订发布表音字的10月9日定为法定公休节日。

  为维护表音字专用法,他们开展了轰轰烈烈的1000万人大签名活动。

  双方围绕着是否恢复使用汉字问题的争论升级到不仅是理论之争,扩展升华至民族感情层次。

  强调全面废除汉字给社会带来困惑的人们认为,最近政治混乱和经济危机是因为"表音字一代"人文知识欠缺所致,造成伦理、哲学、思想、道德上的混乱。在迎接亚洲太平洋时代,在中国、日本、台湾、新加坡、香港的汉字文化圈中,只有韩国使用表音字特别孤立,妨碍文化交流,阻碍经济发展。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