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留学衣食住行手册

2017-05-09 09:27:32 张碧峰 荷兰留学衣食住行

  中荷文化差异还是有很多滴,从生活方面来说说吧!生活方面按照衣食住行四部分。下面跟着出国留学网来看看衣食住行有何不同,欢迎阅读。

  1.衣

  说到衣服,就不得不说到荷兰人的身高了。荷兰男生平均身高185.5 cm,位列全球第一。本来在中国就被淹没在人群中的我,到这里就只能在学龄前儿童面前找找自信。所以,买衣服、鞋子等就比较麻烦,码数合适的,款式太幼稚;好看的又没有号。很尴尬。最痛苦的一点是:来了荷兰以后,镜子里面就再也看不到自己的脸了,只能瞥见黑黑的头顶。不过,也是因为这个身高优势,我们刚来荷兰时三个女生可以横睡在气垫床上一周,毫无压力;也能在UGG买到便宜的童鞋,与成年人款一样,价格一半。老天还真是公平的。

  跟穿衣相关的另一点就是,雨天时候大家都不打伞也不穿雨披。荷兰经常下雨,一天下个十几次也是家常便饭,所以经常被雨浇。记得我第一次出去遇到雨天时,着急忙慌地把雨披拿出来,等我穿完,发现周遭人都很淡定地走在雨里,没有采取任何防雨措施。当时那个震惊。后来才得知,大部分的荷兰人都穿防雨服,哪怕没穿防雨服的,也无所谓,习惯了。不得不感慨,荷兰空气真好,雨也干净。如果让荷兰人感受下北京下雨,看到白衣服变成灰衣服,就知道雨披和雨伞的必要性了。

  我看荷兰人下雨不打伞奇怪,同样的他们对于中国人夏天打伞也感到奇怪。在他们的文化里,特别喜欢晒太阳,晒成小麦色是最棒的。另外一种说法是,如果你没有出去晒黑,那么说明你穷,没钱去旅游享受日光浴。但中国人发而反其道而行。我的同事问我为什么中国人夏天要打伞?我说是为了防晒,我们不喜欢被晒黑。接着她问了个更神奇的问题,难道雨伞防晒吗?待我解释后,她才知道我们用的是太阳伞,或者太阳伞在荷兰是个非常诡异和稀少的存在,所以她看到的第一反应是中国人夏天撑雨伞,何其怪哉?

  2.食

  这是我感受最深刻的一部分。跟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相比,荷兰人的饮食显得太粗糙。他们对于吃饭的态度很随意,讲究快捷和方便。之前住在一个荷兰朋友家,她早饭吃面包片,中午是酸奶加坚果或者三明治,从开始做到吃完,半小时不到。晚饭稍微丰盛些,但是无非就是意大利面、土豆或者芝士,烹调也略简单。冷食为主,炒菜油烟也少,油烟机根本不像中国的那么强劲,所以每次中国人做饭就是国际舍友门的灾难。特别是炒菜时随意加点辣椒对于外国友人的杀伤力都可以到达生化武器的级别。

  来到荷兰,没有任何去餐厅吃荷兰菜的冲动。除了难吃,当然最重要的是贵。不过这样也让我提前体验家庭煮妇的生活,进入了烹调的油烟世界。

  另外,我想中国人重视吃饭还有一点原因,那就是我们习惯利用吃饭的契机做很多事情,比方说:谈生意、谈恋爱、侃大山、各类庆祝......一次饭局或许就能改变人生,它的作用远远大于满足人们口腹之欲。所以我们花大量时间做饭、吃饭,还乐此不疲。荷兰人,或者是欧洲人并没有这个习惯,吃完就撤。有时候也会有晚餐会,大家聚在一起吃吃喝喝几个小时,但是频率不多并且一般不会喝太多酒。而我们中国的饭桌文化一般都和酒文化以及人际关系掺杂一起,什么“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感情浅,舔一舔;感情深,一口闷”等等。荷兰人类似的场合就是派对,他们会参加派对去结实朋友,但是我想应该不会在派对上谈生意吧。

  想要在朋友生日的时候蹭一顿大餐,也是不可能的。厄瓜多尔的朋友分享了他在荷兰过生日的经验。他告诉他的荷兰朋友们,明天是他的生日。朋友门就说好啊,那就带蛋糕来,我们一起吃。他无语了,不是朋友们给他做蛋糕,给他送礼物吗?没办法,入乡随俗。第二天,他来到办公室,大家围着蛋糕坐一圈,他要和朋友一一握手表示感谢。根本不像国内过生日,享受寿星的待遇。我想这点在欧洲或许是类似的,之前捷克舍友过生日,提前用了两个晚上做了生日那天要吃的饼干,虽然不太好吃,但也是付出了很多汗水的。等到生日当天,要去购置大量啤酒,以及两三包薯片和糖果。千万不要期待能在欧洲人生日派对上吃饱,除了薯片、饼干、糖果类的小东西,无限量供应的只有啤酒。

  吃的方面真是蛮失望,但是喝的就很满足。荷兰的牛奶全世界闻名,质量好,关键还便宜,也养成了我早餐喝牛奶的习惯,乳糖不耐症貌似也好了,这点还是很可喜的。此外,这里的酒品种也特别多,各式各样的红酒和啤酒,据说光啤酒就有几百种。对我来说,无法分辨,只能尝出来有些啤酒甜,有些苦;有些看起来黑,有些看起来黄,如此而已。

  3.住

  很羡慕荷兰人良好的居住环境:空气好、绿化好、独门独户还带小花园。最大的特色就是每个房子都有硕大无比的窗户,几乎一面墙就是窗户。貌似是因为以前荷兰的税按照门大小来收,所以荷兰人就缩小门的尺寸,扩大窗户面积。家具什么的大件都是从窗户运进去。不过,神奇的是这么大的玻璃窗户外面没有防盗窗,无论是不是底楼,一律裸着。这或许说明荷兰治安好,这要是摆在中国,那就是引诱小偷犯罪。当然,最神奇的就是荷兰人很少用窗帘,即使有,也是摆设,从来不关上。所以,走在路上,不小心就看到某家在吃饭,某人在看电视,某人光着膀子走来走去.....谁说西方人重视隐私?

  说到这个,我还想分享个好像一点都没有隐私的活动,就是荷兰很多桑拿都是男女混蒸,德国的桑拿也是混蒸。朋友去德国蒸桑拿,一进换衣间就看到个脱光衣服的女性,当时都震惊了,但是看到大家都很神态自若,也就放得开了。进桑拿房是不能穿内裤的,有个中国朋友穿了泳裤进去,有正义感的德国朋友还会告诉他必须脱掉...我问同事们是不是也会去这种公共的桑拿室,有些说不在意,有些说看情况。如果比较在意的,一般会和一群很熟的朋友租个带桑拿房的房子,这样就只和朋友赤裸相见,但是,就算这样,我也无法接受啊!

  4.行

  这方面,我想绝大多数人都知道,荷兰是自行车王国。在出国之前也略有耳闻,但是来到这里,看到红色塑胶的自行车高速道以及专门的自行车红绿灯,感觉真是名不虚传。自行车有绝对的优先权,而且据说哪怕自行车骑到了其他的道,出了事情也没有责任,真是霸气。

  当然,在路上威风的不是我,我就是骑着后轮晃动的童车慢悠悠地挪动,一不留神,就有一道身影“嗖”一声经过,不愧是高速!虽然自行车出行有很多优势,但是自行车要是坏了,修理费用就很有点高。我居住的小村庄,修理自行车的地方9欧起修,有次我自行车就换了根辐条,就要20欧。

  荷兰的公共交通与中国相比,品种就少了很多。没有地铁,也没有高铁。一般要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只能坐火车,200公里在国内高铁也就一小时不到,这里最快两个半小时。索性荷兰不大,不然出行真是很不方便。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荷兰留学衣食住行手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芬兰留学衣食住行分享

芬兰衣食住行

意大利留学真实生活体验分享

留学真实体验

澳洲留学住宿方式及费用详解

澳洲住宿费用

意大利留学生真实的生活介绍

留学意大利生活

西班牙留学主要住宿方式盘点

西班牙住宿盘点

荷兰留学衣食住行

荷兰留学生活

荷兰留学的衣食住行

荷兰衣食住行

荷兰留学的衣食住行介绍

荷兰留学

德国留学衣食住行介绍 留学新生必读手册

德国留学

荷兰留学生活衣食住行

荷兰留学

热门问答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中荷文化差异还是有很多滴,从生活方面来说说吧!生活方面按照衣食住行四部分。下面跟着出国留学网来看看衣食住行有何不同,欢迎阅读。

  1.衣

  说到衣服,就不得不说到荷兰人的身高了。荷兰男生平均身高185.5 cm,位列全球第一。本来在中国就被淹没在人群中的我,到这里就只能在学龄前儿童面前找找自信。所以,买衣服、鞋子等就比较麻烦,码数合适的,款式太幼稚;好看的又没有号。很尴尬。最痛苦的一点是:来了荷兰以后,镜子里面就再也看不到自己的脸了,只能瞥见黑黑的头顶。不过,也是因为这个身高优势,我们刚来荷兰时三个女生可以横睡在气垫床上一周,毫无压力;也能在UGG买到便宜的童鞋,与成年人款一样,价格一半。老天还真是公平的。

  跟穿衣相关的另一点就是,雨天时候大家都不打伞也不穿雨披。荷兰经常下雨,一天下个十几次也是家常便饭,所以经常被雨浇。记得我第一次出去遇到雨天时,着急忙慌地把雨披拿出来,等我穿完,发现周遭人都很淡定地走在雨里,没有采取任何防雨措施。当时那个震惊。后来才得知,大部分的荷兰人都穿防雨服,哪怕没穿防雨服的,也无所谓,习惯了。不得不感慨,荷兰空气真好,雨也干净。如果让荷兰人感受下北京下雨,看到白衣服变成灰衣服,就知道雨披和雨伞的必要性了。

  我看荷兰人下雨不打伞奇怪,同样的他们对于中国人夏天打伞也感到奇怪。在他们的文化里,特别喜欢晒太阳,晒成小麦色是最棒的。另外一种说法是,如果你没有出去晒黑,那么说明你穷,没钱去旅游享受日光浴。但中国人发而反其道而行。我的同事问我为什么中国人夏天要打伞?我说是为了防晒,我们不喜欢被晒黑。接着她问了个更神奇的问题,难道雨伞防晒吗?待我解释后,她才知道我们用的是太阳伞,或者太阳伞在荷兰是个非常诡异和稀少的存在,所以她看到的第一反应是中国人夏天撑雨伞,何其怪哉?

  2.食

  这是我感受最深刻的一部分。跟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相比,荷兰人的饮食显得太粗糙。他们对于吃饭的态度很随意,讲究快捷和方便。之前住在一个荷兰朋友家,她早饭吃面包片,中午是酸奶加坚果或者三明治,从开始做到吃完,半小时不到。晚饭稍微丰盛些,但是无非就是意大利面、土豆或者芝士,烹调也略简单。冷食为主,炒菜油烟也少,油烟机根本不像中国的那么强劲,所以每次中国人做饭就是国际舍友门的灾难。特别是炒菜时随意加点辣椒对于外国友人的杀伤力都可以到达生化武器的级别。

  来到荷兰,没有任何去餐厅吃荷兰菜的冲动。除了难吃,当然最重要的是贵。不过这样也让我提前体验家庭煮妇的生活,进入了烹调的油烟世界。

  另外,我想中国人重视吃饭还有一点原因,那就是我们习惯利用吃饭的契机做很多事情,比方说:谈生意、谈恋爱、侃大山、各类庆祝......一次饭局或许就能改变人生,它的作用远远大于满足人们口腹之欲。所以我们花大量时间做饭、吃饭,还乐此不疲。荷兰人,或者是欧洲人并没有这个习惯,吃完就撤。有时候也会有晚餐会,大家聚在一起吃吃喝喝几个小时,但是频率不多并且一般不会喝太多酒。而我们中国的饭桌文化一般都和酒文化以及人际关系掺杂一起,什么“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感情浅,舔一舔;感情深,一口闷”等等。荷兰人类似的场合就是派对,他们会参加派对去结实朋友,但是我想应该不会在派对上谈生意吧。

  想要在朋友生日的时候蹭一顿大餐,也是不可能的。厄瓜多尔的朋友分享了他在荷兰过生日的经验。他告诉他的荷兰朋友们,明天是他的生日。朋友门就说好啊,那就带蛋糕来,我们一起吃。他无语了,不是朋友们给他做蛋糕,给他送礼物吗?没办法,入乡随俗。第二天,他来到办公室,大家围着蛋糕坐一圈,他要和朋友一一握手表示感谢。根本不像国内过生日,享受寿星的待遇。我想这点在欧洲或许是类似的,之前捷克舍友过生日,提前用了两个晚上做了生日那天要吃的饼干,虽然不太好吃,但也是付出了很多汗水的。等到生日当天,要去购置大量啤酒,以及两三包薯片和糖果。千万不要期待能在欧洲人生日派对上吃饱,除了薯片、饼干、糖果类的小东西,无限量供应的只有啤酒。

  吃的方面真是蛮失望,但是喝的就很满足。荷兰的牛奶全世界闻名,质量好,关键还便宜,也养成了我早餐喝牛奶的习惯,乳糖不耐症貌似也好了,这点还是很可喜的。此外,这里的酒品种也特别多,各式各样的红酒和啤酒,据说光啤酒就有几百种。对我来说,无法分辨,只能尝出来有些啤酒甜,有些苦;有些看起来黑,有些看起来黄,如此而已。

  3.住

  很羡慕荷兰人良好的居住环境:空气好、绿化好、独门独户还带小花园。最大的特色就是每个房子都有硕大无比的窗户,几乎一面墙就是窗户。貌似是因为以前荷兰的税按照门大小来收,所以荷兰人就缩小门的尺寸,扩大窗户面积。家具什么的大件都是从窗户运进去。不过,神奇的是这么大的玻璃窗户外面没有防盗窗,无论是不是底楼,一律裸着。这或许说明荷兰治安好,这要是摆在中国,那就是引诱小偷犯罪。当然,最神奇的就是荷兰人很少用窗帘,即使有,也是摆设,从来不关上。所以,走在路上,不小心就看到某家在吃饭,某人在看电视,某人光着膀子走来走去.....谁说西方人重视隐私?

  说到这个,我还想分享个好像一点都没有隐私的活动,就是荷兰很多桑拿都是男女混蒸,德国的桑拿也是混蒸。朋友去德国蒸桑拿,一进换衣间就看到个脱光衣服的女性,当时都震惊了,但是看到大家都很神态自若,也就放得开了。进桑拿房是不能穿内裤的,有个中国朋友穿了泳裤进去,有正义感的德国朋友还会告诉他必须脱掉...我问同事们是不是也会去这种公共的桑拿室,有些说不在意,有些说看情况。如果比较在意的,一般会和一群很熟的朋友租个带桑拿房的房子,这样就只和朋友赤裸相见,但是,就算这样,我也无法接受啊!

  4.行

  这方面,我想绝大多数人都知道,荷兰是自行车王国。在出国之前也略有耳闻,但是来到这里,看到红色塑胶的自行车高速道以及专门的自行车红绿灯,感觉真是名不虚传。自行车有绝对的优先权,而且据说哪怕自行车骑到了其他的道,出了事情也没有责任,真是霸气。

  当然,在路上威风的不是我,我就是骑着后轮晃动的童车慢悠悠地挪动,一不留神,就有一道身影“嗖”一声经过,不愧是高速!虽然自行车出行有很多优势,但是自行车要是坏了,修理费用就很有点高。我居住的小村庄,修理自行车的地方9欧起修,有次我自行车就换了根辐条,就要20欧。

  荷兰的公共交通与中国相比,品种就少了很多。没有地铁,也没有高铁。一般要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只能坐火车,200公里在国内高铁也就一小时不到,这里最快两个半小时。索性荷兰不大,不然出行真是很不方便。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