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出国留学网编辑为您整理的公务员行测做题技巧:朴素逻辑,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出国留学网(m.liuxue86.com)查看。
朴素逻辑中的单纯元素对应问题
朴素逻辑是自发的、不系统的逻辑过程。所谓自发,就在于很多时候,我们在使用着朴素逻辑,但是却没有意识到。在公务员行测考试判断推理部分有一类题目叫朴素逻辑,之所以叫它朴素逻辑,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它并不像各种命题如直言命题、联言命题、选言命题、假言命题等具有固定的推理模式。朴素推理属于必然性推理,从原文的信息必然可以推出的结论,但是没有固定的模式,因此需要考生灵活应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单纯的元素对应问题的题型特征和解题方法。
一、题型特征:
①两元素对应问题
题干仅仅涉及两个元素的对应关系
②三元素对应问题
题干要求确定3个元素的对应关系
二、解题方法:
代入排除法、列表法、连线法
【例1】经过努力,甲、乙、丙、丁等4位品学兼优的中学生考上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4所名校。9月初,甲、丙与乙、丁分别奔赴两座不同的城市去上学了,已知:
(1)甲没有上北京大学 (2)乙没有上清华大学
(3)丙没有上南京大学 (4)丁没有上东南大学
根据以上陈述,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甲没有上清华大学 B.乙没有上北京大学
C.丙没有上东南大学 D.丁没有上北京大学
【答案】D。解析:此题由题干条件不能直接推理,可以根据题干假设或者从选项出发进行反向代入。
方法一:根据“甲、丙与乙、丁分别奔赴两座不同的城市去上学”,假设甲、丙分别去了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则由(1)得,甲去了清华大学,丙去了北京大学;由(4)得,丁去了南京大学,则乙去了东南大学,没有矛盾。假设乙、丁分别去了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则由(2)得,乙去了北京大学,丁去了清华大学;由(3)得,丙去了东南大学,则甲去了南京大学,也没有矛盾。即有两种可能的情况,在第一种情况中,A项错误;在第二种情况中,B、C两项错误;只有D项在两种情况均成立。故答案选D。
方法二:将各选项反向代入,若能推出矛盾,则该选项一定正确。A项,假设甲上了清华大学,则根据“甲、丙与乙、丁分别奔赴两座不同的城市去上学”,可以推出丙上了北京大学,再结合(4)可以推出丁上了南京大学,则乙上了东南大学,没有矛盾。B项,假设乙上了北京大学,则丁上了清华大学,由(3)可得,丙上了东南大学,则甲上了南京大学,没有矛盾。C项,假设丙上了东南大学,则甲上了南京大学,由(2)可得,乙上了北京大学,则甲上了清华大学,没有矛盾。D项,假设丁上了北京大学,则乙上了清华大学,与(2)矛盾。故丁一定没有上北京大学,D项正确。故答案选D。
【例2】高中同学聚会,甲、乙、丙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都做出了一定的成绩,成为了教授、作家和市长。另外,
(1)他们分别毕业于数学系、物理系和中文系;
(2)作家称赞中文系毕业者身体健康;
(3)物理系毕业者请教授写了一个条幅;
(4)作家和物理系毕业者在一个市内工作;
(5)乙向数学系毕业者请教过统计问题;
(6)毕业后,物理系毕业者、乙都没再和丙联系过。
则可知:
A.丙是作家,甲毕业于物理系 B.乙毕业于数学系
C.甲毕业于数学系 D.中文系毕业者是作家
【答案】A。解析:采用排除法可快速得出答案。由(2)推断,作家不是中文系毕业者,故排除D。由(5)推出乙不是数学系毕业者,排除B。由(6)可知,乙、丙都不是物理系毕业者,故甲是物理系毕业者,排除C。此时可以判断正确答案是A。
此题还可采用图表法,可以更加清楚地判断各项之间的关系。接着上面推断继续进行,由(3)、(4)推出物理系毕业者不是教授和作家,可画图表如下(其中虚线表示“不是”,实线表示“是”):
由图可知:甲→物理系毕业者→市长,丙→数学系毕业者→作家,乙→中文系毕业者→教授。故A项正确。
上述就是我们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单纯元素对应问题的解题方法,希望大家能够灵活掌握这种题目类型,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做到举一反三。
公务员考试网栏目精心推荐:
申论热点 | 申论范文 | 行测 | 公务员考试题库 | 公务员体检 | 公务员面试
行测真题 | 行测答案 | 行测答题技巧 | 行测题库 | 模拟试题 |